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暮江吟教学反思(汇集8篇)

暮江吟教学反思(汇集8篇)

王*** 23-07-14 教学反思

暮江吟教学反思(1)

古诗《暮江吟》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绘的是深秋时节从傍晚到夜晚的美丽景色。教学这首诗,首先要把学生带到那美好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喜爱这首诗,进而乐意学习这首诗。我是这样教学这首古诗的。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句,粗知诗中大概意思。

在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作者、朝代以及题意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把这首诗朗读五遍。在朗读之前明确要求:

1、要求基本会背;

2、要求了解诗中写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有哪些景物?读完五遍后,学生基本可背下来,同时也会从诗句中了解到时间是写深秋傍晚到夜晚这段时间的景色,地点是江面可江边,所描写的景物有阳光、江水、月亮、露珠。学生粗知了这些内容继而再理解诗句就不难了。

二、利用投影片进一步了解诗中内容,为理解诗句作铺垫。

在讲前两句诗时,我出示第二幅投影片(夕阳照耀下的江上景色)。在学习后两句诗时出示第二幅投影片(一弯新月下的小草和露珠)然后再指导学生说出图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儿的,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理解诗句就轻而易举了。投影片在教学中起到了纲举目张,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三、注重启发,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如前两句诗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夕阳)“铺”是什么意思?(斜照)再问:“什么时候的太阳斜照在什么地方?”学生很快可译出:“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接着问:“夕阳斜照后的江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瑟瑟”是什么意思?(绿色)学生又很快可译出:“江水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后两句诗我也是采用的方法进行教学,由浅入深逐步启发同样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利用音响设备引导朗读、创设情境、体会意境。

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以前教学古诗大多采用串讲形式,这里且不谈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维活动,自主合作,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学习理解诗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暮江吟教学反思(2)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几十首古诗,它们以凝炼见长,以意境见美,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层次,抓住古诗的特点,引导他们去感悟古诗的优美呢?爱好诗文的我,在班上掀起了读诗的**,在教学中不断地改进,学生品读、悟境、入情,品尝到了学习古诗的快乐,《暮江吟》便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一、品读中悟文字之美

古诗中语言含蓄凝炼,意味隽永。又常常“言近而旨远”,或“言在此而意在彼”。教学中理性地分析语言文字之美往往烦燥无味,失去了诗的神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体会语言文字之美的有效途径。《暮江吟》这一课的教学紧紧围绕读字展开。初读读顺,再读品味,配乐读入情,读的层次不同,读的目的不同,读的形式不同,在反复的品读中,学生感悟了诗句中用词的准确、精炼,领会到了古诗音律之美,文字之美。

二、创设情境,体验美境

古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教师如能将学生引入这一艺术境界,学生定会达到如触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境界。《暮江吟》这一课中我利用音乐、画面的渲染,创设情境,借此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想象,体验诗中的美景。

三、开拓思路,培养创造力

语文课应当成为小学生创造力驰骋的广阔天地。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留有宽阔的余地。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一特点,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创造力。教学最后两句时,学生有感情读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把心中之境、心中之情、心中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让他们借助画笔,在白纸上描摹出一幅江边月夜图,并当场请几位学生讲自己的创作意图。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更浓了,那种呆板的灌输、凝重的课堂气氛没有了,学生在画面中融入了自己的理解。特别是最后将古诗改成小短文,看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学生发挥想象,开动脑筋,创作出一篇美文不成问题。课后收上来的小短文也的确让我欣喜……学生的思路拓展了,有了创造力,长此以往,他们便会受益无穷。

小学课文中的古诗是一笔财富,只要好好利用,精心设计,学生对古诗一定会更有兴趣,在学习中会得到更美的享受。


暮江吟教学反思(3)

《暮江吟》这首诗是一首写景佳作。诗句语言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诗句的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一、抓关键字词,感受中国古诗的语言精练、意蕴含蓄之美。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几个比较生疏的字词,如“瑟”的字形和字义的理解;抓住古今意思不同的特殊词“可怜”一词的理解;还有富于传神的关键性词语,如:“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的巧妙之处,引领学生通过换字的方法,比如把“铺”换成“照”“射”……都不行,因为夕阳已经没有那么强烈,只是把淡淡的光辉铺在了江面上,学生通过这种鉴赏比较充分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美和画面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有滋有味地读出诗的韵律美。

这首诗极具意象美和韵律美,怎样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通过有滋有味地朗读去感受,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每个小组都推选出一名读诗小达人,让孩子们在小组内一个一个地过关,孩子们兴致盎然,读得特别投入!

