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芋老人传阅读答案(推荐5篇)

芋老人传阅读答案(推荐5篇)

泛*** 23-06-16 答案

芋老人传阅读答案(1)

清·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者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者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剌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唯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芋视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选自《春洒堂文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衣湿袖单,影乃益瘦——益:更加

B.老人延入坐——延:邀请

C.以污贿不饬罢——饬:规矩

D.辄屈膝叩首迎款——迎:应对

2.以下各组句子中,最能表明芋老人“知道”的一组是( )

① 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

② 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③ 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

④ 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

⑤ 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⑥ 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慈水祝渡的芋老人夫妇生活清苦,心地善良。他们曾热情款待屋檐下避雨的书生,书生饱食之后表示日后一定不会忘记芋老人夫妇的恩情。

B.当年贫寒的书生贵为相国后,却无法品味出当年芋的味道。于是派人寻找曾为他煮芋的夫妇,但芋老人煮的芋仍未让他感觉到昔日的甘甜。

C.作者通过芋老人由食芋者前后食芋的不同感受联想并列举一系列所见所闻之事,谆谆告诫人们:无论取得怎样的功名,都不要改变自己从前质朴的心灵。

D.文末提出疑问,表面上是怀疑故事的真实性,实际是对“野老鄙夫”的赞扬,对“缙绅士大夫”的讽刺,可谓言近旨远,发人深思。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B

4.(1)(我们)村子南边有对过着贫苦生活的夫妻,妻子每天织布纺纱,取水舂米,勤苦地帮助(丈夫)读书。

(2)只是奇怪芋老人虽然读过些书,又怎么擅长说话到这样的地步呢!难道他真是明白道理的人吗?


芋老人传阅读答案(2)

文言文阅读(1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芋老人传 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或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某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故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芋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注释】倾盖:途中相遇,停车交谈。此指偶然相会。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就:参加

B.辍箸叹曰 辍:停止,中止

C.相国遽惊谢曰 谢:感谢

D.厚资而遣之 资:赏赐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是芋视乃友也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以污贿不饬罢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 蚓无爪牙之利,筯骨之强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用传记方式借题发挥的讽世之作,讽喻因地位改变“而忘昔日”的种种世态。

B.芋老人的借芋说理是全文的主要部分,由回答相国“何向者之香而甘也”直截了当地提出“时、位移人”的论点。

C.芋老人所谓“芋视乃妇”,即厌弃糟糠之妻,“芋视乃友”,即忘记贫贱之交,“芋视乃学”,即轻视学习,沉迷幻想。由家庭、朋友到个人与社会之间,此三者危害的范围比较大。

D.篇末“赞曰”,这是用史家笔法,由作者直接评论芋老人其人其事,在写法上,表明了传记体的格式,从意义上说,深化题旨。

15.翻译(共10分,4+3+3=10分)

(1)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译文:

(2)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

译文:

(3)故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芋哉!

答案:

12。 C 13。 B 14。C

15。 翻译:

(1)还是同样的芋头啊!从前芋头之所以那么香甜,并不是烹调有什么两样,而是地势地位改变人的口味啊!

(2)抛弃了他的妻子,以致让(她)忧郁而死,这是像芋头一样对待她的妻子。

(3)因此世人由于眼前而忘掉了过去,哪里单单只是一块芋头而已呢!


芋老人传阅读答案(3)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或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某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故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芋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注释】倾盖:途中相遇,停车交谈。此指偶然相会。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就:参加

B.辍箸叹曰 辍:停止,中止

C.相国遽惊谢曰 谢:感谢

D.厚资而遣之 资:赏赐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是芋视乃友也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以污贿不饬罢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 蚓无爪牙之利,筯骨之强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来源:]

A.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

B.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

C.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

D.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用传记方式借题发挥的讽世之作,讽喻因地位改变“而忘昔日”的`种种世态。

B.芋老人的借芋说理是全文的主要部分,由回答相国“何向者之香而甘也”直截了当地提出“时、位移人”的论点。

C.芋老人所谓“芋视乃妇”,即厌弃糟糠之妻,“芋视乃友”,即忘记贫贱之交,“芋视乃学”,即轻视学习,沉迷幻想。由家庭、朋友到个人与社会之间,此三者危害的范围比较大。[来源:]

D.篇末“赞曰”,这是用史家笔法,由作者直接评论芋老人其人其事,在写法上,表明了传记体的格式,从意义上说,深化题旨。

9.翻译(共10分,4+3+3=10分)

(1)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译文:

(2)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

译文:

(3)故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芋哉!

