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热门10篇)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热门10篇)

谁*** 23-04-03 答案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1)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①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 ①噀:xùn,喷。

6.“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两句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神?请结合诗句加以点评。

答案 “惊”:吃惊、惊讶。“怯”:胆怯、害怕。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味。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初尝新橘时的感受,表达喜爱之情。

7.这首词是如何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 正面:“新苞绿叶”“青黄”“香雾”“清泉”,写出了橘黄叶绿、橘香弥漫、橘汁酸凉。

侧面:(1)对比反衬。以“菊暗荷枯”反衬“橘黄叶绿、香雾溅人、橘汁酸凉”,突出强调橘的生机与味美。(2)正衬烘托。竹篱茅舍,掩映于青黄相间的橘林之中,可见橘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一年好景,正当此时。(3)侧面描写。“吴姬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尽得吴橘之味。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2)

浣溪沙武林送李似表

张元幹

燕掠风樯款款飞。艳桃秾李闹长堤。骑鲸人去晓莺啼。

可意湖山留我住,断肠烟水送君归。三春不是别离时。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上片用燕子翻飞、桃李争美、晓莺轻啼等美好之景烘托离别之情,是以乐景衬哀情。

B. “艳桃秾李闹长堤”中“艳”“秾”“长”均是形容词,凸显意象特征,形象生动。

C. “闹”字运用比拟手法,将其比喻成喧闹的孩童,让桃李的艳丽如在眼前,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春景的美好。

D. “骑鲸”一词本指隐遁或者成仙,词人在此用“骑鲸人”代指词作中远去的朋友。

12.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下片内容。(6分)

阅读答案:

11. C“将其比喻成喧闹的孩童”不对。

12. 下片运用拟人(或移情)手法,(1分)写湖山在挽留“我”,而茫茫烟水在哀愁地送别“你”,只是春天并不是伤感的别离季节。(3分)虽然抒发的是离别之情,但并不见太多的悲伤,表达出词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淡淡的惆怅。(2分)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3)

浣溪沙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注释】六幺:唐时琵琶曲名。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1)“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中“出”字用得极妙,前人评价说:“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0.(1)、答:“出”字既符合秋千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状,(1分)又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使人们好象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1分),这样就在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1分)

(2)、答:词的下片既形象地写出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杯、觥筹交错的欢乐场面,(1分)又直抒胸臆,以“人生何处似樽前”作结,抒吐内心万事不如意的郁闷,(1分)既表达了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快乐(1分),又表达了词人人生短暂、失意伤怀的苦闷。(1分)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4)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①浮午盏②,蓼茸③蒿笋试春盘④。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①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沫。②午盏:即午茶。③蓼茸:蓼菜的嫩芽。

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点等装盘馈赠亲友。

1.赏析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的妙处。(3分)

2.下片人间有味是清欢中的有味主要是指哪些有味的事物?清欢在这里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趣?(4分)

参考答案

1.作者用一媚字,把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写活了,似乎淡烟和疏柳也懂得献媚晴滩似的,给人以动感,写出了雨后初晴,阳光明媚的初春美景(2分),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声(2分)。

2.人间有味是清欢,由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这两件有特色的事物来表现。清欢的意趣表现在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也是对宁静无忧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练字的赏析能力,答题时,可根据媚字的含义,从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角度,答出其表现的事物特点,表现的作者情感即可。媚字运用的是拟人手法,形象的写出了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声。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第一问可根据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提炼出事物即可。第二问可根据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所描写的意境分析作答,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表现了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也表现出词人对这种平淡简朴生活的热爱,从而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表现出来。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赏析:

此为一首记游词。元丰七年(1084),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赴任途中,曾于泗州小住,这首词便是在此期间,与友人在泗州附近南山游玩的时候所写。

上片写南山所见的景色:微寒天气,乃细雨斜风有心作之,天气放晴,滩边之烟柳似作意媚之,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本无意之风景,于有心人眼中,却显得处处有情。

下片写午时小休,烹茶野餐。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别有一番风味。而全词的主旨,最终落在清欢二字上,可见作者对生活情调的欣赏。

全词笔调雅致,可感受到作者清雅、恬淡的心境,正因有此心境,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独特情致。

赏析二:

