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带刺的朋友教案(汇编8篇)

带刺的朋友教案(汇编8篇)

朱*** 23-04-12 教案

带刺的朋友教案(1)

教学要求:

1.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2.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3.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4.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学会介绍刺猬,体会如何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动物独到的本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是秋天,是瓜果成熟的收获季节。瞧,图上画着什么呀?

出示《秋枣》图,学生说图意,师引导学生用上动词“挂满”、数量词“一颗颗”,来体现红枣儿的大和多。

2.枣儿长得可真好!想不想摘些来尝一尝?这不,咱们这位带刺的朋友就迫不及待,抢先行动了。

出示刺猬图,出示课题,齐读。

3.它是谁呀?出示“--刺猬”,再读。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大家课前都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得怎么样。

出示预习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2.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

3.课文写了刺猬的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

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明确2~9节讲了第一件事,10~15节讲了第二件事。

三、小组合作,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四人学习小组分别轻声朗读2~9、10~15节,讨论:课文写了刺猬的哪两件事?

2.集体讨论交流。

归纳板书:

一天晚上,刺猬偷枣儿。

第二天晚上,刺猬用刺击退了大黑狗。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刺猬是怎样偷枣儿的呢?默读2~9节,圈出刺猬偷枣时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

爬 停住脚 摇晃 掉 归 滚 驮 跑

2.刺猬偷枣儿的本事怎样?从哪些动作能看出?

引导学生体会“摇晃”、“归拢”体现了刺猬的聪明、机灵。

3.刺猬不但偷枣儿的本事高明,而且护身的本事也很大。我们再来看看它是怎样用刺击退大黑狗的。默读10~15节,用“○”圈出刺猬的动作,用“---”划出大黑狗的动作。

学生交流,归纳板书:

刺猬:出来散步缩成一团

大黑狗:扑掉过头去哀叫着溜走

4.连续两天晚上,小作者亲眼目睹了刺猬如何偷枣儿,如何用刺击退大黑狗,他觉得刺猬怎么样?

出示“我”赞叹刺猬的两句句子,指导朗读。

5.是啊,刺猬聪明、机灵,本事真大,小作者可喜欢它啦,所以把它称为--(生接)带刺的朋友。

五、学习文中的事例介绍刺猬独到的本领。

1.那么学了课文,你喜欢刺猬吗?能不能来夸夸它?

出示两个说话练习,学生任选一个准备。

指名交流。

2.请两个学生分别介绍两个事例,与老师合作介绍带刺的朋友--刺猬。出示说话练习。

师:我有一个带刺的朋友,它就是刺猬。

生1:刺猬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生2:刺猬不但……,而且……。……

师:我真喜欢这个带刺的朋友。

3.连起来介绍刺猬和分别介绍刺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句话起了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体会介绍完一个事例,要介绍第二个事例时可用过渡句连接。

4.谁能连起来介绍一下刺猬?指名介绍。

六、写作小实践。

板书设计:

带刺的朋友

(第一段)写秋天的枣树

(第二到十段)写刺猬偷枣

(第十一段到十二段)写我对刺猬偷枣的感受。

教学反思:

整堂课比较顺利,但前半节上得比较从容,后半节上得比较仓促。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花了大量的时间读课文,却没有具体讨论归纳,以致于交流时,学生讲了大段意思,却没有归纳出重点。可见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有待于培养提高。

这节课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问题也属正常。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教学效果良好。


带刺的朋友教案(2)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枣、馋、缓”等11个生字,学会“刺、枣、颗”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刺猬偷枣的有趣方式,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突破重难点:

重点:准确感受刺猬偷枣的有趣方式。

突破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第7-10自然段进行品读,并通过圈画动作词的方式体会其偷枣时动作迅速、方法高明,用给定句式进行过程描述等方式,让学生更为准确地体会刺猬偷枣过程的有趣情形。

难点: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突破方法:一要引导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对刺猬偷枣过程的描写,抓住作者对刺猬称呼的变化,感知其情感的不断变化过程;二要指导学生对重点句、段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读中不断与文情产生共鸣,进而激发对小刺猬的喜爱与探究之情。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枣儿丰收的情景,让学生自然感知到枣儿的“诱人”,并为理解刺猬的“偷枣”行为奠定基础;归纳讲解法,通过教师必要的讲解,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文题之巧,体会作者对于刺猬的喜爱之情。

学法:抓关键词句品读感悟法,抓住文章作者赞叹刺猬的句子,并由此深入到课文重点段落中进行品读探究,不断丰满对句子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延伸学习法,通过句式说话训练的方式,不断深化对文本的学习认知,同时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师生齐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刺猬词语卡片;搜集关于刺猬的资料。

学生:了解关于刺猬的资料;自主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课时巧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枣、馋、缓”等11个生字,学会“刺、枣、颗”等13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感受红枣美丽的样子。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准确朗读课题,注意读准“刺”的读音,同时展开想象,这位“带刺的朋友”会是谁呢?(仙人掌、刺猬……)教师适时引入:大家猜得很准,课文中这位神秘的“带刺的朋友”就是刺猬。

2.出示小刺猬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对刺猬的了解,教师简单补充介绍(别名刺团、猬鼠、偷瓜獾、毛刺等,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猬形目,体肥矮,爪锐利,眼小,毛短,浑身有短而密的刺。刺猬在夜间活动,以昆虫和蠕虫为主要食物,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虫子,遇敌害时能将身体卷曲成球状,将刺朝外,保护自己,刚出生两周内刺软眼盲)。

