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秋词教案(甄选6篇)

秋词教案(甄选6篇)

我*** 23-07-04 教案

秋词教案(1)

教学目标:

1.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赏析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于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理解。

教学方法:

启发法、比较品读法。

一、谈秋:作者导入,展示古诗,小结情感

导入:

同学们好!唐代是很多文人墨客引吭高歌的一个时代。有一位诗人,他并不是顶尖的诗人。但他却在遭受贬谪二十三年的时候,仍然能够吟诵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的诗句。当他被当地的县官排挤,只分给他一个临江的住处时,仍然能够吟出“坐看大江观白帆”的诗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禹锡的《秋词》。

谈秋:请朗读自己搜集的相关古诗。

《天净沙·秋思》、《夜雨寄北》、《观沧海》、《潼关》

二、赏秋:颜色设题,整体感知,感情基调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这首诗,你觉得应该是什么颜色?请结合诗中的具体词语谈谈理由。

生答摘录:

紫色,因为作者因为支持变法而遭到贬谪,但他没有像其他写秋的作者那样悲伤,却有豪情壮志,我觉得紫色最能表达他心中的感情。

蓝色,诗歌写出了白鹤在晴空,就是在蓝天上勇敢地飞翔,我觉得秋天非常晴朗。

红色,首先,红色给人一种热情、勇敢的感觉。刘禹锡当时是被卷入了八司马事件,依然没有消沉,他不随波逐流,不服输,仍然继续坚持下去。

三、品秋:选择意象,结合语境,深入赏析

如果把这种颜色作为背景画一幅画,结合课文,你最想画好什么?

生答摘录:

蓝天,因为我认为这个蓝天在这个诗里指的是主人公遭到贬谪,体现刘禹锡的乐观。

白鹤,因为我觉得白鹤暗喻的是作者自己。白云应该指的就是刘禹锡是变法所遭受的困难。所以说是排云,就是在刘禹锡是打算打破这些困难。

白鹤,因为他被贬谪后,并没有因此而堕落,很积极乐观,一直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排”字,在文中是推开的意思,为我们展示了一种非凡的气势。这句诗的作者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副壮美的画面。

解读鹤这一意象的文化在作品中的运用:《诗经》、宋徽宗画的仙鹤图、《代鹤》。

四、解秋:知人论世,对比赏析,感受情怀

二王八司马事件的时候,柳宗元呢?他被降职为永州司马。

我们比较他们两个人的作品。从《江雪》中我们读懂了,柳宗元并没有从被贬谪的事情中在走出来,刘禹锡的胸怀就更加难得,我们感受到了他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五、伴秋:满怀豪情,走进情境,迁移运用小飞是个语文基础不错的学生,对初一的第一次期中考试非常重视。但是,他在考试时前面阅读题思考时间过长,导致作文仅仅得了26分,阅读虽然考了52分,总分却仍然没有上优秀。小飞觉得语文太难了,从此一蹶不振,请你联系本课所学,说几句话来劝慰他。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刘禹锡。他在20多岁说“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在他面对23年的贬谪生活时,他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在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他这样鼓励自己,“人生不失意,焉能报几知?”在60多岁的时候写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一生都想着恢复盛唐。请记住这位写了722诗作的诗人!

六、评课环节

(一)自评

在本课中,我尽力落实以下几方面:

1.一課一得:不苛求课堂的完整,所有环节都围绕着目标层层推进

本课目标就是能够让孩子们能够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在学习本首诗的过程中,能学会一些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例如:第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前搜集其他写秋的诗歌目的是让他们明白:写秋景更多的是作者的一种情怀,当他个人的境遇和秋天有碰撞的时候,他会产生诗情。不同的作家描写有关秋的诗歌,赋予的情感也不一样,也为后面体味作者情感做好了铺垫,属于比较阅读。

2.把古诗置于文化大背景中学习,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

本课中处处彰显着文化气息:从鹤的相关文化,小雅中的鹤的相关诗句,白居易、柳宗元的相关古诗,刘禹锡的相关背景资料,学生仿佛不是在学诗,更是置身在古典诗词浩瀚的海洋中。同题古诗的对比更加衬托作者的豪放情怀。培养了学生通过抓意象追本溯源赏析诗歌的能力。

