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阿房宫赋教学反思(优选7篇)

阿房宫赋教学反思(优选7篇)

你*** 23-03-24 教学反思

阿房宫赋教学反思(1)

周正逵先生在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文言读本·前言》中指出: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诵读这个环节,指导学生把课文熟读成诵,使之烂熟于胸。这样不仅培养文言阅读能力有望,还会多方得益,终生受用不尽。“熟读成诵”,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诵读方法,《阿房宫赋》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指导背诵。

1.理清层次结构

著名教授石声淮先生说:“会背书者背结构。”这是经验之谈。一篇文章有段落,一个段落有层次,一个层次也有组成它的句子。背诵一篇文章可遵循由句到层,由层到段,由段到篇的基本规律,划整为零,聚零为整,逐层逐段地背诵,直至全篇。 《阿房宫赋》第二段较长,望而生畏。如果清理一下层次,就好背诵了。全段可分为三个层次:宫人来源,宫人生活,宫中珠宝。层次明晰,易于背诵,就是在一个极小的层次里也还可以寻找速记窍门。在“宫人生活”这一层中可以按时间顺序记忆:宫人早上起床后开镜──梳发──洗脸──焚香这是从一层一段而言。从全篇看更应该理清层次。《阿房宫赋》全文四段,前三段是“体物”,最后一段是“写志”。分清了这样的结构,背诵全文就方便多了。

2.注意句法特点

文章第四段由五个复句组成:开头两个并列复句指出了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接着两个假设复句,如“使则”,指出六国和秦若爱百姓就不会有如此下场;最后一个转折复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讽喻唐敬宗不要重蹈覆辙。利用句式特点弄清文章大意,背诵起来就很快了。

又如第三段有议论句,有描写句。若用波浪线划出议论句。全段议论、描写泾渭分明,分而背之,各个击破,记忆迅速。

3.利用修辞手法文

赋这一文体运用对偶、排比、夸张等手法比较多,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帮助背诵。例如第一段中当背到“五步一楼”这一出句,不假思索就会对上“十步一阁”来,背了出句“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立即就会对出“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样利用对偶的句式就能加速记忆了。

又如第三段中间运用夸张和排比构成的一组描写句,就可以引导学生把夸张排比句压缩为“柱头多于农夫、椽子多于工女、钉头多于粟粒、瓦缝多于帛缕、栏槛多于城郭、乐声多于言语”的短句,再充分利用形象思维,按原文把句子展开,这一段内容便可以迅速记下来。

实践证明:诵读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它变“讲读中心”为“自学指导”,真正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它以诵读训练为主,以知识讲解为辅。打破了“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的旧教学格局,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阿房宫赋教学反思(2)

《阿房宫赋》较为圆满地结束,结果也令我满意,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的解决。下面主要谈一谈《阿房宫赋》一文的“诵读教学”。

一、初步理解,打好诵读教学的基础

诵读教学的第一步是对文章的初步理解。实践证明,只有大致理解了文意,才有诵读的基础。否则浪费时间,难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要达到初步理解的程度,不同的文章所涉及的内容不同。进行诵读教学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对所读文章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就《阿房宫赋》来说,要抓住三个方面:

1.掌握文体特点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阿房宫赋》是一篇文赋,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铺采文”就是铺陈文采辞藻,指的是形式上的特点;“体物写志”就是咏物说理,指的是内容上的特点。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学生了解了这些特点,对驾驭全文的内容必有一定的帮助。

2.了解时代背景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凡文章都有它的写作背景,了解了写作背景对理解文章内容不无益处。诵读《阿房宫赋》时介绍两个方面的背景知识:一是借助《史记·项羽本纪》上面的有关内容,介绍阿房宫的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作者丰富而生动的想象的史实根据。二是利用本文《自读提示》中的第一段文字了解杜牧写这篇赋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初步理解写此文的目的。

3.把握文章脉络

在简介文体特点、背景知识后就引导学生根据赋“体物”、“写志”的特点清理全文脉络,掌握文章“卒章显志”的结构模式,让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再深入一步。 实践证明:学生如果熟悉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就为诵读打好了基础。 二、反复朗读,抓住诵读教学的根本

古人云:“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所得尔。”学生要“有所得”,唯一的途径是“读”,诵读教学的根本也就是一个“读”字。

二、《阿房宫赋》一文教学怎样抓住“读”这一根本呢?