二、自主学习,感知文意

1.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的情况:

(1)抽取小刺猬词语图片,小组开小火车朗读词语比赛,看看哪一小组朗读得最准确,教师适时抓住易读错词语进行范读指导,注意“扎”读第一声,同时注意准确区分“忽、匆”两个字的读音。另外还要指导学生读好四字词语“斑斑驳驳、噼里啪啦、恍然大悟、蹑手蹑脚”等,其中“蹑”字读第四声。

(2)巩固词语认读练习:随机抽取词语卡片,学生快速抢读词语,教师再次进行巩固指导。

(3)课件出示文中生字,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字形,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生:我用形象记忆法记住了“枣”,下面的两点就像是枣核一样。

生:我用熟字比较法记住了“乎”,因为这个字看上去就像学过的“手”,就是中间不一样。

生:我还用形声字形旁加声旁的方法记住了“伸、沟、测”几个生字。

……

师:识记生字的方法非常多,只要大家能够观察、比较,就会准确记住它们的字形。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随文再次进行部分字词的朗读纠正指导,同时注意指导读好长句子:“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3.再读课文,看看课文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小刺猬做了什么事情?

4.学生自主朗读思考,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秋天的晚上)、地点(后院的枣树旁),引导他们说清楚刺猬“偷枣”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梳理归纳(课文主要写了一个秋天的晚上,一只刺猬在后院偷枣的事)。同时引导他们从文中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第2-10自然段)。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过渡引入: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枣儿,竟然会让小刺猬忍不住来偷呢?孩子们,认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知。

2.学生自读思考,课件适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3.指名朗读,教师适时提醒读准“玛瑙”一词。同时引导他们思考:这句话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枣儿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挂满、无数颗”等词语体会枣儿丰收的情形,数量多,抓住“红、玛瑙”体会枣儿颜色样子美,同时抓住“风儿一吹,轻轻摆动”感受枣儿的动态美。并在此基础上随文理解“眼馋”(看见自己喜爱的事物极想得到)。

4.再读第1自然段,看看自己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课件适时聚焦句子“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运用,更进一步突出了枣儿的诱人(课件同时出示“玛瑙”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比感知)。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对枣儿的喜爱之情。

四、课堂小结,指导书写

1.教师小结:这样颜色红艳、晶莹饱满的枣儿,看着就让人眼馋,难怪小刺猬会来偷。小刺猬又是怎样偷枣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写一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2.出示13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及其在田字格内的占格情况,看看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教师适时重点聚焦“枣、乎、匆、追”四个生字,指名四位同学板演,同时引导其他同学进行书写评价,重点从笔画、笔顺以及生字结构等方面交流自己的看法。

3.教师范写指导四个生字,提醒“枣”上半部分的撇、捺要舒展,下面的两点方向大致相同,且要落在竖中线上;“乎”第一笔是平撇,中间的横画略长,最后一笔是弯钩,行笔时略有弧度,注意不要写成了竖钩挺直的感觉;“匆”要注意第二笔横折钩要写得略宽,最后的竖钩部分向内收,同时还要注意两笔撇画之间等距;“追”先右后左,右半部分要注意写得紧凑,另外横画之间要做到等距。

4.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根据书写情况予以重点笔画书写强调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刺猬偷枣的有趣方式,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回顾,引入学习

1.课件出示秋天枣儿丰收的图片,引导学生简单描述图画中的枣儿,适时补充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文段。

2.过渡引入:这枣儿确实让人眼馋,小刺猬到底是如何来偷枣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二、品词析句,感受文趣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描写小刺猬样子的词句,然后试着连起来描述它的样子,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归纳板书(样子:圆乎乎、长满刺)。

2.探究交流:作者是如何夸赞刺猬偷枣本领的?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课件适时出示句子:“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引导学生理解“高明”(文中指刺猬偷枣的本事大、技艺高强)。同时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刺猬的赞叹与敬佩之情,并随文理解“钦佩”(高度敬重)。

3.质疑导学: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对小刺猬充满敬重与佩服呢?小刺猬的偷枣本领到底又是如何高明呢?还是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第7-10自然段中,边读边画出文中描写小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同时圈出小刺猬偷枣时的动作词。想想自己从中都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自主读画,同时与同学、老师交流。

生:小刺猬先是爬到枣树上用力将红枣摇下来,然后自己再从树上跳下,并将红枣都归拢到一起,再打个滚儿把红枣全部扎到自己的刺上运走。

师:你真的读懂了课文,用如此流畅的句子把刺猬偷枣的过程说得非常清楚。课文中又是如何具体来描写这一过程的呢?再读一读,看看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再次用心品读词句。

生:我觉得第7自然段写得好,因为这段话用到了两个拟声词“哗哗、噼里啪啦”,让我好像听到了树枝晃动与红枣落地的声响。

师:是的,这样描写让我们产生了更多美妙的想象。

生:第8自然段也用到了一个拟声词“噗”,这个词语写出了刺猬掉下来时非常重。

师:刺猬这样重重地摔在地上疼吗?

生:我觉得不疼,因为它外面密密的刺可以保护它。

师:真是聪明的小东西!

