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分式方程教案(汇集6篇)

分式方程教案(汇集6篇)

L*** 23-02-11 教案

分式方程教案(1)

一,内容综述:

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

在学习简单的分式方程的解法时,是将分式方程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复杂的(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也一样,就是设法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即

分式方程整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方法

(1)去分母法

去分母法是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使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但要注意,可能会产生增根。所以,必须验根。

产生增根的原因:

当最简公分母等于0时,这种变形不符合方程的同解原理(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所得方程与原方程同解),这时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不一定是原方程的解。

检验根的方法:

将整式方程得到的解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为了简便,可把解得的根直接代入最简公分母中,如果不使公分母等于0,就是原方程的根;如果使公分母等于0,就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注意:增根是所得整式方程的根,但不是原方程的根,增根使原方程的公

分母为0。

用去分母法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i)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ii)解所得的整式方程;

(iii)验根做答

(2)换元法

为了解决某些难度较大的代数问题,可通过添设辅助元素(或者叫辅助未知数)来解决。辅助元素的添设是使原来的未知量替换成新的未知量,从而把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未知量向已知量转化,这种思维方法就是换元法。换元法是解分式方程的一种常用技巧,利用它可以简化求解过程。

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i)设辅助未知数,并用含辅助未知数的代数式去表示方程中另外的代数式;

(ii)解所得到的关于辅助未知数的新方程,求出辅助未知数的值;

(iii)把辅助未知数的值代回原设中,求出原未知数的值;

(iv)检验做答。

注意:

(1)换元法不是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它是解一些特殊的分式方程的特殊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用换元法把原方程化简,把解一个比较复杂的方程转化为解两个比较简单的方程。

(2)分式方程解法的选择顺序是先特殊后一般,即先考虑能否用换元法解,不能用换元法解的,再用去分母法。

(3)无论用什么方法解分式方程,验根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分式方程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应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会建构函数“模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发展抽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变量与对应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函数观点,体会一次函数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2。难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3。关键:从数形结合分析思路入手,提升应用思维。

教学方法

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地熟悉一次函数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5、小芳以200米/分的速度起跑后,先匀加速跑5分,每分提高速度20米/分,又匀速跑10分,试写出这段时间里她的跑步速度y(单位:米/分)随跑步时间x(单位:分)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y=

例6、A城有肥料200吨,B城有肥料300吨,现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C、D两乡。从A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24元,现C乡需要肥料240吨,D乡需要肥料260吨,怎样调运总运费最少?

解:设总运费为y元,A城往运C乡的肥料量为x吨,则运往D乡的肥料量为(200—x)吨。B城运往C、D乡的肥料量分别为(240—x)吨与(60+x)吨。y与x的关系式为:y=20x+25(200—x)+15(240—x)+24(60+x),即y=4x+10040(0≤x≤200)。

由图象可看出:当x=0时,y有最小值10040,因此,从A城运往C乡0吨,运往D乡200吨;从B城运往C乡240吨,运往D乡60吨,此时总运费最少,总运费最小值为10040元。

拓展:若A城有肥料300吨,B城有肥料200吨,其他条件不变,又应怎样调运?

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119练习。

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表现。

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20习题14。2第9,10,11题。


分式方程教案(3)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

例  解方程:

(1)2x+xx+3=1; (2)15x=2×15 x+12;

(3)2(1x+1x+3)+x-2x+3=1.

解 (1)方程两边都乘以x(3+3),去分母,得

2(x+3)+x2=x2+3x,即2x-3x=-6

所以 x=6.

检验:当x=6时,x(x+3)=6(6+3)≠0,所以x=6是原分式方程的根.

(2)方程两边都乘以x(x+12),约去分母,得

15(x+12)=30x.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12.

检验:当x=12时,x(x+12)=12(12+12)≠0,所以x=12是原分式方程的根.

(3)整理,得

2x+2x+3+x-2x+3=1,即2x+2+x-2 x+3=1,

即 2x+xx+3=1.

方程两边都乘以x(x+3),去分母,得

2(x+3)+x2=x(x+3),

即 2x+6+x2=x2+3x,

亦即 2x-3x=-6.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6.

检验:当x=6时,x(x+3)=6(6+3)≠0,所以x=6是原分式方程的根.

