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庞统如果不死在落凤坡...

首页

庞统如果不死在落凤坡...

如果庞统没有死在落凤坡的话,蜀汉政权能维持多久?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10 06:14:58
          历史是用来探讨和借鉴的,三国之所以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就是因为值得探讨和借鉴,所以呢大家不要那么不文明,说话文雅一点。
        如果庞统没死在落凤坡,蜀汉政权能维持的时间确实很难说。庞统死不死,刘备都会取汉中。假设庞统不死,取汉中庞统立最大功劳,那么庞统也必将和诸葛亮一样可以独立带兵为刘备打天下,从而三国鼎立的局面加快形成,也许战事更加频繁和激烈。
      当时世人都知道,“伏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吴国知道伏龙凤雏都归刘备,吴国会跟蜀国结盟吗?这个可能性小之又小。或者为免遭蜀国进攻会魏吴结盟,那结果又会如何?现在假设,伏龙凤雏各攻一国,胜算有多大?(庞统死后蜀吴结盟,诸葛亮可以放心攻打魏国)。 问题是现在如果魏吴结盟之后蜀国怎样分兵去打?一国攻两国,加上吴国借长江之险易守难攻,如果魏国被攻得厉害的话吴国有剩余的兵力可以帮助魏国,这个规模和结果将会发展成怎样,相信没人敢说个肯定的答案。
      或许打一场持久战,又或许蜀国被魏吴联军所灭,再或许蜀国一统三国。

    曾***

    2018-04-10 06:14:58

其他答案

    2018-04-10 07:14:58
  • 同意探讨观点

    z***

    2018-04-10 07:14:58

  • 2018-04-10 07:14:58
  • 就会统一全国

    王***

    2018-04-10 07:14:58

  • 2018-04-10 06:14:58
  • 我觉得更短. 首先诸葛亮心胸比较狭窄,庞统心胸更狭窄. 他们两个肯定会政权夺利.我有许多证据.首先证明庞统心胸狭窄:庞统在落凤坡前,受到诸葛亮的警告"失败跟在成功之后.庞统不以为然, 以为诸葛亮跟自己争功.这个迹象能证明出庞统的为人.第二诸葛亮心胸狭小:他一出岐山不听魏延.在刘备死后,几乎没有人才加入蜀国.就算有也没有刘备生前多.曹操手下有许多谋士, 但为什么刘备手下就一个诸葛亮?是因为其他的都被诸葛亮气走了. 
    若庞统不死也许都没有蜀国!

    w***

    2018-04-10 06:14:58

  • 2018-04-10 05:14:58
  • 这个问题我也想问的。

    再***

    2018-04-10 05:14:58

  • 2018-04-10 05:14:58
  • 4月6日 15:06  "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这是水镜先生的评论,得二呢?悬了

    天***

    2018-04-10 05:14:58

  • 2018-04-10 05:14:58
  • 庞统为人轻蚤,不是军师的好人选,其计策也比不过诸葛亮,如果不死在落凤坡可能也会被张任抓住。张任不如不射死他,抓活的不是更好吗?开玩笑~~~

    H***

    2018-04-10 05:14:58

  • 2018-04-10 05:14:58
  • 我想历史自有它自己的规律,庞统即使不死在落凤坡,他迟早还是会死的,因为一个人的谋略不是靠一次或两次成功,胜者为王败者寇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即使庞统不死,蜀汉政权也只会多维持几年,但是结果是不会改变的,因为一种政权的维持是靠个方面的因素,而不是靠一个或两个人才!
    