生:我觉得第10自然段中对刺猬偷枣的方法描写非常有趣,作者把它的动作写得清清楚楚的。

5.课件适时出示第10自然段,引导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1)课件聚焦“爬来爬去、归拢、就地打了一个滚儿、扎在、驮着、急火火地跑去”,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动作词的表达作用,教师适时归纳板书:爬来爬去、归拢、打滚、扎、驮、跑,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刺猬偷枣时动作迅速、方法有趣高明(板书:有趣、高明)。同时抓住最后一句话理解课文第5自然段中“诡秘”的意思(隐秘不为人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注意强调刺猬一系列动作词的朗读重音。

(2)引导学生试着利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完整描述刺猬偷枣的过程,注意用到拟声词和动作词。教师针对学生的描述适时予以点拨、梳理。

6.探究交流。

(1)课件出示课后“习题三”,引导学生朗读三句话,看看作者对小刺猬的称谓及情感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悟,从中体会到作者因为目睹了刺猬偷枣的有趣过程,内心不由自主地激发出对它的钦佩和喜爱之情(板书:钦佩、喜爱)。

(3)课件再次出示句子:“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作者强烈的赞叹与喜爱之情。

7.再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看看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三个“?”体会作者强烈的好奇心。随文理解“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路的样子)。

8.指导学生将课文连起来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三、深化交流,课堂小结:

1.质疑交流:课文为什么不直接用“刺猬”做题目,而要用“带刺的朋友”?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朋友”一词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读来更觉亲切有趣。

2.教师小结:可爱的小东西,居然如此聪明!孩子们,其实文章作者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不仅给我们描写了小刺猬是如何偷枣的,同时还写了它们一家的其他很多故事,大家找来读一读,相信你们会对刺猬有更多的了解。

板书设计:

样子:圆乎乎、长满刺

23.带刺的朋友动作:爬来爬去、归拢、打滚、扎、驮、跑(钦佩、喜爱)


带刺的朋友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指导背诵5—7节的课文。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3、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在我们多彩的童年生活中,肯定有许多朋友。有的给你精神上的鼓励,有的给你学习上的帮助,有的朋友给你的生活带来乐趣……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小作者有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揭题:15带刺的朋友。(板书课题)

3、师:带刺的朋友是指谁呢?(刺猬)

4、师:请你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刺猬。

过渡:文章的小作者也非常喜欢刺猬。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完成填空。

思考:小作者通过哪几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找出相应的小节,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媒体出示:作者通过____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分别是_____和_______。(找出相应的小节;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2、学生交流。

(板书:偷枣2---9刺狗10—15)

说明:概括地说一件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教学生一些方法,十分有必要。这个环节中,老师提供给学生句式,能帮助学生概括地说好,练习的指向明确,易操作。

三、再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1小节

1、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小节。

指名读。

【媒体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2、师:这里,老师有一句句子(媒体出示),请你来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句,并说说理由。(数量多、香味、动态美感(起风时)、比喻句)

师:第一句的表述方法有没有错啊?(没有)只是第二句是比喻句,把(红枣儿)比作(玛瑙),更生动形象。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使用比喻句,使文章内容的表述更生动形象。

过渡:这枣是多么诱人啊,真让人眼谗,怪不得会引来刺猬偷枣儿。

(二)学习第2-9小节

1、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2—9小结,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夸奖了那只刺猬,快速地找找是哪一句,用直线划出来。

学生交流:【媒体出示: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2、师:对啊,让我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惊喜以及对刺猬的钦佩之情。

师引读: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师:“钦佩、本事”什么意思?谁能用近义词来解释一下?(佩服、本领)

谁来解释“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板书

过渡:小作者说,刺猬偷枣儿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

3、师:【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第2—9节,用曲线划出体现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并圈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词。

4、【媒体出示】师引读4—7小节,体会一下刺猬偷枣的高明。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也感觉到这可爱的小家伙偷枣的本领的确十分高明。

5、【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这句话作为总起句,来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在这中间,我们必须用到“爬、停、掉、归、打滚、扎、驮、跑”这8个动词,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看看谁来挑战一下?

6、师: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

板书:聪明机灵

说明:板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的,在这次教学中,让学生一起参与板书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可让学生学习思考板书的艺术。通过设计板书,让学生牢记刺猬偷枣的整个过程,为复述、背诵打下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二)第二件事(自学)

过渡:刺猬不仅利用身上的刺来偷枣,它还可以利用刺来保护自己呢!

1、师:轻声自由读10-15小节,在读的过程中,老师请大家找找哪句话描写了刺猬用自己的聪明击退大黑狗呢?

生交流。

【媒体出示: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

2、师:“鬼”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机灵、聪明)板书

哪个词能表现出刺猬的“鬼”?(缩成一团)

刺猬只是把自己的身子紧紧一缩,就击退了大黑狗,说明它非常(聪明、机灵)对!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它的鬼,它的聪明、机灵。

这句句子又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身子缩成一团的刺猬)比作(仙人球)。有什么作用?(生动形象)

3、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媒体出示:展开合理想象: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图片展示),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嘿!你这只大黑狗想吃我,没门!)

4、怪不得文中的爸爸会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

【媒体出示:狗啃刺猬——没处下嘴】

这是一句什么句?(歇后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再积累两句和刺猬相关的歇后语。

【媒体出示:黑瞎子捧刺猬——碰到棘手事;蝎子碰到刺猬——怎么着(蛰)】

大家还知道别的歇后语么?

5、到这里,刺猬已经把大黑狗击退了,怪不得小作者这么开心。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6、同学们,如果这只聪明机灵的小刺猬就在你身边,你会怎样来夸夸它呢?