这首纪游词,是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在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喜雨亭记 阅读答案附翻译游褒禅山记 苏轼《喜雨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字 阅读答案附赏析宋史·苏轼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红梅 苏轼 阅读答案附赏析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阅读答案附赏析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阅读答案附赏析苏轼对“竹”的游戏性观照 阅读答案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阅读答案附赏析叶嘉传 苏轼 阅读答案附翻译南堂 苏轼 阅读答案附赏析浣溪沙 李清照 阅读答案附赏析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阅读答案赏析江城子 苏轼 阅读答案附赏析摊破浣溪沙 阅读答案附赏析范增论 苏轼 阅读答案翻译浣溪沙 苏轼 阅读答案浣溪沙 阅读答案浣溪沙(晏殊)晏殊:浣溪沙水调歌头(苏轼)蝶恋花(苏轼)西江月(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水龙吟(苏轼)念奴娇(苏轼)浣溪沙(欧阳修)永遇乐(苏轼)洞仙歌(苏轼)卜算子(苏轼)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5)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释】:①子规:布谷鸟。②唱黄鸡:黄鸡每晨能报晓,故用以喻指时光流逝,更催人老。

10、请描述一下词的上片所呈现的画面。(3分)

11、词的下片蕴含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参考答案:

10. 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芽,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这两幅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而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更突出了画面的静谧。(3分)

11.哲理: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不要悲叹,保持一种年轻乐观的心态,珍惜现在的时光,及时行动,就能有所作为。(2分)

这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6)

旋抹红妆看使君②,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③,乌鸢翔舞赛神④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注】①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果然求得甘霖。初夏,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这是第二首。②使君:苏轼。③收麦社:夏天麦收后的祭祀谢恩仪式。④赛神:用仪仗、箫鼓、杂戏迎神的活动,又称 赛会 。

(1)上片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旋抹红妆 写得极为精彩,请加以赏析。

(2)下片用什么描写方式表现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词的最后两句加以分析。

答案:

(1)上片写了一群农家女聚在家门前争看州官的情景。(2分) 旋抹红妆 的 抹红妆 表现对 使君 的敬重、 看使君 的隆重, 旋 表现 看使君 心情的急切。(2分)

(2)下片用侧面描写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农家丰收后的富足与欢乐的喜悦心情。(2分)第五句写祭品的丰厚表现百姓的喜悦,第六句写一喝醉的老翁表现百姓的喜悦,从而表现诗人的喜悦之情。(2分)

赏析:

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有诗云: 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 (《起伏龙行》)。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这是第二首。

这首词写谢雨途中见闻。上片作者着重写村姑形象。村姑不像朱门少女深锁闺中,但仍不能和男子们一样随便远足去瞧热闹,所以只能在门首聚观,这是很富于特征的情态。久旱得雨是喜事, 使君 (州郡长官的敬称,这里是作者自谓)路过是大事,不免打扮一下才出来看。劳动人民的女子打扮方式,决不会是 弄妆梳洗迟 的, 旋抹红妆 四字足以为之传神。匆匆打扮一下,是长期生活养成的习惯,同时也表现出心情的急切。选择一件茜草红汁染就的罗裙(蒨罗裙)穿上,又自含爱美的心理。 看使君 当然有一睹使君风采之意,同时也有观看热闹的意味在内。 三三五五 总起来说人不少,分散着便不能说太多,但 棘篱门 毕竟小了一些,都争着向外探望,你推我挤( 相排 ),便有人尖叫裙子被踏破了。短短数语就刻画出一幅极风趣生动的农村风俗画。

下片写到田野,祠堂,又是一番光景:村民们老幼相扶相携,来到打麦子的土地祠;为感谢上天降雨,备酒食以酬神,剩余的祭品引来馋嘴的乌鸟,在村头盘旋不去。两个细节都表现出喜雨带来的欢欣。结句则是一个特写,黄昏时分,有个老头儿醉倒在道边。这与前两句形成忙与闲,众与寡,远景与特写的对比。但它同样富于典型性。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王驾《社日》),酩酊大醉是欢欣的结果,它反映出一种普遍的喜悦心情。

如果说全词就像几个电影镜头组成,那么上片则是他连续的长镜头;下片却像两个切割镜头,老幼收麦,鸟翔舞是远景,老叟醉卧道旁是特写。通过一系列画面表现出农村得雨后的气象。 使君 虽只是个陪衬角色,但其与民同乐的心情也洋溢纸上。

