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十五从军征说课稿(集合6篇)

十五从军征说课稿(集合6篇)

凤*** 23-06-14 说课稿

十五从军征说课稿(1)

作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7单元“战争”的起始课,它以诗歌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性质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深刻影响,并让学生认识了由此产生的“兵役制”等残酷的制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了解战争。《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战争带给劳动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全诗既简洁,又凝重,令人感愤,催人泪下。而它后面的《出塞》则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之情.同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有关战争题材的诗歌和文章,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将使学生从老百姓的角度深刻感受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进一步加强对战争的深刻认识。

学生在经过了5年的语文学习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诗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能通过资料以及对背景的了解对诗歌的大意进行自学理解。但同时,学生还存在理解诗歌有时不够深入,缺乏自己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明显的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赏析诗歌的意识和习惯的同时,需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更好的建构起诗中情境画面,让学生由诗句产生丰富的联想,体会诗歌的意象美。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十五从军征》的教学设计中,将教学目标设定为: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由于六年级是小学过渡到初中的重要时期,简单字词理解,难字注音,乐府诗的相关资料的了解被我放在学生的预习作业中,而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而目标的达成必须要运用语文的手段和方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设计中力图做到:加强学段之间、教材之间的前后联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整理回顾与战争相关的诗歌、文章,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深入学习诗歌时,鼓励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抓住诗中的细节描写,多角度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建构起诗中生动的情境画面,感知人物形象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我力求体现将这篇诗歌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并贯穿到我每一处的教学设计中,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回顾导入:

让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战争的课文和诗歌,导入本课这首有关战争主题的诗歌,《十五从军征》。

二、解诗题,知诗人:

1、让学生在诗题中从“从军征”了解是与战争有关。

2、交流乐府诗,了解《十五从军征》来自劳动人民中间,没有具体的诗人。

三、初读诗歌,了解诗意:

检查冢,窦,雉,舂,羹,贻的读音,让学生说说预习时了解的词语意思。然后后老师范读,把学生引入诗歌的学习情境之中,并尝试与学生交流诗歌大意。

四、深入诵读,展开联想:

1、看插图,学习第1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从年龄的跨度体会老人始得归的心情,并要求学生个性化朗读。

2、深入学习第2、3句(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让女生扮演老人朗读体会老人此时的心情,有迫切见到亲人的感情,也有对家里人的担忧等等并要求学生在说原因的同时用个性化的朗读表达。男生扮演乡里人朗读,体会他告诉老兵家里情境时的心情,抓住本诗重点词语(松柏冢累累)感受本诗悲凉的意境。

3、学习4、5句(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让生结合插图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详细述说现在的荒凉破败,想象曾经的幸福生活,现在的松柏冢累累与曾经家人的其乐融融,结合老人家里今昔的强烈对比,体会其悲凉场景。

4、让学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在这样荒凉破败的家中,一个80岁的老人该怎样生活呢?让生齐读6、7句(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谈饭菜的味道(苦)让学生结合刚才学过3、4、5句体会饭菜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

5、面对这一切,老人只能(让生接读: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让学生想象老人出门东向看,看什么?泣,又在泣什么,为什么而泣?并让学生了解汉武帝在位,五次讨伐匈奴,就导致全国有一半的人因为战争而死亡,有一半的人成了(松柏冢累累),让学生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在教学过程中,板书只用了三个字,忧悲泣,来总结老兵回乡的情感历程。

五、小结,升华主题:

1、用有感情的朗读再次走进80岁老人的回乡遭遇。

2、多媒体出示南京大屠杀图片,感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六、课后作业:

1、以老人或旁人的视角,让学生利用合理的想象把这首古诗改写为记叙文

2、观看日本动画片《再见萤火虫》,通过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苦难生活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基本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要求,我觉得这两方面做的比较好1、按照“激趣阅读---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的流程进行教学,在我感到得心应手的同时学生也易于接受。2、学生能够切实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一边看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把一副副画面立体的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3教学中把朗读作为教学本首诗贯穿始终的方法,使学生很自然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次我的朗读训练设计有梯度:初读,正确、流利;再读,理解词义;又读,明白诗意;反复读,体会情感。最后是运用了多种指导朗读的方法:①教师范读。②重读重点字词。③边读边想象画面。④根据内容变化语气、语速、语调。⑤最主要的是教师充满激情的渲染很快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氛围中。

