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怎么进行心脏复苏救治?

怎么进行心脏复苏救治?
回*** | 2018-07-14 22:51:56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18-07-14 23:08:56
  • 心脏性猝死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另外如心肌病、心衰、   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等也可导致猝死据统计   心脏性猝死在西方国家占死亡总人数的25%~30%我国约占5%   但有上升趋势   多数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的不同场合因此开展群众性的心脏   复苏知识与技术普及教育、建立完善的社会急救体系格外重要一旦   确诊为心脏骤停抢救者应当机立断、分秒必争*头部后仰气道通畅患者一...

    查看全部>>

    心脏性猝死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另外如心肌病、心衰、   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等也可导致猝死据统计   心脏性猝死在西方国家占死亡总人数的25%~30%我国约占5%   但有上升趋势   多数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的不同场合因此开展群众性的心脏   复苏知识与技术普及教育、建立完善的社会急救体系格外重要一旦   确诊为心脏骤停抢救者应当机立断、分秒必争*头部后仰气道通畅患者一旦心脏骤停应立即对其进行捶击复律   或咳嗽复律捶击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捶击1~2次后部分   患者可瞬即复律如患者意识并未丧失仍处清醒状态可嘱患者用   力咳嗽提高胸内压同时还要注意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   抢救者可一手置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患者头部后仰另手托起患者   下巴使头颈部后伸保持下颌尖、耳垂与地平面垂直以畅通气道   人工呼吸反复进行如患者自主呼吸已停止应迅速做人工呼吸   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最好抢救者以拇指与食指捏紧患者鼻孔然后深   吸一口气紧贴患者口唇做深而快的用力吹气反复进行每分钟16   ~20次.
    嘴*** | 2018-07-14 23:08:56 1 1 评论
    0/300
  • 2018-07-14 23:00:56
  • 心脏复苏急救十要心脏性猝死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另外如心肌病、心衰、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等也可导致猝死。据统计,心脏性猝死在西方国家占死亡总人数的25%~30%,我国约占5%,但有上升趋势。多数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的不同场合,因此开展群众性的心脏复苏知识与技术普及教育、建立完善的社会急救体系格外重要。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抢救者应当机立断、分秒必争,迅速采取十大抢救措施:头...

    查看全部>>

    心脏复苏急救十要心脏性猝死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另外如心肌病、心衰、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等也可导致猝死。据统计,心脏性猝死在西方国家占死亡总人数的25%~30%,我国约占5%,但有上升趋势。多数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的不同场合,因此开展群众性的心脏复苏知识与技术普及教育、建立完善的社会急救体系格外重要。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抢救者应当机立断、分秒必争,迅速采取十大抢救措施:头部后仰气道通畅患者一旦心脏骤停,应立即对其进行捶击复律或咳嗽复律,捶击部位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捶击1~2次后,部分患者可瞬即复律。如患者意识并未丧失,仍处清醒状态,可嘱患者用力咳嗽,提高胸内压,同时还要注意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抢救者可一手置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患者头部后仰,另手托起患者下巴,使头颈部后伸,保持下颌尖、耳垂与地平面垂直,以畅通气道。人工呼吸反复进行如患者自主呼吸已停止,应迅速做人工呼吸,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最好。抢救者以拇指与食指捏紧患者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紧贴患者口唇做深而快的用力吹气,反复进行,每分钟16~20次。挤压心脏重建循环以剑突为定位标志,将食、中两指横放剑突上方,手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即为按压区。抢救者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另一手放在前一手背上垂直用力按压,每分钟80~100次,按压应平稳、均匀、有规律,避免用力过度,以免造成肋骨与胸骨骨折。抢救药物及时应用常用药物有利多卡因、溴苄胺、硫酸镁、普鲁卡因胺、碳酸氢钠、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应用。心电监护不可或缺心电监护仪的监测要贯穿于抢救全过程,即使复苏成功也要继续监护,应将患者送入监护病房,连续监护至少48~72小时。治疗“室颤”迅速妥当迅速恢复窦性心率是复苏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一旦心电监测确定为心室颤动或持续性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应即刻用200焦耳能量进行直流电除颤。血气尿量动态观察在抢救的全过程中,要动态观察生命体征、血尿常规、水电酸碱以及各项生化指标、血气分析等数据变化,以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减低代谢要降体温心脏骤停后脑组织急性缺氧,必然导致缺氧性脑损伤,甚至出现脑水肿。此时应积极降温,可降低颅内压和脑代谢,提高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脑水肿。降温应及早进行并以头部降温为主,一般降至32℃为宜,可用冰帽、冰袋物理降温,必要时可加用冬眠药物。集中治疗纠正异常心脏复苏成功后,仍不能松懈,应进一步强化治疗,包括维持有效的循环、呼吸功能,预防再次心脏骤停,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防治脑水肿及急性肾衰与继发感染等。保护脑肾预防猝死心脑肾都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脑复苏是心脏复苏最后成败的关键,部分患者虽心肺复苏成功,但终因不可逆转的脑损害而致死亡或遗留严重后遗症。因此,抢救措施除降温外,还包括应用脱水剂甘露醇、高压氧疗以及防治抽搐(常用安定静脉注射)。护肾则要注意留置导尿管,准确记录尿量以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应避免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多黏菌素等。一旦出现急性肾衰,可使用大剂量速尿与小剂量多巴胺以及透析疗法等综合治疗。近年来研究证实,预防心脏性猝死,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优于目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为预防心脏性猝死开辟了新途径。
    山*** | 2018-07-14 23:00:56 1 1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内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