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儿科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什么样的?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症状啊?
张*** | 2019-03-08 16:29:42

好评回答

2019-03-08 17:23:26
看*** |2019-03-08 17:23:26 144 62 评论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展快,导致死亡。  四.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播的?  1.接触病人皮肤。  2.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等物品。  3.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

查看全部>>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展快,导致死亡。  四.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播的?  1.接触病人皮肤。  2.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等物品。  3.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4.饮用污染的水。  五.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因此预防上5岁以下儿童主要应做到: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2.避免与其他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  3.加强体质锻炼;  (一)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二)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三)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四)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  .护理对策  1、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护理  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19-03-08 17:19:26
  • 英文名为: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

    查看全部>>

    英文名为: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特征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 临床特征 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状.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 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   患儿尿黄。   重疹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 手足口病 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浑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发生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消退。
    鸟*** | 2019-03-08 17:19:26 145 62 评论
    0/300
  • 2019-03-08 17:01:02
  • 会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状米粒大小的疱疹,疼痛明显
    宋*** | 2019-03-08 17:01:02 113 6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相关医院推荐

  • 儿科相关知识
医院名称:北京市密云县健福医院
医院别名:北京市密云县健福医院
电话:1089086111
地址:一零一国道与南河路交叉口
医院简介:了解更多 >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