教学中所显出的最大的不足就是我在引导学生联想时的语句不够精炼与到位。最后一句“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的指导读还略显不足。


十五从军征说课稿(2)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华岳小学的赵红艳,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十五从军征》。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十五从军征》是北师大版小语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战争”的主体起始课文,是一首乐府诗歌,以诗歌形式表现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全诗简洁,凝练,令人悲愤。

二、说学情

学生在经过了五年的语文学习后,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自己已经能从资料中对诗歌做以大概的了解。不过,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入,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诗歌的方法,缺少深入思考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渐完成学习方法的整理,并培养学生联系当时情形展开合理想象,更深入地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我从三维角度定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达到通顺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含义。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多次的朗读,合理的想象深入理解诗歌内容,读懂这个老兵背后悲惨的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诗歌,知道是战争,是古代繁重的兵役制度造成了这个老兵悲惨的遭遇,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朗读是语文学习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

效的一种方法。所以,这节课,我把朗读诗歌,通过多次的朗读理解诗歌内容作为重点。在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利用想象深入读懂老兵的故事,感受人物悲惨的命运作为难点突破口。

四、说教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学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不同层次标准要求的朗读以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利用多次的联想多角度揣摩人物心理活动。整节课体现的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导,教师导学为主线的教学思路。

五、说学法

人常说“授之以鱼,当解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享终身受益。”所以在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在教师的导学引导下沿着“读诗——品诗——悟诗”的主线,通过具体的朗读法,勾画法,批注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以我国古典诗词引入“乐府诗”,再引入“战争题材”的诗歌,旨在让学生了解描写战争的诗歌是我国诗歌总库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题材。后又引入“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旨在为学生以后的诗歌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破题 激情 入读

1、齐读题目,说自己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旨在让学生学会质疑,自己质的疑问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切身体

会“小疑小得,大疑打得”的智慧。

2、导学一:自己读文标生字,后根据老师的提示分两次读文,,达到读通顺的目的。此时,读诗的第一环节已基本完成。

(三)品诗

这是本节课最重要的环节。首先用“导学二”指导学生自己说诗歌大意,遇到问题用红色问号标出,再根据已发放的自学提示卡互相说文意。“导学二”中明确指出前八行男生说给女生,后八行女生说给男生,旨在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了解诗歌大意后,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对诗歌的总体感受,再追问哪一句最能体现老兵悲苦的一生?然后想象老兵六十五年中是怎样度过的?想象自己脑中出现一个怎样的战士?此时,一个伤痕累累,苦念家乡亲人的战士形象出现在学生脑海中。再让学生想象这位老兵回乡时的心情和情形,追问这时自己脑中出现一个怎样的老人形象?此时,一个急切归家又踌躇不前的老兵形象跃然纸上。再用“导学三”老兵回到家乡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分别用横线,波浪线,双横线画出,并作简单批注,来指导学生学习剩下的部分。其中在看到庭院中破败的情形时,又安排想象内容:想象当年老兵离家时家中是个什么样子?这六十五年间家中都发生了什么?此时你的眼前又出现一副怎样的画面?一个怎样的老者?通过合理的想象,学生对六十五年世事的变化,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理解更加深刻。一个“伤心欲绝,悲苦无依”的孤独老者形象又清晰地出现在学生眼前。这时本课难点已突破,学生理解诗歌情感以达到最佳,让学生说面对这一

切,他只能“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再追问这是什么样的泪?很容易说出“悲伤的,痛苦的,怨恨的,埋怨的,无奈的……”到这里,“品诗”环节已完成。

(四)畅所欲言(悟诗)

以“老兵的遭遇是他一个人的,一个家庭的吗?是什么造成了老百姓们悲惨的生活?”来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主题,学生都能说出是战争造成了老百姓悲惨的遭遇。板书的主要部分也就出来了。