(你真是鬼啊!大黑狗在你旁边,竟然没有伤害到你,却把自己给伤害了!你真棒!真牛!以后再有动物伤害你,你要更加地保护好自己哦!)

说明:课文中写了大黑狗的过程,但细读之余,觉得有的情景没写出来,这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老师通过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展开合理的想象说故事,学生的想象从文本出发,但又不脱离文本,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想象能力。

四、总结拓展。

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刺猬能利用它身上的刺来背枣,还能用刺来击退敌人,保护自己。只要你注意观察,你也会发现你身边的动物都有自己独到的本领。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找到自己可爱的朋友。

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份作业:【媒体出示】

1、阅读或搜集一些小动物的特殊本领,体会它们的可爱之处。

2、学习刺猬偷枣的写作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最熟悉的小动物来写一写。注意观察,用合适的动词,写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板书:

15、带刺的朋友

刺猬(钦佩、喜爱)

偷枣(2-9):高明

刺狗(10-15):鬼


带刺的朋友教案(4)

《带刺的朋友》是一篇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课文。学生对本文刻画的小动物刺猬十分感兴趣,对作者笔下的刺猬背枣、自我防卫的本领尤其感兴趣。因此我抓住了刺猬的可爱及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读—找—议—再读”的过程中体验。应该说,学生基本走进了文本,理解了文本,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体现出来了。

在阅读时,学生十分投入,能理解作者对小刺猬的喜爱之情,朗读中能读出情感。作者在本文中很好地运用了环境烘托的写作方法,特别是课后练习中两句对比的句子,环境写得很美,很具体,在交流、讨论后,学生豁然开朗,既体会了句子的美感,也知道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本单元的知识点之一是概括主要内容,几篇课文学习以后,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文学习中,讨论哪几节分别写了两件事时,学生中出现了不同意见,部分学生认为“我”想法和“我”与爸爸的对话不属于事情之中。可见学生对文章段落的概念不清,划分段落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基本能归纳出两件事的大意。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爸爸为什么会笑了”等问题,学生的理解比较浅显,只是“喜欢小动物”。我就以“大自然的奇迹”为主要话题,给孩子们讲了人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关系,讲了保护自然的道理,这涉及到生态平衡,他们依然似懂非懂。

我想,知识的扩展并非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学中同样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人类的保护弱小,爱护自然,珍惜生命……都是对“善”的追求。

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教学效果良好。


带刺的朋友教案(5)

教学目标: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背诵5-7节。

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运用比喻手法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

感受刺猬的聪明、伶俐,体会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在大自然中很多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位动物朋友(出示图片),我们先来认识他们。右边三幅图展示了他们高超的本领,你们能用“谁能干什么”这个句式说说他们的本领吗?(指名交流。)

除了这三位动物朋友,老师今天还要介绍一位神秘的朋友给你们认识,小朋友们预习了课文,一起说出这位朋友的名字?(刺猬),它有什么特点?(浑身长满刺)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和这位“带刺的小动物”交个朋友吧。出示课题,齐读。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翻开书读读课文,瞧一瞧小刺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出示朗读要求,思考:课文写了关于小刺猬的几件事?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这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检查预习,认读词语,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指名思考题,师小结并板书——偷枣,击退大黑狗。

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一小节,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过渡:到底是多么诱人的枣儿会吸引这位带刺的朋友来偷枣呀?从书上找出描写枣儿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指名交流,并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这是一句比喻句。把红枣儿比作?(玛瑙)老师这还有一句话,自己再读读这两句话,你觉得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指名交流。(喜欢第一句,抓住红枣儿的“动态美”、“数量多”和“香味”来体会比喻句在表达上的妙处,以后写作文也可以运用比喻句把句子写生动。)

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赞美红枣儿的美和诱人。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一件事“刺猬偷枣”。

过渡:小朋友们读得可真好,小刺猬听见你们的朗读,他就忍不住来偷枣啦。你们预习过了课文,你们可以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刺猬偷枣的本事吗?(高明)理解“高明”(技艺高超)

为什么说刺猬偷枣本事很高明呢?请小朋友默读课文2-9小节,按照顺序找出刺猬偷枣的句子,读一读,并圈出它偷枣的动作。

2、指名交流句子,并逐句圈出刺猬偷枣的动作。

①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

这句话中有哪些刺猬偷枣的动作?(爬)刺猬是怎么爬的?(诡秘)理解诡秘(隐秘)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小刺猬偷枣可真小心谨慎啊,所以——(学生接读)。

过渡:小刺猬爬上树是为了干什么呀?找到相应的句子。

②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交流动作“摇”。理解“兴许”(也许)。爬上了树小刺猬开始摇红枣儿了,摇红枣的时候刺猬先停住脚,然后——(学生接读)

从这两句描写刺猬偷枣的句子可以归纳出刺猬偷枣的第一步是爬树?(摇枣)板书:爬树摇枣

过渡:红枣儿掉到地上了,小刺猬还呆在树上呢?它该怎么办呀?

③我没弄清楚怎么回事,树上那家伙“扑”的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交流动作“掉”。刺猬是怎么掉下来的?(径直),理解径直,你能换个词语说说刺猬是怎么掉下来的吗?(笔直)。这句话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刺猬偷枣很高明?

指导朗读,对呀,刺猬这小家伙不仅聪明,而且速度特别快,趁我还没弄清楚它想干什么,树上那家伙就——(学生接读)

过渡: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是为了干什么?能用你划的句子说说吗?

