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正常人的不正常现象是什么?

正常人的不正常现象是什么?
F*** | 2018-02-02 00:17:31

好评回答

2018-02-02 01:14:31
汨*** |2018-02-02 01:14:31 61 16 评论
有一位心理学家从大量的青年人中挑选出一批日常观察“最正常”的人,这些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品行端正,事业有成,家庭幸福。通过心理测验却发现半数以上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有些还比较严重,因此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精神病理现象,只是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精神障碍的标签。 
  1、类神经症表现 

  (1)疲劳感:感到疲惫不堪,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查看全部>>

有一位心理学家从大量的青年人中挑选出一批日常观察“最正常”的人,这些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品行端正,事业有成,家庭幸福。通过心理测验却发现半数以上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有些还比较严重,因此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精神病理现象,只是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精神障碍的标签。 
  1、类神经症表现 

  (1)疲劳感:感到疲惫不堪,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和减轻。 

  (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对环境中的一些特定情况进行适应的反应方式,正常的焦虑反应通常有其现实原因,也不至于反复出现。如面临高考,有些学生坐立不安,甚至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高考过后,一切烟消云散,属正常情绪反应。 

  (3)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多见于妇女和儿童。有些女性和丈夫吵架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甚至威胁要自杀。另外儿童可有白日梦和幻想性谎言,把自己幻想的内容当成现实,并绘声绘色地描述,这是由于中枢管理机制不充分、不成熟所致。 

  (4)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晚上难以入睡,反复思考今天作了什么事或明天计划做什么,这种思考自己意识到没有必要,但还是反复地想而通宵不眠。 

  (5)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到会不会向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就属正常范围。 

  (6)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的疾病,特别是在亲友、邻居因某病死亡之后容易出现。经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 

  (7)失眠:正常人有时会通宵不眠,但有现实的原因,如一个人失恋了、考了零分。但持续一周以上的失眠,应找心理医生就诊。 

  2、类似重精神病现象 

  (1)抑郁: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心境的波动。灾祸突然降临会使人处于急性悲伤之中,通常持续30 60天,有的达到重症忧郁程度,但一般不超过6个月,否则应视为病态。 

  (2)易激惹性:正常人有时会暴怒、冲动、毁物,但通常有促发事件而且能较快地恢复平静,事后常感后悔并能理智地向他人道歉。 

  (3)偏执和自我牵连现象: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有些偏执现象众所周知。如自己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了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他们在议论自己;领导不点名批评某种不良现象,首先想到领导在批评自己。这种现象是一过性的,而且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这种现象持续存在,影响其生活、工作时才属病态。 

  (4)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反复或持续出现错觉要考虑脑器质性精神病。 

  (5)幻觉:正常人在期待的情况下,如等候朋友和等待约会,心情非常迫切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能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心因性幻觉。 

  3、正常性格变异 

  人的性格不可能都是一样的,有些人的个性没有达到病态人格的程度,但为人处事或在某些方面又和很多人不一样,属于正常性格变异。性格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不能轻易地给予病态人格的诊断。我们常说的“二百五”、“十三点”、“糊涂虫”等除智力低下和人格障碍外,大部分属于脑功能协调欠佳。医学上难以概括,仍属正常范围。 

  (1)自笑、自言自语、自恋: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于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不影响工作,属正常范围。 

  有些人有明显的自恋倾向,自我欣赏,每天反复多次照镜子,甚至于请亲友欣赏自己的容貌、服饰等,但能自我控制,属正常范围。 

  (2)“怪异”行为:有些女孩子剃光头,男孩子扎辫子,有意穿破衣服,行为明显脱离社会常规,但结合所处的生活圈子来看又可以理解,属正常范围。 

  “正常”与“异常”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正常人可以有某些“异常”行为,精神病人可以保留部分“正常”功能。我们要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但不可追求“完美”和“绝对”的心理健康,因为这种状态不可能存在。

0/300

其他答案(共12个回答)

    2018-02-02 01:52:31
  • 正常”与“异常”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正常人可以有某些“异常”行为,精神病人可以保留部分“正常”功能。我们要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但不可追求“完美”和“绝对”的心理健康,因为这种状态不可能存在。
    
     (1)自笑、自言自语、自恋: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 于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不影响工作,属正常范围。    
    
      有些人有明显的自恋倾向,自我...