三、借助想象,描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还原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的画面。在本诗中,我启发学生抓住“铺”、“瑟瑟”等关键词,以及“珍珠”“弓”形象的比喻,想象红日西沉,一弯月芽悄然东升,一派和谐、宁静的江边美景,再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画面之美,感觉特别棒。


暮江吟教学反思(4)

古诗《暮江吟》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绘的'是深秋时节从傍晚到夜晚的美丽景色。教学这首诗,首先要把学生带到那美好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喜爱这首诗,进而乐意学习这首诗。我是这样教学这首古诗的。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句,粗知诗中大概意思。

在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作者、朝代以及题意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把这首诗朗读五遍。在朗读之前明确要求:

1、要求基本会背;

2、要求了解诗中写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有哪些景物?读完五遍后,学生基本可背下来,同时也会从诗句中了解到时间是写深秋傍晚到夜晚这段时间的景色,地点是江面可江边,所描写的景物有阳光、江水、月亮、露珠。学生粗知了这些内容继而再理解诗句就不难了。

二、利用课件进一步了解诗中内容,为理解诗句作铺垫。

在讲前两句诗时,我出示课件(夕阳照耀下的江上景色)。在学习后两句诗时出示课件(一弯新月下的小草和露珠)然后再指导学生说出图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儿的,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理解诗句就轻而易举了。投影片在教学中起到了纲举目张,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三、注重启发,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如前两句诗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夕阳)“铺”是什么意思?(斜照)再问:“什么时候的太阳斜照在什么地方?”学生很快可译出:“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接着问:“夕阳斜照后的江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瑟瑟”是什么意思?(绿色)学生又很快可译出:“江水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后两句诗我也是采用的方法进行教学,由浅入深逐步启发同样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利用音响设备引导朗读、创设情境、体会意境。

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暮江吟教学反思(5)

古诗《暮江吟》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绘的是深秋时节从傍晚到夜晚的美丽景色。教学这首诗,首先要把学生带到那美好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喜爱这首诗,进而乐意学习这首诗。我是这样教学这首古诗的。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句,粗知诗中大概意思。

在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作者、朝代以及题意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把这首诗朗读五遍。在朗读之前明确要求:

1、要求基本会背;

2、要求了解诗中写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有哪些景物?读完五遍后,学生基本可背下来,同时也会从诗句中了解到时间是写深秋傍晚到夜晚这段时间的景色,地点是江面可江边,所描写的景物有阳光、江水、月亮、露珠。学生粗知了这些内容继而再理解诗句就不难了。

二、利用投影片进一步了解诗中内容,为理解诗句作铺垫。

在讲前两句诗时,我出示第二幅投影片(夕阳照耀下的江上景色)。在学习后两句诗时出示第二幅投影片(一弯新月下的小草和露珠)然后再指导学生说出图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儿的,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理解诗句就轻而易举了。投影片在教学中起到了纲举目张,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三、注重启发,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如前两句诗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夕阳)“铺”是什么意思?(斜照)再问:“什么时候的太阳斜照在什么地方?”学生很快可译出:“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接着问:“夕阳斜照后的江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瑟瑟”是什么意思?(绿色)学生又很快可译出:“江水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后两句诗我也是采用的方法进行教学,由浅入深逐步启发同样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利用音响设备引导朗读、创设情境、体会意境。

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以前教学古诗大多采用串讲形式,这里且不谈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维活动,自主合作,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学习理解诗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暮江吟教学反思(6)

篇一:暮江吟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古诗《暮江吟》反思如下:

一、执着于个体感受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仅仅抓几个比较生疏的字词,如这两首古诗中的“涧、瑟”的字形和字义的理解;仅仅抓住古今意思不同的特殊词“可怜”一词的理解;仅仅抓住那些富于传神的关键性词语,如:“夜静春山空”中的“空”、“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的巧妙之处,从而保留了古诗的整体美,放手给学生自读感悟的个性空间。