④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兴许是怕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飞快地跑去了。

交流动作“归、滚、扎、驮”。(板书)理解“归”(把散落的东西堆到一起)兴许(也许)

对于散落一地的红枣,小刺猬可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匆匆地?这小家伙偷枣可真高明呀!

指导朗读:看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把这段话读好,老师读每一句话的开头,你们接下去。

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刺猬偷枣的本领可真(高明),它先?(让学生看着板书说“爬树摇枣”,接着?(落地归枣)再?(打滚扎枣),最后?(驮枣快跑),分别板书。

老师这里有个动画记录了刺猬偷枣的全过程,你能看着它和板书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刺猬是怎么偷枣的吗?(老师提示可以用上表示先后关系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指名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1-2人)

刺猬偷枣的本领可真高超啊,让我们的小作者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第9小节,全班齐读。(理解“钦佩”找近义词)

你们瞧,作者把刺猬称为?(小东西),这可以看出作者对刺猬怀有什么感情?(喜爱)

(三)学习“斗大黑狗”,体会喜爱之情:

师:作者怀着喜爱的感情非常生动地描写刺猬用背上的刺偷枣的情形,让我们不由地钦佩它本事高明。接着,作者又叙述了刺猬斗大老黑的过程,更是活灵活现。刺猬是怎么斗志大黑狗的?

默读10-15小节,找出相关句子。

交流出示句子: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几个“仙人球”似的。大老黑很快掉过头去,“呜呜”地哀叫着溜走了。

刺猬是怎么打败强壮的大黑狗的?说明刺猬怎么样?(聪明,机灵)小作者看着这一幕,用了一个字来形容智斗大黑狗的刺猬,是哪个字?(鬼),这个“鬼”字在这换成什么词语?(聪明,机灵)

指导朗读,男女生赛一赛,看谁能把刺猬和大黑狗相斗的过程读得生动。

师:爸爸也看到了这一幕,他用两句话告诉了小作者一个小知识,我们先把这两句话读好,分组读。

第一句话爸爸告诉了我们一句谚语,说明了刺是刺猬的什么?(护身法宝)

板书:护身法宝

听到爸爸的解释,我更加喜欢小刺猬了,又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出示15节,齐读。

(三)小结:

小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生动地记录了刺猬的两件事,表达了他对刺猬的钦佩、喜爱之情。希望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学会认真观察,发现更多有趣的事和物。

板书:

偷枣儿 →爬树摇枣、逐个归枣、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本事高明

15、带刺的朋友

钦佩、喜爱 斗大黑狗 护身法宝


带刺的朋友教案(6)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结合语境确定多音字的读音,根据情境、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

思,并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试背5—7小节。

3、理解课文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归纳文中刺猬的两件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从刺猬偷枣、击退大黑狗自卫这两件事中朗读体会刺猬的高明、本事大,体会“我”对

刺猬的喜爱与钦佩,并能细心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2、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创设情景。

1、师: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认识一位朋友,它浑身长满刺,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板书课题:15 带刺的朋友,轻声齐读课题。边读边想: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在课题中

写刺猬呢?我们从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刺猬的什么感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过渡:到底刺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让作者这么喜欢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1、请大家听读课文,认真思考并完成填空。(板书:喜爱)

出示:作者通过讲述刺猬__ ___和_______事件写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提示: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地说一说。)

2、课文哪几小节分别写了这两件事?请找出对应的小节。

3、交流。(板书:偷枣:2-9;刺狗:10-15)

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一节

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两段文字,想一想哪一段中的

枣子更诱人?

1、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

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1)1、2组3、4组读,哪一句的描写更诱人?

2)交流。

3)小结:第一句简明扼要,第二句运用比喻手法把红枣的诱人写得生动具体。结合课文的

内容选用第二句更合适,既写出了红枣的数量多、色彩艳,又写出了红枣香气诱人,同时引

出刺猬偷枣的情节。

4)指导朗读:比喻要读得优美些,男女生读,想象齐读。

(二)学习2-9节“刺猬偷枣”

过渡:这么诱人的枣子,谁看了都会垂涎欲滴的,别说是小刺猬了。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2-9节,找找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刺猬偷枣这件事做出了评价,

并用直线划出来。

1)交流,出示: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板书:钦佩 高明)

(1)板书,谁来解释“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 )联系上下文说说

高明的意思?

(2)刺猬偷枣技术高超,所以作者暗暗钦佩。

2、交流、板书偷枣过程

过渡:作者暗暗钦佩刺猬偷枣儿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小动物偷枣的水平,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指名开火车接龙读课文2-9节,其他同学用曲线划出刺猬偷枣的句子,并圈出能说明刺猬偷枣高明的关键词。

1)作者亲眼目睹了刺猬的偷枣过程,他是怎么写的呢?其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它的高明?

