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建筑综合接地包括哪些内容

首页

建筑综合接地包括哪些内容

建筑综合接地包括哪些内容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6-20 17:44:24
      一\建筑含很多基本分类,如下供你参考:一、施工管理资料 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2、中标通知书 3、工程预(决)算 4、承发包合同 5、施工许可证 6、质保体系人员名单及岗位证书 7、企业资质及质量管理制度和质保体系人员岗位责任制 8、开工报告 9、监督验收通知单 10、工程质量保修书 11、企业标准(施工过程中提供)二、施工技术资料 1、地质勘察报告及图纸 2、施工图审查批准书(防雷、消防、抗震审核意见及答复) 3、图纸会审 4、设计变更(通知) 5、材料代用签证 6、工程联系单 7、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8、技术交底 9、定位测量放线记录 10、沉降观测记录 11、建筑物轴线、标高、全高、垂直度测量记录及结构尺寸复核记录 12、楼梯入口处净高、楼梯段垂直度净高及扶手、窗台净高 13、监督检查记录及复查记录 14、质量事故(问题)情况、处理方案、施工方案及复查验收记录 15、隐蔽工程记录 16、施工日记 17、竣工图三、质量控制资料(一)建筑与结构 1、钢材(1)钢材验收登记表及出厂合格证(2)试验报告 2、焊接(1)焊条(剂)验收登记表及出厂合格证(2)焊接模拟试验报告及试验报告(钢结构焊缝检测报告) 3、水泥(1)水泥验收登记表及出厂合格证(2)试验报告 4、砖(砌块)(1)砖(砌块)验收登记表及出厂合格证(2)试验报告 5、砂、石(分开)(1)砂、石验收登记表(2)试验报告 6、防水材料(瓦)(1)防水材料验收登记表及出厂合格证(2)试验报告 7、外加剂(1)外加剂验收登记表及出厂合格证(2)试验报告(砌体应做型式检验报告) 8、构件(包括各类门窗、钢结构、油漆、涂料、面砖等)(1)构件验收登记表及出厂合格证(2)试验报告(后置埋件的拉拔强度、外窗三性试验、钢结构螺栓试验、饰面砖粘结强度等) 9、隔热、保温材料(1)隔热、保温材料验收登记表及出厂合格证(2)试验报告 10、砼试块报告(1)强度统计及评定表(2)浇筑申请表(3)配合比(4)试块试验报告 11、砂浆试块报告(1)强度统计及评定表(2)砌体砌筑隐蔽工程施工通知单(3)配合比(4)试块试验报告 12、单桩及群桩(高、低应变检测)、静载试验报告 13、地基处理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 14、土壤试验报告 15、打(试)桩记录 16、钢结构焊缝外观检查记录 17、结构吊装记录 18、抽气(风)道检查记录(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 1、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1)材料、设备验收登记表(2)出厂合格证 2、管道、设备强度试验、焊口检查和严密性试验记录(1)强度试验记录(2)焊口检查记录(3)严密性试验记录 3、系统清洗记录 4、灌水、通水、蓄水、通球试验记录(1)排水管及水箱灌水试验记录(2)排水管通球试验记录(3)通水试验记录(4)厨房、卫生间、屋面蓄水试验记录(坡屋面淋水试验记录)(5)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5、锅炉烘、煮炉、设备试运转记录(1)烘炉记录(2)煮炉记录(3)设备试运转记录 6、暖气管道、散热器压力试验记录(三)建筑电气 1、建筑电气工程主要材料、电气设备出厂合格证(1)设备、材料验收登记表(2)出厂合格证 2、设备试验、调整、试运转记录 3、绝缘、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4、照明全负荷试验记录 5、大型灯具牢固性试验记录(四)通风与空调 1、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1)材料、设备验收登记表(2)出厂合格证 2、风量、温度测试记录 3、制冷、空调、水管道强度试验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4、通风、空调系统调试及试运行 5、制冷设备运行调试记录 6、洁净室洁净度测试记录(五)电 梯 1、电梯工程的主要设备、材料合格证及开箱检验记录 2、绝缘、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3、空、满、超载运行及安全装置检查记录 4、电梯调整及安装检测试验报告四、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五、验收综合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基槽(坑)验收记录、桩基工程验收记录、基础工程验收记录、钢结构/网架工程验收记录、主体结构验收记录、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通风与空调、电梯、智能建筑验收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六、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等规定或涉及的其它工程施工资料 。
      </p>二\物流管理包括哪些内容?</p><table><tbody><tr><td>物流在现代商品流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据统计,2000年我国全社会支出的流通费用高达17880亿元,约占GDP的20%,而发达国家只有10%,物流最发达的国家美国2002年只有9。5%,如果我国能够降低5个百分点,就可以节约资金890亿元人民币。这将改变我国目前GDP的增长以高能耗、高费用为代价的现状。
      推进物流现代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那么,物流管理包括哪些内容?物流是如何创造第三利润源的? <br>一、现代物流的起源 <br>在企业管理领域第一个将物流问题单独提出来的是美国学者阿齐·肖。他在1915年《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明确地将企业的流通活动分为“创造需求的活动”和“物流活动”,而且指出两者的平衡与协调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阿齐·肖所提出的“物流”是指Physical Distribution。 <br>早在1905年美军少校琼西·贝克曾在其所著的《军队和军需品运输》中指出“作战艺术的一个分支-关于军队调度和保障供给的工作成为物流”。这里的物流是指Logistics。
      二战期间美军的这些在军队中的人员调动、军用物品的装备制造、运输、供应、战前配置与调运、战中补给与养护等军事后勤活动中采用了一系列技术与方法,使得这些后勤活动既能及时保障供给,满足战争需要,又能使得费用最省、时间最少、成本最低,还要安全巧妙地回避敌方进攻。