    查看全部>>

    正常”与“异常”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正常人可以有某些“异常”行为,精神病人可以保留部分“正常”功能。我们要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但不可追求“完美”和“绝对”的心理健康,因为这种状态不可能存在。
    
     (1)自笑、自言自语、自恋: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 于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不影响工作,属正常范围。    
    
      有些人有明显的自恋倾向,自我欣赏,每天反复多次照镜子,甚至于请亲友欣赏自己的容貌、服饰等,但能自我控制,属正常范围。    
    
      (2)“怪异”行为:有些女孩子剃光头,男孩子扎辫子,有意穿破衣服,行为明显脱离社会常规,但结合所处的生活圈子来看又可以理解,属正常范围。  
      详细资料请看     
    
    
    野*** | 2018-02-02 01:52:31 58 18 评论
    0/300
  • 2018-02-02 01:51:31
  • 正常人的不正常现象其实就是“在一般状态下能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显得生活质量差,学习效率低,极易疲劳。同时也可能伴有食欲不振、失眠健忘、心绪不宁、精神萎靡不振、焦虑、忧郁、身体机能减退等表现”的第三状态,或“亚健康状态”,或“灰色状态”。它是指介于健康(第一状态)与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情绪低沉、反应迟钝、失眠多梦、白天困倦、烦躁焦虑等心理状态。
    无*** | 2018-02-02 01:51:31 58 18 评论
    0/300
  • 2018-02-02 01:40:31
  • 你认为正常的就是正常,你认为不是正常的就不正常。很好理解。这世界以你为主载.
    徐*** | 2018-02-02 01:40:31 28 24 评论
    0/300
  • 2018-02-02 01:33:31
  •  
      
     
    正常人的“不正常现象” 
     
     
       有一位心理学家从大量的青年人中挑选出一批日常观察“最正常”的人,这些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品行端正,事业有成,家庭幸福。通过心理测验却发现半数以上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有些还比较严重,因此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精神病理现象,只是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精神障碍的标签。 
      1、类神...

    查看全部>>

     
      
     
    正常人的“不正常现象” 
     
     
       有一位心理学家从大量的青年人中挑选出一批日常观察“最正常”的人,这些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品行端正,事业有成,家庭幸福。通过心理测验却发现半数以上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有些还比较严重,因此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精神病理现象,只是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精神障碍的标签。 
      1、类神经症表现 
    
      (1)疲劳感:感到疲惫不堪,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和减轻。 
    
      (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对环境中的一些特定情况进行适应的反应方式,正常的焦虑反应通常有其现实原因,也不至于反复出现。如面临高考,有些学生坐立不安,甚至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高考过后,一切烟消云散,属正常情绪反应。 
    
      (3)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多见于妇女和儿童。有些女性和丈夫吵架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甚至威胁要自杀。另外儿童可有白日梦和幻想性谎言,把自己幻想的内容当成现实,并绘声绘色地描述,这是由于中枢管理机制不充分、不成熟所致。 
    
      (4)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晚上难以入睡,反复思考今天作了什么事或明天计划做什么,这种思考自己意识到没有必要,但还是反复地想而通宵不眠。 
    
      (5)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到会不会向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就属正常范围。 
    
      (6)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的疾病,特别是在亲友、邻居因某病死亡之后容易出现。经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 
    
      (7)失眠:正常人有时会通宵不眠,但有现实的原因,如一个人失恋了、考了零分。但持续一周以上的失眠,应找心理医生就诊。 
    
      2、类似重精神病现象 
    
      (1)抑郁: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心境的波动。灾祸突然降临会使人处于急性悲伤之中,通常持续30 60天,有的达到重症忧郁程度,但一般不超过6个月,否则应视为病态。 
    
      (2)易激惹性:正常人有时会暴怒、冲动、毁物,但通常有促发事件而且能较快地恢复平静,事后常感后悔并能理智地向他人道歉。 
    
      (3)偏执和自我牵连现象: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有些偏执现象众所周知。如自己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了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他们在议论自己;领导不点名批评某种不良现象,首先想到领导在批评自己。这种现象是一过性的,而且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这种现象持续存在,影响其生活、工作时才属病态。 
    