1.教师范读

《阿房宫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千百年来一直受到读书人的青睐。诵读的开始,教师要尽量表情达意地朗诵一遍,使学生入情入境,跃跃欲试,创造一种美好的气氛。

2.学生自读

字、词等方面的障碍直接影响诵读的效果,所以在学生诵读前必须借助书中的注释初读课文,清除文字障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作重点讲解以加深印象,节省时间。如本文中的“四海一”的“一”,“盘盘焉”的“焉”;“蜂房水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等,虽有注释,但必须板书,加以强调。

3.教师导读

所谓教师导读就是老师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读中见情,读出文意,反复朗读,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如气势磅礴的开头四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既写出了秦始皇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统一中国的英雄气概,又暗示了秦始皇兴土木,广声色,不惜人力物力而导致速亡的原因。文笔雄健,气冲霄汉。朗读必须读出气势,读出作者的情感来。又如“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是在铺陈空阔而密集的宫内建筑之后写的一个结句。读这一句要做到两点:“矗”字要重读,一字一个音节;读出作者对秦始皇劳民伤财的罪行无比愤慨的思想感情。这样指导朗读,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4.学生朗读

在教师指导之后,就是学生朗读了。在这个时候应鼓励学生摇头晃脑地尽情去读,先领读,接着自由读,后齐读。“体物”的内容指名读,“写志”的内容集体读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三、熟读成诵,达到诵读教学的目的

周正逵先生在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文言读本·前言》中指出: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诵读这个环节,指导学生把课文熟读成诵,使之烂熟于胸。这样不仅培养文言阅读能力有望,还会多方得益,终生受用不尽。“熟读成诵”,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诵读方法,《阿房宫赋》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指导背诵。 1.理清层次结构

著名教授石声淮先生说:“会背书者背结构。”这是经验之谈。一篇文章有段落,一个段落有层次,一个层次也有组成它的句子。背诵一篇文章可遵循由句到层,由层到段,由段到篇的基本规律,划整为零,聚零为整,逐层逐段地背诵,直至全篇。 《阿房宫赋》第二段较长,望而生畏。如果清理一下层次,就好背诵了。全段可分为三个层次:宫人来源,宫人生活,宫中珠宝。层次明晰,易于背诵,就是在一个极小的层次里也还可以寻找速记窍门。在“宫人生活”这一层中可以按时间顺序记忆:宫人早上起床后开镜──梳发──洗脸──焚香这是从一层一段而言。从全篇看更应该理清层次。《阿房宫赋》全文四段,前三段是“体物”,最后一段是“写志”。分清了这样的结构,背诵全文就方便多了。 2.注意句法特点

文章第四段由五个复句组成:开头两个并列复句指出了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接着两个假设复句,如“使则”,指出六国和秦若爱百姓就不会有如此下场;最后一个转折复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讽喻唐敬宗不要重蹈覆辙。利用句式特点弄清文章大意,背诵起来就很快了。

又如第三段有议论句,有描写句。若用波浪线划出议论句。全段议论、描写泾渭分明,分而背之,各个击破,记忆迅速。 3.利用修辞手法文

赋这一文体运用对偶、排比、夸张等手法比较多,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帮助背诵。例如第一段中当背到“五步一楼”这一出句,不假思索就会对上“十步一阁”来,背了出句“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立即就会对出“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样利用对偶的句式就能加速记忆了。

又如第三段中间运用夸张和排比构成的一组描写句,就可以引导学生把夸张排比句压缩为“柱头多于农夫、椽子多于工女、钉头多于粟粒、瓦缝多于帛缕、栏槛多于城郭、乐声多于言语”的短句,再充分利用形象思维,按原文把句子展开,这一段内容便可以迅速记下来。

实践证明:诵读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它变“讲读中心”为“自学指导”,真正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它以诵读训练为主,以知识讲解为辅。打破了“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的旧教学格局,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阿房宫赋教学反思(3)

