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精品3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精品3篇)

G*** 23-02-22 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1)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以“情”为切入点,通过“触景情更深、事世难料情难舍”层层推进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诵读是经典诗词教学之根本,诵读是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活动,“读”是主线,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读准、读通、读出节奏、读出诗韵、读出诗情,层层递进,显象得意。

教学目标:

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陵”字。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背诵古诗。

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送别》乐曲)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你们想听吗?播放。这是李叔同的《送别》。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因为送别而忧伤落泪,并挥笔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

2、随着乐曲,你能想起自己读过或学过的 哪句诗、哪首诗来

3、师:同学们随着乐曲想起的诗都与一个词有关,那就是送别。为什么古代那么多送别诗呢?有知道的么?(环视,等待)好,老师告诉你:古代呀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朋友一旦分别就很难再见面,于是呀,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送行表达深情厚谊就成了当时一种习俗!这种诗就被称为送别诗。当时的送别诗就 喝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送别诗里的 传世之作,它就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二、解题

师:自己再轻声读读课题,看看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送别的内容?

生:送别的地方是黄鹤楼,要去的目的地是广陵,送的友人是孟浩然。

师:你真能干!一下子找到了三处!黄鹤楼了解吗?(生介绍)

师:滕王阁,岳阳楼是另外两个。

生:崔颢还为黄鹤楼题过一首诗呢!

师:嗯!李白还夸过这首诗呢: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一来更让黄鹤楼名声大振。广陵了解吗?

师:黄鹤楼也好,扬州也罢,都在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师随机板画长江略图,明确地理位置)谁知道些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情况?

师:听了这些资料介绍,谁能连起来把题目的意思说说。

师: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被称为“三名一别”。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古诗见证这场送别。

三、初读古诗,节奏朗读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2生)

师: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故人/西辞/黄鹤楼”—这是二二三节奏。谁能接着往下读?指名读。齐读。

师:还可以把 “故人西辞”四个字连起来读,变成四三节奏(范读),谁来读?师生4字和3字轮读。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再大声朗读这首诗,用一个词概括你读完这首诗之后的感觉。

四、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师:诗读通了,诗句的意思你能读懂吗?怎样读懂古诗,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师:好,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学生自学古诗。

学生汇报:故人西辞黄鹤楼

师:听明白了么?西辞就是辞西,辞别西方,向西边告辞。这句诗交待了(送别地点)如果老师去南方城市广州,我就要-----生:北辞。

师:谁能用一句诗来说明老师要去广州?(老(恩、吾)师北辞洮南府、)

师:好,就 这样先解词再连在一起理解整句诗。接着汇报。

师:烟花三月告诉了我们什么?(送别的时间)

师:烟花三月”就是公历的四月份,正是江南鲜花盛开的时节,扬花柳絮再江面随风飞舞,远远望去,如烟似雾,唐代诗人杜牧以一首《江南春》、白居易以一首《忆江南》向我们展示了江南春天秀丽的风光。(出示2个纸板,指名读)

师:你还想起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可以描绘这美丽的景色?

生、、、、

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

师:谁能说说你刚才仿佛看到的烟花美景,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诗,当然,也可以是自己的话。

师:如此烟花美景只有武汉有吗?(指板书)

生:扬州也是。路上也有。

师描述:整个长江中下游一带,一路的繁花似锦,沿途的春意浓浓,在唐朝,三月的扬州是江南最繁华最迷人的城市,瘦西湖畔,杨柳依依,从宁静的楼阁向外望去,一片烟雨迷蒙,等到百花盛开之时,整个扬州城都沉浸在幽幽的花香之中。唐朝的诗人都向往到扬州一游。想到孟浩然要去的是这样一个地方,李白的心里会怎样想?那我们来读一读前两行诗。(指导学生读出孟浩然此行的美好,读出李白的向往,羡慕。读出诗句的美丽。)

师: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游玩,李白的心里很羡慕,很向往。但是,当他看着孟浩然渐渐远去的时候,他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谁来理解3、4两句诗的意思?生理解略。

师: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看什么啊?(船)师:几只?(一只)

师:对!孤帆就是孤孤单单的一只船。 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

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

师: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

师:大家看插图,此时李白就站在黄鹤楼上,望着帆影远去,船开了好一会了,他在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涌起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那船已成一点小影儿了,李白舍不得啊,不想走啊!还有哪里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念——生深沉地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那船已消失在了蓝天碧水的尽头,想起昨日种.种,他踮起脚来,又在望啊!望啊!他心潮澎湃,高声诵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此时,尽了的帆船,未尽的是友情。此刻李白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孟浩然说,拿起你手中的笔用几句话写出李白的心情。出示:故人的船已渐渐远去,李白的心中不禁想:——————