      (4)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反复或持续出现错觉要考虑脑器质性精神病。 
    
      (5)幻觉:正常人在期待的情况下,如等候朋友和等待约会,心情非常迫切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能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心因性幻觉。 
    
      3、正常性格变异 
    
      人的性格不可能都是一样的,有些人的个性没有达到病态人格的程度,但为人处事或在某些方面又和很多人不一样,属于正常性格变异。性格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不能轻易地给予病态人格的诊断。我们常说的“二百五”、“十三点”、“糊涂虫”等除智力低下和人格障碍外,大部分属于脑功能协调欠佳。医学上难以概括,仍属正常范围。 
    
      (1)自笑、自言自语、自恋: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于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不影响工作,属正常范围。 
    
      有些人有明显的自恋倾向,自我欣赏,每天反复多次照镜子,甚至于请亲友欣赏自己的容貌、服饰等,但能自我控制,属正常范围。 
    
      (2)“怪异”行为:有些女孩子剃光头,男孩子扎辫子,有意穿破衣服,行为明显脱离社会常规,但结合所处的生活圈子来看又可以理解,属正常范围。 
    
      “正常”与“异常”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正常人可以有某些“异常”行为,精神病人可以保留部分“正常”功能。我们要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但不可追求“完美”和“绝对”的心理健康,因为这种状态不可能存在。
     
     
    
    一*** | 2018-02-02 01:33:31 58 18 评论
    0/300
  • 2018-02-02 01:31:31
  • 恋爱中的行为---就是正常人的不正常现象。
    我*** | 2018-02-02 01:31:31 28 24 评论
    0/300
  • 2018-02-02 01:30:31
  • 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看上去是最正常的人,他们的自我感觉也很好,这些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品行端正,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身体上也没感觉不舒服,但是通过心理测验还是可以发现,半数以上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有些还比较严重,只是时间的长短、程度的轻重有所不同。
    
      (1)疲劳感:感到疲惫不堪,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 
    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和...

    查看全部>>

    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看上去是最正常的人,他们的自我感觉也很好,这些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品行端正,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身体上也没感觉不舒服,但是通过心理测验还是可以发现,半数以上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有些还比较严重,只是时间的长短、程度的轻重有所不同。
    
      (1)疲劳感:感到疲惫不堪,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 
    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和减轻。
    
      (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对环境中的一些特定情况进行适应的反应方式,正常的焦虑反应通常有其现实原因,也不至于反复出现。如面临高考,有些学生坐立不安,甚至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高考过后,一切烟消云散,属正常情绪反应。
    
      (3)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多见于女性。有些女性和丈夫吵架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甚至威胁要自杀。
    
      (4)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晚上难以入睡,反复思考今天做了什么事或明天计划做什么,这种思考自己意识到没有必要,但还是反复地想而通宵不眠。
    
      (5)恐怖: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到会不会向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就属正常范围。
    
      (6)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的疾病,特别是在亲友、邻居因病死亡之后容易出现。经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
    
      (7)失眠:有时会通宵不眠,但有现实的原因,如一个人失恋了、考了零分。但持续一周以上的失眠,应找心理医生就诊。
    
      (8)抑郁:在日常生活中人都会有心境的波动。灾祸突然降临会使人处于急性悲伤之中,通常持续30~60天,但一般不超过6个月,否则应视为病态。
    
      (9)易激惹性:有时会暴怒、冲动、毁物,但通常有促发事件而且能较快地恢复平静,事后常感到后悔,并能理智地向他人道歉。
    
      (10)偏执和自我牵连现象: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有些偏执现象众所周知,如自己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了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他们在议论自己;领导不点名批评某种不良现象,首先想到领导在批评自己。这种现象是一过性的,而且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这种现象持续存在,影响其生活、工作时才属病态。  
    
      (11)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反复或持续出现错觉要考虑脑器质性精神病。
    
      (12)幻觉:正常人在期待的情况下,如等候朋友和等待约会,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能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心因性幻觉。
    
    
    
    L*** | 2018-02-02 01:30:31 58 18 评论
    0/300
  • 2018-02-02 01:07:31
  • 好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我(或别人)这么做,或这么想,或这种感觉,究竟正常不正常?在什么情况下得去看心理医生?朋友,请浏览下文,注意每一个小标题,从中找出你感觉“不大正常”的方面,然后读完后面的解释,你自然就会得到答案。    
      
      心境篇 如果你感到很疲惫:
      
      如果这种疲劳感类似于神经衰弱,你能找出相应的原因。且持续时间相对短暂,不伴有明显睡眠和情绪方面的改变。经过良好的...