这首词带有鲜明的乡土色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自然清新,情调健康朴实。词人所描写的虽然只是农村仲夏风貌的一些侧面,但笔触始终围绕着农事和农民生活等,尤其是麻蚕麦豆等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的农作物,从中可见词人选择和提取题材的不凡功力。这对于开拓词境有积极的影响。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7)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①穷秋:夏历九月,晚秋

淡烟流水:指画屏上的一幅《淡烟流水图》。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的? (3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4分)

答案:

(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1分)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的。(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的。(1分)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分)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分)

3.梁启超曾将下阕中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为新奇的比喻请简要分析比喻的新奇之处

【答案】 词人将飞花和梦、丝雨和愁这两组本来互不相关的事物,依据它们之间分别具有的轻和细的相似点,构成了两个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另外,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亦很新奇

4、词的开篇两句有什么作用?(4分)

答:漠漠轻寒、晓阴、秋点明了写景时间,小楼则点名抒情的时间、地点。(2分)这两句奠定了全词的凄清、哀伤抒情基调。(2分)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8)

浣溪沙

姜 夔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②。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③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恶:猛烈,很;禁持:摆布。③亚:接近。

1.词的首句雁怯重云不肯啼,在上阕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

2.清代评家陈廷焯说: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白雨斋词话》)请结合这首词的下阕分析虚实结合的妙处。(6分)

答:

参考答案:

1.(5分)首句起兴,营造了压抑的气氛,写出了归雁无声穿过重云时的紧张情状,(2分)引出了对自己回家路途艰难的描写,(1分)作者以归雁自比,委婉地写出近乡情更怯的心理。(2分)

2.(6分)下阕先实写春水展绿欢迎词人归来的盎然春意,从而写出接近家乡的喜悦;(2分)接着用虚笔写想象中自家门前的小梅已然新枝生长,高与门齐,似有盼归的殷切,写自己归乡的心切;(2分)收尾句想象一年一度的除夕守岁之灯火催人还家团聚,更是表达了自己渴盼回家的心情。(2分)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9)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3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分)

答案:

10.(1)①:淡淡的忧愁。(1分)②: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来的。(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1分)

(2)它的奇,表现在:①“飞花”和“梦”本不相似,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分)②,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分)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10)

浣溪沙①

苏轼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②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注]①此词为苏轼在徐州谢雨道中作。谢雨,旱后喜雨而去谢神。②捋青捣麨: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制成干粮。

12.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层层”和“光”写出久旱之后喜降甘霖,农作物长势茂盛的景象。

B. 写未进村落就先闻到煮茧香气,旨在说明蚕茧气味独特,香远益清。

C. “络丝娘”本为虫名,鸣声如机杼,颇为动听,此处借以指缫丝女。

D. “抬醉眼”写村中老人为庆贺丰收而醉酒,表现了农人的质朴乐观。

E. 尾句写作者询问叶黄豆熟还要多久,流露他对农人生活的'关切之情。

13. 这首词富有农村生活气息,作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2. BD 13. ①选择典型的景、物、人、事来表现。如麻叶、豆叶、络丝娘、煮茧等都颇具农村风情。②采用视觉、嗅觉、听觉等相结合的描写手法,多角度立体呈现农村田园风光。③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了“隔篱娇语”“捋青捣麨”等生活细节,富有农村情味。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项,“旨在说明蚕茧气味独特,香远益清”错误,从诗中来看,作者写煮茧香,旨在说明喜雨之后,蚕茧获得丰收,作者为之欣喜。D项,“为庆贺丰收而醉酒”错误,从诗中来看,“醉眼”指老农老眼昏花,并非喝醉;老农“捋青捣麨软饥肠”,可知当时还青黄不接,远未“丰收”。故选BD两项。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首词富有农村生活气息,作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然后圈出有农村生活气息的内容,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词人是如何来表现这农村生活气息的。从选取素材的角度来看,词中选取的景、物、人以及事都有农村特色,如首句写地头的作物,从具体经济作物又见出时值初夏,正是春蚕已老,茧子丰收的时节,于是村中有煮茧事,未到农舍,村头先嗅茧香,走进村来,隔着篱墙,就可以听到缲丝女郎娇媚悦耳的谈笑声了。从感觉角度来看,“麻叶层层苘叶光”是视觉所见,“谁家煮茧一村香”是嗅觉所闻,“隔篱娇语络丝娘”是耳中所听,可见词中把视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融合到一起来体现农村的生活气息。从描写方法的角度来看,上阕写“络丝娘”“隔篱娇语”,下阕写“拄杖老农”“捋青捣麨”,这些都是细节描写。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相关推荐