生汇报:读所写。

师:这深深的 情浓浓的意化作了这首千古名诗。

生齐声颂读全诗

师:黄鹤楼的这一别,别出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别出了孟浩然与李白的厚谊。时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怀,又为这次送别写下了一首五言诗。

出示: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

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轻一些再来一遍。

师:帆去远,心相随啊!多么的情深意长啊!“故人已乘孤帆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滚滚长江东逝水, 千年已是人去楼空。不思量,自难忘。名楼,名城,名士,成就了这首千古名诗。

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 凭栏远眺,浮想联扁,面对滔滔江水,你一定会情不自禁想起两个人——生:李白和孟浩然;

你一定会想起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你一定会再次深情地吟诵到——生齐读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认识并会写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表现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积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课前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中所涉及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等,为学习古诗做好准备。

教师还可以准备乐曲《送别》《驼铃》和古筝曲《阳关三叠》。

(二)教学过程

识字与写字

这首诗中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都是这4个字,教师要引导学生随文识字,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认识这些字,并通过出示词语、诗句等方式,引导学生联系语境进行认读。这四个字在结构上都是左右结构,笔画也较多,在认读上有一定的难度,其中“辞”是平舌音,“唯”读第二声,读音容易出现错误。

由于这些字的笔画较多,会给书写带来困难,这就需要做到课前预习要充分,课后的巩固要到位。这四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鹤”字的左半部分是一个撇而且是出头的;“陵”的右半部分的下面是“折文”而不是“反文”;“辞”的右边的“辛”下面的横要短些;“唯”字要注意与“惟”“维”字的区分,但也要强调,在取“单单、只”这个意思时“唯”和“惟”是通用的。

朗读指导

朗读要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体会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诗句蕴含的感情。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是要读出难舍之情,古诗的诵读要注意语速的疾缓。如,“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要读得徐缓而舒展,给人余音

缭绕之感,意味着友情长存。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这首古诗背诵下来。

阅读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如《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师可以向学生简要介绍: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堪称送别诗中的,被人们传诵至今。

(2)理解感悟古诗。

在理解诗意上要突出后两句。后两句是写景,也是抒情。“景”与“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孤帆渐渐地远去,最后消失在浅蓝色的天际间,只见长江浩浩荡荡滚滚东流和蓝天连接一起。让学生想象这样的情景:朋友乘船而去,你目送朋友的船只离去,看啊,看啊,一直到船只消失在天水之间。此时,你的心情如何?诗人久伫江边目送朋友的船只,这种景象饱含着诗人与朋友难分难舍的情意。

启发学生想象李白送别朋友的画面,除了采用调动学生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推想、利用插图等方法外,还可帮助学生开拓想象的思路:从时间上思考,繁花似锦的三月是个怎样的季节;从方位上思考,黄鹤楼下,长江之畔是个怎样的地方;从自然景物上思考,“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是个怎样的景象;从人物送别这件事去思考,诗人久伫江畔目送友人,他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想法。

活动提示

(1)“背诵这首诗。”这个训练旨在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指示,在深入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直到能够熟练地朗读并背诵下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与学生总结更多的朗读和背诵的方法。

(2)“理解加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这个训练是在学生经过查找资料、理解诗的大意的基础上,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解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对理解诗句的意思有较大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品味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根据画面写诗句。”这个训练中的两幅图分别是课文所描写的两句诗,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题中的文字:“下面两幅图画,各描绘了本课哪两句诗的内容?请写在下面。”然后观察画面的景物,经过认真地分析和探讨,确认这两幅图画各描写的内容恰好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积累。”这个训练是积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是作者借送友人抒发自己胸怀的诗。写这首诗时,王昌龄正被贬到江宁,心情无疑是苦闷的。

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

前两句写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朋友此番远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很多的地名,如:广陵、黄鹤楼、扬州等,同时还有表示方向的词语,如:西辞、下等,学生在理解诗意的时候容易造成混淆,阻碍对诗的理解,教师要根据诗的内容,画一个地理方位图,标清方向及地名、物名,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首诗是如何表达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的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等词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认识并会写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表现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积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课前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中所涉及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等,为学习古诗做好准备。