二、尊重个体的吟咏诵读。通过粗讲,学生对诗句有了大概理解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熟读。而熟读对小学生来说,最具效果的莫过于诵读。这个过程更多地应该是学生个人诵读的过程。因此课上我给足学生时间,放开手脚尽是让学生独立练读,而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这样才不致于泯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

三、借助想象,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解决因古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如在《暮江吟》一诗中,我启发学生抓住“铺”、“瑟瑟”等关键词,以及“珍珠”“弓”形象的比喻。想象红日西沉,一弯月芽消然东升,一派和谐、宁静的江边美景,再指导学生以喜悦的心情。

篇二:暮江吟教学反思

古诗《暮江吟》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绘的是深秋时节从傍晚到夜晚的美丽景色。教学这首诗,首先要把学生带到那美好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喜爱这首诗,进而乐意学习这首诗。我是这样教学这首古诗的。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句,粗知诗中大概意思。

在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作者、朝代以及题意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把这首诗朗读五遍。在朗读之前明确要求:

1、要求基本会背;

2、要求了解诗中写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有哪些景物?读完五遍后,学生基本可背下来,同时也会从诗句中了解到时间是写深秋傍晚到夜晚这段时间的景色,地点是江面可江边,所描写的景物有阳光、江水、月亮、露珠。学生粗知了这些内容继而再理解诗句就不难了。

二、利用课件进一步了解诗中内容,为理解诗句作铺垫。

在讲前两句诗时,我出示课件(夕阳照耀下的江上景色)。在学习后两句诗时出示课件(一弯新月下的小草和露珠)然后再指导学生说出图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儿的,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理解诗句就轻而易举了。投影片在教学中起到了纲举目张,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三、注重启发,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如前两句诗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夕阳)“铺”是什么意思?(斜照)再问:“什么时候的太阳斜照在什么地方?”学生很快可译出:“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接着问:“夕阳斜照后的江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瑟瑟”是什么意思?(绿色)学生又很快可译出:“江水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后两句诗我也是采用的方法进行教学,由浅入深逐步启发同样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利用音响设备引导朗读、创设情境、体会意境。

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篇三:暮江吟教学反思

1、根据这次《暮江吟》专题教学设计的研究,初步证明第一轮研究中总结出网络环境下语文古诗模式(浏览信息知诗人——自读古诗晓大意——查阅信息细理解——全作交流再探究——表情朗读悟情感——自我检测显效益)是切实可行的。

学生是整堂课的主角,他们通过小组内分工合作的方式,利用学习网站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不仅自己在网页中获取知识,而且努力合作,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还不断思考,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问题和观点。比如: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用“夕阳”而用“残阳”,有的学生指出因为用“残阳”才能更好地表现出夕阳已接近地平面,异常柔和平静。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弱化,只是更多地表现在台前幕后,收信学习资源,建设主题学习网站,教师所作的工作与原来相比较,量更大,要求也更高。

2、“如何更好地处理资源”这个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没有得到更好的解决。

资源的海量、多样化容易掩盖分析思考过程。在众多的信息中,不仅存在着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对本堂教学毫无意义的资源,通常这些无关的信息更容易吸引学生,并对教学生产干扰。为避免学生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浏览,教师要在其学习过程中适时监控。同时,通过对网络环境的建设,设置更有意义的、更合理的情境,让网站成为有准则和约束的空间,使学生在享受开发性、自主性的同时,能够自觉地用公认的学习准则去适应网上学习。


暮江吟教学反思(7)

《暮江吟》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暮江吟》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暮江吟》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绘的是深秋时节从傍晚到夜晚的美丽景色。教学这首诗,首先要把学生带到那美好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喜爱这首诗,进而乐意学习这首诗。我是这样教学这首古诗的。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句,粗知诗中大概意思。

在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作者、朝代以及题意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把这首诗朗读五遍。在朗读之前明确要求:1、要求基本会背;2、要求了解诗中写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有哪些景物?读完五遍后,学生基本可背下来,同时也会从诗句中了解到时间是写深秋傍晚到夜晚这段时间的景色,地点是江面可江边,所描写的景物有阳光、江水、月亮、露珠。学生粗知了这些内容继而再理解诗句就不难了。