《阿房宫赋》有两个变化:一是不像以往一样先疏通字词,再分析内容,而是第一课时在多次朗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中心和写作目的;第二课时再疏通词句并鉴赏每段内容。二是第二课时由四位学生分别“主讲”,教师只起串联、补充作用。

事先并没有对学情、课文作细致分析,只是感觉这篇文章内容较浅,注释较多,学生是可以自行解读的,便尝试了一下。从课堂情况看,这样做是可行的,但教师的准备和临场应变还要进一步提高。

第一课时教师朗读、自由朗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共读了5遍。对于这样一篇生字较多、要求背诵、朗朗上口的赋,多读几遍相较于读了一遍就开始分析字词,学生兴致要高些。读的形式、任务(从准确诵读到初步理解)也有变化,但每一遍朗读的目的还要更加明确方好。内容的理解主要采用问答形式,较为顺利;但问答还是要和朗读更紧密得结合。

第二课时第一个班总体情况良好。四位学生站在讲台上,落落大方。准备也较充分,从词到句到文言现象到手法到内容一一讲到。也有“小老师”能运用朗读、问答等方式,而不是一味讲解。即使讲解,学生也能认真听。也出现了学生提出疑问,“小老师”不能回答的情况,不过马上有其他同学帮助回答了。在教师上课时,学生不愿提出问题,不愿举手回答。而此时,由于教师的暂时退出,学生没有了心理上的障碍,想要表现一下自己,甚至想要难一难“小老师”。(我要是也能达到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境界,那就厉害了,不过难度很大。)

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有很多弊端,如班级人数过多而不能照顾个性;教学任务和课时的硬性规定使得时间仓促,妨碍深入学习;不能进行大量、充分的阅读,而只捧着教科书和习题集;而精神的不自由状态对于学生成长来说,可能是最致命的。改变需要我们的努力。

当然有的“小老师”可能参考参考资料了,但我觉得在文言的学习方面,不必完全禁绝参考资料。想想自己读文言作品时,也希望看有注释的版本,遇到不理解的就直接看文后注释,再有问题且是非解决不可的才翻字典。动辄翻字典的“精读”大大破坏阅读趣味。文章看完后,也并不刻意去记那些字词解释。文章看得多了,掌握的文言词语自然也就多了。现在非得让学生精雕细磨,字字落实查字典,把解释都背下来,而不是节约时间多读,总想解决一批字词于一篇文章。这种急功近利的积累法科学吗?当然偷懒总是不好的,但文言学习效果差最主要的问题并不是学生懒于查字典思考,而是有兴趣的阅读太少,文言文阅读量太少。要把思考、查字典和看参考书结合起来,至少文言字词是可以看参考书的。

第二个班准备更扎实,但四位采用的方式全是讲解,这与事先对学生的要求、指导不够有关。坐着旁听,颇能体会听人一味“滔滔”之苦。由此可以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


阿房宫赋教学反思(4)

《阿房宫赋》较为圆满地结束,结果也令我满意,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的解决。下面主要谈一谈《阿房宫赋》一文的“诵读教学”。

一、初步理解,打好诵读教学的基础

诵读教学的第一步是对文章的初步理解。实践证明,只有大致理解了文意,才有诵读的基础。否则浪费时间,难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要达到初步理解的程度,不同的文章所涉及的内容不同。进行诵读教学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对所读文章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就《阿房宫赋》来说,要抓住三个方面:

1.掌握文体特点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阿房宫赋》是一篇文赋,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铺采文”就是铺陈文采辞藻,指的是形式上的特点;“体物写志”就是咏物说理,指的是内容上的特点。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学生了解了这些特点,对驾驭全文的内容必有一定的帮助。

2.了解时代背景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凡文章都有它的写作背景,了解了写作背景对理解文章内容不无益处。诵读《阿房宫赋》时介绍两个方面的背景知识:一是借助《史记·项羽本纪》上面的有关内容,介绍阿房宫的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作者丰富而生动的想象的史实根据。二是利用本文《自读提示》中的第一段文字了解杜牧写这篇赋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初步理解写此文的目的。

3.把握文章脉络

在简介文体特点、背景知识后就引导学生根据赋“体物”、“写志”的特点清理全文脉络,掌握文章“卒章显志”的结构模式,让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再深入一步。 实践证明:学生如果熟悉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就为诵读打好了基础。 二、反复朗读,抓住诵读教学的根本

古人云:“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所得尔。”学生要“有所得”,唯一的途径是“读”,诵读教学的根本也就是一个“读”字。

二、《阿房宫赋》一文教学怎样抓住“读”这一根本呢?

