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劝学阅读答案(精编18篇)

劝学阅读答案(精编18篇)

贾*** 23-07-04 答案

劝学阅读答案(1)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假舆马者      假:借助。

C.臂非加长也    加:增加。

D.虽有槁暴      槁暴:风吹日晒而干枯。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①故木受绳则直       ②醉则更相枕以卧

C.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D.①蛟龙生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圣心备焉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 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 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参考答案:

1、C(加:更。)

2、B(A、从;被。B、 就。C、 表修饰;表承接。D、兼词,于之;语气词。)

3、C(博学:广泛地学习。圣心:圣人的心境。须臾:片刻。寄托:寄居。)

4.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比喻论证)

5、(1)我曾经踮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到的广阔。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劝学阅读答案(2)

None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酰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 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劝学阅读答案(3)

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而绝江河(断绝)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本文来自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和《师说》文言文阅读答案】文章《劝学》和《师说》文言文阅读答案出自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懂得道理)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蚓无爪牙之利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家祭无忘告乃翁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皆出于此乎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提到了“君子”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的不足。

《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劝学阅读答案(4)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劝学阅读答案(5)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 ,是 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攥的 ,是我国最大的一部 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一个)

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鲁肃过寻阳( )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1、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2、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

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劝学阅读答案(6)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尸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列横线词语。(2分)

治经为博士( ) 但当涉猎( )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小题3:出自《孙权劝学》一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研究儒家经典 粗略的阅读

小题2:(1)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而不接受孙权的劝说。(2)你现在的才能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国的阿蒙了

小题3:吴下阿蒙,刮目相看。

小题4:略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3: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认知能力。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出成语即可。

小题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谈启示即可。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劝学阅读答案(7)

孙权劝学原文阅读答案

孙权劝学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小编收集了孙权劝学原文阅读答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一)课内阅读理解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 ,是 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攥的 ,是我国最大的一部 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一个)

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鲁肃过寻阳( )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课外阅读理解

炳烛夜谈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7、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

A。恐已暮矣 ( ) B。盲臣安敢戏君乎 ( )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D。及鲁肃过寻阳 (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9、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不超过五个字)

10、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答:

参考答案:

1、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2、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

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7、A。迟,晚 B。怎么 C。再次,重新 D。到……的时候

8、(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佛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9、年纪大 事务多

10、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即可。

(炳烛之明:形容不能持久的光亮。)


劝学阅读答案(8)

文言文阅读《劝学》题目及答案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分)

【小题1】给划线句子断句。(1分)

【小题2】解释下列词的含义。(1分)

驽马( ) 镂( )

【小题3】“蚓无爪牙之利”却能做到“六跪而二螯”的蟹做不到的事,为什么?(1分)

【小题4】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分)

答案

【小题1】故不积蛙步 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小题1】驽马:劣马,跑得不快的马。镂:雕刻。

【小题1】蚓“用心一也”,蟹“用心躁也”。

【小题1】学习要注意积累,坚持不懈。

解析【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学生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小题1】只要意思正确,表述合理即可。


劝学阅读答案(9)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孙权劝学》,完成1—5题。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粗的.字。

(1)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了解,知道 (2)重新

2.积学修业的人分别了几天之后,就要重新擦擦眼睛,另眼相看,老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

3.原因:卿今当涂掌事。目的: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掌握军队,事情多。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劝学阅读答案(10)

孙权劝学阅读理解的答案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

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

1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及鲁肃过寻阳 __________ (2)恐已暮矣 __________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13.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2分)

【答案】

11.(1)到了……的时候 (2)迟、晚。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解释准确得1分。

12.(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少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壮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阳光。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各2分,要求翻译正确,语言流畅。

13.示例一:吕蒙善于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知错就改。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像他一样,这样才能够不断进步。示例二:晋平公认为“吾年七十”学习已晚,其实学习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只要学习,无论何时都为时不晚,更何况我们还年轻呢?评分标准:(2分)


劝学阅读答案(11)

《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想必在日常的学习中,你们常常不会语文文言文题目而苦恼吧,下面有小编整理的《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赶快来阅读吧!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蒙乃始就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B、见往事耳/胡不见我于王

C、但当涉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D、孰若孤/孰视之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答:

参考答案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

A、蒙乃始就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事/完成) B、见往事耳/胡不见我于王(了解/引见)

C、但当涉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只) D、孰若孤/孰视之(谁/通“熟”仔细)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3、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答:开卷有益,只要学习,就会有收获(1分);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1分)。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1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1分)。(答对三点3分,语言通顺1分。)


劝学阅读答案(12)

《孙权劝学》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 ,是 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攥的 ,是我国最大的一部 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一个)

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鲁肃过寻阳( )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课外阅读理解

炳烛夜谈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

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

“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7、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