(五)吟诗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系统地感悟了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后能用有形的声音表达对诗歌的领悟,对老兵的同情,对战争的憎恨。升华了情感,本节课读诗目标已完成。

(六)小结,升华主题

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谈对战争的认识,学生很容易说出很多对战争的看法,再次想象:诗中老兵生活的时代如果没有战争,他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再次让学生感悟战争的残酷与危害。适时引入现在世界上有些地方依然是战火不断,幻灯片出示战争给儿童造成伤害的图片,给学生视觉和心灵带来强烈的冲击,激起课文情感主旨“世界需要和平,人们反对战争”。

(七)作业布置

1、改编故事,目的是训练学生完整说话的能力,想象能力。

2、搜集现在什么地方还存在战争的资料,是本课的延伸,旨在让学生对现代的国际社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八)板书设计

分为四大板块。“时间,故事”用于提示学生自学;“悲”“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旨在揭示主题;“读诗,品诗,悟诗”旨在展现学习流程;“听读,想象,吟诗”旨在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十五从军征说课稿(3)

六年级语文《十五从军征》说课稿设计

作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7单元“战争”的起始课,它以诗歌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性质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深刻影响,并让学生认识了由此产生的“兵役制”等残酷的制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了解战争。《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战争带给劳动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全诗既简洁,又凝重,令人感愤,催人泪下。而它后面的《出塞》则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之情.同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有关战争题材的诗歌和,通过这篇的学习,将使学生从老百姓的角度深刻感受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进一步加强对战争的深刻认识。

学生在经过了5年的语文学习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诗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能通过资料以及对背景的了解对诗歌的大意进行自学理解。但同时,学生还存在理解诗歌有时不够深入,缺乏自己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明显的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赏析诗歌的意识和习惯的同时,需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更好的建构起诗中情境画面,让学生由诗句产生丰富的联想,体会诗歌的意象美。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十五从军征》的教学设计中,将教学目标设定为: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由于六年级是小学过渡到初中的重要时期,简单字词理解,难字注音,乐府诗的相关资料的了解被我放在学生的预习作业中,而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而目标的达成必须要运用语文的`手段和方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设计中力图做到:加强学段之间、教材之间的前后联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整理回顾与战争相关的诗歌、,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深入学习诗歌时,鼓励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抓住诗中的细节描写,多角度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建构起诗中生动的情境画面,感知人物形象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我力求体现将这篇诗歌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并贯穿到我每一处的教学设计中,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回顾导入

让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战争的课文和诗歌,导入本课这首有关战争主题的诗歌,《十五从军征》。

二、解诗题,知诗人

1、让学生在诗题中从“从军征”了解是与战争有关。

2、交流乐府诗,了解《十五从军征》来自劳动人民中间,没有具体的诗人。

三、初读诗歌,了解诗意

检查冢,窦,雉,舂,羹,贻的读音,让学生说说预习时了解的词语意思。然后后老师范读,把学生引入诗歌的学习情境之中,并尝试与学生交流诗歌大意。

四、深入诵读,展开联想

1、看插图,学习第1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从年龄的跨度体会老人始得归的心情,并要求学生个性化朗读。

2、深入学习第2、3句(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让女生扮演老人朗读体会老人此时的心情,有迫切见到亲人的感情,也有对家里人的担忧等等并要求学生在说原因的同时用个性化的朗读表达。男生扮演乡里人朗读,体会他告诉老兵家里情境时的心情,抓住本诗重点词语(松柏冢累累)感受本诗悲凉的意境。

3、学习4、5句(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让生结合插图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详细述说现在的荒凉破败,想象曾经的幸福生活,现在的松柏冢累累与曾经家人的其乐融融,结合老人家里今昔的强烈对比,体会其悲凉场景。

4、让学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在这样荒凉破败的家中,一个80岁的老人该怎样生活呢?让生齐读6、7句(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谈饭菜的味道(苦)让学生结合刚才学过3、4、5句体会饭菜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