教师还可以准备乐曲《送别》《驼铃》和古筝曲《阳关三叠》。

(二)教学过程

识字与写字

这首诗中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都是这4个字,教师要引导学生随文识字,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认识这些字,并通过出示词语、诗句等方式,引导学生联系语境进行认读。这四个字在结构上都是左右结构,笔画也较多,在认读上有一定的难度,其中“辞”是平舌音,“唯”读第二声,读音容易出现错误。

由于这些字的笔画较多,会给书写带来困难,这就需要做到课前预习要充分,课后的巩固要到位。这四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鹤”字的左半部分是一个撇而且是出头的;“陵”的右半部分的下面是“折文”而不是“反文”;“辞”的右边的“辛”下面的横要短些;“唯”字要注意与“惟”“维”字的区分,但也要强调,在取“单单、只”这个意思时“唯”和“惟”是通用的。

朗读指导

朗读要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体会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诗句蕴含的感情。这首古诗的感情基调是要读出难舍之情,古诗的诵读要注意语速的疾缓。如,“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要读得徐缓而舒展,给人余音

缭绕之感,意味着友情长存。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这首古诗背诵下来。

阅读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如《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师可以向学生简要介绍: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堪称送别诗中的,被人们传诵至今。

(2)理解感悟古诗。

在理解诗意上要突出后两句。后两句是写景,也是抒情。“景”与“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孤帆渐渐地远去,最后消失在浅蓝色的天际间,只见长江浩浩荡荡滚滚东流和蓝天连接一起。让学生想象这样的情景:朋友乘船而去,你目送朋友的船只离去,看啊,看啊,一直到船只消失在天水之间。此时,你的心情如何?诗人久伫江边目送朋友的船只,这种景象饱含着诗人与朋友难分难舍的情意。

启发学生想象李白送别朋友的画面,除了采用调动学生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推想、利用插图等方法外,还可帮助学生开拓想象的思路:从时间上思考,繁花似锦的三月是个怎样的季节;从方位上思考,黄鹤楼下,长江之畔是个怎样的地方;从自然景物上思考,“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是个怎样的景象;从人物送别这件事去思考,诗人久伫江畔目送友人,他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想法。

活动提示

(1)“背诵这首诗。”这个训练旨在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指示,在深入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直到能够熟练地朗读并背诵下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与学生总结更多的朗读和背诵的方法。

(2)“理解加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这个训练是在学生经过查找资料、理解诗的大意的基础上,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解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对理解诗句的意思有较大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品味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根据画面写诗句。”这个训练中的两幅图分别是课文所描写的两句诗,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题中的文字:“下面两幅图画,各描绘了本课哪两句诗的内容?请写在下面。”然后观察画面的景物,经过认真地分析和探讨,确认这两幅图画各描写的内容恰好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积累。”这个训练是积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是作者借送友人抒发自己胸怀的诗。写这首诗时,王昌龄正被贬到江宁,心情无疑是苦闷的。

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

前两句写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朋友此番远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很多的地名,如:广陵、黄鹤楼、扬州等,同时还有表示方向的词语,如:西辞、下等,学生在理解诗意的时候容易造成混淆,阻碍对诗的理解,教师要根据诗的内容,画一个地理方位图,标清方向及地名、物名,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首诗是如何表达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的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等词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相关推荐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精品9篇)

教学反思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1)连续教了多个九年级物理,转回身来到八年级,却不知道该如何上课。《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的第一节,因此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通
展开详情

门阅读答案(实用19篇)

答案
门阅读答案(1)门的悬念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可怜的门。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撒欢儿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已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
展开详情

古诗读后感500字(通用8篇)

古诗
古诗读后感500字(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唯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写的是慈祥的母亲手中的线,缝成了将要离家远行的儿子身上的衣服,在
展开详情

小雨阅读答案(热门3篇)

考试资料
小雨阅读答案(1)蒙蒙的小雨正落着,陈红骑着自行车悠然于柏油路上。她没有穿雨衣,因为她觉得在这样细雨中骑车很浪漫。她望着路两边来去匆匆的行人,心想:这些人真是的,干嘛要东躲西藏的。忽然迎面一辆的士飞驰
展开详情

大鞋和小鞋教案(精选18篇)

教案
大鞋和小鞋教案(1)教学过程:一、谈话:我们的鞋子二、游戏:穿穿爸爸的大鞋1、小朋友都希望自己快快长大,下面我们就穿上爸爸的鞋子走走,扮演一下自己神气的爸爸好吧。2、请带鞋子的小朋友自己找块空地方穿上
展开详情

英语作文题(精选15篇)