1.教师范读

《阿房宫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千百年来一直受到读书人的青睐。诵读的开始,教师要尽量表情达意地朗诵一遍,使学生入情入境,跃跃欲试,创造一种美好的气氛。

2.学生自读

字、词等方面的障碍直接影响诵读的效果,所以在学生诵读前必须借助书中的注释初读课文,清除文字障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作重点讲解以加深印象,节省时间。如本文中的“四海一”的“一”,“盘盘焉”的“焉”;“蜂房水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等,虽有注释,但必须板书,加以强调。

3.教师导读

所谓教师导读就是老师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读中见情,读出文意,反复朗读,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如气势磅礴的开头四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既写出了秦始皇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统一中国的英雄气概,又暗示了秦始皇兴土木,广声色,不惜人力物力而导致速亡的原因。文笔雄健,气冲霄汉。朗读必须读出气势,读出作者的情感来。又如“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是在铺陈空阔而密集的宫内建筑之后写的一个结句。读这一句要做到两点:“矗”字要重读,一字一个音节;读出作者对秦始皇劳民伤财的罪行无比愤慨的思想感情。这样指导朗读,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4.学生朗读

在教师指导之后,就是学生朗读了。在这个时候应鼓励学生摇头晃脑地尽情去读,先领读,接着自由读,后齐读。“体物”的内容指名读,“写志”的内容集体读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阿房宫赋教学反思(5)

上完《阿房宫赋》,感觉还不错,但也发现不少的问题。

第一课时,主要的内容是介绍杜牧和赋这种文体。由于学生对杜牧比较熟悉,所以一提到杜牧及他的诗时,学生就能把以前学过的杜牧的诗一字不漏地背出来,这是一种好现象。而我也趁这个机会补充一些关于杜牧的知识,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记住,我觉得这种方法不错,效果也挺好的。接着就介绍“赋”这种文体。由于在必修一讲古典诗歌时介绍过“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所以介绍“赋”时直接由这三种表现手法引入,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例如,讲赋的来源、特点时,学生都能知道一些,我只要补充一点就可以了。当然,赋的分类,还是要我自己来说。象《子虚》《上林》《别赋》《阿房宫赋》这些文章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特别是《子虚》《上林》。我的想法是把赋的分类讲解了,其中还能够涉及到四个时代的文章特点:汉代的古赋篇幅大,形式较自由,以四言六言为主,也有变革,三言七言等,而且多是问答形式,多生僻字,铺张扬厉,辞采也较为华丽;俳赋,也叫骈赋,形式就比古赋较固定了,而且多用典,带有骈文的特点,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律赋,是唐宋时科举考试时常用的文体,多由皇帝或考官出八个字为韵脚,形式更为固定,压韵也严格,多为文字游戏;文赋,则是相对自由的文体,受古文运动的影响,因而也有人把古赋和文敷合称古赋,其中文赋在铺排的基础上拓开了议论的内容,先河之作就是《阿房宫赋》,典范是《前赤壁赋》,文赋是以写散文的方式来写的,所以在形式上也就有了散文的气势,而且它追求的是清新流畅的文风,这就和其他的赋有了区别。可以说文赋接近于散文了。这样解释了之后,学生对赋这种文体就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对以后的学习也有帮助。