3.教师主导作用适时,适度

学生很容易就能关注到对碧霄、对晴空等词语。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或者少讲。而学生容易忽略的,根本没在意的,对于分析人物形象却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如:对于:晴空一鹤排云上中“一”的关注,学生没有人写,教师:鹤明明是群飞的鸟,为什么刘禹锡偏偏写一致鹤?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恍然大悟,这小小的一,恰恰体现出了作者在逆境中的与众不同、乐观、无畏、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秋词教案(2)

【教学目标】

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诗人独特的“喜秋”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3、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重点】

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教学难点】

领悟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吟咏,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可结合运用比较法(换词、移位等)理解课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解题

《秋词》原有二首,此为第一首。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悲秋的传统,大多数诗人每逢秋天便要慨叹寂寥和凄凉,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一反前人低沉哀怨的笔调,抒写了一种对秋天的全新的体验。

2、作家作品简介:

(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试读诗句。

教师指点:前一句可读得低沉,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学生再读。

2、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说说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精析鉴赏,读中悟情。

(1)以下哪些诗句印证了“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

A、战国·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B、唐·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D、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E、唐·李白《子夜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F、唐·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诗人表现“秋日胜春朝”,不写秋天如何秋高气爽,秋色如何迷人,而写万里晴空孤单的一鹤排云冲霄的景象,这与“悲寂寥”有何根本的不同?

【明确】“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万里晴空展现出一幅开阔景象,更显出“一鹤”矫健凌厉、奋发向上的气势。显然,这只鹤是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使人精神为之抖擞。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便引诗情到碧霄”。

(3)“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诗情”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诗?

【明确】古人云:“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就会奋斗不息,便不会感到寂寥。“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一鹤排云上”所体现的奋斗之志与诗人的情志已融为一体,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让人觉得其诗情好像与鹤一起直冲云霄。此可谓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

5、熟读成诵:

⑴配乐范读。

⑵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师加以指导。

⑶生配乐诵读。

⑷小组赛读,赛背。

(三)迁移拓展

1、试比较《秋词》与《山行》二首古诗的异同点。

【明确】

同:二者都都是借咏秋景,表现作者昂然向上的情怀。

异:艺术表现却有所不同。《山行》通篇表现充满生机、情趣的画面,远景近景相映成趣,形象鲜明,色彩斑斓。后二句借形象喻理,却含而不露,以引人联想、耐人寻味见长。本篇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后二句以物寓志,也以形象唤起人们的想像,然而形象从属于议论的抒发,诗意诗情的表现比较直露。

2、试比较刘禹锡的两首《秋词》在立意、写法上的异同点:

秋词(其二)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同:二者立意相似,都是要把秋天和春天相比,表现秋天自有秋天的美,自有春天所比不上的特点。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异: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

【相关链接】

秋词(其二)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象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四)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展开丰富的想象,给《秋词》配一幅画。

2、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把《秋词》改写成一片现代文。


秋词教案(3)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

4、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理解。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作者作品介绍:(请同学们把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三、课文分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问题1、: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战国时楚人宋玉曾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可以说开创了“悲秋”之先河。接着道出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胜过春朝。

问题2: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题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

《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问题4: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

《天净沙·秋思》。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发出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

问题5: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

问题6:比较《山行》与《秋词》

同:二者都描写秋景,都借秋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异:《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

四、背诵活动:

1、集体背诵本诗

2、接龙”背诵本诗

五、作业:

1、外背诵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秋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每人查找一篇描写秋天之景的文章,相互交流欣赏。


秋词教案(4)

秋词(其一) 刘禹锡 教学目标:  1. 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 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   4. 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  讨论法教学时间: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 作者作品介绍:(请同学们把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三、朗读课文 1.指名试读课文 其他学生评价,师加以指导。前一句可读得低沉,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学生再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指名朗读。 四、理解诗意 1.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提出质疑。     2.学生质疑,扫清词语障碍。    五、课文赏析   小组讨论: 1.《秋词》中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抒发自己远大志向?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2.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 4.本单元中学过的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   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 教师明确: 1.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句诗是这首诗的名句,是最有哲理性的。它通过对晴空“鹤排”云天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独特而富有活力的秋景图,诗人也许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视“鹤”为不屈的化身。借“鹤”表现诗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高洁情操,再次体现出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整个诗无不表现出诗人豪迈的大度。 2.“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天充满生机,让人振奋,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     3.《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天净沙·秋思》: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发出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   六、背诵活动:   当堂背诵本诗    七、作业: 1.默写本诗   2.每人查找一篇描写秋天之景的文章,相互交流欣赏。 板书设计:


秋词教案(5)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

4.背诵默写全诗。教学重点及难点: 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理解。教学方法:诵读法 讨论法教学时间: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

二、作者作品介绍:

(请同学们把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教案《秋词(其一) 教案》。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三、朗读课文

1.指名试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师加以指导。前一句可读得低沉,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学生再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指名朗读。

四、理解诗意

1.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提出质疑。

2.学生质疑,扫清词语障碍。

五、课文赏析 小组讨论:

1.《秋词》中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抒发自己远大志向?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2.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

4.本单元中学过的.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

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教师明确:

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句诗是这首诗的名句,是最有哲理性的。它通过对晴空“鹤排”云天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独特而富有活力的秋景图,诗人也许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视“鹤”为不屈的化身。借“鹤”表现诗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高洁情操,再次体现出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整个诗无不表现出诗人豪迈的大度。

2.“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天充满生机,让人振奋,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

3.《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天净沙·秋思》: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发出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六、背诵活动: 当堂背诵本诗

七、作业:

1.默写本诗

2.每人查找一篇描写秋天之景的文章,相互交流欣赏。

板书设计:


秋词教案(6)

八年级上《秋词》(其一)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秋词》(其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诗人独特的“喜秋”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3、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重点】

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教学难点】

领悟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吟咏,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可结合运用比较法(换词、移位等)理解课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解题

《秋词》原有二首,此为第一首。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悲秋的传统,大多数诗人每逢秋天便要慨叹寂寥和凄凉,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一反前人低沉哀怨的笔调,抒写了一种对秋天的全新的体验。

2、作家作品简介:

(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试读诗句。

教师指点:前一句可读得低沉,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学生再读。

2.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说说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精析鉴赏,读中悟情。

(1)以下哪些诗句印证了“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

A、战国·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B、唐·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D、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E、唐·李白《子夜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F、唐·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诗人表现“秋日胜春朝”,不写秋天如何秋高气爽,秋色如何迷人,而写万里晴空孤单的一鹤排云冲霄的景象,这与“悲寂寥”有何根本的不同?

【明确】“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万里晴空展现出一幅开阔景象,更显出“一鹤”矫健凌厉、奋发向上的气势。显然,这只鹤是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使人精神为之抖擞。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便引诗情到碧霄”。

(3)“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诗情”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诗?

【明确】古人云:“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就会奋斗不息,便不会感到寂寥。“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一鹤排云上”所体现的`奋斗之志与诗人的情志已融为一体,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让人觉得其诗情好像与鹤一起直冲云霄。此可谓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

5、熟读成诵:

⑴配乐范读。

⑵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师加以指导。

⑶生配乐诵读。

⑷小组赛读,赛背。

(三)迁移拓展

1、试比较《秋词》与《山行》二首古诗的异同点。

【明确】

同:二者都都是借咏秋景,表现作者昂然向上的情怀。

异:艺术表现却有所不同。《山行》通篇表现充满生机、情趣的画面,远景近景相映成趣,形象鲜明,色彩斑斓。后二句借形象喻理,却含而不露,以引人联想、耐人寻味见长。本篇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后二句以物寓志,也以形象唤起人们的想像,然而形象从属于议论的抒发,诗意诗情的表现比较直露。

2、试比较刘禹锡的两首《秋词》在立意、写法上的异同点:

秋词(其二)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同:二者立意相似,都是要把秋天和春天相比,表现秋天自有秋天的美,自有春天所比不上的特点。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异: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

【相关链接】

秋词(其二)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象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四)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展开丰富的想象,给《秋词》配一幅画。

2、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把《秋词》改写成一片现代文。

相关推荐

做好准备中考作文

考试作文
今天的语文课上,姚老师问我们昨天回去预习新课文之后有没有问题,然后她又请没有提问的同学站到讲台前去。一开始,我还不知道站在讲台前干什么,后来,我终于明白站在讲台前是要回答好问题才能坐回位子的。突然,我
展开详情