二、新课

例1 一队学生去校外参观,他们出发30分钟时,学校要把一个紧急通知传给带队老师,派一名学生骑车从学校出发,按原路追赶队伍.若骑车的速度是队伍进行速度的2倍,这名学生追上队伍时离学校的距离是15千米,问这名学生从学校出发到追上队伍用了多少时间?

请同学根据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答:骑车行进路程=队伍行进路程=15(千米);

骑车的速度=步行速度的2倍;

骑车所用的时间=步行的时间-0.5小时.

请同学依据上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答案:

方法1 设这名学生骑车追上队伍需x小时,依题意列方程为

15x=2×15 x+12.

方法2 设步行速度为x千米/时,骑车速度为2x千米/时,依题意列方程为

15x-15 2x=12.

解 由方法1所列出的方程,已在复习中解出,下面解由方法2所列出的方程.

方程两边都乘以2x,去分母,得

30-15=x。

所以   x=15.

检验:当x=15时,2x=2×15≠0,所以x=15是原分式方程的根,并且符合题意.

所以骑车追上队伍所用的时间为15千米 30千米/时=12小时.

答:骑车追上队伍所用的时间为30分钟.

指出:在例1中我们运用了两个关系式,即时间=距离速度,速度=距离 时间.

如果设速度为未知量,那么按时间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如果设时间为未知量,那么按

速度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所列出的方程都是分式方程.

例2 某工程需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由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现由甲、乙两队合做两天,剩下的工程由乙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多少天?

分析;这是一个工程问题,在工程问题中有三个量,工作量设为s,工作所用时间设为t,工作效率设为m,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

s=mt,或t=sm,或m=st.

请同学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答案:

方法1 工程规定日期就是甲单独完成工程所需天数,设为x天,那么乙单独完成工程所需的天数就是(x+3)天,设工程总量为1,甲的工作效率就是x1,乙的工作效率是1x+3.依题意,列方程为

2(1x+1x3)+x2-xx+3=1.

指出:工作效率的意义是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

方法2 设规定日期为x天,乙与甲合作两天后,剩下的工程由乙单独做,恰好在规定日期完成,因此乙的工作时间就是x天,根据题意列方程

2x+xx+3=1.

方法3 根据等量关系,总工作量—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设规定日期为x天,则可列方程

1-2x=2x+3+x-2x+3.

用方法1~方法3所列出的方程,我们已在新课之前解出,这里就不再解分式方程了.重点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三、课堂练习

1.甲加工18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乙可以加工240个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少加工5个零件,求两人每小时各加工的零件个数.

2.A,B两地相距135千米,有大,小两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大汽车比小汽车早出发5小时,小汽车比大汽车晚到30分钟.已知大、小汽车速度的比为2:5,求两辆汽车的速度.

答案:

1.甲每小时加工15个零件,乙每小时加工20个零件.

2.大,小汽车的速度分别为18千米/时和45千米/时.

四、小结

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基本相同,不同点是,解分式方程必须要验根.一方面要看原方程是否有增根,另一方面还要看解出的根是否符合题意.原方程的增根和不符合题意的根都应舍去.

2.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一般是求什么量,就设所求的量为未知数,这种设未知数的方法,叫做设直接未知数.但有时可根据题目特点不直接设题目所求的量为未知量,而是设另外的量为未知量,这种设未知数的方法叫做设间接未知数.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时,设间接未知数,有时可使解答变得简捷.例如在课堂练习中的第2题,若题目的'条件不变,把问题改为求大、小两辆汽车从A地到达B地各用的时间,如果设直接未知数,即设,小汽车从A地到B地需用时间为x小时,则大汽车从A地到B地需(x+5-12)小时,依题意,列方程

135 x+5-12:135x=2:5.

解这个分式方程,运算较繁琐.如果设间接未知数,即设速度为未知数,先求出大、小两辆汽车的速度,再分别求出它们从A地到B地的时间,运算就简便多了.

五、作业

1.填空:

(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m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n小时完成,如果两人合做,完成这件工作的时间是______小时;

(2)某食堂有米m公斤,原计划每天用粮a公斤,现在每天节约用粮b公斤,则可以比原计划多用天数是______;

(3)把a千克的盐溶在b千克的水中,那么在m千克这种盐水中的含盐量为______千克.