第二课时是梳理文言知识。由于这篇课文是高一的第一个文言文单元的第一课书,所以我很注重对文言知识的积累,也要求学生务必把课文中的文言知识记牢,只有把文意弄懂了,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丰富的知识内涵。一开始,我对学生是很有信心的,毕竟,我教的两个班学生素质还是不错,我相信他们能根据教辅书的内容自主梳理。然而,我错了。当我口干舌燥地解释了一大通之后,学生还是用茫然无措的眼神看着我时,我才意识到,这些学生有一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他们对语法知识一头雾水,有听没有懂,连带的,根本没有多少学生弄得懂我所说的文言知识。因此,这一课时,效果其差。同时也使我意识到,学生要学习好文言文,必须把语法知识补上。于是,我专门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为他们讲本应在初中时该学却又没学的语法知识。内容包括词性、句子成分和关联词语。讲完之后,收获还是挺大的。虽然学生对语法知识还是一知半解,但这对他们学习文言文已经有很大的帮助,基本上达到我预设的目标。梳理好知识点之后,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就简单多了。所以第三课时上得比较轻松,效果也不错。

其实,我是第二次教这篇课文了。但好象每次教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一次理解似乎更深入了,也更能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欣赏这一名篇。有人曾说,“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常读常新,“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好的文章何尝不是这样。因此,我觉得在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欣赏好的文章,陶冶他们的性情,让他们得到美的享受,这才是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


阿房宫赋教学反思(6)

《阿房宫赋》较为圆满地结束,结果也令我满意,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的解决。下面主要谈一谈《阿房宫赋》一文的“诵读教学”。

一、初步理解,打好诵读教学的基础

诵读教学的第一步是对文章的初步理解。实践证明,只有大致理解了文意,才有诵读的基础。否则浪费时间,难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要达到初步理解的程度,不同的文章所涉及的内容不同。进行诵读教学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对所读文章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就《阿房宫赋》来说,要抓住三个方面:

1、掌握文体特点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阿房宫赋》是一篇文赋,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铺采文”就是铺陈文采辞藻,指的是形式上的特点;“体物写志”就是咏物说理,指的是内容上的特点。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学生了解了这些特点,对驾驭全文的内容必有一定的帮助。

2、了解时代背景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凡文章都有它的写作背景,了解了写作背景对理解文章内容不无益处。诵读《阿房宫赋》时介绍两个方面的背景知识:一是借助《史记·项羽本纪》上面的有关内容,介绍阿房宫的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作者丰富而生动的想象的史实根据。二是利用本文《自读提示》中的第一段文字了解杜牧写这篇赋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初步理解写此文的目的。

3、把握文章脉络

在简介文体特点、背景知识后就引导学生根据赋“体物”、“写志”的特点清理全文脉络,掌握文章“卒章显志”的结构模式,让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再深入一步。实践证明:学生如果熟悉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就为诵读打好了基础。

二、反复朗读,抓住诵读教学的根本

古人云:“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所得尔。”学生要“有所得”,唯一的途径是“读”,诵读教学的根本也就是一个“读”字。《阿房宫赋》一文教学怎样抓住“读”这一根本呢?

1、教师范读

《阿房宫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千百年来一直受到读书人的青睐。诵读的开始,教师要尽量表情达意地朗诵一遍,使学生入情入境,跃跃欲试,创造一种美好的气氛。

2、学生自读

字、词等方面的障碍直接影响诵读的效果,所以在学生诵读前必须借助书中的注释初读课文,清除文字障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作重点讲解以加深印象,节省时间。如本文中的“四海一”的“一”,“盘盘焉”的“焉”;“蜂房水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等,虽有注释,但必须板书,加以强调。

3、教师导读

所谓教师导读就是老师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读中见情,读出文意,反复朗读,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如气势磅礴的开头四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既写出了秦始皇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统一中国的英雄气概,又暗示了秦始皇兴土木,广声色,不惜人力物力而导致速亡的原因。文笔雄健,气冲霄汉。朗读必须读出气势,读出作者的情感来。又如“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是在铺陈空阔而密集的宫内建筑之后写的一个结句。读这一句要做到两点:“矗”字要重读,一字一个音节;读出作者对秦始皇劳民伤财的罪行无比愤慨的思想感情。这样指导朗读,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4、学生朗读