    查看全部>>

    好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我(或别人)这么做,或这么想,或这种感觉,究竟正常不正常?在什么情况下得去看心理医生?朋友,请浏览下文,注意每一个小标题,从中找出你感觉“不大正常”的方面,然后读完后面的解释,你自然就会得到答案。    
      
      心境篇 如果你感到很疲惫:
      
      如果这种疲劳感类似于神经衰弱,你能找出相应的原因。且持续时间相对短暂,不伴有明显睡眠和情绪方面的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和减轻。则完全正常。
      
      如果你认为自己睡眠不正常: 
      
      正常人有时会通宵不眼,但一般均有现实原因,很多情况下是一种“正常”反应。如一个人失恋了他能睡着吗?一个人考了零分他能安心睡觉吗?但一个人持续一星期以上的失眠,应找心理医生就诊。
      
      如果你感到焦虑: 
      
      焦虑反应是人们对环境中的一些特定情况进行适应的一种反应方式,比如说你第一次上讲台授课时会很焦虑,因为害怕讲不好。通不过。正常的焦虑反应通常有其现实原因,也不会反复出现。如面临高考,有些学生坐立不安,有的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高考过后。如果一切烟消云散。属正常情绪反应。
    
    心*** | 2018-02-02 01:07:31 58 18 评论
    0/300
  • 2018-02-02 01:07:31
  • 这就难说了!但总之,我认为当你认为自己不正常的时候那么说你就不正常了!
       但我希望你没有这种想法!好运啊!
    安*** | 2018-02-02 01:07:31 43 21 评论
    0/300
  • 2018-02-02 00:58:31
  •  (1)疲劳感:感到疲惫不堪,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 
    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和减轻。
    
      (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对环境中的一些特定情况进行适应的反应方式,正常的焦虑反应通常有其现实原因,也不至于反复出现。如面临高考,有些学生坐立不安,甚至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高考过后,一切烟消云散,属正常情绪反应。
    
      (3)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多见于女性...

    查看全部>>

     (1)疲劳感:感到疲惫不堪,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 
    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和减轻。
    
      (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对环境中的一些特定情况进行适应的反应方式,正常的焦虑反应通常有其现实原因,也不至于反复出现。如面临高考,有些学生坐立不安,甚至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高考过后,一切烟消云散,属正常情绪反应。
    
      (3)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多见于女性。有些女性和丈夫吵架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甚至威胁要自杀。
    
      (4)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晚上难以入睡,反复思考今天做了什么事或明天计划做什么,这种思考自己意识到没有必要,但还是反复地想而通宵不眠。
    
      (5)恐怖: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到会不会向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就属正常范围。
    
      (6)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的疾病,特别是在亲友、邻居因病死亡之后容易出现。经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
    
      (7)失眠:有时会通宵不眠,但有现实的原因,如一个人失恋了、考了零分。但持续一周以上的失眠,应找心理医生就诊。
    
      (8)抑郁:在日常生活中人都会有心境的波动。灾祸突然降临会使人处于急性悲伤之中,通常持续30~60天,但一般不超过6个月,否则应视为病态。
    
      (9)易激惹性:有时会暴怒、冲动、毁物,但通常有促发事件而且能较快地恢复平静,事后常感到后悔,并能理智地向他人道歉。
    
      (10)偏执和自我牵连现象: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有些偏执现象众所周知,如自己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了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他们在议论自己;领导不点名批评某种不良现象,首先想到领导在批评自己。这种现象是一过性的,而且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这种现象持续存在,影响其生活、工作时才属病态。  
    
      (11)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反复或持续出现错觉要考虑脑器质性精神病。
    
      (12)幻觉:正常人在期待的情况下,如等候朋友和等待约会,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能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心因性幻觉。
    