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题(1)最常考类型:这部分题目在考试中出现率高达80%如:(1):冠词与不定冠词的用法(aanthe),(20XX年真题)——whatcoloris________eraser?——It’sI
展开详情

5的减法教案(精选19篇)

教案
5的减法教案(1)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加减法及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加法交换律的渗透和加减法的关系。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
展开详情

杨柳青教案(通用15篇)

教案
杨柳青教案(1)教学内容:学唱《杨柳青》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曲入室,师生问候。二、新课表演《杨柳青》1.民歌往往用当地的地方语言来演唱更为亲切动听,因为民歌就是当地人民的口头音乐创作。《杨柳青》
展开详情

我设计的服装美术教案(推荐3篇)

教案
我设计的服装美术教案(1)一、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服装表演,找出服装图案的排列规律,初步运用点、线、图形进行装饰。2、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4、能安静地倾听别
展开详情

爬山英语作文(汇编3篇)

英语作文
爬山英语作文(1)Forthefirsttime,IclimbedtothetopofthemountainandenjoyedthebeautifulItwasaweekendwhenagoodfr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细胞膜教案(优质6篇) 圆知识点(优质17篇) 春晓教学设计(精编17篇) 写字课教案(热门18篇) 戴高帽阅读答案(精品7篇) 英语练习题年级下册(优选20篇) 巩乃斯的马教案(甄选7篇) 骆驼和羊教学设计(汇编12篇)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优质8篇) 城市的知识点(通用15篇) 慈母情深说课稿(精编19篇) 体积与容积教学反思(优质15篇) 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征文(优选6篇) A卷第一单元测试卷(精品16篇) 角的分类教案(优质10篇)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汇编12篇)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汇编4篇) 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集合3篇) 小刺猬教案(实用16篇) 阅读读书法答案(精选3篇) 枯叶蝴蝶阅读和答案(集锦3篇) 英语必考知识点归纳(集合3篇) 阅读端午答案(通用17篇) 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甄选19篇) 续写枣核(汇总8篇) 自然之道优秀教学设计(甄选6篇) 最美的花束教学设计(汇总3篇)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合集3篇) 四季童趣音乐教案(合集7篇) 我与祖国共成长征文周年(通用7篇) 古诗词赏析方法(热门10篇) 分米的认识课件(精选8篇)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集锦20篇) 阅读的愉悦答案(甄选4篇) 庆祝祖国o华诞诗词(甄选8篇) 大家来看灯教案(推荐4篇) 播音主持必备绕口令(实用3篇) 幼师公开课教案(集锦5篇) 运动会诗歌(合集10篇) 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集合13篇) 物理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点(热门4篇) 军训主题班会(实用7篇) 甜津津的河水教案(集锦5篇) 节约水资源主题班会教案(实用4篇) 虫虫飞教案(汇总12篇) 鲸的课件(必备11篇) 6年级百分数练习题(集锦12篇) 烟花美术教案(优质19篇) 三年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通用16篇) 交通安全知识主题班会教案(实用3篇) 音乐节奏教案(热门16篇) 写字教案(集合16篇) 钓鱼的启示课文教案(实用3篇) 全等练习题(通用3篇) 望海潮柳永教案(必备8篇) 三毛的散文(实用12篇) 春天写景散文(精选7篇) 浮力说课稿(优选16篇) 压力主题班会(精选5篇) 关于遇见的散文(实用19篇) 乌龟的阅读答案(必备7篇) 原子结构教学反思(精选4篇)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集合5篇) 中成语大全(精品5篇) 乡愁的诗歌(实用19篇) 我读书的故事作文400字(实用5篇) 木瓜诗经赏析(合集8篇) 冯骥才苏七块阅读答案(精品7篇) 游山西村教学反思(推荐6篇) 鸽子欧亨利阅读答案(合集5篇) 2花的学校教学设计(甄选4篇) 假如只有三天光明教案(通用3篇) 春阅读题(推荐8篇) 食品添加剂阅读答案(汇编16篇) 