二、利用投影片进一步了解诗中内容,为理解诗句作铺垫。

在讲前两句诗时,我出示第二幅投影片(夕阳照耀下的江上景色)。在学习后两句诗时出示第二幅投影片(一弯新月下的小草和露珠)然后再指导学生说出图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儿的,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理解诗句就轻而易举了。投影片在教学中起到了纲举目张,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三、注重启发,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如前两句诗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夕阳)“铺”是什么意思?(斜照)再问:“什么时候的太阳斜照在什么地方?”学生很快可译出:“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接着问:“夕阳斜照后的江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瑟瑟”是什么意思?(绿色)学生又很快可译出:“江水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后两句诗我也是采用的方法进行教学,由浅入深逐步启发同样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利用音响设备引导朗读、创设情境、体会意境。

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以前教学古诗大多采用串讲形式,这里且不谈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维活动,自主合作,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学习理解诗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暮江吟教学反思(8)

《暮江吟》的教学反思范文

古诗《暮江吟》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绘的是深秋时节从傍晚到夜晚的美丽景色。教学这首诗,首先要把学生带到那美好的意境之中,让他们喜爱这首诗,进而乐意学习这首诗。我是这样教学这首古诗的。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诗句,粗知诗中大概意思。

在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作者、朝代以及题意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把这首诗朗读五遍。在朗读之前明确要求:1、要求基本会背;2、要求了解诗中写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有哪些景物?读完五遍后,学生基本可背下来,同时也会从诗句中了解到时间是写深秋傍晚到夜晚这段时间的景色,地点是江面可江边,所描写的景物有阳光、江水、月亮、露珠。学生粗知了这些内容继而再理解诗句就不难了。

二、利用投影片进一步了解诗中内容,为理解诗句作铺垫。

在讲前两句诗时,我出示第二幅投影片(夕阳照耀下的江上景色)。在学习后两句诗时出示第二幅投影片(一弯新月下的小草和露珠)然后再指导学生说出图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儿的,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在理解诗句就轻而易举了。投影片在教学中起到了纲举目张,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三、注重启发,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如前两句诗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夕阳)“铺”是什么意思?(斜照)再问:“什么时候的太阳斜照在什么地方?”学生很快可译出:“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接着问:“夕阳斜照后的江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瑟瑟”是什么意思?(绿色)学生又很快可译出:“江水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后两句诗我也是采用的方法进行教学,由浅入深逐步启发同样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

四、利用音响设备引导朗读、创设情境、体会意境。

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以前教学古诗大多采用串讲形式,这里且不谈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维活动,自主合作,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学习理解诗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推荐

穷人课文教案(精编5篇)

教案
穷人课文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十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
展开详情

故宫教学设计(精选19篇)

教学设计
故宫教学设计(1)一、原有的教学课例原设计思路:这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教给学生清理说明的顺序和学习说明事物的写法。通过完成课后练习一,来理清说明顺序;完成课后练习二,来学习说明事物的写法,课堂上以教师
展开详情

人教版平行四边形面积说课稿(集锦5篇)

说课稿
人教版平行四边形面积说课稿(1)人教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二)教材分析:(1)
展开详情

画螃蟹教案(精选17篇)

教案
画螃蟹教案(1)活动目标1、在已经了解螃蟹外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螃蟹壳制作工艺品。2、能与同伴两两合作,完成作品。3、以愉快的心情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并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活动准备收集洗净晒
展开详情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4篇)

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及反思(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材解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
展开详情

部首查字法教学反思(推荐3篇)

教学反思
部首查字法教学反思(1)1)由于我并没灵活地根据这些预料外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反应,导致课堂比较混乱,一些学生没能完成学习计划。教学前没能充分考虑到两极分化的情况,一些学生没学会,而另一些浪费了多余的精力
展开详情

角的画法教学反思(汇总17篇)

教学反思
角的画法教学反思(1)1、心理素质方面面对那么多听课的教师,孩子们和往常一样,积极的思考,大胆的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看到孩子们的自信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我为他们高兴。可是自己呢?一开始就自乱阵脚,看到学
展开详情

友谊的回声教学反思(集锦3篇)

教学反思
友谊的回声教学反思(1)《友谊的回声》这首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歌曲的篇幅较长,如果采用整体听唱法显得有难度,因此在课的开头通过童话故事《回声》对重点乐句进行突破练习,学唱
展开详情