A.恐已暮矣 ( ) B。盲臣安敢戏君乎 ( )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D。及鲁肅过寻阳 (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9、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不超过五个字)

10、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答案:

1、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2、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

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7、A。迟,晚 B。怎么 C。再次,重新 D。到……的时候

8、(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佛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9、年纪大 事务多

10、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即可。

(炳烛之明:形容不能持久的光亮。)


劝学阅读答案(13)

劝学与师说阅读比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5—20题。

(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二)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15、下面文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不足为外人道也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6、下面文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朝济而夕设版焉

B.则群聚而笑之 顺风而呼

C.句读之不知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吾师道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7、下列各文句中均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⑤用心一也 ⑥师不必贤于弟子 ⑦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⑧吾从而师之

A.①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⑦⑧

C.①②③④⑥⑧ D.①②③⑤⑥⑧

18、下列文句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9、对下列句子当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从而师之 ②粪土当年万户侯 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假舟辑者,非能水也 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⑦小学而大遗 ⑧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

A.①②⑧∕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⑧∕⑥⑦

C.①∕③④∕②⑤⑧∕⑥⑦ D.①∕③④⑧∕②⑤∕⑥⑦

20、翻译上述文段中划线的文言语句。(4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分)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分)

参考答案:

15、C 16、B 17、D 18、C 19、B

20、(1)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绝长江黄河。(2分)

(2)所以不论贫富贵贱,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2分)


劝学阅读答案(14)

关于孙权劝学的阅读及答案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多数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 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阅读训练】

1.选出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辞以军中多务 B.以残年余力 C.或以为亡 D.以刀劈狼首

2.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这两个通假字是: 、

3. 翻译句子,并写出由此而出的一个成语。

“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

成语:

4. 本文通过记述孙权劝勉吕蒙努力致学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

答案:1.C. 2.涂通“途”;邪通“耶”。 3.①读书具分别炻日,就该重新另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算法呢! 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4.说明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一个人不论事务有多繁忙,都要学习


劝学阅读答案(15)

《孙权劝学》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翻译下列句子。(4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小题2: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方法: 。

目的: 。

小题3:从吕蒙的变化中,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学习本文的启示。(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小题2:方法: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目的: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小题3:(1)要虚心听取别人好的建议;后天学习很重要。(从吕蒙角度)⑵ 以自身经历委婉向别人提出建议或批评。(从孙权角度)⑶看待事情或人要用发展的眼光。(从鲁肃角度)(三点中的一点并能结合自身经历,言之有理,表达流畅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句子时要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本题翻译时,要注意这一句是反问句,另外还要注意“岂(难道)、治(研究,专攻)、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博士(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业名称)、为(当,作为的意思)、邪(yé,通‘耶’,语气词)”等字的意思,最后把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2:试题分析: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方法“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和“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小题3: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围绕“吕蒙的读书经历”来谈悟出的学习道理即可。如: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或者: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


劝学阅读答案(16)

《炳烛夜读》《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C.于厅事之东北角

B.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

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C

2.①迟、晚 ②怎么 ③再次、重新 ④ 等到、到

3.(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大意相近即可)

4.年纪大;事务多。(意思正确即可)

5.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劝学阅读答案(17)

孙权劝学课本阅读答案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孙权劝学课本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炳烛

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

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

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见往事耳

(3)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4)及鲁肃过寻阳

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或以钱币乞之

B.炳烛之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D.结友而别少而好学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小题4:孙权与师旷均劝学成功,但劝学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推辞、推托了解戏弄到了……时候

小题2:(4分)A. C.

小题3:(4分)①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吕蒙了。

②怎么有当臣子却戏弄他的君主的呢?

小题4:(4分)要求联系文章内容说明观点。一个观点1分,分析1分。

答题要点:孙权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有的放矢,注重实效;平等对话,坦率真诚,说清其中1个方面得1分。师旷委婉,巧妙设喻(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本题中古今异义的字词,比如“见”古义是“了解”,“及”是“到了……时候”。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以”皆为“用”,C项“为”皆为“做”。B项“之”一为“的”一为舒缓语气不译,D项“而”一作连词一作助词。

小题3:

试题分析:第一句,卿:对对方的爱称;才略:才能谋略;非:不;复:再。第二句,安:怎么;为:做;而:却;戏:戏弄;其:他的;君:君主。

小题4: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孙权是以事(自己的情况)劝学,师旷是用比喻的方法来劝学,要运用文中具体的情节来说明他们劝学的不同。


劝学阅读答案(18)

《诫子书》《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6.(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B.非志无以成学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C.蒙辞以军中多务至霸上及棘门军(《周亚夫军细柳》)

D.非复吴下阿蒙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A.本在冀州之南(《愚公移山》)

B.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D.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3)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以“夫”字发起议论,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乙】文中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起初推脱,后听从劝说学习,终有所获。

