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纳入预算和纳入预算管理的债务有何不同?

首页

纳入预算和纳入预算管理的债务有何不同?

纳入预算和纳入预算管理的债务有何不同?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8-02 10:36:08
  • 纳入预算和纳入预算管理的债务的不同,主要就是纳入预算的债务是否受到监管,对于预算、决算的编制、审查、批准、监督,以及预算的执行和调整,是否依照法律法规。

    B***

    2018-08-02 10:36:08

  • 2018-08-02 10:35:08
  •   纳入预算和纳入预算管理的债务的不同,主要就是纳入预算的债务是否受到监管,对于预算、决算的编制、审查、批准、监督,以及预算的执行和调整,是否依照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对于纳入预算和纳入预算管理的债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而全国各地也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预算、决算的编制、审查、批准、监督,以及预算的执行和调整,依照规定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也明确规定,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严格限定政府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把地方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实现“借、用、还”相统一。
      要加强债务管理,既要积极推进,又要谨慎稳健。在规范管理的同时,要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确保在建项目有序推进。因此,对于纳入预算但没有得到管理的债务,实际上是违法违规行为。在预算中,不应该存在没有得到监管的纳入预算的债务。根据法律规定,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并将全面纳入预算管理。
      在举债形式上,政府举债只能采取发行政府债券方式,除此之外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借债务,更不得违法违规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政府债务如果未纳入预算管理,就脱离人大、社会监督,是政府债务管理的深层次、体制性问题。按照我国《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将政府一般债务、专项债务分类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
      
      将地方政府性债务收支纳入本部门、单位预算管理。将债务全面纳入预算管理是一项治本之策,大大推进政府债务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公开化进程,也为真正实现“借、用、还”一体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并且为坚决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把政府性债务作为一个硬指标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范围,明确责任落实,对脱离实际过度举债、违法违规举债或担保、违规使用债务资金、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有具体的防范意义。

    李***

    2018-08-02 10:35:0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