11到20的认识教学反思(必备4篇)

教学反思
11到20的认识教学反思(1)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1到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1—20各数的认识,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学前班学生基本
展开详情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汇编4篇)

教学设计
包装的学问教学设计(1)1、通过《包装的学问》的主题活动,知道包装保鲜、美观、保护、推销、识别等作用;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包装;进行商品包装设计,对已有商品进行改进,根据本地实际,对本地的一些产品进行包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表达爱国的古诗(甄选6篇) 爱绿护绿主题班会教案(必备3篇) 考核校长评语(热门4篇) 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反思(集合16篇) 名人英语作文(甄选9篇) 语文期末考试总结试卷(实用4篇) 晒太阳教案(实用13篇) 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反思(实用14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及答案(优质7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甄选20篇) 多边形内角和说课稿(推荐10篇) 呼吸阅读答案(集合8篇) 安全文明出行主题班会(集锦3篇) 物理论文题目(精品5篇) 七下英语教学计划(甄选4篇) 辨认方向说课稿(汇编3篇) 流动的空气教学设计(集合3篇) 必修一第七课政治知识点(优质4篇) 头发肩膀膝盖脚教案(汇编15篇) 七夕主题活动策划(汇总19篇) 分数小数互化教学设计(汇集3篇) 燕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集锦10篇) 古风对联(汇编3篇) 爱迪生名言大全(精编3篇)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汇集3篇) 藏羚羊跪拜说课稿(精品7篇) 语文4年级下册课件(必备15篇)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热门15篇) 介词的知识点(优质16篇) 0的突破教学设计(集锦3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秀教学设计(精编6篇) 电工教学计划(优质5篇)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优选15篇) 统一试卷英语(精选8篇) 浮与沉说课稿(推荐18篇)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汇集20篇)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精编17篇) 山市的阅读答案(推荐16篇) 拼音iu教案(合集7篇) 垃圾分类的故事(集锦9篇) 找次品教学设计(精品17篇) 台灯的说明文(集锦3篇)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征文(汇编6篇) 位置与方向二教案(汇集4篇)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汇集19篇)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反思(精编8篇) 英语知识点练习(实用10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汇编19篇) 复数的练习题(通用3篇) 定语从句讲解课件(精编3篇) 京剧教案(必备15篇) 诚信议论文范文(精编17篇) 北风乍起时阅读答案(精选4篇) 彩虹诗歌(推荐16篇) 地震征文(汇总16篇) 长方体体积练习题(优选8篇) 我的小书包教学设计(集锦3篇) 测试题目在线测试(精选3篇) 童年乐趣教学反思(优选4篇) 脑筋急转弯大全及答案超难(合集8篇) 分桃子教案(热门9篇)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说课稿(热门5篇) 品格的阅读答案(推荐6篇) 心理健康学会合作教案(实用3篇) 组合图形面积教学反思(汇编20篇) 韵律操教学反思(甄选7篇) 阅读答案论语四则(汇编4篇) 平分生命教学反思(汇集16篇) n和n练习题(汇编20篇) 阳光心理主题班会(热门5篇) 部编版曹冲称象教学反思(精选14篇) 我是消防员教案(汇集14篇) 反比例函数的教学反思(推荐15篇)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范文(集合5篇) 盐类水解教案(通用5篇) 唐朝诗歌(必备3篇) 国歌教学设计(通用3篇) 