C.【甲】文讲道理透彻深刻。【乙】文以对话表现人物,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D.【甲】文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要求。【乙】文用吕蒙言行侧面表现鲁肃学识进步。

(5)把【甲】【乙】两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分析】参考译文:

【甲】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修:修养/长;

B.志:志向/做标记;

C.军:军营/军营;

D.复:再/回答。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

例句中“之”结构助词,的。

A.之,结构助词,的;

B.之,代词;

C.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意义;

D.之,动词,到。

故选:A。

(3)本题考查节奏划分。句意为: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节奏划分为: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故选:B。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乙】文用鲁肃言行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而不是用用吕蒙言行侧面表现鲁肃学识进步。

故选:D。

(5)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与,跟随。驰,疾行,指飞速逝去。句意为: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②中重点词语有:但,只,仅。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句意为: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答案:

(1)C

(2)A

(3)B

(4)D

(5)①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

②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相关推荐

高一生物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
细胞的基本结构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3、细胞膜功能:①
展开详情

描写冬天夜晚的句子(热门4篇)

句子
描写冬天夜晚的句子(1)1、我是那么喜欢这冬天的阳光,那么柔软的温暖,钢筋水泥盒子里面的打拼,夜晚灯红酒绿的点缀,我差点沉迷其中!多年后的如今,我终于找回最简单的温暖,原来想要的幸福,如此简单,只是想
展开详情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教师事迹材料
张印,万佳小学副校长,20xx年从教小学数学一线教师至今,教学格言:我用数学教人。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真正认知,从17岁考入中师开始。那时只是有一些新鲜与困惑,中师培养的是小学老师,他自豪在那个年代最为
展开详情

800字高二作文敢于创新

高二语文
首全部登上单曲榜前十名。在舞蹈上,他同样敢于创新。1983年,3月24日晚,杰克逊在地下室的一间厨房里联系着一个从电影《灵魂列车》中学来的新舞步。他对舞步进行了改良,当他表演出来时,全场都惊呆了。这就
展开详情

公司企业办公室考勤制度范例(优质8篇)

考试资料
公司企业办公室考勤制度范例(1)员工考勤管理制度范本1、目的:加强公司劳动纪律的管理,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2、考勤范围:2、1公司在册员工。2、2特殊原因员工不考勤须总经理批准。3、考勤方法
展开详情

四年级上册语文《故事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习题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扎(zāzhāzhá)针无能为(wéiwèi)力百发百中(fāfà)骨(gǔgū)髓即(jíjì)使纪昌(jìjǐ)聚(jìjù)精会神二、给“吊”字选择正确的解
展开详情

2022大学生实习工作报告总结

实习专题
一、实习单位改革开放给我的家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这两年建立了一系列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了乡镇、农村经济的发展,得知这一消息,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我找到了离我们家比较近的一间企业,想在这里施
展开详情

公司军训口号霸气押韵

军训专题
激情飞扬,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共铸辉煌!磨练坚强意志,培养优良作风。巾帼__连,绿装红颜,骄阳无惧,奋勇向前!挑战极限,超越自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飞豹____,律韵风流,气有浩然,奋勇向前!军中骄
展开详情

执业医师笔试答题技巧大盘点

笔试题
医师资格综合笔试采用A型(最佳选择题)和B型题(配伍题),共有A1、A2、B1、A3、A4五种题型。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道试题由1个题干和5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组成。题干以叙述式单句出现,备
展开详情

飞机教案(精品15篇)