译文:

参考答案:

5.C 6.B 7.B 8.C

(2)抛弃了他的妻子,以致让(她)忧郁而死,这是像芋头一样对待她的妻子。

(3)因此世人由于眼前而忘掉了过去,哪里单单只是一块芋头而已呢!

文言文翻译

十多年后,书生为科举考上高的等第,还当到宰相的地位。偶尔一次,他吩咐厨师煮芋头给他吃,吃了吃,他放下手中的筷子而感叹说:「为什麼从前祝家渡那老人家的芋头是那麼香,那麼甜呢!」於是就派人去找那渡口边的老夫妇,用车马载他们来。当地郡县的官员听到这事情之后,都以为老人和宰相有旧交情,纷纷邀请芋老夫妇来见面,和他们行平等的礼节;芋老人的人也不再到外面当佣工赚钱了。

到京城后,宰相慰劳他们说:「我一直忘不了老人家您以前请的那顿芋头,今天还想再麻烦您妻子为我煮一次芋头呢!不久,芋老妻煮好芋头端给宰相吃,宰相吃了吃,也放下手中的筷说:「为什麼从前吃的芋头就那麼香,那麼甜呢!」芋老人向前说:「都是同样的芋头啊!从前芋头之所以那麼香甜,并不是烹调有什麼两样,而是时势地位改变人的口味啊!从前(那时候),相公您从郡城出来,走了几十里路,又被雨淋得湿透了,(又饿又冷),吃东西是不会挑剔的。现在您的厨房多的是精美的食物,又有朝廷当赐的膳食,经常摆设酒席,陈列食物,那里还吃得出芋头的甘甜呢?(不过),我还是很高兴相公您的改变仅仅止於芋头而已呢!我的年纪老了,听到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了。我村子南边有对贫苦的夫妻,妻子每天织布纺纱,取水舂米,勤苦地帮助丈夫读书;丈夫幸运地考中科举,得到功名后,就宠爱其他的姬妾,抛弃家里的妻子,以致妻子忧伤过度,郁郁而终。这种情形,就是把他的妻子看成像芋头一样啊!城东边有甲、乙两名同学,共用一方砚台、一盏灯火,住的地方只有一扇窗户,一张床铺,连早晨起来穿的衣服、鞋子都不分彼此。后来乙先考中及第,进入官场当了官,听说甲落魄潦倒,还讥笑他,不管他。两人的交情因此断绝了。这种情形,就是把他的朋友看成像芋头一样了。我更听说过某某谁家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立志说未来自己如果得志显达的话,就要廉洁干练如某某古人,就要忠孝如某某古人。可是真的做了官后,却因为贪污不检点、操守不佳而被罢官。这种情形,就是把他所学的道理看成像芋头一样了。我老人家邻居有家私塾,听里头的老师向学生讲述前代(明朝末年)的事情,有将相、卿相、卿尹、刺史、太守、县令,他们有人腰佩紫绶金印,有人上下轿由仆从折帘撩幔。然而一旦国内发生事变,异族自外入侵,他们往往就下跪叩头,争先恐后地投降了,竟然把宗庙、社稷(整个国家)、自己的名誉、君王的荣宠,统统等同於芋头了。这麼说来,世人由於眼前(的遭遇)而忘掉了过去,那里单单只是一块芋头而已呢!」


芋老人传阅读答案(4)

文言文阅读:芋老人传答案详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①,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日:“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②,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③,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国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④,朝分尚食⑤,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辩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⑥,是芋视乃学也。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节选自周容《芋老人传》)

【注】①佣:受雇打工。②丞、尉:知县的佐职。③钧礼:平等之礼。④炼珍:烹制精美的食品。⑤尚食:这里指朝廷赏赐的食品。⑥不饬:不守规矩,行为不端。

1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老人延入坐 延:邀请

B.书生用甲第为相国 用:由于

C.厚资而遣之 资:钱财

D.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著:显著,显扬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亚父者,范增也

