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这句话如何理解?

首页

这句话如何理解?

在纪伯伦的《沙与沫》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都在寻找圣山的顶峰,如果我们把过去当作一张图表而不作为一个向导的话,我们的路程不是可以缩短吗?”,这句话如何理解?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2-20 15:56:08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把过去当作一张图表,那么以前所走过的路就会一目了然,以后继续寻找时就不会再重复以前所走的路,省去了很多冤枉路和时间。而作为向导来说,即便是向导,也免不了在寻找过程中错误的走了重复的路。
        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讲,就是把自己每一步的经历详细记录下来,有助于以后很好的借鉴,以免自己以后走了弯路。而仅凭感觉走可能会在不觉中走向错误的“路线”。这里的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向导。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白***

    2019-02-20 15:56:08

其他答案

    2019-02-20 16:09:05
  • 既然每个人都在寻找“圣山的顶峰”,那么前人前事以至从前的自己都曾经留下的一些“足迹”和“经验教训”,如果将这些作为向导,那么就要循着这些求索探知一遍方能体会成败或者一睹顶峰寒暖。若只作为图表,那么一切都明了很多,总结之后可能会规避很多不必要的曲折与幽险。
    可能主旨在于鼓励人们自负求索之精神,勇承创新之重担,摒除过往的负面影响,包括过往的失败,也包括过往的辉煌。

    笑***

    2019-02-20 16:09:05

  • 2019-02-20 15:27:59
  • 图表、向导,一个是抽象的一个是无限制的,没空,吃饭去:-)

    张***

    2019-02-20 15:27:59

  • 2019-02-20 15:24:29
  • 在寻找真理的道路上对代经验要有一个辩证的态度.

    卡***

    2019-02-20 15:24:29

  • 2019-02-20 15:18:41
  • 我也不是很清楚!!!我顶力支持你的问题!!大家都来回复!!!sdedfewwg

    想***

    2019-02-20 15:18:4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