    画***

    2018-04-10 05:14:58

  • 2018-04-10 05:14:58
  • 不死在落凤坡也会死在烧鸡陵。总之,庞统必须在那个时候死!
    该死的时候就死,历史就是历史,搞那么多“如果”小心把自己的祖宗搞没了。

    李***

    2018-04-10 05:14:58

  • 2018-04-10 05:14:58
  • 历史没有假设

    句***

    2018-04-10 05:14:58

  • 2018-04-10 05:14:58
  • 如果庞统没有死在落凤坡,蜀国或许能够更长久些。上面有位朋友说庞统和孔明会相互排挤,我认为不会,因为他们都是明智的人。落凤坡的战斗是因为庞统没有立过功,急于表现自己,不甘心放弃。 
     
    

    w***

    2018-04-10 05:14:58

  • 2018-04-10 05:14:58
  • 最近看了本书《帝王学》。中心思想:人才是关键。
    三国就是如此,刘备在没有请到孔明前混的一塌糊涂,以后三顾茅庐后再加上一帮大将,可以说事业风声水起。再以后庞统死,失荆州,关键同时也失去了人才的聚集地。就凭西蜀的地理位置,可以说偏远疲敝,人烟稀少,更别说有许多出众的人才,慢慢人才都死绝了,才会出现廖化为先锋的局面,想不败都难啊。
    一个诸葛亮,一个庞统也许能让西蜀多撑几年,但历史就是这样……

    为***

    2018-04-10 05:14:58

  • 2018-04-10 04:14:58
  • 如果庞统没有死在落凤坡的话,那一定会死在卧龙岗!!!

    陈***

    2018-04-10 04:14:58

  • 2018-04-10 04:14:58
  •     "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是一种演义小说式的说法。小说着重突出二人的才能及刘备的得人心。但是正史上刘备“以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刘备在世时,对孔明信任有加,但在军事决策上多由自己做主。他反而比较尊重法正的意见。法孝直死后,孔明说过一句话:“孝直若在。
      必能制主上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诸葛亮在刘备手下主要的成就是外交,后勤方面。以及制定一些方针大略。“先主出,亮常镇守成都,足兵足食。”可见,至少在刘备败亡前,诸葛亮在军事上并无太多发言权。而庞统仅仅与诸葛亮齐名。他领兵深入重地,义无返顾。
      结果中伏而亡。这本身值得玩味。张合是魏国名将,在司马仲达的威逼下,追击蜀军,结果下场和庞统一样。但张合中埋伏是逼不得以。而刘备预见到轻进的危险性,曾经试图劝阻庞统,但无果。二者反差之大。可见凤雏在军事常识上尚存缺陷,若是由他主持蜀军北伐,面对曹操,结果可想而知。
       魏国国土庞大,军事实力极强,又不缺乏名将。要想撼动,诚非易事。而西蜀偏远疲敝,人烟稀少,又缺少一流的军事人才。诸葛亮出祁山,事实上打的是预防性进攻。根本无力两线作战。由北向南的统一过程只是先后顺序问题。三国后期,吴蜀连年向魏国进兵,其结果打的自己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而中原方面基本未受影响。在积聚了实力之后先灭蜀,次灭吴。假使蜀主是曹操那样的雄主,手下又有张辽,徐晃那样的名将。那么或许隆中对的构想可以实现。但可惜,诸葛亮独木难支,小本经营之后难免也生出“夫难平者,事也”这样的感慨。

    赵***

    2018-04-10 04:14:58

  • 2018-04-10 03:14:58
  • 在阿斗底下,任你是谁也转不开了哇!

    t***

    2018-04-10 03:14:58

  • 2018-04-10 03:14:58
  • 如果庞统没有死在落凤坡,诸葛亮就不会离开荆州,荆州也就不会丢。庞统在当时与诸葛亮齐名,助刘备取西川定能成功。届时,诸葛亮就可以按照他当初“隆中对”的既定方针,“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当然,蜀汉未必会再兴汉室,但或许天下最终为刘蜀所统一也未尝可知。
    楼主以庞统死在落凤坡作提问,显然是在讨论《三国演义》(因为正史并无“落凤坡”之说),可有人就喜欢把正史和《三国演义》混在一起谈,真令人无奈。
    最后,想请“weiwei(学弟)”说说,有哪些人才被诸葛亮气走了?

    V***

    2018-04-10 03:14:5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