B.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无不同于芋焉 于是余有叹焉

D.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

14.下列各项中全都表现了“时位移人”的一项是 ( )

①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

②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③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④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

⑤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⑥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5.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十年后,书生身居相国之位,回想起芋老人的一饭之恩,感恩图报,让芋老人的儿子不再当佣工了。

B.芋老人认为,相国在饥寒交迫之时,饥不择食,故觉得芋头很香;而当上相国之后,美味佳肴享用不尽,自然就觉得芋头不如十年前那样香了。

C.文章由相国十年前后食芋而味道不同引发议论,说明了“时位移人”的道理,并批评了富而弃其妇,贵而绝其交,为吏而背其所学等社会现象。

D.芋老人虽然只是乡下一个粗陋的`老百姓,但深明事理,擅长言辞,将许多达官显贵不能讲明的道理,用生活中浅显的例子表述清楚。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相国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3分)

(2)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3分)

(3)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4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12.C

13.C

14.C

15.A

16.(1)相国(您)以前从郡城跑了几十里路(到这里),被大雨困住,(所以)不挑食。

(2)这么说来(或者译成“既然这样,那么”)世人由于眼前(的遭遇)而忘掉了昨天,哪里只是在一双筷子之间呢!

(3)宰相赶紧向他道谢说:“老人家您真是个明白道理的人啊!”宰相就优厚地赏赐芋老人,派人护送他回去。


芋老人传阅读答案(5)

芋老人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芋老人传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 “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注:周容,明清之际文学家,有民族气节,明亡后,一度为僧,康熙时拒应博学鸿词科。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生用甲第为相国 用:任用

B.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移:改变

C.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 廉干:廉洁而有才能

D.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 谢:谢罪、道歉。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衣湿袖单,影乃益瘦。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B.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C.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 遂自投汨罗以死。

D.然就其不忘一芋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书生在饥饿时饱食芋老人之芋,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是入情入理的致谢语,也为第二段写他为相国后再次食芋埋下了伏笔。

B.书生成为相国后先后说“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和“何向者之香而甘也!”首句是相国认为厨者所进之芋,味道不及芋老人的;后一句,是相国感觉现在所食之芋不及过去的。表达的侧重点不同。

C.芋老人列举了富而弃妻、贵而绝交、为吏而背学、为官而失节等四个“以今日而忘其昔日”的例子,作者着力鞭挞最后一种情况,充分表现出亡国遗民对卖国士大夫的愤怒和鄙夷。

D.芋老人身处微贱,而出言发语惊世骇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有这样的形象。作者常常用以表现下层人民的智慧、道德和精神力量,并与达官贵人形成对比。本文中芋老人就和忘本的相国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对平步青云的相国的批判是尖锐的。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5分)

(2) 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5分)

参考答案

6.A(“用”应该解释为“因为”)

7.B(B,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为“就、于是/才、这才”。C项为“因为/相当于‘而’,表顺承”。D项为“表转折/表顺承”)

8.D(文中相国并未忘本,他发迹还没有真正忘记芋老人,可见尚算重情;相国听了芋老人的说话后马上道歉,表示他还有良知。作者在论赞中认为他好过其他易于忘本的人。)

9.

(1)(5分)当地郡县的官员听到这事情之后,都以为老人和宰相有旧交情,纷纷邀请芋老夫妇见面,和他们行平等的礼节;芋老人的儿子也不再到外面当佣工赚钱了。

评分建议:“旧”“钧礼”“佣”各2分,“旧”译为老交情、旧交情,“钧礼”译为平等的礼节,“佣”译为做工、被人雇佣。

(2)(5分)只是奇怪芋老人虽然读过些书,又怎么擅长说话到这样的地步呢?难道他真是懂得道理的人吗?