      所有这一切都对战争的胜利起到决定性作用。战后这些保障理论应用于流通领域和生产经营全过程中所有与物品获取、运送、储存、分销有关的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1962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德鲁克发表《经济的黑暗大陆》一文,首次把物流领域称为“经济的黑暗大陆”,给物流在美国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
      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性的石油危机,使得企业增强了对开发物流的兴趣。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物流”概念有了较全面深刻的认识,认为原来的“Physical Distribution”作为物流的概念不确切,认为“Logistics”作为物流的概念更确切一些。
      至此,物流观念确立并成熟起来。 <br>二、第三利润源 <br>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教授在他的著作《物流--降低成本的关键》中谈到,企业的利润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经营重点的转移而变化。日本1950年因朝鲜战争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很快实现了企业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当时日本正处于工业化大生产时期,企业的经营重点放在了降低制造成本上,这便是日本二次世界大战后企业经营的第一利润源。然而,依靠自动化生产手段制造出来的大量产品,引起了市场泛滥,产生了对大量销售的需求。于是,1955年从美国引进了市场营销技术,日本迎来了市场营销时代。
      这一时期,企业顺应日本政府经济高速增长政策,把增加销售额作为企业的经营重点。这便是日本二次世界大战后企业经营的第二个利润源。1965年起,日本政府开始重视物流,1970年开始,产业界大举向物流进军,日本又进入了物流发展时代。这一时期,降低制造成本已经有限,增加销售额也已经走到尽头,渴望寻求新的利润源,物流成本的降低使“第三利润源”的提法恰实符合当时企业经营的需要,因而“第三利润源”说一提出,就备受关注,广为流传。
       <br>这三个利润源注重于生产力的不同要素:第一个利润源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第二个利润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劳动者,第三个利润源则主要挖掘生产力要素中劳动工具的潜力,与此同时又挖掘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潜力,因而更具全面性。
       <br>三、物流的活动构成 <br>物流活动是物流各项功能的事实与管理的全过程。主要包括: <br>1、包装:这是物流的起点,它具有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商品销售的功能。是实现价值增值的环节之一。 <br>2、运输:这是实现物品发生场所空间移动的主要环节。
      是物流的两大核心功能之一。也是降低物流费用的环节之一。 <br>3、仓储与保管:具有时间调整和价格调整的功能。通过调整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时间间隔保证促使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也是物流两大核心功能之一。 <br>4、装卸搬运:这一环节是跨越运输机构和设施而进行的,发生在运输保管、包装前后对物品进行的垂直方向移动为主的物流活动,包括商品装入、卸出、分割、组配等作业。
       <br>5、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br>6、流通加工: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是实现价值增值的环节之一。 <br>7、信息处理:这部分活动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活动之一。主要是对与商品数量、质量、作用管理相关的物流信息,以及与订、发货和货款支付相关的商流、资金信息的收集、整理与传递等,使物流活动能有效地进行。 <br>四、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br>1、电子物流的兴起。
      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在线追踪发出的货物、在线规划投递路线、在线进行物流调度、在线进行货运检查等,都将成为21世纪物流发展的趋势。 <br>2、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流企业将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作为服务业的物流企业,也要满足全球化、区域化的物流服务要求,主要表现为物流园区的建设和物流企业的兼并与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是物流业发展的趋势。
       <br>3、物流服务的优质化和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随着消费多样化、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的发展,社会和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活动的优质化是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据资料,目前欧洲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为76%,美国为58%,且需求仍在增长。
       <br>4、绿色物流不断发展。绿色物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二是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 <br>5、不断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物流设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系统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td></tr></tbody></table><br>。

    喜***

    2019-06-20 17:44: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