酒店客房服务实习报告

高三语文
[实习目的]通过在酒店客房部的实习,能够加深对酒店行业其中一部分业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熟悉程度,学以致用的同时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状况,进一步熟悉理论和实践不可分割的关系,并认知当前
展开详情

迎新年诗歌朗诵稿(热门6篇)

诗歌
迎新年诗歌朗诵稿(1)新年到了,我听见小鸟飞来飞去在唱歌:新年快乐!新年快乐!我问小树,新年是什么?小树说:新年是长出嫩嫩的树叶。我问春风,新年是什么?春风说:新年是把种子遍地撒播。我问钢琴,新年是什
展开详情

迎接期末考试作文

考试作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我快读六年级了,期末考试也已经悄悄地临近了。检验我们一学期来学习情况的时刻即将来到,相信我们每位同学都有自己周密的复习计划。期末考试可以检验同学们在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是否
展开详情

考试风波作文

考试作文
连续几天我们考了三次试。第一天考数学,第二天考语文,今天考英语。在第一天时,我们考数学十分紧张。所以,我每一题都防着,都小心翼翼地考了下去,可是只考了81分加8分。我有一点十分骄傲,因为试卷最后一题全
展开详情

十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试题
8-6+4=7-4+2=8-3-4=9-4-5=8-3+2=8-4-3=1+2-3=4+5-6=4-3+2=5-3+6=3+2-4=8-5+3=9-8+7=5+4-7=2+3+5=10-3-4=10-
展开详情

关于幼儿园教师的优秀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一.大量观察。人的想象总是以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为基础的。头脑里的形象是哪来的,是通过广泛接触事物、大量丰富、开阔而深刻。反之,孤陋寡闻,头脑中形象单调且少,想象自然狭窄、肤浅。因此,父母要从孩子幼小的时
展开详情

二年级英语重点35个句子

二年级英语
can'tdoitat我根本不会做。wehaveadog,please,Mum?No,wecan'我们可以养只狗吗?不行。mothersometimeshelps有时他们的妈妈帮助他们。Areyouf
展开详情

奥运故事(精选5篇)

故事
奥运故事(1)奥运会是世界人民四年一次的体育盛会,五湖四海的运动员们都聚在一起超越梦想,向着冠军腾飞。而冠军,要经历多少次挫折,要承受多少次疼痛,要从多少次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奥运健儿们靠着自己的自信
展开详情