评分建议:“特”译为“只是”“不过”“仅仅”2分,“知道”译为“懂得道理”2分,语句通顺1分。

附:参考译文

芋老人,他是慈水县祝家渡人。儿子出外当佣工赚钱,自己和老妻住在渡口边。有一天,有名书生在他家屋檐下躲雨,衣袖单薄而且都湿透了,身影非常瘦弱憔悴。芋老人请他进屋里坐坐,(闲聊中)知道对方是刚到郡城参加童生考试完,要回家去的读书人。芋老人略懂诗书,和书生聊得很久,就叫老妻煮芋头拿请书生吃,书生吃光了满满的一碗;芋老人又为他盛一碗,书生吃得肚子饱饱的。笑着说:“我以后一定不会忘记老人家您请芋头的恩情啊!”雨停了后,书生就告别离开。

十多年后,书生因为考取一甲进士而官至宰相。偶尔一次,他吩咐厨师煮芋头给他吃,吃了吃,他放下手中的筷子而感叹说:“为什么从前祝家渡那老人家的芋头是那么香,那么甜呢!”于是就派人去找那渡口边的老夫妇,用车马载他们。当地郡县的官员听到这事情之后,都以为老人和宰相有旧交情,纷纷邀请芋老夫妇见面,和他们行平等的礼节;芋老人的儿子也不再到外面当佣工赚钱了。

到京城后,宰相慰劳他们说:“我一直忘不了老人家您以前请的那顿芋头,今天还想再麻烦您妻子为我煮一次芋头呢!”不久,芋老妻煮好芋头端给宰相吃,宰相吃了吃,也放下手中的筷说:“为什么从前吃的芋头就那么香,那么甜呢!”芋老人向前说:“都是同样的芋头啊!从前芋头之所以那么香甜,并不是烹调有什么两样,而是时势地位改变人的口味啊!从前(那时候),相公您从郡城出,走了几十里路,又被雨淋得湿透了,(又饿又冷),吃东西是不会挑剔的。现在您的厨房多的是精美的食物,又有朝廷当赐的膳食,经常摆设酒席,陈列食物,那里还吃得出芋头的甘甜呢?(不过),我还是很高兴相公您的改变仅仅止于芋头而已呢!我的`年纪老了,听到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了。我村子南边有对贫苦的夫妻,妻子每天织布纺纱,取水舂米,勤苦地帮助丈夫读书;丈夫幸运地考中科举,得到功名后,就宠爱其它的姬妾,抛弃家里的妻子,以致妻子忧伤过度,郁郁而终。这种情形,就是把他的妻子看成像芋头一样啊!城东边有甲,乙两名同学,共享一方砚台,一盏灯火,住的地方只有一扇窗户,一张床铺,连早晨起穿的衣服,鞋子都不分彼此。后乙先考中及第,进入官场当了官,听说甲落魄潦倒,还讥笑他,不管他。两人的交情因此断绝了。这种情形,就是把他的朋友看成像芋头一样了。我更听说过某某谁家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立志说未自己如果得志显达的话,就要廉洁干练如某某古人,就要忠孝如某某古人。可是真的做了官后,却因为贪污不检点,操守不佳而被罢官。这种情形,就是把他所学的道理看成像芋头一样了。这些还说的过去。我老人家邻居有家私塾,听里头的老师向学生讲述前代(明朝末年)的事情,有将相,卿相,卿尹,刺史,太守,县令,他们有人腰佩紫绶金印,有人上下轿由仆从折帘撩幔。然而一旦国内发生事变 ,异族自外入侵,他们往往就下跪叩头,争先恐后地投降了,竟然把宗庙,社稷(整个国家),自己的名誉,君王的荣宠,统统等同于芋头了。这么说,世人由于眼前(的遭遇)而忘掉了过去,哪里单单只是一双筷子之间而已呢!”

老人话没说完,宰相赶紧向他道歉说:“老人家您真是个明白道理的人啊!”宰相就优厚地赏赐芋老人,派人护送他回去,于是芋老人的名声大为显扬。

评论说:“芋老人能够在无意中遇到宰相,一见如故,进而和他结缘,真是奇特的事情哪!不知道宰相如何能否不愧对老人家的话呢?不过,从他能够不忘怀那顿芋头看,应该是好过那些连老人都看成像芋头一样的人吧!只是芋老人虽然读过些书,又怎么擅长说话到这样的地步了吧!难道他真是名明白道理的人吗?或许是传闻失实?唉!天下道理,有些是达官贵人与读书人所说不出的,然而乡下老人,粗鄙百姓却能够说得出,往往就是这个样子。