在教师指导之后,就是学生朗读了。在这个时候应鼓励学生摇头晃脑地尽情去读,先领读,接着自由读,后齐读。“体物”的内容指名读,“写志”的内容集体读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三、熟读成诵,达到诵读教学的目的

周正逵先生在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文言读本·前言》中指出: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诵读这个环节,指导学生把课文熟读成诵,使之烂熟于胸。这样不仅培养文言阅读能力有望,还会多方得益,终生受用不尽。“熟读成诵”,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诵读方法,《阿房宫赋》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指导背诵。

1、理清层次结构

著名教授石声淮先生说:“会背书者背结构。”这是经验之谈。一篇文章有段落,一个段落有层次,一个层次也有组成它的句子。背诵一篇文章可遵循由句到层,由层到段,由段到篇的基本规律,划整为零,聚零为整,逐层逐段地背诵,直至全篇。 《阿房宫赋》第二段较长,望而生畏。如果清理一下层次,就好背诵了。全段可分为三个层次:宫人来源,宫人生活,宫中珠宝。层次明晰,易于背诵,就是在一个极小的层次里也还可以寻找速记窍门。在“宫人生活”这一层中可以按时间顺序记忆:宫人早上起床后开镜──梳发──洗脸──焚香这是从一层一段而言。从全篇看更应该理清层次。《阿房宫赋》全文四段,前三段是“体物”,最后一段是“写志”。分清了这样的结构,背诵全文就方便多了。

2、注意句法特点

文章第四段由五个复句组成:开头两个并列复句指出了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接着两个假设复句,如“使则”,指出六国和秦若爱百姓就不会有如此下场;最后一个转折复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讽喻唐敬宗不要重蹈覆辙。利用句式特点弄清文章大意,背诵起来就很快了。

又如第三段有议论句,有描写句。若用波浪线划出议论句。全段议论、描写泾渭分明,分而背之,各个击破,记忆迅速。 3。利用修辞手法文赋这一文体运用对偶、排比、夸张等手法比较多,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帮助背诵。例如第一段中当背到“五步一楼”这一出句,不假思索就会对上“十步一阁”来,背了出句“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立即就会对出“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样利用对偶的句式就能加速记忆了。

又如第三段中间运用夸张和排比构成的一组描写句,就可以引导学生把夸张排比句压缩为“柱头多于农夫、椽子多于工女、钉头多于粟粒、瓦缝多于帛缕、栏槛多于城郭、乐声多于言语”的短句,再充分利用形象思维,按原文把句子展开,这一段内容便可以迅速记下来。

实践证明:诵读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它变“讲读中心”为“自学指导”,真正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它以诵读训练为主,以知识讲解为辅。打破了“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的旧教学格局,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阿房宫赋教学反思(7)

《阿房宫赋》教学反思范文

本课教学,我很注重对文言知识的积累,也要求学生务必把课文中的文言知识记牢,只有把文意弄懂了,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丰富的知识内涵。

一开始,我对学生是很有信心的,我相信他们能根据教辅书的内容自主梳理。然而,我错了。当我口干舌燥地解释了一大通之后,学生还是用茫然无措的眼神看着我时,我才意识到,这些学生有一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他们对语法知识一头雾水,有听没有懂,连带的,根本没有多少学生弄得懂我所说的文言知识。同时也使我意识到,学生要学习好文言文,必须把语法知识补上。于是,我专门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为他们讲本应在初中时该学却又没学的语法知识。内容包括词性、句子成分和关联词语。

讲完之后,收获还是挺大的。虽然学生对语法知识还是一知半解,但这对他们学习文言文已经有很大的帮助,基本上达到我预设的目标。梳理好知识点之后,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就简单多了。

相关推荐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感悟500字

九年级语文
傅雷,曾是一个很暴躁的人,妻子和儿子一旦做了错事,哪怕一点点小事,就会遭到他的毒打,知道他40岁时父性才觉醒。《傅雷家书》中的种.种事情大到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无不细致,这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关
展开详情

语文写作:细节描写

高三语文
笔记摘录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物的描写也有人把不为人注意的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视作细节描写。它着眼于细小,却是刻画人物形象、推动事件发展、烘托文章主题的重要手段,是优秀记
展开详情