2.列方程解应用题.

(1)某工人师傅先后两次加工零件各1500个,当第二次加工时,他革新了工具,改进了操作方法,结果比第一次少用了18个小时.已知他第二次加工效率是第一次的2.5倍,求他第二次加工时每小时加工多少零件?

(2)某人骑自行车比步行每小时多走8千米,如果他步行12千米所用时间与骑车行36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求他步行40千米用多少小时?

(3)已知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20千米,如果此船在某江中顺流航行72千米所用的时间与逆流航行48千米所用的时间相同,那么此江水每小时的流速是多少千米?

(4)A,B两地相距135千米,两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大汽车比小汽车早出发5小时,小汽车比大汽车晚到30分钟.已知两车的速度之比是5:2,求两辆汽车各自的速度.

答案:

1.(1)mn m+n; (2)m a-b-ma; (3)ma a+b.

2.(1)第二次加工时,每小时加工125个零件.

(2)步行4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40 4=10(时).答步行40千米用了10小时.

(3)江水的流速为4千米/时.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教学设计中,对于例1,引导学生依据题意,找到三个等量关系,并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方程;对于例2,引导学生依据题意,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列出方程.这种安排,意在启发学生能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养成灵活的思维习惯.这就为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充分发挥例题的模式作用.例1是行程问题,其中距离是已知量,求速度(或时间);例2是工程问题,其中工作总量为已知量,求完成工作量的时间(或工作效率).这些都是运用列分式方程求解的典型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和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以及列方程求解的思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模式的主要特征的理解和识另?别,让学生弄清哪些类型的问题可借助于分式方程解答,求解的思路是什么.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 ,则是识别问题类型,能把面对的问题和已掌握的模式在头脑中建立联系,探求解题思路.

3.通过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数学,渗透了方程的思想方法,从中使学生认识到方程的思想方法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一个锐利武器.方程的思想方法可以用“以假当真”和“弄假成真”两句话形容.如何通过设直接未知数或间接未知数的方法,假设所求的量为x,这时就把它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量.通过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此时是把已知量与假设的未知量平等看待,这就是“以假当真”.通过解方程求得问题的解,原先假设的未知量x就变成了确定的量,这就是“弄假成真”.

数学教案-分式方程的应用


分式方程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

3.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并掌握解分式方程的验很方法.

4.在学生掌握了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方程验根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技巧.

5.通过学习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从而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2)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方法及其中的转化思想.

2.教学难点 :理解解分式方程时产生增根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设问和同学讨论相结合,使同学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掌握分式方程解法.

四、教学手段

演示法和同学练习相结合,以练习为主.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及引入新课

1.提问: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

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

解:(1)当 时。

左边=。

右边=0。

∴左边=右边。

(2)

(3)

3、在本章开始我们曾提出一个问题,经过分析得到问题的量为两个分式: , 根据量间的关系列出方程:

这个方程和我们以前所见过的方程不同,它的主要特点是:分母中含有未知数,这种方程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分式方程.

(二)新课

板书课题:

板书:分式方程的定义.

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以前学过的方程都是整式方程.

练习:判断下列各式哪个是分式方程.(投影)

(1) ; (2) ; (3) ;

(4) ; (5)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1)、(2)是整式方程,(3)是分式,(4)(5)是分式方程.

1、如何求解方程 ?

先由同学讨论如何解这个方程.

在同学讨论的基础上分析:由于我们比较熟悉整式方程的解法,所以要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其关键是去掉含有未知数的分母.如何去掉?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

解: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x(x-6)得

90(x-6)=60x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18.

如果我们想检验一下这种方法,就需要检验一下所求出的'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检验:把x=18代入原方程

,

左边=右边

∴x=18是原方程的解.

2、如何解方程 ?

此题可由学生讨论解决.

解: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x+1)(x-1),得整式方程x+1=2

解整式方程,得x=1.

x=1时原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检验:将x=1代入原方程,可知x=1使分式方程两边的分式分母均为零,这两个分式没意义,因此x=1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原方程无解.

讨论:1、2两题都是方程两边同除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为什么2求出的x=1不是原方程的解,而我们又得到了x=1呢?