5、面对这一切,老人只能(让生接读: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让学生想象老人出门东向看,看什么?泣,又在泣什么,为什么而泣?并让学生了解汉武帝在位,五次讨伐匈奴,就导致全国有一半的人因为战争而死亡,有一半的人成了(松柏冢累累),让学生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在教学过程中,板书只用了三个字,忧 悲 泣,来总结老兵回乡的情感历程。

五、小结,升华主题

1、用有感情的朗读再次走进80岁老人的回乡遭遇。

2、多媒体出示南京大屠杀图片,感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六、课后作业

1、以老人或旁人的视角,让学生利用合理的想象把这首古诗改写为记叙文

2、观看日本动画片《再见萤火虫》,通过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苦难生活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


十五从军征说课稿(4)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十五从军征》语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十五从军征》,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课标、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十五从军征》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六单元“战争”的起始课,它以诗歌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性质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深刻影响,并让学生认识了由此产生的“兵役制”等残酷的制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了解战争。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全诗既含蕴简洁,又深沉凝重,令人感愤,催人泪下。

二、说学情

学生在经过了5年的语文学习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诗歌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能通过资料以及对背景的了解对诗歌的大意进行自学理解。但同时,学生还存在理解诗歌时不够深入,缺乏自己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明显的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赏析诗歌的意识和习惯的同时,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更好的建构起诗中情境画面,让学生由诗句产生丰富的联想,体会诗歌的意象美。

三、说课标

新课标对五六年级古诗教学的要求是:阅读诗歌,大题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学习情况和课标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在读通顺古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文本,深入诗歌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

3.紧扣单元目标,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重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难点:从文章朴实的语言中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主题。

五、说教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设计中力图做到:鼓励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抓住诗中的细节描写,多角度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建构起诗中生动的情境画面,感知人物形象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我力求体现将这篇诗歌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并贯穿到我每一处的教学设计中,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六、说学法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仅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读读——找找——议议——想想——说说——读读的方法学习课文,既让学生动眼、动手,又让学生动脑、动口,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主动积极地参与阅读实践,培养其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七、说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1、导入:在人类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里始终有战争相随,无论是那个朝代,都留有战争的刀痕,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印在浩若繁星的文学诗词中,成为一朵瑰丽的诗苑奇葩。每一首诗都像一颗颗晶莹、温润的珍珠洒落在诗海的托盘上,让人长吟,使人苦叹。

2、课件简介乐府诗

(二)破解题意,咬文嚼字激感情师;

读课题你们知道了什么?重点理解了“征”,使学生初步感知他不是自愿从军,而是逼迫,感知兵役制度的残酷。

(三)再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带着自己的感受自己读诗。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交流掌握的词语,学会分享。

4、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不要忘记结合插图。 ㈣、品词析句,对话文本悟诗情

1、抓住诗歌第一句想想老人六十五年的生活情景。

2、请同学们再静静地读诗,划出如下相关的诗句:老兵回到家乡,他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汇报。

A、听到什么----他听到了什么?

B、看到什么----他又看到了怎样的场景呢?指一名生与教师一起读,其他同学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想象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并想象65年前他的家,对比中加深认识。

C、做了什么----他做了什么?

D、小结。

过度:面对这一切,老人又能怎么样呢?他只能是:(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师:这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泪啊?(这是无奈的泪、痛苦的泪、悲伤的泪)

画面中的老人的眼中,你看到了什么?(绝望、茫然、无助、精神恍惚、表情呆滞…….)

师:汉代连年征战,民不聊生。曹操的《蒿里行》这样写道: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老兵的遭遇仅仅是他一个人、仅仅是他一个家庭吗?

E、师:是什么原因造成百姓们悲惨的生活呢?

无休无止的残酷的战争、黑暗的社会使无数的家庭成了:松柏冢累累(背景音乐响起)

F、师:用你们动情地诵读展现老兵的悲苦吧!(老师引读)

(五)总结全课,感悟内涵升华感情

1.掩卷沉思,内心感慨颇多啊。你对战争有什么看法?

