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是《唐律疏议》和《新修本草》?

首页

什么是《唐律疏议》和《新修本草》?

什么是《唐律疏议》和《新修本草》?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28 13:52:13
  •   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高宗令长孙无忌等撰《永徽律》,分律、令、格、式四种,共500条,分“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 “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断狱律”共12篇。
      为了统一解释律文,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高宗又令长孙无忌、于志宁等人作解释律文的 疏议,共12篇,30卷。其注解是集中唐以前法律大成的法典,着重鼓吹君主专制、 封建伦理和等级制度。它是宋、元、明、清各朝代制定和解释封建法典的蓝本,是我国现在最古老、最系统、最完整的封建法典。
      到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月,颁行 全国,标志着唐律的完善。《唐律疏议》总结以往各王朝的立法经验及其司法实 践,折中损益,使之系统化和周密化,律文和疏文反映了唐代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法律地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些政治经济制度,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 献。
      作为封建法典,《唐律疏议》有着浓厚的封建思想意识,体现着封建统治阶级 的阶级意志。其立法理论依据儒家学说,并以封建伦理道德为其法律思想基础,因此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调整各方面社会关系的主要工具,为以后历 代刑律的蓝本。《唐律疏议》对古代亚洲各国法典亦产生重大影响。
      古代日本、朝 鲜、越南等国的立法,大都摹仿唐律。国际法制史学者将《唐律疏议》与欧洲的《罗马法》相提并论。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在勋官苏敬的建议下,唐政府命令由英国公李绩主持,苏敬等儒臣和医官20多人集体编修本草,至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编成《新修 本草》一书,也称《唐本草》。
      《新修本草》全书包括新修本草正文、药图、图经三部 分,遗憾的是第二、三部分成书后不久即失传。全书有本草20卷,目录1卷,又有药图25卷,图经7卷,共计53卷。《新修本草》载药844种,比《本草经集注》增加 了 114种。所增加的药物中,有一部分外来药品,如安息香、龙脑香、胡椒、诃黎勒等,分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等九类,对古书未载的内容加 以补充,内容有误者重加修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古时期中国中医药 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药学专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性专著,它系统地总结 了唐代以前本草学的成就,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成为约束医生、药商的标准药物学 著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实用性,亦为此后五代、后蜀及宋代的官修本草提供了补订的蓝本。
      该书问世后,在国内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唐政府列为医学生的 必修之书,稍后传入日本、朝鲜等国,也被作为医学校的法定教材。

    B***

    2016-06-28 13:52: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