分析:方程同解原理2指出:方程的两边都乘以不等于零的同一个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同解.

在解1中,方程两边都乘以x(x-6),接着求出x=18,而当x=18时,2(x+5)=216,所以相当于方程两边都乘以16(≠0),因此所得的整式方程与原方程同解.

在解2中,方程两边都乘以(x+1)(x-1),接着求出x=1,相当于方程两边都乘以零,结果使原方程无意义,这样得到的整式方程与原方程不同解.

像这样,在方程变形时,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方程的根,这种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

注意:由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中,要去分母就必须同乘一个整式,但整式可能为零,不能满足方程变换同解的原则,就使得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因此解分式方程后就必须检验.

由此可以想到,只要把求得的x的值代入所乘的整式(即最简公分母),若该式的值不等于零,则是原方程的根;若该式的值为零,则是原方程的增根.如能保证求解过程正确,则这种验根方法比较简便.

例1、解方程

对于例题给学生示范做题的格式、步骤. (投影显示步骤格式)

解:方程两边同乘x(x-2),约去分母,得

5(x-2)=7x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5.

检验:把x=-5代入最简公分母

x(x-2)=35≠0。

∴x=-5是原方程的解.

例2、解方程

解: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x-2),约去分母,得

1=x-1-3(x-2). ( -3这项不要忘乘)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2.

检验:当x=2时,代入最简公分母(x-2)=0。

∴x=2是增根。

∴原方程无解.

注意:要求学生一定要严格按解题格式步骤完成.

(三)总结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四)练习

教材P.98中1由学生在黑板上写,教师订正.

六、作业

教材P.101中1.

七、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能用去分母的方法或换元的方法求此类方程的解,并会验根.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通过本节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2.教学难点 :解分式方程,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必须进行检验.

3.教学疑点:学生容易忽视对分式方程的解进行检验通过对分式方程的解的剖析,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解分式方程必须进行检验的重要性.

4.解决办法:(l)分式方程的解法顺序是:先特殊、后一般,即能用换元法的方程应尽量用换元法解.(2)无论用去分母法解,还是换元法解分式方程,都必须进行验根,验根是解分式方程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步骤.(3)方程的增根具备两个特点,①它是由分式方程所转化成的整式方程的根②它能使原分式方程的公分母为0.

三、教学步骤

(一)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分式方程?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方法与步骤是什么?

(2)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为什么要检验?检验的方法是什么?

(3)解方程,并由此方程说明解方程过程中产生增根的原因.

通过(1)、(2)、(3)的准备,可直接点出本节的内容: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相同.

在教师点出本节内容的处理方法与以前所学的知识完全类同后,让全体学生对照前面复习过的分式方程的解,来进一步加深对“类比”法的理解,以便学生全面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前面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例题,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例题讲解

例1  解方程.

分析  对于此方程的解法,不是教师讲如何如何解,而是让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使用原来的方法,去通过试的手段来解决,在学生叙述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解:两边都乘以,得

去括号,得

整理,得

解这个方程,得

检验:把代入,所以是原方程的根.

∴  原方程的根是.

虽然,此种类型的方程在初二上学期已学习过,但由于相隔时间比较长,所以有一些学

生容易犯的类型错误应加以强调,如在第一步中.需强调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另

外,在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后,所得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由于是解

分式方程,所以在下结论时,应强调取一即可,这一点,教师应给以强调.

例2  解方程

分析:解此方程的关键是如何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而转化为整式方程的关键是

正确地确定出方程中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由于此方程中的分母并非均按的降幂排列,所

以将方程的分母作一转化,化为按字母终X进行降暴排列,并对可进行分解的分母进行分解,从而确定出最简公分母.

解:方程两边都乘以,约去分母,得

整理后,得

解这个方程,得

检验:把代入,它不等于0,所以是原方程的根,把

代入它等于0,所以是增根.

∴   原方程的`根是

师生共同解决例1、例2后,教师引导学生与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

例3  解方程.

分析:此题也可像前面例l、例2一样通过去分母解决,学生可以试,但由于转化后为一元四次方程,解起来难度很大,因此应寻求简便方式,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部分  和互为倒数,由此可设  ,则可通过换元法来解题,通过求出y后,再求原方程的未知数的值.