闹花灯教案(热门15篇) 生物年级上册试卷及答案(汇总4篇) 孔子的故事字(甄选6篇) 九寨沟教案设计(通用3篇) 材料议论文(优质8篇) 资助育人主题班会(汇总3篇) 完形填空练习题(推荐19篇) 年英语真题阅读答案(必备8篇) 母亲的目光的阅读答案(必备3篇) 温暖阅读理解的答案(精品5篇) 人力资源管理师试题(集锦8篇) 小蜜蜂美术教案(甄选7篇)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反思(实用3篇) 阳光散文(汇集19篇) 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精选20篇) 行为教育主题班会(合集3篇) 低碳生活主题班会教案(汇总5篇) 想北平阅读答案(精选14篇) 两位数减一位数教学反思(汇编17篇) 祝福说课稿(合集18篇) 家乡的变化教学反思(通用5篇) 敬重卑微的阅读答案(汇集19篇) 精读与略读教学设计(汇集5篇) 全国一等奖教学设计(通用4篇) 励志谚语英语(集合17篇) 豆浆阅读答案(集合3篇) 关于吃的散文(汇总4篇) 七年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必备5篇) 我的青春故事演讲稿(甄选16篇) 老人与海鸥的教学反思(集合18篇) 我的太阳教学反思(优质6篇)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学反思(通用8篇) 优雅的诗词(推荐3篇) 注册造价工程师试题(通用4篇) 独自在家教案(精编13篇) 没有人喝彩的阅读答案(集合6篇) 色彩绘画教案(通用7篇) 白马湖阅读答案(甄选14篇) 敬老爱老的名言名句(优选3篇) 守信阅读答案(精品6篇) 火烧云优质课教案(甄选15篇) 伯牙鼓琴教案(汇集7篇) 曹冲称象的教学反思(优质18篇) 朱自清散文匆匆(通用11篇) 东郭先生和狼教学反思(精品4篇) 秋天的课件(通用16篇) 答案阅读题答案(汇集17篇) 考试写试卷(推荐8篇) 译林版英语知识点(合集19篇) 唤醒生命的阅读答案(汇总5篇) 春分散文(汇总17篇) 钱学森阅读答案(实用3篇) 简答题答题技巧(实用19篇) 猫的教学课件(优质6篇) l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合集20篇) 语文手法知识点(推荐8篇)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汇编18篇)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教学设计(推荐13篇) 苏轼西江月赏析(甄选5篇) 花地毯教学反思(热门8篇) 制作面具教案(必备6篇) 轮滑教学计划(汇编6篇) 动物过冬课件(优选6篇) 有趣的科学小故事(推荐8篇) 乡愁说课稿(集锦16篇) 幼儿防火安全教育教案(精编17篇) 车轮滚滚教案(优选12篇) 生命生命同步练习题(实用4篇) 等差数列的教学设计(合集5篇) 绿太阳教案(推荐6篇) 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实用18篇) 螳螂捕蝉教案(精选16篇) 礼物课件(精选14篇) 生命之源水教案(热门4篇) 幼儿教学教案(合集17篇) 冬季台北阅读答案(甄选4篇) 第十一位的阅读答案(合集7篇) 校园感人故事(甄选5篇) 图表类英语作文(精编3篇) 改变命运的故事(优质5篇) 地球的练习题(通用13篇) 教师课题开题报告(推荐3篇) 环保谚语(实用8篇) 二力平衡说课稿(甄选10篇) 敦煌莫高窟教案(通用5篇) 梦想的英语作文(集合15篇) 班级团结主题班会(集锦4篇) 三年上册第一单元试卷语文(精选4篇) 攀爬教案(汇集15篇) 旋转练习题(推荐4篇) 失去的一天说课稿(合集5篇) 教案的模板(优选16篇) 人教版克和千克说课稿(通用3篇) 人类的起源教案(精品5篇) 渡荆门送别教学反思(集锦5篇) 阅读答案安徒生(优质7篇) 种爱阅读答案(汇集6篇) 英文教案(集锦18篇) 课文一分钟教案(汇总5篇) 大海的古诗(精编9篇) 毫米分米的认识课件(通用6篇) 雕凤凰的阅读答案(精选5篇) 简单的排列教案(精品4篇) 教师考试题及答案(甄选3篇) 水车阅读答案(精选9篇)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优选6篇) 美术学期教学计划(汇集17篇) 喇叭花电话教案(汇编18篇) 关于名人故事的演讲稿(优质3篇)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说课稿(精选8篇) 导学案的使用(汇总8篇) 小鞋匠教案(优选3篇) 黄鹤楼送别教案(集锦18篇) 饮食安全班会教案(必备4篇) 小小的书橱教案(甄选7篇) 九九重阳节教案(合集20篇) 老舍故事(合集4篇) 2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优质6篇) 一语英雄阅读答案(热门4篇) 有趣的儿童故事(精品18篇) 校园是我家主题班会(汇集8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赏析(汇总3篇) 家风家训主题班会(汇总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