    涐*** | 2018-02-02 00:58:31 58 18 评论
    0/300
  • 2018-02-02 00:55:31
  • 在你清醒的时候,做出不正常的事!这就是不正常现象!!!!
    K*** | 2018-02-02 00:55:31 28 24 评论
    0/300
  • 2018-02-02 00:37:31
  • 有一位心理学家从大量的青年人中挑选出一批日常观察“最正常”的人,这些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品行端正,事业有成,家庭幸福。通过心理测验却发现半数以上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有些还比较严重,因此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精神病理现象,只是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精神障碍的标签。 
      1、类神经症表现 
    
      (1)疲劳感:感到疲惫不堪,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查看全部>>

    有一位心理学家从大量的青年人中挑选出一批日常观察“最正常”的人,这些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品行端正,事业有成,家庭幸福。通过心理测验却发现半数以上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有些还比较严重,因此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精神病理现象,只是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精神障碍的标签。 
      1、类神经症表现 
    
      (1)疲劳感:感到疲惫不堪,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和减轻。 
    
      (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对环境中的一些特定情况进行适应的反应方式,正常的焦虑反应通常有其现实原因,也不至于反复出现。如面临高考,有些学生坐立不安,甚至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高考过后,一切烟消云散,属正常情绪反应。 
    
      (3)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多见于妇女和儿童。有些女性和丈夫吵架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甚至威胁要自杀。另外儿童可有白日梦和幻想性谎言,把自己幻想的内容当成现实,并绘声绘色地描述,这是由于中枢管理机制不充分、不成熟所致。 
    
      (4)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晚上难以入睡,反复思考今天作了什么事或明天计划做什么,这种思考自己意识到没有必要,但还是反复地想而通宵不眠。 
    
      (5)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到会不会向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就属正常范围。 
    
      (6)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的疾病,特别是在亲友、邻居因某病死亡之后容易出现。经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 
    
      (7)失眠:正常人有时会通宵不眠,但有现实的原因,如一个人失恋了、考了零分。但持续一周以上的失眠,应找心理医生就诊。 
    
      2、类似重精神病现象 
    
      (1)抑郁: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心境的波动。灾祸突然降临会使人处于急性悲伤之中,通常持续30 60天,有的达到重症忧郁程度,但一般不超过6个月,否则应视为病态。 
    
      (2)易激惹性:正常人有时会暴怒、冲动、毁物,但通常有促发事件而且能较快地恢复平静,事后常感后悔并能理智地向他人道歉。 
    
      (3)偏执和自我牵连现象: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有些偏执现象众所周知。如自己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了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他们在议论自己;领导不点名批评某种不良现象,首先想到领导在批评自己。这种现象是一过性的,而且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这种现象持续存在,影响其生活、工作时才属病态。 
    
      (4)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反复或持续出现错觉要考虑脑器质性精神病。 
    
      (5)幻觉:正常人在期待的情况下,如等候朋友和等待约会,心情非常迫切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能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心因性幻觉。 
    
      3、正常性格变异 
    
      人的性格不可能都是一样的,有些人的个性没有达到病态人格的程度,但为人处事或在某些方面又和很多人不一样,属于正常性格变异。性格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不能轻易地给予病态人格的诊断。我们常说的“二百五”、“十三点”、“糊涂虫”等除智力低下和人格障碍外,大部分属于脑功能协调欠佳。医学上难以概括,仍属正常范围。 
    
      (1)自笑、自言自语、自恋: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于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不影响工作,属正常范围。 
    
      有些人有明显的自恋倾向,自我欣赏,每天反复多次照镜子,甚至于请亲友欣赏自己的容貌、服饰等,但能自我控制,属正常范围。 
    
      (2)“怪异”行为:有些女孩子剃光头,男孩子扎辫子,有意穿破衣服,行为明显脱离社会常规,但结合所处的生活圈子来看又可以理解,属正常范围。 
    
      “正常”与“异常”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正常人可以有某些“异常”行为,精神病人可以保留部分“正常”功能。我们要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但不可追求“完美”和“绝对”的心理健康,因为这种状态不可能存在。
    
    安*** | 2018-02-02 00:37:31 58 18 评论
    0/300
  • 2018-02-02 00:36:31
  • 哇,都是从那抄的,尽管头头是道,不过太复杂了吧。
    其实一句话:正常人的不正常现象是想了正常人不该想的事、说了正常人不该说的话、做了正常人不该做的事。
    真正的正常人,上面说的现象是不存在的。否则就不叫正常人。
    爱*** | 2018-02-02 00:36:31 43 21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其他答案(7)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