解:设,那么,于是原方程变形为

两边都乘以y,得

解得

.

当时,去分母,得

解得;

当时,去分母整理,得

检验:把分别代入原方程的分母,各分母均不等于0.

∴  原方程的根是

.

此题在解题过程中,经过两次“转化”,所以在检验中,把所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中的分母进行检验.

巩固练习:教材P49中1、2引导学笔答.

(二)总结、扩展

对于小结,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出.

本节内容的小结应从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所学知识采用了什么数学思想及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

本节我们通过类比的方法,在已有的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基础上,学习了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在具体方程的解法上,适用了“转化”与“换元”的基本数学思想与基本数学方法.

此小结的目的,使学生能利用“类比”的方法,使学过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认知结构,便于学生掌握.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50中A1、2、3.

2.教材P51中B1、2

五、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1

解方程:

分析:若去分母,则会变为高次方程,这样解起来,比较繁,注意到分母中都有,可用换元法降次

设,则原方程变为

∴或无解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

探究活动2

有农药一桶,倒出8升后,用水补满,然后又倒出4升,再用水补满,此时农药与水的比为18:7,求桶的容积.

解:设桶的容积为 升,第一次用水补满后,浓度为 ,第二次倒出的农药数为4. 升,两次共倒出的农药总量(8+4· )占原来农药 ,故

整理。

(舍去)

答:桶的容积为40升.

数学教案-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教案(6)

新城中学集体备课纸 第  周         使用人       年级  八 科目  数学 课题 23.1分式方程 第 1 课时 主备人  申柱芳 初备 时间     讨论 时间   讲授 时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会按一般步骤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2、使学生检验解的原因,知道解分式方程须验根并掌握验根的方法 重点难点: 1.  了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的原因;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小明和小亮进行百米赛跑,当小明达到终点时,小亮离终点还有5米,如果小明比小亮每秒多跑0.35米,你知道小明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吗? 轮船在水中顺水航行80千米所需的时间和逆水航行60千米所需时间相同,已知水流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分析: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 (1)轮船顺流航行速度为    千米/时,逆流航行速度为   千米/时。 (2)顺流航行80千米所用时间为      小时。 (3)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为      小时, (4)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议一议:方程 特征: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数——分式方程。 想一想: 是不是分式方程?   归纳:确定是不是分式方程,主要是看是否符合分式方程的概念,方程中含有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有未知数,像这样的方程才属于分式方程。 做一做:在方程:(1)    (2) (3)   (4) 中,是分式方程的有       。 讨论:怎样解方程   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得出去分母,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解方程: (1)  +1 分析: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是去分母,首先要找出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再在方程左右两边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求解。 解:方程两边同乘 -1,得     +1=-( -3)+( -1)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1 当 =1时,原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这说明 =1不是原分式方程的根(或解)。我们把这样的根叫做方程的增根此时原分式方程无解。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进行验根。 (2) 解:方程两边同乘 +2,得 2-(2- )=3( +2)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3 检验:当 =-3时, +2≠0. 所以 =-3是原方程的根。   想一想:增根:两个因素必须同时满足:(1)使得分式分母中有因式为0 (2)增根一定是分式方程去分母后所的整式方程的解。 例2: 已知关于x的方程 有增根,求m。 分析:若有增根肯定是 =3,所以,去分母后,把 =3代入所得的整式方程,就求出m的值了。详解略 例3:如果分式方程 无解,求m。 分析:若方程无解,只能是有增根 =-1,所以,去分母后,把 =-1代入所得的整式方程,就求出m的值了。详解略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增根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值应使最简公分母为0,二是其值应是去分母后所的整式方程的根。 五、课堂跟踪反馈: 106页练习1、2 六、作业: . 106页习题1、(2)(3)(4),2   修改建议 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

高中关于旅游的英语作文

高考辅导资料
I choseasmallislandcountryonthePacificThisoptionisnottonot elected,sohadtochooseaVeryearlytogoabroad
展开详情