教案
飞机教案(1)活动目标1、能顶着沙包快速行走,锻炼自己的平衡性。2、在粮食游戏中能与同伴友好地合作,体验游戏的快乐。教学重难点重点:顶着沙包快速行走,锻炼自己的平衡能力。难点:与同伴友好合作的进行游戏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2022年五四青年节活动主持稿 家庭教育最新优秀标语(精选60句)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000字 酒店管理的实习报告 工业区位分析高一地理知识点 大学军训方阵口号 2022高考作文素材之人物素材 “万圣节”的由来 美文摘抄300(汇集8篇) 《二泉映月》阅读答案 中学生读书笔记范文 2022中考热点作文 优美文段摘抄300字(精编3篇) 带动物的成语(实用7篇) 自编童话故事大全作文(精编6篇) 非常女生读书笔记600字 高三生物答题技巧大全(集合8篇) 关于劳动话题作文的800字 读书事迹材料 繁星春水读后感500字 怎样提高初一数学学习成绩 爱不释手的近义词 毕业论文开题答辩(甄选3篇) 个人就业实践心得体会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000字 高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高三优秀作文800字议论文 特别的作业教学反思(集锦6篇) 以珍惜时间为话题作为 四年级语文期中知识点 那一扇门阅读理解及答案(汇编3篇) 高考理综如何快速提分 考研英语辞职信 高二合作话题作文800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800字读书笔记 农业教学反思(精品13篇)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 考试之后作文850字-叙事作文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霜降古诗(集锦20篇) 幼儿园消防安全知识 森林报读后感800字优秀范文 精选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会计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语 寒假读《骆驼祥子》有感范文 实用的中考作文 母亲河范文800字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课本知识点 古希腊神话故事读后感(汇总10篇)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分享(集锦4篇) 考试反思作文 知己的句子(优选10篇) 名著红楼梦读书心得范文500字 高考政治重要复习考点 2022年员工试用期工作鉴定评语大全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心得 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校长发言稿 幼儿诗歌朗诵(推荐20篇) 全国i理综试题(通用3篇) 高中中国地理知识点 关于梦想的六年级英语作文 草房子读书笔记500字范文 西门子 微笑教学设计(甄选20篇) 我的成长故事作文(集合19篇) 高一化学下册基本营养物质知识点 《珍珠项链》阅读答案(汇集9篇) 学习读书的名言警句(合集6篇)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3年级数学公式(集合16篇) 最美的是宽容550字五年级作文 关于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心得 主题婚礼策划流程(推荐3篇) 高三记叙文800字写人 2022幼儿园防溺水安全知识教育演讲稿 小班线上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高一期末作文范文800字 关于目标的小升初作文 高二数学教案模板参考 交变电流教案(甄选15篇) 考试失败作文 高一学习计划准高一必看 乌鸦喝水故事(推荐6篇)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200字 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教案范文(必备20篇) 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教案(汇集4篇) 对老公失望的句子(汇集3篇) 历史成语故事及出处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试题 经典语录合集 家庭教育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教师节学生演讲稿 描写尝试的高一作文范文 有关我的笔记本作文 2020 小英雄雨来读后感800字优秀范文 语文教师经验心得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甄选15篇) 小兔子开铺子教案(精品16篇) 八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2022年高考冲刺作文时事素材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初二英语下册各单元的语法知识 五柳先生传对比文阅读题及答案(集合4篇) 小学生家庭教育心得 介绍自己的学校事迹材料 国庆节的故事(优质5篇) 一件难忘的事满分作文(优质8篇) 2022年青鸟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好语文的技巧 勺子里的哈哈镜教案(汇总18篇) 小青蛙回家音乐教案(集锦4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我的偶像600字抒情文 积极向上的人生格言 数学课后练习题五年级上册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范文(精编20篇) 托班健康教育教案(热门3篇) 幼儿评语怎么写(热门15篇) 2022高考大纲语文必背内容 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 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500字 2022班主任周记与日记怎么写 菲薄的近义词 怎么教二年级英语 陈寿 小升初专家指导:初中怎样适应及常见问题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提纲 四年级关于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 高三学习地理的方法指导 巡逻兵进行曲教案(汇集7篇) 高三作文换位思考800字范文 关于青春的优美句子(精品3篇)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热门4篇) 心理课说课稿(汇集8篇) 责任高二议论文范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会飞的教室读书心得感悟 雷雨的教学设计(通用17篇) 笑猫日记读书笔记800字 高一地理复习资料和提纲 繁星春水读书笔记500字 一次难忘的军训作文 晚会诗歌朗诵(精选18篇) 7年级英语作文(汇总17篇) 大一学生2020寒假社会实践心得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四则运算练习题 珍惜母爱的高一作文记叙文范文 怎么才能学好初二历史 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知识点 英语四六级试题(集合4篇) 正方体的认识教案(集锦19篇) 八年级分式应用题答案 蒲公英教案(通用17篇) 高考励志作文 最常见的pep小升初英语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曹雪芹红楼梦读书心得范文500字 期中考反思作文 三年级修改病句练习题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甄选17篇) 大学英语作文闯红灯的后果 高一英语作文范文100词左右 关于写人的小考作文(精选7篇)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 有关安全知识作文 考试前后作文 农村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安塞腰鼓读书笔记 圆的知识点总结(优质16篇) 材料采购合同履行管理章节练习题 如何实现初中一年级数学的高效学习 色彩的明度教学反思(推荐7篇) 吃苦议论文(通用7篇) 音乐教案反思(优选18篇) 狮子王观后感范文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 秋天的夕阳650字优秀范文 大学英语专业实习心得 初三《傅雷家书》优秀读书笔记 大学英语周记范文 考试进行曲中考作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背诵课文 关于教师的诗歌(精品15篇) 关于中考作文 以终身学习为话题的初三英语作文 表内乘法一教学反思(精品4篇) 高考数学题型特点和答题技巧 有关安妮宝贝的经典语录 下雨天教案(集合16篇) 社区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大学军训感言开头怎么写 关于毕业送什么花给女生 风的故事阅读答案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优选16篇) 《带套袖的孙犁先生》阅读答案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