2)指名交流:读读句子,体会。

(1)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就诡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 ★①理解“诡秘”---(诡异、神秘)

②这个诡秘说明什么?(小心翼翼、警惕性高)(板书:爬树)

③指导朗读刺猬诡秘地向上爬着,读的时候语气要轻些。

(2)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

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板书:摇枣)

①这里的“兴许“是什么意思?请你说说它的近义词?(好像、可能、大概„„)

★②这是一个表示猜测的词语,为什么作者不能肯定地表示刺猬是在用力摇晃?(天黑,看

不清。作者表达前后呼应。)

③那作者是根据什么内容作的推测呢?与下文作者听到“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

地落了一地”的声音,所以用“兴许”、“用力摇晃”。(用词严谨)

④★“摇晃”(想象刺猬“用力”摇晃的情景):说说这小刺猬给你的印象(有趣、聪明) 它一边摇,一边在想什么呢?请大家猜一猜!(我摇我摇我摇摇摇!多摇几个枣,给我小宝

宝;多摇几个枣,好好吃个饱。)

▲读、背(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背、自己背)

(3)我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家伙“扑”的一声,径直掉下来。(板书:落地)

①★“径直”(结合语境理解):笔直、直接。

②为什么要直接掉下来?节约时间(动作快),这的确是一只聪明的刺猬。

③▲读、背(做动作背)

(4)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板书:归枣)

①★散落:示读音sǎn 没有约束;松开。

sàn分散地往下落;分散,不集中。

选读音sàn;那就意味着刺猬身边全是枣,左一个右一个、前一个(后一个)、东

一个(西一个),很凌乱,很分散,读。

②这时的刺猬高明在哪儿?(打滚),想象读:“扑噜”一下,打了一个滚,发现前面还有

一个枣,再“扑噜”一下,打了一个滚,又发现左面有一个枣,接着又“扑噜”一下,打了

一个滚,还发后面„„等把枣子滚完了,也转晕了,看看,到底还漏了那个“高明”的地方? ③★“归”(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聚拢。

④为什么要把枣子聚拢?(抓紧时间、提高效率)交流,这刺猬真 !

⑤★想象刺猬忙碌着把枣子聚拢在时,刺猬心里怎么想的: 。

⑥▲读、背(同桌互相背)

(5)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兴

许是怕被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飞快地跑去了。(板书:打

滚扎枣、驮枣快跑)

①★读准四个多音字的读音:怎么着、扎、长、兴

②★这时的刺猬又高明在哪儿?驮、跑(动作描写)

③★这里作者又做了大胆的猜测,说明刺猬的机灵。

④▲读、背(读出刺猬偷枣时灵巧、敏捷的语气)

5)我们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刺猬偷枣的过程,但可以根据作者提供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我们

也能把讲个八九不离十,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板书,然后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这

句话作为总起句,同桌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复述时,请用到“爬、摇、掉、归、打滚、扎、驮、跑”着8个动词,还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

接词使自己的复述更连贯。

6)指明边看动画边复述刺猬偷枣的经过。

7)小结:这一连串可爱、调皮、聪明的举动都没有逃脱作者的眼睛,难怪小作者会说:“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刺猬不仅利用身上的刺来偷枣,还可以利用刺来保护自己呢!这部分内容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过渡: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到:刺猬能利用身上的刺来偷枣,其实他还可以利用刺来保护自己呢!

(二)学习“刺大黑狗”,体会喜爱之情:

1、轻声自由读10-15小节,读的过程中,请大家找找哪句话描写了刺猬用自己的聪明击退大黑狗呢?

交流,出示: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

1)在作者看来,刺猬的举动很——“鬼”,出示“鬼”意思?

①死后的灵魂②有不良嗜好的人③躲躲闪闪,不光明

④恶劣,糟糕⑤形容词,机灵(多指小孩儿或动物)。

2)刺猬怎么“机灵”了?(缩成一团)

2、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此刻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它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出示: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 ,如同 。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心想: !

3、原来爸爸说的“狗啃刺猬——没处下嘴”是指刺猬受到狗的袭击时 。板书:缩成团

4、师:刺猬用刺击退了大老黑,我高兴得直拍手,由衷地感叹:“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

(三)小结:

作者通过仔细地观察,生动地记叙了两件事,写出了自己对刺猬的喜爱之情。试着根据板书,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说清写了什么事,再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

作者通过写两件事,写出了自己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把它们称为——(齐读课题)他是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一个有情人,与动物交上了朋友。他从秋天到冬天,到春天,与这群刺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选入课文时只节选了其中的两段,喜欢这篇课文的同学可以去找找原文读读,相信你也会喜欢这群刺猬,喜欢有看家本事的小动物的!


带刺的朋友教案(7)

课文《带刺的朋友》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枣、馋”等11个生字,会写“枣、忽”等13个生字,结合语境确定多音字“扎”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3.从刺猬偷枣这件事中朗读体会刺猬的高明,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与钦佩,并能细心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创设情景

师: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认识一位朋友,它浑身长满刺,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理清脉络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抽查生字认读。

2.请大家听读课文,认真思考并完成填空。(板书:喜爱)

出示:作者通过讲述刺猬 事件写出对它的喜爱之情。(提示: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地说一说)

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1段

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段文字,想一想这段文字是如何描写枣子的。

出示PPT: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哪一句的'描写更诱人?学生交流。

(二)学习2~11段“刺猬偷枣”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2~11段,找找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刺猬偷枣这件事做出了评价,并用直线画出来。

出示: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板书:钦佩高明)学生交流、板书偷枣过程。

作者亲眼目睹了刺猬的偷枣过程,他是怎么写的呢?其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它的高明?指名交流:读读句子,体会。

学生边看动画边复述刺猬偷枣的经过。

小结:这一连串可爱、调皮、聪明的举动都没有逃脱作者的眼睛,难怪小作者会说:“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生动地记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写出了自己对刺猬的喜爱之情。试着根据板书,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说清写了什么事,再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布置

1.书写生字。

2.阅读: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


带刺的朋友教案(8)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教案设计三年级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教案设计三年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节选自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本文通过记叙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这件事,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全文语言生动、明快,条理清楚,用词准确,特别是细致地描写了刺猬偷枣,把刺猬的机灵、敏捷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本事高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本课教学目标】

1.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抓住作者情感变化这条主线,从“我”对刺猬不同的称呼切入,通过理解关键词,有感情朗读,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3.让学生代入角色,选一部分用“小大家都夸我——偷枣本事真高明”开头,说一段话。

4.借助板书,练习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带刺的朋友是文中的小刺猬,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想想围绕它写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明确:秋天的一个晚上,小刺猬偷枣。

2.能用三个简洁的词语概括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吗?