相关推荐

2022新生新学期军训心得感想

军训专题
七天的军训下来,这个时候的我感觉时间很快,这是很奇怪的,这跟一开始是完全不同的,在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军训是很慢的,在训练的时候我觉得时间很慢,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在训练的时候总是重复这一个动作,一遍不过就
展开详情

新生个人军训心得体会范文总结

军训专题
还记得高一时军训的烈日和教官严厉的训斥声,而一转眼间,我已经在参加大一的军训了。时光飞快,如指间沙,瞬间流逝……军训,渗着泪水和汗水,透着深呼吸,高度紧张的思想和敏捷有力的动作无一不构成一道道美丽的风
展开详情

最全小学数学学习攻略

一年级数学
渗透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开学之初,安排了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等内容;在10以内的加、减法之前安排了分与合的教学。这些内容安排,为的是让小朋友初步体会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和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观察周围的事物,接
展开详情

小学生关于丽江古城的400字导游词怎么写

四年级语文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丽江游玩,我是导游李思思,请多多关照。好了,现在我们将进入丽江古城转转,请跟我来!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丽江古城。也许游客们会问我,城门在什么地方。其实,丽江古城是没有城门的,这是因
展开详情

《大林寺桃花》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三个因素(或经度、纬度和髙下差异)。(2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答案示例:作比较,将早春晚春南京桃花刺槐开花日期同北京相比较,强调突出了或者一切近海的地方,都有比同纬度的内陆
展开详情

2022年狼王梦读书心得感悟300字范文

六年级语文
在期末考试之前,我看了一本书叫《狼王梦》,在人们的认识中,狼很残忍,还嗜血,可在沈石溪笔下成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母狼故事,让我非常感动。母狼紫岚的丈夫黑桑在鬼谷中被野猪的獠牙刺穿,在紫岚惋惜看着丈夫时,她
展开详情

有关高三地理教学设计

高三地理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利用景观图
展开详情

苏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备考资料
一、与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NaOH(也可为KOH)+HCl====NaCl+H2O现象:不明显HCl+AgNO3====AgCl↓+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反应用于检验氯离子CaCO3+2H
展开详情

