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何辨证论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如何辨证论治?
傻*** | 2016-07-30 11:28:56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7-30 12:17:56
  • 
    (1) 正虚瘀结型
    
    证候:腹内癥积大而坚硬,神疲倦怠,面色晦暗,唇甲无 华,食少纳呆,自汗盗汗,心悸气短,舌质淡或紫暗,脉 弦数。
    
    治法:气血两虚兼血瘀者,治宜益气养血散瘀。
    
    方药: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太子参、白术、茯苓、 甘草、当归、熟地、赤芍、三棱、红花、延胡索、桃仁、丹参、 青黛、半枝莲、雄黄、黄药子。方中太子参、白术、茯苓、甘 草、当归、熟地黄益气养血;赤芍、三棱、莪术、...

    查看全部>>

    
    (1) 正虚瘀结型
    
    证候:腹内癥积大而坚硬,神疲倦怠,面色晦暗,唇甲无 华,食少纳呆,自汗盗汗,心悸气短,舌质淡或紫暗,脉 弦数。
    
    治法:气血两虚兼血瘀者,治宜益气养血散瘀。
    
    方药: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太子参、白术、茯苓、 甘草、当归、熟地、赤芍、三棱、红花、延胡索、桃仁、丹参、 青黛、半枝莲、雄黄、黄药子。方中太子参、白术、茯苓、甘 草、当归、熟地黄益气养血;赤芍、三棱、莪术、红花、延胡 索、桃仁、丹参活血化淤;青黛、半枝莲、雄黄、黄药子清热 解毒。
    
    治法:气阴两虚兼瘀者,治宜益气养阴散瘀。
    
    方药: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加减。青黛、雄黄、
    
    白花蛇舌草、黄芩、川连、赤芍、生地、麦冬、五味子、山茱 萸、山药、枸杞子、沙参、黄芪、党参。方中生地、麦冬、五味 子、山茱萸、山药、枸杞子、沙参、黄芪、党参益气养阴。青 黛、雄黄、白花蛇舌草、黄芩、川连、赤芍清热凉血、解毒。
    
    (2) 正复邪减型
    
    证候:腹内癥积缩小或消失,乏力、心悸、气短等症明显好 转,舌质淡,脉弱。
    
    治法:补益气血兼祛邪。
    
    方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黄芪、白术、人参、 当归、白芍、生地黄、黄柏、白茅根、蔓荆子、延胡索、丹皮、 赤芍、丹参、青黛、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药子、重楼。方中 黄芪、白术、人参、当归、白芍、生地黄、黄柏、白茅根、蔓荆 子补中升阳,柔肝,滋肾;青黛、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药 子、重楼清热毒祛邪,延胡索、丹皮、赤芍、丹参活血散瘀。
    
    (3) 热毒炽盛型
    
    证候:肋下积块增大甚达少腹,硬痛不移,倦怠乏力,形体 消瘦,面色晦暗,壮热,汗出,口渴喜冷饮,衄血发斑,或便血 尿血,舌淡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滋阴。
    
    方药:犀角地黄汤(《外台秘要》)或清营汤(《温病条 辨》)加减。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白花蛇舌草、半枝 莲、黄药子、大青叶、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玄参、 梔子。方中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玄参、梔子凉血滋 阴。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药 子、大青叶清热解毒。壮热不退加生石膏、知母、生甘草。有出 血可加止血药物,如紫草、白茅根、仙鹤草、白及、三七粉、二 蓟、藕节等。可加党参、何首乌、当归益气补血,以利除邪。
    
    (4) 气滞血瘀型
    
    证候:肋下有积块,脘腹胀满,软而不坚,固定不移,苔薄 白,脉弦。
    
    证候分析:由于七情内伤,导致气机不畅,肝气郁结,气郁 日久,脉络壅滞,瘀血内停故肋下积块,脘腹胀满,苔薄白,脉 弦为气滞之象。
    
    治法:行气逐瘀。
    
    方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桃仁、红花、三 棱、莪术、牡丹皮、赤芍、五灵脂、乌药、枳壳、青黛、雄黄、 甘草、柴胡、郁金。方中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牡丹皮、赤 芍、五灵脂活血祛瘀。乌药、枳壳行气和血。青黛、雄黄、甘草 清热解毒。柴胡、郁金疏肝理气。
    梁*** | 2016-07-30 12:17:56 45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