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眼科
成人斜弱视手术价格

成人弱视怎么分类?

成人弱视怎么分类?
终*** | 2015-12-15 21:30:09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16-06-06 14:41:22
  • 安徽视光诊疗中心专家介绍说,临床常见的弱视,一般是斜视性弱视、剥夺性弱视、屈光性弱视、先天性弱视。
    斜视性弱视:比如共同性斜视性弱视、麻痹性斜视性弱视;
    剥夺性弱视:比如外伤性角膜白斑、先天性白内障;
    屈光性弱视:是指高度的远视或者近视,致使视环境不良而形成的弱视。
    先天性弱视: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由于在出生后,视网膜或视路发生小流血而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有些继发于眼球震颤,全...

    查看全部>>

    安徽视光诊疗中心专家介绍说,临床常见的弱视,一般是斜视性弱视、剥夺性弱视、屈光性弱视、先天性弱视。
    斜视性弱视:比如共同性斜视性弱视、麻痹性斜视性弱视;
    剥夺性弱视:比如外伤性角膜白斑、先天性白内障;
    屈光性弱视:是指高度的远视或者近视,致使视环境不良而形成的弱视。
    先天性弱视: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由于在出生后,视网膜或视路发生小流血而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有些继发于眼球震颤,全色盲等。这种弱视愈后不佳。
    李*** | 2016-06-06 14:41:22 44 4 评论
    0/300
  • 2015-12-15 21:30:09
  •  按是否有器质性病变成人弱视成人弱视可分为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形成的弱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造成的弱视。1、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是指患者患有诸如视神经萎缩、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角膜混浊、先天性玻璃体混浊、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无虹膜、全色盲、白化病、眼球震颤等明显的眼科疾病。患者除患有上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之外,也可能同时患有的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斜视,不在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之列。尽管在通过现有...

    查看全部>>

     按是否有器质性病变成人弱视成人弱视可分为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形成的弱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造成的弱视。1、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是指患者患有诸如视神经萎缩、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角膜混浊、先天性玻璃体混浊、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无虹膜、全色盲、白化病、眼球震颤等明显的眼科疾病。患者除患有上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之外,也可能同时患有的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斜视,不在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之列。尽管在通过现有的医疗手段解决或部分解决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之后,最佳矫正视力如果仍然不能达到0.9,则形成弱视;2、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是指患者并不患有上述罗列的明显器质性病变,患者可能患有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也可能不患有,甚至眼球结构为平光。 按导致视力低下原因1、斜视性弱视:多发生在单眼,患者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同时伴有弱视,但无眼底异常。目前认为这是因为斜视引起复视和视觉紊乱使患者感到极度不适,大脑视皮质主动抑制由斜眼黄斑传入的视觉冲动,该眼黄斑部功能长期被抑制,形成了弱视。这种弱视是斜视的后果,是继发的、功能的,因而是可逆的,预后是好的。但偶有少数原发性者即使在积极治疗下视功能改善也不显著;2、屈光参差性弱视:因两眼不同视,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较高的一眼黄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二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双眼单视,从而产生被动性抑制,两眼屈光相并3.00D以上者,屈光度较高常形成弱视和斜视。以至被动性和主动性抑制同时存在。弱视的深度不一定与屈光参差的度数有关,但与注视性质有关,旁中央注视者弱视程度较深,这类弱视的性质和斜视性弱视相似,是功能性的和可逆的。临床上有时也不易区分弱视是原发于屈光参差,还是继发于斜视,此型如能早期发现,及时配戴眼镜,可以预防。由于两眼黄斑部所形成的物象清晰度不等,即使屈光不正得到矫正,屈光参差所造成的物象大小仍然不等,致使双眼物象不易或不能融合为一,视皮质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大眼睛的物象,日久遂发性弱视,这类弱视也是功能性的,因而可逆的;3、先天性弱视: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形觉刺激,因而产生了弱视,故又称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4、形觉剥夺性弱视:多为双眼性,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成年人,多数近视在6.00D以上,远视在5.00D以上,散光≥2.00D或兼有散光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似,并无双眼物像融合机能障碍,故不引起黄斑功能性抑制,若及时配戴适当眼镜,视力可逐渐提高;5、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侧性,发生在没有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近。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远视性屈光不正者。这种弱视因双眼视力相差不多,没有双眼物象融合障碍,故不引起黄斑部功能抑制。从表面看,以上五种均是弱视,但在发病机理方面有本质区别。在斜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进入双眼的光刺激是等同的,双眼黄斑部都参与视功能的发生、发展过程,所以预后较好。但形觉剥夺性弱视是在婴幼儿期视功能尚未发育到完善或成熟阶段,视网膜未能得到足够的光刺激而未能充分参与视功能的发育过程,造成弱视,这种弱视不仅视力低下,且预后也差。单眼障碍造成后果较双眼者更为严重。综上所述,先天性及形觉剥夺性弱视预后较差;屈光不正性、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预后较好。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和正确治疗,绝大多数视力可提高,获得正常视力的可能性也相当大。 按弱视程度轻度弱视:视力4.9(0.8)~4.8(0.6);中度弱视:视力4.7(0.5)~4.5(0.2);重度弱视:视力低于或等于4.0(0.1)。
    郭*** | 2015-12-15 21:30:09 42 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眼科相关知识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