黔之驴教学设计(热门7篇)

教学设计
黔之驴教学设计(1)一、学习目标:1、熟读成诵,翻译全文,各累词汇。2、掌握“庞然大物”、“外强中干”、“黔驴技穷”三成语,理解文章的内容及寓意。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翻译,理解文章
展开详情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
展开详情

安全培训考试题(必备19篇)

试题
安全培训考试题(1)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1、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A、道德谴责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2、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应当依法取
展开详情

高一数学如何听课的方法

高一数学
抓住课堂,配合好教师的教学应做到课前做好各种准备并利用课前两分钟的预习时间想一想前一节课的内容;上课时专心致志,积极思考,尽量使自己的思路与教师的思路过程合拍,做到耳目并用,手脑结合,提高听课的效率;
展开详情

明朝那些事读书心得500字

高一语文
于谦徐有贞力败也先,战退瓦剌,保卫北京,巩固大明。北京保卫战之后,于谦的威望攀升到了极点。但于谦确实当得起这样的尊敬,他为官清明,不收贿赂,一心一意为国家、为人民办事。但另一个小人,徐有贞,却因于谦斥
展开详情

小鸟小鸟音乐教案(合集19篇)

教案
小鸟小鸟音乐教案(1)本周教学目标:安全与常规:1、清点好班上幼儿人数;2、教育幼儿爱护园内公共物品,了解危险区域,教育幼儿保护好自身安全;3、教育幼儿不吃、拿陌生人的东西,不告诉陌生人自己家人的信息
展开详情

小学读格林童话有感范文300字

六年级语文
我近几天读了格林童话。觉的这本书很好。很利于小学生看。我在《格林童话》里看了一篇动人的故事叫《灰姑娘》。情节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富人的妻子得了重病,去世了。这个富人的女儿天天在母亲的坟前哭,但是她很有孝
展开详情

大学英语作文

英语
Lifeonearthdependsonwater,andthereisnosubstituteforit.Thecurrentassumptionisthatourbasicneedsforwate
展开详情

大学生寒假实践心得范文

实践心得
今年寒假我来到了清华同方售后服务部实践,因为家里的电脑出现故障却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能等专业人士来解决问题,本身我就对电脑很感兴趣,经朋友介绍就来到这里实践。短短1个月的工作过程使我受益匪浅。不仅计算机
展开详情