关于大学专业面试自我介绍

高考
各位领导: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市,现在就读于xx大学,专业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出身x山区的我从小养成了勤劳务实,不怕吃苦的习惯,在大学的三年中,我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并培养了较强的实践能力,我的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奇妙的人体海洋印记阅读题答案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心得体会范文 永生的眼睛练习题(集锦8篇) 绿意的生活中考作文 爱国抗战影视小兵张嘎观后感范文 英语作文佳句(优质4篇) 苏教版中考化学酸碱盐提纲 课题开题报告范文(通用6篇) 给自己的评语(合集5篇) 实用的一到三年级语文学习规划 塞翁失马读后感作文 期中考的作文300字 往事依依阅读答案(集锦8篇) 第一天军训心得300字 初中寒假作文 高中政治必修二的考点整理 我的大学生活优秀英语作文 黄河一掬阅读答案(热门3篇) 小学格林童话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00字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学习方法(集合5篇) 羊皮卷读后感范文500字 高三作文专题800字 难忘师恩600字精彩作文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社会暑期实践心得 乌鸦喝水读后感300字范文 网络诗歌(精选19篇) 有关考试感想作文 读《骆驼祥子》有感优秀范文1000字 蔬菜的说明文(汇编8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4大类 感恩让生活更美好600字 名人名言作文300字 我和我的家征文(汇编10篇) 秘密故事(通用18篇) 关于雪景的小学四年级作文 大学生实践心得体会 英语学习计划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范文 以考试的作文600字 高二感恩议论文作文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7下英语单词表(精选7篇) 高考生物知识点重点总结 中考作文 关于汉字的故事(优选15篇) 关于早晨的名言警句 学校安全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半期考试作文 考试的作文 最美少年事迹材料 送给爸爸的新年礼物读后感 时间在流逝550字五年级作文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优选7篇) 高一优秀英语作文 怎样写好一篇高分的写景作文 期中考的作文300字 描写场面的成语(汇集17篇) 高中语文成绩提高方法 2022初一新生开学军训800字作文大全 查理九世读书笔记范文300字 孙子兵法 人教版7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编17篇) 2022高考数学6大类型题的考试内容 名人名言作文 关于风的谚语(优质7篇) 以挺直生命的脊梁为话题议论文800字 怀念母亲读后感优秀范文 销售实践的心得体会 名著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师德故事演讲稿(精选7篇) 6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优选16篇) 小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一年级我的家乡作文 安全知识竞赛奖励方案 梦想六年级英语作文范文 读《草房子》有感范文 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学设计(集合5篇) 化学元素符号顺口溜 社戏练习题(热门4篇) 高一生物知识点的归纳 2022年青春话题作文450字 考试的作文 狼和鹿的故事课文(优选5篇)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 四年级小鹿斑比读后感范文300字 写雪的优美句子(推荐3篇) 努力读懂500字小学作文 考试的滋味作文 小学生的军训日记 最好的作品中考满分作文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文化创新知识点 幼儿园读书笔记优秀 关于理发的小学日记 活出精彩600字话题作文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 四年级语文句式变换详解 考试加加油作文 谈英语学习态度的培养 八年级语文课本知识点 感恩父爱的句子(热门6篇) 路遥《平凡的世界》1000字读后感 最新学习方法 夸奖的句子(通用7篇) 2022中小学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方案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人物 有关英语学习计划作文 二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汇总10篇) 优秀团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学校新教师个人试用期总结范文 高考热点作文素材 别样的礼物阅读答案(推荐3篇) 心理健康教案模板(汇集4篇) 高二生物知识内容总结 高三毕业寄语给同学 跟励志学习有关的军训口号 [国庆节] 2022年青春随想初三作文 周国平名言(合集3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编3篇) 四年级绿野仙踪读后感范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通用15篇)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精品17篇) 关于克服困难的小学生优秀作文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500字 三年级学生关于描写夏天的作文 一生只做一件事阅读题答案 霜降的诗词(汇总19篇)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汇编16篇) 2022高三作文名人素材 《山羊不吃天堂草》读书笔记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cctv开学第一课回放(热门5篇) 安全知识作文 高中生物复习知识点小结(必备5篇) 高一距离话题议论文范文 大一新生军训个人心得体会 大学生会计专业求职信 第一次军训体验500字作文 大雁归来教案教案(汇总16篇) 2022年大学军训新闻稿 《观潮》读后感优秀范文 美国学生怎么过暑假 家乡的冬天高一作文大全800字 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所有数学公式 举人 少年闰土课后练习题 小学生英语单词背诵技巧总结 你最出彩中考作文 年的故事(必备18篇) 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汇编7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书笔记 孔乙己读后感范文500字 五年级应用题及答案 保护环境的主题班会(集合20篇) 2022关于清明踏青的作文怎么写 小学六年级家长会日记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 中考抒怀作文 父爱的高度阅读答案(汇集7篇) 名著红楼梦读书心得范文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书笔记500字 应对2022年美术生高考新政 试题研究的答案(甄选5篇) 描述朋友的句子(精选10篇) 生命流泪的样子读书笔记500字 藏羚羊的跪拜读书笔记500字范文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有典故的成语(热门17篇) 草房子读书笔记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描述生活美好的句子(推荐8篇) 感恩高一作文1000字范文 中考押题作文 2022初一军训日记范文 森吉德玛教案(必备3篇) 描写庐山的诗句(合集5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优选5篇) 注册会计师工作职责 第一次考试小学作文 季节的成语(汇总3篇) 二年级个人读书计划 初一生物有趣的学习方法 三下乡实践活动心得模板 九九重阳节诗歌(汇集6篇) 实验室的实习报告 2022年给抗击新冠肺炎的白衣天使的一封信 草房子读后感范文 老山界的教案(汇集16篇) 珍惜话题作文高二800字 匆匆读书笔记 学期教学反思(汇编19篇) 备战: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方法及复习规划 班主任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与青春同行650字优秀范文 百年前的李鸿章阅读题答案 孔子拜师读后感400字范文 教师节演讲稿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