等差数列的教案(推荐20篇)

教案
等差数列的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通项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1)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了
展开详情

关于成功的小故事(推荐20篇)

故事
关于成功的小故事(1)励志故事之积蓄能量毛竹是一种生长在亚洲一些国家的竹子。在它一生中的最初五年里,你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即使生长环境十分理想也同样如此。但是,只要五年时间一过,它就会像施了魔法一样
展开详情

关于爱情的诗歌朗诵(精品10篇)

诗歌
关于爱情的诗歌朗诵(1)从满天的星星里捞出一双眼睛秋水瘦了它还一直亮着,亮着我就不会失去方向翻过山峦风里还有她的体味哪怕,走了千里万里端起碗,我就听见那声带着泥土味道的呼喊那些年,打的补丁一针一线,还
展开详情

生命的精彩600字精彩作文

五年级语文
生命,很宝贵,生命,很美好,同时,生命好辛苦。人生是一个不断战胜自我,从而达到一个新的人生高度的过程,要想活得精彩,那就需要你学习,需要你一次又一次地自我成熟,自我超越,自我历练。十次,百次,千次,捶
展开详情

朗诵的诗歌散文(通用8篇)

诗歌
朗诵的诗歌散文(1)《雨巷》作者/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
展开详情

我和我的祖国教案(实用16篇)

教案
我和我的祖国教案(1)【教学重点和难点】1、对诗歌感情(我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把握和朗读的方法(深沉而悲痛、舒缓、低沉);2、朦胧诗的写作特点(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曲折委婉地抒
展开详情

高二作文挫折800字

高二语文
山有了悬崖峭壁才更险峻;海有了惊涛骇浪才更深邃;天空有了风雨雷电才更壮阔;人生有了挫折才更完美。因为一帆顺风的人生是了无生趣的,有了挫折这一“调味剂”,我们的人生才会有跌宕起伏的壮美。战胜挫折,需要坚
展开详情