沪教版八年级下物理期中复习提纲

备考资料
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现代文阅读高分答题技巧 鹿柴古诗(实用3篇) 生命的诗句(必备3篇) 扇贝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中国地理初二知识点全 考试风波作文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精选 关于学习的励志名言 教育小故事案例(汇总5篇) 致未来的自己高一作文800字 我和体育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 中考命题的作文600字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汇总6篇) 电磁铁的磁力教学反思(精选5篇) 感恩父母高一作文800字 高中励志作文800字 2022清明节的高分作文1 高考二轮复习物理高分技巧 正能量的故事经典(通用10篇) 有故事的人(精选8篇)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热门8篇) 鹧鸪古诗(精选8篇) 认识浮力说课稿(精选3篇) 2022开学九年级政治教学计划 我的考试烦恼作文 2022学前教育专业个人实习工作总结 幼儿园教育笔记随笔 迟子建《苍苍琴韵》阅读答案 发现 高二化学的解题技巧 语言表演教学计划(优质5篇) 感谢诗歌朗诵(必备10篇) 考试过后作文300字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一篇写景作文 恐怖鬼故事(必备17篇) 考试前的感想作文 高中英语语法大全 如何学习英语的英语作文 中考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桥之美段落分析与南浦别鉴赏 厚黑学读书笔记 人体的最大器官皮肤阅读题答案 中国寓言故事大全(通用16篇) 喜怒哀乐的成语(集锦4篇) 中考满分作文600字 跨专业考研的意思及要求 高一平凡的议论文800字 初一军训800字心得体会 索溪峪的“野”读后感 高效的高一语文学习方法整理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植物和我们教学反思(集锦4篇) 毫米的认识教案(精编18篇) 师德师风主题征文(必备4篇) 蛋壳粘贴画教案(精编4篇) 文言文学习方法 中考作文600字 4年上应用题练习 不一样的教师节 图书馆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诗中的秋阅读答案(集锦3篇) 安全知识作文 准备考试的作文 思念爱人的句子(汇总4篇) 大学生军训心得体会 药店实践心得体会 吉祥成语大全四字成语(合集5篇) 乘车的安全教案(热门19篇) 高三数学学习方法 有关教师节的名言 中考作文 六年级英语复习计划 高一数学的学习方法 如何提高高二生物学习成绩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集锦5篇) 高中高二作文畅想800字 个人社会实践心得及感悟 高二英语必修二Unit3必背知识与学习方法 难忘的考试作文500字 1分钟英语小故事(精编5篇) 最全四年级家乡作文大全 小学五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关于自然的句子(通用5篇) 大学英语老师求职信 富饶的西沙群岛读后感400字范文 寒假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水浒传读书笔记范文 京瓷 期中考试作文 回忆初中三年生活600字优秀作文 皮皮鲁传读书心得感悟范文300字 2022高二物理基础知识点梳理 斑羚飞渡的读书笔记 关于节日的英语作文(优选13篇) 外贸实习个人总结 民间故事300字(优质3篇)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必备16篇) 三峡的课件(精编7篇)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答题技巧 2022年教师节演讲稿 八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不一样500字初中作文 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 物理学习方法十三种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资治通鉴读后感范文500字 广德县中考优秀作文 感动句子大全(集锦8篇) 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教案(热门13篇) 幼教实习工作心得 高三语文学习方法参考 体育实习生个人总结 关于心声的中考作文 高三尖子生各科备考复习技巧总结 乌塔读后感读书笔记 认识自己说课稿(热门4篇) 观红色经典小兵张嘎感悟300字 春天话题作文 2022年边城读后感范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范文 说明文知识(推荐3篇) 顾炎武的名言(甄选9篇) 幼儿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走过那一个拐角为题500字小学作文 一次考试作文 二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难忘的父亲节500字七年级作文 关于元宵节古诗(集合10篇) 数列知识点总结(实用8篇) 社区和谐家庭事迹材料 夏季的优秀文章_夏季话题作文 小升初专家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高效复习数学 高中军训结束心得体会范文700字 中秋感悟 黑与白教学反思(精品6篇) 乌丢丢的奇遇三年级读书笔记 寒假读《金色的鱼钩》有感 高中英语选修八重点知识点 乔忠延《采春》散文阅读答案 清明诗词(通用16篇) 高二读后感大全800字2022 怀素写字教学设计(精品7篇) 何炅经典语录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 迎元旦诗歌朗诵稿(精编5篇) 《家春秋》读书笔记优秀范文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 2009教师节祝福语 先进事迹材料 关于期中考的作文300字 看火车的阅读题答案 五年级理想作文大全 小学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 长征读后感范文简述 教育回报大学英语作文 森林报读书笔记 会说话的手教案(优质8篇) 生死胡杨阅读答案(实用3篇) 读后感高二1000字范文 小珊迪教学反思(甄选13篇) 高二地理快速提分技巧 学习计划内容(汇编19篇) 个人见习工作心得体会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有关大学英语作文 高考如何提高英语听力,最后11天逆袭绝招! 对联句子(推荐15篇)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2022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热门7篇)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范文 搓汤圆教案(通用9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优秀范文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汇编15篇) 祖国在心中550字五年级范文 防溺水教案(优质17篇) 给残疾人小朋友的一封信 志愿者实践心得 2022高中学生军训口号怎么写 美丽的小兴安岭读后感范文 励志的名言 高效做题的方法技巧(汇总8篇) 一句话座右铭 青春的脚步600字精彩作文 高二个人演讲稿800字 教师节礼物 关于葡萄沟的作文 高中地理水资源的知识点 选对方向600字七年级精彩作文 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学会发现美好议论文范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关于母亲节的征文(优质6篇) 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方法 给员工评语(集锦19篇) 2022年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