2.师总结。

3.作业布置:


十五从军征说课稿(5)

关于六年级语文十五从军征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六年级语文十五从军征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7单元“战争”的起始课,它以诗歌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性质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深刻影响,并让学生认识了由此产生的“兵役制”等残酷的制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了解战争。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战争带给劳动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全诗既简洁,又凝重,令人感愤,催人泪下。而它后面的《出塞》则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之情.同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有关战争题材的诗歌和文章,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将使学生从老百姓的角度深刻感受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进一步加强对战争的深刻认识。

学生在经过了5年的语文学习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诗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能通过资料以及对背景的了解对诗歌的大意进行自学理解。但同时,学生还存在理解诗歌有时不够深入,缺乏自己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明显的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赏析诗歌的意识和习惯的同时,需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更好的建构起诗中情境画面,让学生由诗句产生丰富的联想,体会诗歌的意象美。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十五从军征》的教学设计中,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由于六年级是小学过渡到初中的重要时期,简单字词理解,难字注音,乐府诗的相关资料的'了解被我放在学生的预习作业中,而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而目标的达成必须要运用语文的手段和方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设计中力图做到:加强学段之间、教材之间的前后联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整理回顾与战争相关的诗歌、文章,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深入学习诗歌时,鼓励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抓住诗中的细节描写,多角度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建构起诗中生动的情境画面,感知人物形象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我力求体现将这篇诗歌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并贯穿到我每一处的教学设计中,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回顾导入:

让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战争的课文和诗歌,导入本课这首有关战争主题的诗歌《十五从军征》。

二、解诗题,知诗人:

1、让学生在诗题中从“从军征”了解是与战争有关。

2、交流乐府诗,了解《十五从军征》来自劳动人民中间,没有具体的诗人。

三、初读诗歌,了解诗意:

检查冢,窦,雉,舂,羹,贻的读音,让学生说说预习时了解的词语意思。然后后老师范读,把学生引入诗歌的学习情境之中,并尝试与学生交流诗歌大意。

四、深入诵读,展开联想:

1、看插图,学习第1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从年龄的跨度体会老人始得归的心情,并要求学生个性化朗读。

2、深入学习第2、3句(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让女生扮演老人朗读体会老人此时的心情,有迫切见到亲人的感情,也有对家里人的担忧等等并要求学生在说原因的同时用个性化的朗读表达。男生扮演乡里人朗读,体会他告诉老兵家里情境时的心情,抓住本诗重点词语(松柏冢累累)感受本诗悲凉的意境。

3、学习4、5句(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让生结合插图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详细述说现在的荒凉破败,想象曾经的幸福生活,现在的松柏冢累累与曾经家人的其乐融融,结合老人家里今昔的强烈对比,体会其悲凉场景。

4、让学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在这样荒凉破败的家中,一个80岁的老人该怎样生活呢?让生齐读6、7句(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谈饭菜的味道(苦)让学生结合刚才学过3、4、5句体会饭菜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

5、面对这一切,老人只能(让生接读: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让学生想象老人出门东向看,看什么?泣,又在泣什么,为什么而泣?并让学生了解汉武帝在位,五次讨伐匈奴,就导致全国有一半的人因为战争而死亡,有一半的人成了(松柏冢累累),让学生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在教学过程中,板书只用了三个字,忧悲泣,来总结老兵回乡的情感历程。

五、小结,升华主题:

1、用有感情的朗读再次走进80岁老人的回乡遭遇。

2、多媒体出示南京大屠杀图片,感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六、课后作业:

1、以老人或旁人的视角,让学生利用合理的想象把这首古诗改写为记叙文。

2、观看日本动画片《再见萤火虫》,通过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苦难生活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

七、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基本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要求,我觉得这两方面做的比较好。

1、按照“激趣阅读——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的流程进行教学,在我感到得心应手的同时学生也易于接受。

2、学生能够切实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一边看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把一副副画面立体的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

3、教学中把朗读作为教学本首诗贯穿始终的方法,使学生很自然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次我的朗读训练设计有梯度:初读,正确、流利;再读,理解词义;又读,明白诗意;反复读,体会情感。

最后是运用了多种指导朗读的方法:

①教师范读。

②重读重点字词。

③边读边想象画面。

④根据内容变化语气、语速、语调。

⑤最主要的是教师充满激情的渲染很快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氛围中。

教学中所显出的最大的不足就是我在引导学生联想时的语句不够精炼与到位。最后一句“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的指导读还略显不足。


十五从军征说课稿(6)

《十五从军征》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十五从军征》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说教材内容:

《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这首诗没有华丽的修辞,只是用极其朴实的语言,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诗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能通过资料以及对背景的了解,对诗歌的大意进行自学理解。但同时,学生还存在理解诗歌有时不够深入,缺乏自己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明显的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的诗歌赏析的意识和习惯的同时,需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更好的建构起诗中情境画面,让学生由诗句产生丰富的联想,体会诗歌的意象美。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四、设计思路:

以自读为主,在明了诗意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内涵,其中适当渗透有关诗文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作浅易的欣赏,不作繁琐过细的分析。

在赏析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共同交流、各抒己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不仅要构建起老人回乡的情感变化脉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抓住对文中重点诗句的想象、感悟、品味、诵读,去丰满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解题。

2、介绍乐府诗。

二)初读诗歌,了解诗意:

1、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呢?

2检查预习。

1)读文,正音。

2)理解重点词、难词。

3)理解诗句大意。

3、小结。

三)深入诵读。联想诗句表达的情境。

1、同学们,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的主人翁是谁?

哪一句给我们介绍了他一生的经历?

体会一下这位在战场上征战了65年的老兵,此时的他心情怎么样?是什么?

再读诗句,看他的愿望能否实现?

2、是啊,80岁的老兵满怀希望返回家乡,他是多么的希望亲人早已路旁迎接,可他的亲人呢?

引出: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假如你是乡人,你会怎样告诉他这个消息呢?你用这种语气读一读。

不仅是乡里人,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悲伤,让我们怀着悲伤的心情齐读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假如你就是老人,听到乡里人的话,这时候的你会是什么反应,什么心情?

3、可是,这样的打击才刚刚开始。80岁的老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由远及近,走进自家小院,看到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发挥你的想象。(师 朗诵那四句诗。)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学生自由读,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这就是他现在的家,就是他几十年魂牵梦绕的故园吗?

4、在这样的一个家中,80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生齐读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这样的饭菜,吃起来是什么味儿呀?结合刚读的句子来谈。

学生想象;失去孩子的老人,失去了丈夫的.妻子,失去了父母的孩子……

教师口述:仅仅是汉武帝在位时,他五次讨伐匈奴,就导致全国有一半的人死亡,无数个家庭过着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的生活,无数个家庭忍受着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的痛苦,让我们用朗读读出他心里的苦吧!

5、师:失去亲人,失去家园,无依无靠,面对这一切,这位80岁的老人又能怎么样呢?他只能是:(生接读: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只能是老泪纵横,无声地哭泣呀!他在泣什么?他为什么而泣呢?

四)升华

1、这就是80岁老兵回家的经历,让我们用读来表现他的凄苦与悲凉吧。

2、古诗重在诵读,下面让我们自由诵读,再次走进老人的内心。

3、通过这首诗,你对战争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4、是的,战争是残酷的,老人的悲苦经历只是当时遭受战争苦难的人们的一个缩影,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家庭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即使在崇尚和平的今天,世界上仍有人在忍受着战争的痛苦,请看图片。

5、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

师:除了这首诗,还有很多从不同角度描写战争的诗,比如我们学习过的《出塞》,《凉州词》和以后要学的《关山月》《从军行》《塞下曲》等。

五)布置作业:

1、找找从不同角度描写战争的诗读读。

2、背诵《十五从军征》

3、预习《出塞》

板书设计:

服役久

家凄凉 战争的残酷

泪沾衣

相关推荐

小学二年级日记:晒被子

二年级语文
今天太阳可真好呀,妈妈说要把小朋友的被子拿出来晒晒。说干就干,我们一家三口一个挨一个往楼上抱被子,再把被子一条条搭在栏杆上。在阳光地照射下,被子醒过来了,他们膨胀着自己的身体,赶走自己身上的潮湿,贪婪
展开详情