交流明确:爬树、摇枣、收枣、逃走

板块二:从课题切入,感受情感变化

1.课文的'标题是《带刺的朋友》,作者把小刺猬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可在文中,作者对小刺猬是怎样称呼的呢?

那个东西、那个家伙、聪明的小东西

2.为什么同一个小刺猬,作者会用不同的称谓来称呼它呢?

第一次:自由朗读2-5节,想想作者为什称呼它为“那个东西”?

提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朗读体会,重点感悟“诡秘”。

第二次:自由朗读6-9节,作者为什么改称它为“那个家伙”?“那个东西”比较,情感有了什么变化?

提示:引导学生抓重点“兴许”“噼里啪啦”“恍然大悟”,去感受小刺猬偷枣的高明,体会到作者对它的好奇和惊讶。

第三次:聪明的小东西

从收枣这部分内容最能感受小刺猬的“高明”。抓住重点词语“逐个归拢”“长大了一圈”去体会转化角色,你就是那只高明的小刺猬,请你来介绍你是怎样做到的?用“小大家都夸我——偷枣本事真高明”开头,以小刺猬的口吻,介绍如何“收枣”。

板块三:借助板书,练习简要复述课文

提供句式:课文主要讲了(时间)(人物)(做了什么事),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板块四:激发兴趣,推荐《带刺的朋友》这本书

相关推荐

以青春为题的高三作文

高三语文
十月,落叶期。萧瑟的风吹得心瑟瑟发抖,带来了秋光潋滟,捡起一片落叶,脉络分明,茎秆笔直,却隐藏着几分脆弱、落寞,不免在心中感叹:又是一年金秋。喜欢秋,却又有些抵制秋,喜欢秋的干净,没有丝毫的渲染,虽有
展开详情

高考英语高频短语

高三英语
inotherwords换句话说adaptto适合cutout切去,省略,停止(做某事)outofbreath上气不接下气allinall总而言之sitaround闲坐着aswellas和,也inma
展开详情

小学语文各年级常考题型详细总结

备考资料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学习句子是进行阅读、写作的基础。我们要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对于含义深刻的句子,要体会所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我们要能正确地用词造句。
展开详情

高一数学基本知识点

高一数学
⑴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各项同加一数所得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仍为⑵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各项同乘以常数k所得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为⑶若{a}、{b}为等差数列,则{a±b}与{ka+b}(k、b为
展开详情

关于爱的故事500字(汇总7篇)

故事
关于爱的故事500字(1)母亲,天下第一亲;母爱,天下第一情。这几句话足以让我们懂得什么叫做母爱。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天空中下着大雨,狂风呼呼的咆哮着,我正在发着高烧。刚刚下班回来的妈妈看到了这情景,
展开详情

高二数学学习哪些书,有哪些冷门小技巧?

高二数学
第一部分:不等式1、选修4-5:不等式选讲2、选修2-2:第一章推理与证明3、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第二部分:解析几何1、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选修2-1:第三章圆锥曲线与方程3、必修2:第二
展开详情

2022高考数学176个知识点题型归纳,高考数学如何达到及格

高三数学
一、高考数学试卷题型分布高考数学的试卷结构是12个选择题(每个5分),4个填空题(每个5分),6个解答题(总共70分)。按以往的试卷分析基础的部分是有90分的占比的,所以拿到85分真的没那么难。其实高
展开详情

公路工程实习日记

实习专题
实习,虽然不是真正的工作,但却是我工作生涯的一个起点,也是过度到工作人士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必经阶段。当我第一天到工地时,面对这工作的环境显的是那么的无助,但工程类的实习似乎都是这样的,只有亲身体会才会懂
展开详情

2022高考物理知识点

高三物理
做到“抓纲、务本”。抓“纲”是基础,务“本”是关键。“纲”就是考纲和《考试说明》,抓纲就是要求考生明确物理考试内容与要求,明晰各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对考试说明中所列的I类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
展开详情