苏教版初中生物知识提纲

备考资料
简化记忆法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
展开详情

泰戈尔《飞鸟集》的读书笔记

笔记
《飞鸟集》出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笔下。读他的诗,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在俗世中脱胎换骨的超然,庆幸自己在喧闹的城市中寻找到一角宁静。飞鸟带给我的,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是一种爱与美交织的智慧,是一个真实而清新亮丽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乡愁教学反思(精选20篇) 随笔记叙文 小学作文春天的范文800字 将相和读后感范文 《罗生门》读书笔记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励志诗歌大全(热门10篇) 开题报告技术路线(汇编10篇) 以停电为话题的小学四年级作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题七题 失恋后的句子(热门17篇) 诗词朗诵会主持词(实用5篇)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小学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有白字的成语(热门3篇) 手指说课稿(热门18篇) 经典写景抒情散文(精选7篇) 【热门】随笔记叙文 国内外数学家的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优质12篇) 《养花》读后感800字范文 高考数学答题时间分配及数学选择题10大蒙题技巧 优秀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 勤读书的名言佳句(甄选3篇) 谈谈个人修养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描写考试的作文 食物链食物网教学反思(优质5篇) 心理健康课教学反思(汇总6篇) 班主任给班长的评语(精编8篇) 保险公司毕业实习心得 2022高考理综知识点 《第二次考试》阅读答案(优质4篇) 中考反思作文 白的成语(汇总3篇) 高中英语作文写作技巧有哪些 关于未来的桥小学作文 英语学习计划作文 营销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 苦儿流浪记渎书笔记 2022年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毕业考试卷 实践心得体会 快乐读书吧教学反思(精选7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6 高一军训感悟作文 寝室劳动实践心得 高二实用语文学习方法 小升初语文考试必备知识点 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汇编3篇) 幼师实习单位评语(甄选18篇) 文君井 小学六年级作文我的好朋友作文 初一语文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一军训新生感悟作文 2022高三地理必备知识点总结 优秀英语作文(推荐16篇) 灯笼说课稿(合集9篇) 社会实践报告心得800字 窗外的风景550字七年级作文 学习英语的好处 汽修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考试进行曲作文 起成语(集合5篇) 母亲节的作文小学生范文 面积教学反思(集锦15篇) 东来东往 生活的名言警句 幼儿园劳动实践心得体会 音乐生个人实习周记总结 小闹钟教学反思(精品10篇) 英语好句子(热门17篇) 磁生电说课稿(汇集3篇) 浅谈初中生物的学习方法(合集6篇) 高中语文《陈情表》教学教案 阅读理解《礼物》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整理 小学六年级作文绿色校园作文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2022 描写春雪的散文(热门8篇) 2022高中物理公式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精品13篇) 人教版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优选4篇) 好好开始! 稗子不会躲开阅读题答案 高中历史知识考点整理 期中考试作文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制度 家庭教育公益课堂家长观后感 万年牢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感悟500字 人教版英语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事业单位考核评语(集锦4篇) 微笑面对失败的名言大全 业务员实习工作日志 第一次考试作文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超全的初二物理中考知识点考点的提纲 亲子早教活动教案(甄选3篇) 关于雾霾的小学四年级作文 小学生笑话日记三年级日记 逢的成语(汇总4篇) 中职教学反思范文(汇集6篇) 小老鼠打电话教案(甄选15篇) 笑猫日记读书笔记参考 我和酒的故事(汇编15篇) 学习方法的广播稿 2020年二级建造师房建的考试题库及答案 高三下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分类整理 小学五年级暑假日记500字_暑假日记 期末考试作文【热】 人教版高三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高三数学考前辅导:解析高中数学选择题解法 推荐干部评语(精编3篇) 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做题技巧数学初中几何证明题(热门5篇) 高三关于文明议论文 四年级语文课本知识点 期末考试小学作文 高二语文高效学习方法分享 关于中考满分作文300字 有关考试作文 关于考核发言介绍(甄选5篇) 迷人的秋色教案(汇编6篇) 高二语文试题作文 经典的表白短信大全(精选120条) 司马光砸缸教案(精编15篇) 2022编辑部实习心得体会 描写心情的经典语录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挫折伴我成长为题的初中作文 家庭教育作文300字 生活是多么广阔教学设计(通用5篇)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500字 实习生公司实习报告范文 家庭教育个人心得体会 学生军训体会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长颈鹿的故事(合集18篇) 一次特殊的考试作文(精品18篇) 高一艾滋病作文800字 高三生物笔记 论文答辩问题(热门19篇) 军神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700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学习方法归纳 关于兴趣的名言(集锦5篇) 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汇总5篇) 煮书阅读答案(甄选6篇) 表达心情的句子(必备19篇) 童话故事读书笔记阅读 中考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老王不幸者与线索分析 家庭教育表彰大会经验交流演讲稿 关于跑步的小学作文 孔融让梨读后感高一800字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及复习策略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范文 论语名言名句 高三作文学会放弃800字例文 高效的高一数学学习方法整理 苏轼念奴娇教案(合集6篇)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甄选7篇) 名碑荟萃教学设计(优质5篇) 读后感800字高三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六年级作文《五指兄弟》 温暖中考作文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 be动词教学反思(优选4篇) 落叶之美600字精彩作文 飘读书笔记 初一政治上册知识点 氧气 女职工先进事迹材料 成功背后高二作文范文 九年级中考英语作文 矛和盾的集合读后感 国庆节的诗词(汇总16篇) 英国剑桥大学学费 海蒂的五年级读书笔记 眼泪的重量作文700字 学校军训1000字范文 高考工匠精神作文 送报纸的少年阅读题答案 教育学 期中考试作文 我的朋友普通话考试作文范文 酸甜苦辣的考试作文 学前美术教案(必备6篇) 沉与浮教案(汇编19篇) 奇蹄目 我爱我家班会教案(甄选4篇) 正能量励志名言 期中考试五年级作文 关于古代历史故事 居家安全教案(集合6篇) 高中军训日记范文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生命的魅力800字话题作文 2022年美术教师个人工作自我鉴定范文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 生活是多么广阔教案(汇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