万圣节快乐作文

知识分享
万圣节对我们班主任来说,有些其它的意义,因为,那一天是他期待已久的生日。也是全班准备许久的日子。前几周,班长以“开班会”把老师请到教室休息室去,打算要给老师一个惊喜。开班会时班长问大家要玩什么游戏?要
展开详情

高一语文采薇翻译原文

高一语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展开详情

人间草木读书笔记800字范文

八年级语文
笔尖流转,勾勒着华夏的符号。娓娓而来,人间的一草一木传出芳香。我们举头望天,看得到铺天盖地的雾霾沉寂了世界,却看不到飞鸟的奋力翱翔,闪烁它生命的光辉;我们穿过树下,看得到满地的枯黄阻碍行走,却看不到树
展开详情

小当阳

全科知识
距木鱼镇6公里,海拔952米,从木鱼坪乘车过去10分钟就可以到了。小当阳有神农架古老植物园,园内保存着很多古老的孓遗植物活株,最有名的是一棵千年铁坚杉,高约36米、直径2.45米,需六人合抱;树干坚硬
展开详情

高考语文经典作文素材大全

高三语文
1、“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人,或许该带着一份超然上路。去领略世界,海阔天空。2、我们活于世上,自是来品味世之珍瑰,谁愿带着烦恼上路,悲恨不知所终,没有什么忧
展开详情

优秀班组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
新义公司探放水队王智班,现有职工28人,专业技术人员多,业务水平强,班组整体素质高。该班主要负责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质量标准化的创建工作。两年来,在班长王智同志的带领下,消灭了轻伤以上的人身事故,完
展开详情

教育教学座右铭

名人名言
1)言力所能及之言,做力所能及之事,思力所不及之思。2)说老实话,干良心事。3)爱已之心爱人,律人之心律已。4)内存一个爱,外显一个笑。5)高标准,严要求,励精图治,奋创辉煌。6)让孩子们成为我心中最
展开详情

哲理议论文(优选13篇)

议论文
哲理议论文(1)人生哲理也是一则小小的素材中的一篇。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短小的故事,是一个迷宫设计者,设计了一个迷宫,迷宫中央放了一根金条,用于奖励能进入并顺利走出来的得胜者。设计者每月举行一次比赛;慕
展开详情