高中英语必修六单词知识点

高考辅导资料
△realistic现实主义的;逼真的;现实的abstract抽象的;深奥的摘要sculpture雕塑△sculptor雕刻家;雕塑家gallery美术陈列室;画廊faith信任;信心;信念faith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查理九世读书心得范文300字 关于滑滑板的小学三年级作文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2022 四年级小鹿斑比读书心得体会 福利院社会实践活动心得 活出精彩800字满分作文 《简爱》读书笔记1000字 《登金陵凤凰台》阅读答案 三味书屋阅读短文答案 囚绿记教案设计(汇集6篇) 关于龙的谚语(通用3篇) 关于挫折的议论文(推荐3篇) 2022高中物理光的偏振教案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人生不过如此》读书笔记 高一数学学习具体方法 湘江话题作文 我对于教师的职业定位 工地认识实习报告 诗歌再别康桥(优选5篇) 2013年考研复试调剂指南 杜戏的节选阅读题答案 高中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期末考试作文(通用19篇) 弟子规读后感高一范文 小升初作文:永恒的______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范文 高二历史的复习技巧 精彩的生活600字话题作文 桑叶粥 宗祠对联大全(汇总3篇) 妈妈走了读书笔记范文300字 考试的心情作文 规矩的议论文(热门6篇) 小学生有关尊重别人的作文 高考热点作文实用素材 小学五年级关于秋季运动作文500字 高考语文议论文满分作文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热门4篇) 课外阅读笔记 声字成语(集合3篇) 高三语文作文800字 四年级小数报试卷答案 急诊科实习小结范文 成长的味道600字小学作文 关于学习的励志名言汇集 家庭教育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2022高三作文三国800字 剪枝的学问教案(汇集20篇) 名人故事300字(精编15篇) 高三关于旅游的英语作文 高一化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幼儿美术教案大全(优质11篇)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集合12篇) 乌塔读后感800字范文 《童年》读书笔记 实习期英语老师个人总结参考范文 领路的人阅读题答案 劳动实践心得 最难的绕口令 班主任综合性评语(汇编6篇) 井蛙之志阅读答案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高一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 小学生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关于成长的主题班会(汇集7篇) 游泳教学教案(集锦6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那一定会很练习原题与答案 2022年八十天环游地球读书心得体会300字 初一历史人教版知识点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国家地理》读书笔记范文 咏雪教案(热门17篇) 2022年五四青年节学生励志演讲稿 爱的教育教案(通用13篇) 全英文教案(汇总6篇) 珍惜现在的名言(精选6篇) 2022高考作文疫情素材整理归纳 春夜喜雨的古诗(必备7篇) 单细胞生物教学反思(汇集9篇) 年级数学上册课本(推荐7篇) 高三年级生物知识点梳理 大堰河教学设计(汇总17篇) 怎么提高初一历史成绩 关于执着的议论文精彩范文 高二语文学习方法 遇见美丽500字初中作文 高二合作议论文800字 爱尔克的灯光阅读答案理解 2022年伤心的签名 高中成语故事作文素材大全 关于对手的名言(精选4篇) 关于小学生写考试的作文500字 关于实践心得作文 考试失败作文 2022初中物理公式定理重点技巧提分关键(热门14篇) 班主任的先进事迹材料 期中考试的初三作文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反思(精编3篇) 科普知识作文 9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优质13篇) 2022九年级政治教学计划模板 调皮的七彩光教案(汇集13篇) 认识蔬菜教案(汇编16篇) 彩色牛奶教案(优选17篇) 京剧脸谱教学反思(汇集7篇) DNA复制教案(集合19篇) 2022上海高二生物知识点 北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大学暑期实践心得体会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项练习100题 石头剪刀布教案(优选5篇) 越王勾践 《金锁记》读书笔记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幼儿园教师考勤管理制度(优选8篇) 骨骼教学反思(推荐6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汇总17篇) 如何学习英语的英语作文 感谢相遇高一作文800字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700字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精选18篇) 聪明的小鸡教案(汇编20篇) 高三物理学习方法指导分享 大学英语一分钟演讲稿 教师节快乐 高考必背古诗文6 暑假英语学习计划 中考满分作文400字 慈母情深读后感500字范文 如何写故事(优选8篇) 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案(集锦3篇) 军训难忘的个人日记 民间历史故事大全 挂职挂心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学生主要事迹材料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甄选6篇) 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汇集3篇) 项链阅读答案(优质17篇) 简短励志名言 生命的诗句(精品3篇) 新学期学习计划和目标(汇总18篇) 2022中考决心书,战胜困难,超越自我 教师节来了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800字范文 掌声读后感500字范文 财政审计练习题(汇集6篇) 浅论初中生物实验课 2022年读《草房子》有感范文 高中语文名言名句【100句】 学习普通话的体会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高考冲刺阶段如何学习生物 小兔子乖乖故事(热门4篇) 8年级物理下册试题(必备4篇) 热爱劳动的故事(集锦7篇) 同学的中考优秀作文 2022年高考政治学习方法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读后感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笔记 大鱼来小鱼来教案(集合8篇)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集锦3篇) 会计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教学设计模型(实用9篇) 《丑小鸭》小学生读书笔记 六年级作文《无尽的爱》 美育云课堂展播活动观后感 倒装英语语法 淘气包马小跳读书心得感悟800字 药店收银实习小结 奥数的学习方法 考试后的反思作文 高一作文叙事800字范文 关于读书成语大全(精编3篇) 我的未来500字优秀范文 飞向蓝天的恐龙读后感 高一年级新生军训有感 关于二排的军训口号 《铁道游击队》读书笔记 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优选8篇) 捕捉幸福550字七年级作文 文言文《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精编5篇) 旋转与角教学反思(推荐10篇) 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反思(实用13篇) 金刚腿 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普通话命题说话范文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高二语文如何区分借喻与借代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试题 新课标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春季开学第一课活动方案(集锦16篇) 林俊贤 电子商务实习周记范文(集锦15篇) 有关初中生作文为梦想努力 物流信息技术实训心得 2022高考数学命题出题预测和备考建议 高一下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 学生英语学习计划 方向比努力重要 英语四级答案(必备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