社会实践表活动内容心得体会

实践心得
7月19日随着文艺晚会的完美落幕,三下乡也就结束了。第二天,我们各自收拾好行李,踏上了不同的路程归家。三下乡的支教时间很短很短,仅仅9天,我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带给小朋友们的点点滴滴,就这样成为了回
展开详情

朱自清散文春之搞笑网文

中考
盼望着,盼望着,春风来了,M2的.脚步近了。服务器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秀出了列表。用户建起来了,数值设置好了,角色的眉眼清晰起来了。玩家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鲜鲜的,活活的。草丛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
展开详情

2022世界现代史必备考点整理(集合7篇)

考试资料
2022世界现代史必备考点整理(1)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北:九下P121916年6月,巴黎和会战胜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主要内容有:(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茵河东岸50
展开详情

描写山河的成语(汇编5篇)

成语
描写山河的成语(1)百二关河: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百二河山: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百二山河: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半壁河山:指
展开详情

2022高考政治考点

高三政治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①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展开详情

《爸爸的花儿落了》读书笔记

六年级语文
我们既喜欢长大,但同时又害怕长大。也许,长大就意味着承担;也许,长大就意味着放弃;也许,长大就意味着责任;也许,长大就意味着勇敢……对于长大,我们抱有幻想,但各种各样就业难的报道常常接踵而至,不断地打
展开详情

实习生的个人小结范文

实习专题
这次实习,除了让我对商业企业的基本业务有了一定了解,并且能进行基本操作外,我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获也是挺大的.作为一名一直生活在单纯的大学校园的我,这次的实习无疑成为了我踏入社会前的一个平台,为我今
展开详情

关于中考作文

考试作文
春,是那么的美。二月的春风吹拂在我脸上,让我感到一丝暖暖的春意。那沙沙的小雨不停的敲击着我内心深处,让我痴迷,让我陶醉。温暖的阳光透过那明亮的玻璃照射在我身上,暖洋洋的。美丽的桃花在这里绽放,香甜的花
展开详情