孩子叛逆怎么办父母怎么教育

家庭教育
1、亲子之间的沟通这个是最根本的,也许很多父母和孩子都会有代沟,总琢磨不到孩子想什么,可是做为父母,你们有真心实意的和孩子沟通过么?不要拿自己是大老人什么的来压孩子,这个是孩子最反感的,要和孩子想朋友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雪橇犬之歌》读书笔记最新范文 高二作文孔子800字范文 销售激励故事(推荐18篇) 琴声悠悠550字六年级作文 立定跳远教学反思(热门19篇) 兔字成语(汇编8篇)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关于诚信的成语(集锦3篇) 会计电算化专业大学生求职信 语文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纪念五四精神演讲稿三分钟_五四精神传承有我演讲稿 销售助理实习日记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知识点总结 qq个性签名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范文 写景作文600(集锦17篇) 白蚂蚁怎么彻底消灭干净 有关考试的作文400字 工作励志句子大全(集合7篇) 初中英语教学培训学习随笔 初一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300字 优秀员工事迹材料 个人暑期实践心得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初三政治选择题 电脑的故事作文(精选3篇) 关于大学转专业申请书范文 先下手为强 小石潭记说课稿(实用16篇) 全等三角形判定教学反思(必备20篇) 新生开学军训心得体会 考研英语翻译语法的指导 形容伤心难过的句子(优选6篇) 以金鱼为话题的小学四年级作文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功率教学反思(汇集15篇) 描写果园的比喻句 六年级第六单元作文 实践活动心得300字 高中政治大题必背知识点 牵动心灵的声音500字初中作文 2022年物流仓储毕业生的实习报告 爱心公益事迹材料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书心得 三伏天传统吃什么 高中历史复习方法与技巧(甄选4篇) 《程门立雪》读书笔记 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 家庭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2022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pep小升初英语作文开头 瓶子和盖子教案(集合9篇) 幸福的传递800字精彩范文 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知识 黄河主题作文500字初中作文 繁星春水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带翻译的高一英语作文 电脑美术教学反思(精品8篇)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范文800字 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集合18篇) 中外神话故事读书笔记 汉语拼音课件(精编15篇) 心理教师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 新时代好少年尊师孝亲事迹材料 2006年教师节发言稿 安全知识竞赛开幕词 读书的故事作文400字(精品10篇) 关于中考作文300字 2022高一作文700字中国梦 关于励志的名人名言 熔化和凝固教学反思(优质10篇) 关于数学的名言警句(精选100句) 年度事迹材料 高一作文梦想800字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心得 《不阅读的中国人》阅读答案 律师事务所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认识钟表教案设计(汇编6篇) 运动员进行曲音乐教案(实用6篇) 2022初中生励志文章,有志者事竟成 落花张诗群阅读题答案 关于写奶奶的作文高三范文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以我的成长初中中考作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练习题 海底世界教案(实用20篇) 小学二年级日记 语文教育专顶岗实习体会 初二历史知识点归纳 大学生生产月饼实习 大学英语活动策划书 山行教学设计(推荐15篇) 考试的滋味作文 麦西来甫 放飞梦想诗歌朗诵(必备14篇) 丢手绢游戏教案(热门18篇) 小升初语文训练题 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第1 一句话哲理经典签名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试题 郭少芸 公开课评语(实用16篇) 认清自己500字初中作文 2022高三作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800字 目送读书心得体会 学校新教师个人试用期总结范文 高中历史重点和常错知识点 高三毕业寄语给同学 摘抄1000字美文(优选3篇) 读笑猫日记有感500字 经典抗日影视小兵张嘎观后感范文500字 数学课堂情境导入研究的方法 指南试题及答案(必备3篇)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备孕两年成功经验分享 不忘初心高三议论文作文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集合16篇)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500字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500字 感谢有你600字精彩作文 幼儿水墨画教案(优选3篇) 有关普通话考试作文300字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有关小学数学的智力题 优秀影视作品小兵张嘎观后感范文300字 高三政治答题技巧大全 家庭教育公益课观后感 淘气包马小跳读书笔记300字 《一诺千金》阅读理解答案 放风筝教学反思(必备17篇) 一块奶酪的教学反思(集合18篇) 抖音火的句子(优选4篇) 高三生物的学习方法有哪些(必备5篇) 最大公因数的教学反思(集锦15篇) 大学军训拉歌感想范文 阿甘正传读后感范文 学好高二生物的方法 胃肠外科实习小结 数学试卷检讨书400字 才能来自勤奋阅读答案(合集6篇) 班级军训走方阵口号 玻璃之王阅读答案(集合6篇) 怎么写数学教师实习报告 考试作文 国庆节温馨提示 有关我的青春宣言为题的初中作文600字 太阳课文教案(优质19篇) 诗歌风(甄选19篇) 怎么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 西游记读书笔记700字 牛的谚语(必备8篇) 英语听课评语(集锦15篇) 鸡兔同笼的教学反思(通用18篇) 一个人的旅行散文(甄选10篇) 机电专业大学生自荐信 英语教师读书笔记 你教会了我中考优秀作文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认清基本国情 大学专业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珍惜的议论文高二范文 高二语文如何区分借喻与借代 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00字 高一语文新学期教学计划 湖北省2022年高考报志愿时间 五年级语文书知识点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要点 阳宗海 2022年八年级全册必备古诗文默写 考试中作文 胡同文化教学反思(精编6篇) 五味瓶教学反思(汇总6篇) 猴王出世读后感 四年级元旦作文500字 小学四年级语文重点和方法有哪些 活着阅读答案(热门18篇) 读《妈妈的账单》有感范文 小升初英语优秀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LCT1M1式喷火器 人生不设限读书笔记范文 高中生《三体》阅读笔记 初中数学题中的小技巧整理 团队正能量小故事(通用10篇) 努力的青春不后悔初中生作文 春天短诗歌(热门14篇) 《一年级的小豆豆》读后感 高二化学课本知识点 英语写作教学设计(通用6篇) 白蛇传故事(合集3篇) 状物散文(优质13篇) 美工区教案(汇总9篇) 英语专业英语自我介绍 感恩父亲高一作文范文 关于童年读书笔记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感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写作教学方法 做自己的句子(精品5篇) 我喜欢的职业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