萌芽的阅读答案(集合5篇) 城市知识点地理(推荐19篇) 桥的说课稿(甄选15篇) 赤壁说课稿(必备19篇) 交通试题及答案(汇总8篇)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集合16篇) 窦桂梅教学设计(汇编15篇) 旋转教学反思(实用20篇) 议论文350字(汇总3篇) 地理谚语(甄选8篇) 民生名言(汇总8篇) 生物大题知识点(优选4篇) 对偶的修辞手法的句子(优质3篇) 天路教学设计(汇总5篇) 成长美文摘抄(推荐20篇) 吹气球教案(汇集16篇) 年级下册语文课知识点(汇集9篇) 爱祖国爱家乡主题征文(优质5篇) 碛中作赏析(汇总3篇) 阅读真理答案(必备6篇) 顶碗少年的阅读答案(甄选6篇) 爆竹声声教学设计(推荐4篇) 小数乘整数的教学反思(热门17篇)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设计(合集17篇) 奴隶英雄教案(优质10篇) DNA复制教案(优选15篇) 绕毛线教案(精品3篇) 有趣灯谜(精品16篇) 关于故乡的散文(精选15篇) 语文期中试卷分析与反思(汇集5篇) 勾践灭吴知识点(合集3篇) be动词习题(汇总10篇) 青春励志故事演讲稿(优选3篇) 名言作文600字(汇编11篇) 三天光明阅读答案(必备4篇) 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反思(精编7篇) 好词好句赏析(精选20篇)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通用11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学设计(集合4篇) 夜晚的实验教案(精选19篇) 素质试题(必备7篇)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汇集20篇) 冬季阅读答案(热门8篇) 一年下册语文期中试卷(集合7篇) 雨花阅读答案(精编5篇)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说课稿(汇总3篇) 走进春天诗歌(热门7篇) 卫生与保健教学计划(优选3篇) 麦哨优秀教学设计(汇集6篇) 银杏树阅读答案(合集3篇) 成语故事叶公好龙(集合5篇) 搭积木教学反思(精编16篇) 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教案(集合8篇) 传递阅读的答案(推荐5篇)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汇总6篇) 声音的传播说课稿(优选5篇) 关于植物诗歌(通用8篇) 散步优秀说课稿(必备5篇) 人教版7年级英语上册教案(推荐10篇) 口语试题(精编16篇) 老马的阅读答案(汇总7篇) 过去阅读答案(汇总3篇)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计(精编6篇) 一剪梅舟过吴江阅读答案(合集6篇) 爬山的阅读答案(集锦5篇) 蛙阅读答案(优选3篇) 幼师摘抄(精编16篇) 蜘蛛开店的教学反思(必备15篇) 乡愁阅读题及答案(汇编4篇) 追梦的故事(实用6篇) flash教案(汇集4篇)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反思(集合13篇) 早期阅读教案(汇编15篇) 猎人海力布教学反思(精品14篇) 京剧脸谱教案(合集19篇) 地理模拟考试试卷(精编3篇) 圆柱的侧面积说课稿(优质6篇) 年级位置练习题(汇总5篇) 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教案(甄选3篇) 播音主持散文稿件(合集18篇) 写语文考试卷(实用6篇) 桃花散文诗(合集5篇) 孤独之旅阅读答案(精编8篇) 关于音乐的故事(热门8篇) 线段射线直线教案(合集18篇) 小抄写员教案(精选18篇) 爱家乡征文(推荐14篇) 北师大版平行四边形面积说课稿(实用3篇) 表示颜色成语(推荐5篇) 数学知识点梳理(精品18篇) 语文教案模板范文(汇编3篇) 健康保护牙齿教案(热门19篇) 物理公式必考知识点(精品6篇) 月亮的故事教案(必备3篇) 开学第一课广播稿(通用7篇) 伯牙善鼓琴的阅读答案(优选6篇) 于成龙阅读答案(必备3篇) 圆柱的认识课件(实用5篇) 扮家家教案(汇集20篇) 科目二考试技巧(集合3篇) 英语常见谚语(集合19篇) 大扫除教案(精编6篇) 故事谜语大全及答案(集锦7篇) 表里的生物教学反思(必备15篇) 关于燕子诗句(集合8篇) 掌声公开课教案(精编4篇) 因数倍数教学设计(集合19篇) 6年级上册英语作文(精选15篇) 我喜欢课件(精编5篇) 童话故事读后感400字(集合5篇) 朋友越多越快乐教案(通用8篇) 席慕蓉经典散文(甄选6篇)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甄选3篇) 毛毛虫啃苹果教案(汇编11篇) 保护牙齿教案反思(通用20篇) 高数知识点a(精编8篇) 语言领域说课稿(优质18篇) 秋夜的阅读答案(热门16篇) 四边形的教学设计(必备18篇) 数学广角推理教学反思(通用17篇) 分式知识点(优质5篇) 音符教案(优质20篇) 健康生活的英语作文(热门7篇) 认识周长说课稿(集锦12篇)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反思(推荐4篇) 实数的教学设计(精编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