《埃米尔擒贼记》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我读了凯斯特纳的第一部儿童小说——《埃米尔擒贼记》。里面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埃米尔是一个居住在德国新城的男孩,他五岁时,他爸爸——白铁匠师傅帝施拜先生去世了,和妈妈相依为命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这一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赞颂母爱的诗歌(优质7篇) 简爱读书笔记600字 军训500字作文 生活诗歌(汇编20篇) 暑假实习工作感想 有关少年的句子(热门3篇) 迷人的夏天教学设计(精品4篇) 本科生护理实习综合评语 真善美在身边500字小学作文 2022高三数学题试卷 清晨教案(精品3篇) 难忘的一课读后感 中华小故事传统小故事(热门7篇) 谈谈美食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感动中考满分作文600字 正比例的练习题(必备6篇) 对实习学生思想表现评语 复韵母教学反思(精编16篇) 初中英语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成语故事素材积累 考试三步曲作文 孟子的名言警句集锦 猴子捞月的故事(实用12篇) 大学军训自我鉴定800字 入学军训感受和体会 幼儿玩沙教案(甄选20篇) 2022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高频词汇500词 实践心得体会 借景抒情作文(实用17篇) 金溪民方仲永阅读答案(汇集3篇) 武术教学设计(精品8篇) 适合朗诵的散文3分钟(汇总6篇) 期末考试作文 课程实践心得体会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00道及答案 描写阴天的句子(优质7篇) 故乡阅读题(集锦5篇) 挫折名言警句(甄选7篇) 期中考的作文300字 读孟尝君传阅读答案(热门4篇) 游园不值古诗(精选5篇) 军训作文精彩开头 2022室内设计实习周记 销售技巧,怎么让“只看看,不说话”的顾客买单!(推荐5篇) 高三数学知识点理科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范文 读书笔记作文 部队军训学生总结 满分作文700字记叙文(通用3篇) 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跆拳道教学计划(优选6篇) 语文五年级补充习题及答案 快乐王子读后感范文800字 小学六年级家乡美景的作文 诗歌夏天的歌(热门10篇) 友情古诗词(精编4篇) 班主任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初二数学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先进教师事迹材料 九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卖油翁知识点(必备4篇) 中考作文 预习的学习方法 教师节演讲稿 历史成语故事简介 作文议论文800字高一 【精选】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娘阅读答案(精编6篇) 《海底两万里》优秀读书笔记 唯一的听众读后感500字范文 励志《一个人的朝圣》读书笔记 紧张的期中考试作文300字 大二学生超市保安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麦琪的礼物读后感范文300字 木雕面具读后感范文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概括 大学英语作文 小鲤鱼跳龙门童话故事读后感(合集14篇) 考试的作文 有关燃烧的青春为题的初中作文 2022高考历史选择题满分答题技巧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范文300字 高三作文师恩难忘800字 《我是谁》阅读答案 高二物理关于机械运动的知识点与学习方法 2020在校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心得 丑小鸭读后感优秀范文 学会生存读后感作文 2022高三人物作文素材大全 1000字高二作文敢于创新例文 注册会计师求职信 古诗词首(汇编16篇) 普通好女儿事迹材料 兼职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读古诗词心得体会(必备6篇) 军训拉歌口号大全 小学教师教育故事 关于学习的英语名言(合集3篇) 儿科实习体会范文 送孟浩然之广陵说课稿(甄选8篇) 高二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小鹿斑比的读书笔记 小学二年级作文我爱踢足球 800字高二作文议论文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 一般过去时练习题(汇编3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题 中考作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部编版6-10课)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书笔记范文 特殊的考试作文 猫阅读答案(汇总16篇) 大一新生入学军训心得范文 小学四年级我的梦想作文大全 老屋阅读答案现代文 巨人的花园六年级续写作文 服装设计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 实用的感动中考满分作文400字 2022高中冲刺生物知识点复习 长度单位教案(汇集19篇) 抒情作文500字(集合17篇) 大学军训大会发言稿 考试风波作文 产线实习个人评语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及技巧 长征胜利85年作文1 高考数学怎样复习:大题小题答题套路不一样,答题技巧帮助你 有关高中奋斗的作文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书和我的故事作文400字(推荐3篇) 古代历史故事人物 我的舞台教学反思(集合19篇) 孔乙己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耶路撒冷 二年级语文复习计划总结大全 听故事大全(优选19篇) 高三英语单词必修五unit3 快递员实践心得体会 战胜艰难困苦800字话题作文 伤心欲绝的句子(集锦5篇) 2022酒店年度优秀员工评语大全 2022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解读 过去完成时练习题及答案 文综知识点总结(精品8篇) 关于中国地理的常识 玉米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22年军训结束校长讲话稿 参加军训的感想作文 可爱句子(通用18篇) 大二专业实践心得体会 置的成语(汇编6篇) 读书笔记作文 五年级小学生学英语口语100句 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通用5篇) 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 语文答题模板(精选15篇) 高三党菜谱一日三餐版 关于大学英语作文 种子的萌发教学反思(通用8篇) 难忘的一次考试作文 信念的力量800字初中优秀作文 高三沟通的作文范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名人传》读书笔记 期中考的作文300字 睡前故事男朋友(合集5篇)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 关于温暖的小升初作文 白石头旅游区 二年级暑假生活作文 寒假读《用心灵去倾听》有感 小学生劳动节作文_劳动最光荣作文 认识工具教案(推荐10篇) 小学英语线上教学经验心得体会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课堂总结范文 高考冲刺理科学习方法 数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勤学的故事(实用15篇)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中考作文 江南春教学反思(甄选11篇) 小蚂蚁运粮教案(必备8篇) 大学专业自荐信 2022初一英语重点知识点总结 反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汇编4篇) 屈原的诗词(通用6篇) 高三写景作文800字范文 古诗励志名句(推荐3篇) 读书格言大全 家庭教育的经典标语 春节祝福诗词(优质7篇)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小学十佳学生评选事迹材料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21-27课) 寒假的实践心得 有关励志的名言警句 孔乙己续写(实用19篇) 朗诵的诗歌散文(合集8篇) 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方法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