机械专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800字

实践心得
经过一个月的金工实习,的确使我受益匪浅,只从课本去了解认识机器,远不如实际操作一下,这样才能对那些课本上的知识才能真正明白,对机械制造才有兴趣。通过实习,让我认识了一些机器,懂得了其基本操作,知道了机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绿野仙踪读书心得范文 关于军训趣事作文500字 高三语文重要学习方法 读后感高二600字2022 糟糕透了和精彩极了说课稿(热门17篇) 考试之后作文范文 我想有一个家作文 初一英语重要短语笔记 《鸿门宴》读书笔记 语文新课标测试题(汇总6篇) 县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高考座右铭 端午节小学优秀作文500字 欣赏人生600字七年级作文 阿那克西曼德 告别650字优秀范文 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 1000字读后感高二范文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感悟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推荐 传统节日故事(集合15篇) 暑期个人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关于声音的成语(汇总6篇) 钥匙800字优秀满分作文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祝寿的对联(汇编15篇) 高中读书笔记300字 《暮光之城》读书笔记 期中考试的作文300字 牵挂阅读答案(集合5篇) 英语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 大学英语教学总结 二年级日记:舞蹈课 紧张的考试作文 三年级日记大全 父爱母爱中考作文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推荐20篇)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范文 实用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模板 语文三年级下册期中模拟试题 大学英语作文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精品19篇) 爬山虎的脚教案第二课时(优选4篇) 四大名著读书笔记500字 关于孔子的名言警句 小田鼠的背带裤教案(通用6篇) 必修一数学函数知识点(推荐5篇) 六月毕业季句子(精品5篇) 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教案(实用9篇) 搞笑的励志句子(热门4篇) 读书的笔记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650字优秀范文 提高复习效率的十大有效技巧 金钱的魔力读后感 人与永恒读书笔记示例 2022年安徒生童话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小学数学教学指导 2022年中考政治复习纲要串讲笔记 防火安全小知识顺口溜集锦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案例 小书包说课稿(推荐4篇) 单位春节对联(优质4篇) 初二物理下学期知识点梳理 德育开题报告(集合6篇) 寓言故事400(精选19篇) 大学英语心得体会 高二数学导数函数相关知识点 高二感恩父母演讲稿1000字 夏天的风光400字作文优秀范文 关于科普知识作文600字 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考试心情作文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甄选5篇) 初中优秀的学习方法介绍 现实又很扎心的句子(甄选6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 网络课程 晁错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不懂就要问教学反思(优质7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汇总15篇) 二年级作文小白兔 有关难忘的考试作文300字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范文 安全知识的作文400字 寒号鸟教学设计(通用20篇) 2022年教师节祝福语短信大全 安全知识的作文400字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关于我的家庭教育作文 我的天空600字精彩作文 实用的安全知识作文 大大和小小教案(精编16篇) 见习生的评语(汇集5篇) 关于数控课考试题目汇总附考试说明 教育文摘读后感范文 巨人的花园读后感范文 考试“三部曲”作文 阅读题及答案(集锦15篇)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大一入学军训感想 一年级小学生写作指导方法 《公冶长背诺》阅读题答案 2020年的清明节谚语 心情美丽的句子(汇总3篇) 高考如何提高英语听力,最后11天逆袭绝招!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甄选16篇) 高三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正能量人生座右铭 句子结构(必备15篇) 宁君 高一生物重要概念总结 激励的诗词(汇编5篇) 大学寒假实践工作心得 《高级会计实务》考前练习题 时间的记忆550字五年级作文 珍惜时间主题班会(优质19篇) 中考作文 家长对孩子假期评语(通用7篇) 教师节的活动策划 初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套路 社团活动教案(优选19篇) 高考满分英语作文 关于我的家庭的英语作文(汇总7篇) 2022小满节气祝福语100句 安全知识作文300字 有关悲伤的签名 备战期中考试作文 北大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如果我有一支神笔记叙文 数控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 民族团结教学反思(必备7篇) 化学推断题型解题技巧(优质4篇) 最新高一数学学习方法归纳总结大全 北宋的政治知识点(精选3篇) 感恩教师节演讲稿2022题目(甄选4篇) 高三励志演讲稿5分钟 最新财务面试题目及答案 消防安全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甄选3篇) 难忘的母亲节600字六年级作文范文 教师节诗歌(甄选19篇) 新员工军训心得体会 高中作文英语范文大全 中学生操行评语(优质20篇) 大学英语邀请函范文 我的假日生活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雕花烟斗》阅读答案 色彩600字话题作文字 2022年呼兰河传读书笔记500字 2022高考冲刺地理复习资料 健康《我爱洗手》教案(汇总6篇) 信心的故事(精品8篇) 关于母爱的作文600字 2022年有关感悟青春的初中作文600字 低碳环保实践心得体会 英语学习复习计划 关于升学宴邀请函(优质6篇) 大学新生的军训总结 唯一的听众读后感 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优秀议论文标题(甄选3篇) 《哈姆莱特》读书笔记 领导对员工年终评语(精品5篇) 慈母情深课件(合集12篇) 关于道德议论文(集合9篇) 安全知识观后感800字范文 期末测试高二数学题 游京杭大运河话题作文 海事局笔试题技巧,以及蒙题方法 高二的英语作文范文 大班教育笔记 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反思(热门6篇) 奶奶的故事(实用17篇) 考试总结作文 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值得收藏的经典语录 大学生优秀英语作文 社区实践个人心得体会 期中考试的作文300字 高一政治学习小窍门 珍珠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选16篇) 儿童经典绕口令大全 邓稼先读后感作文 小说知识点(精品15篇) 英语教师2022实习报告范文来了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通用6篇) 西藏散文(汇集8篇) 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观后感 德里奥·托莱多 紧急电话安全教案(汇集18篇) 八年级历史上册15-22课知识点归纳 2022年笑猫日记读后感范文 以义卖为话题的小学四年级作文 小学语文练习题 报纸游戏教案(优选16篇)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努力坚持的句子(实用17篇) 满分作文大全300字(精编17篇) 西瓜的谜语(推荐4篇) 学校消防安全知识顺口溜(精选5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