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烘焙用料

点击加载更多

烘焙用料

点击加载更多

调味

  • 有谁知道牛肉粉应如何烹调?那是一种韩国的调味料,跟我们平常吃的鸡粉差不多,只是不知道到底如何用来烹调东西。

    做烧烤。 一.韩式烤牛肉 制作烤牛肉的腌汁: 原料:韩式汤酱油1000克 清酒200克 味[注]100克 白糖500克 牛肉粉200克 胡椒粉150克 味精100克 大蒜100克 生姜200克 洋葱500克 梨500克 香油50克 熟芝麻50克 清水4000克 制法: 1.将汤酱油、清酒、味、白糖、清水放入一容器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牛肉粉、味精、胡椒粉调匀,静置备用。 2.生姜、大蒜、梨、洋葱洗净后,用搅拌机搅打成茸状,再倒入静置的汤汁中,最后放入香油和熟芝麻搅匀,置冰箱冷藏室保存。 注意:掌握好汤酱油、水、白糖的用量,若水过多则腌制出来的牛肉颜色不好,若白糖过多则易使牛肉在烤制时变焦煳。 [注]味:是一种韩国调料,色呈淡黄,类似于中式烹调中的料酒。 制作烤牛肉的蘸汁: 第一种蘸汁: 原料:酱油500克 清水1500克 饴糖150克 牛肉粉50克 八角15克 桂皮15克 白蔻10克 胡椒粒10克 姜片15克 蒜片15克 葱节20克 洋葱块20克 制法: 将酱油、清水、饴糖、牛肉粉入锅上火,煮沸后,下入八角、桂皮、白蔻、胡椒粒(拍破)、姜片、蒜片、葱节和洋葱块,转小火熬煮出香味时,打去料渣不用,即成蘸汁(冷却后放入冰箱中保存) 第二种蘸汁(酸汁):是把凉开水、柠檬汁、味、盐、酱油、味精在一碗中对匀,即可。 制作烤牛肉: 原料:牛里脊肉10千克 腌汁2.5千克 蘸汁、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 1.将牛里脊肉片成长15~20厘米、宽4~5厘米、厚约0.2厘米的薄片,放入腌汁中腌渍30分钟。 2.平底锅置烤炉上,刷上少许色拉油,将牛肉片平铺在锅底,用大火炙烤至出血水后,再翻面烤熟,即可。 说明: 1.烤制时,因牛肉要求嫩爽,故一般烤至八分熟即可;整个烤制过程中只能翻动一次。 2.食用时,先用剪刀将烤好的牛肉剪成小块,然后用新鲜的生菜叶,包卷上烤肉片、青椒圈、大蒜片、葱丝,再蘸着制好的蘸汁食用。 二.韩式烤猪肉和烤羊肉 制作烤猪肉、羊肉的腌汁: 原料:韩式汤酱油1000克 辣椒酱700克 大酱300克 白糖500克 牛肉粉200克 清酒15克 胡椒粉150克 味精100克 清水4000克 大蒜150克 生姜200克 洋葱500克 梨500克 香油50克 熟芝麻50克 制法: 取一不锈钢桶掺入清水,调入汤酱油、辣椒酱、大酱、白糖、牛肉粉、清酒和胡椒粉、味精,上小火,不停地搅拌至白糖溶化且辣椒酱和大酱充分混匀后,离火晾冷,再加入用大蒜、生姜、洋葱、梨搅打成的茸,最后放入香油和熟芝麻搅匀,即成腌汁。 注意:腌汁中的汤酱油不宜放得过多,否则烤出来后色泽会过深过黑;掌握好大酱、辣椒酱、白糖的用量,若过少则制出腌汁的酱香味不足,若过多则烤制出的原料太腻口。另外,因猪肉和羊肉在腌制时就加有大酱、辣椒酱等酱汁,主要突出酱香味,故食用时通常不再辅以蘸汁。 制作烤猪肉、羊肉: 制作烤猪肉、羊肉的方法与烤牛肉是一样的,只是猪肉应选用里脊肉,羊肉应选用羊肋脊部位和羊马鞍部位的肉。 三.韩式烤海鲜 制作烤海鲜的腌汁: 原料:韩国辣椒酱1000克 酱油150克 细辣椒面300克 清酒100克 味200克 姜汁50克 蒜汁100克 香油100克 制法: 取一不锈钢桶,掺入2000克清水,调入韩国辣椒酱、酱油,上小火煮沸后,下入细辣椒面搅拌均匀,再放入清酒、味、姜汁、蒜汁、香油搅匀,至再沸时,离火晾凉,即制成。 备注:腌制海鲜原料时多以辣椒来提鲜。据说这是因为海边环境潮湿,居民吃辣椒以去风湿,从而形成了带有辣味的海鲜风味。 制作烤海鲜的蘸汁: 原料:小米辣300克 汤酱油200克 鱼骨粉100克 精盐50克 味精50克 白糖150克 蒜茸50克 香油50克 凉开水少许 制法: 小米辣去蒂除籽后切成碎粒,纳盆,加入汤酱油、鱼骨粉、精盐、味精、白糖、蒜茸和少许凉开水搅拌均匀,最后放入香油,即制成蘸汁。 制作烤鱿鱼: 原料:鲜鱿鱼1000克 姜茸50克 蒜茸50克 葱茸80克 鱼骨粉50克 胡椒粉50克 料酒100克 腌汁200克 蘸汁、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 1.鲜鱿鱼除去内脏,撕去外膜洗净,剞上十字花刀,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纳盆,用姜茸、蒜茸、葱茸、料酒、鱼骨粉和胡椒粉腌渍15分钟,最后放入腌汁拌匀。 2.平底锅置烤炉上,将腌好的鱿鱼涂匀色拉油,再平铺于锅底,用中火烤熟(中途翻面),即可随蘸汁一起上桌。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蔬菜在韩国烧烤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土豆、茄子、洋葱等都是烧烤的好原料。蔬菜烧烤好以后,辅以精盐和香油调制的蘸汁,味道同样十分鲜美,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 请问,幼糖是什么糖?

    多为 蔗糖 精制而成. 也有用甜菜.

  • 请问怎样做花生核桃糊好吃我用花生核桃打成粉,加水和糖煮,做花生核桃糊。但不好吃。谁会做好吃的,告诉我方法,谢谢!

    是这样做的: 1.先买来核桃、花生、黑芝麻(或白芝麻)各500克。(喜欢吃的东西可以适当的买多些)。 2.首先把核桃、花生、芝麻洗干净,然后在锅中分类把该三种东西炒好。(在炒的时候不能在锅中放油,要干炒。) 3.炒好后晾凉。然后分别打成粉末。在打的过程中放入白糖(根据自己的口味放)。 4.然后将打磨好核桃、花生、芝麻的粉末倒在一起进行搅拌。搅拌好后放入瓶子中。每天想吃的时候拿出少许用温水搅拌就可以了。。

  • 怎样做姜醋蛋?怎样做姜醋蛋?

    -------------------------------------------------------------   每年三四月是子薑盛產期,有人??我煲薑醋的方法,今期就借滋味篇和各位分享我的心得。   其??煲薑醋?K非難事,最緊要是買到含有?材成份的靚甜醋,可以用子薑或老薑?盱摇H绻饺障?g吃薑醋的?,可以選?褡铀K,因?樽铀K幼嫩少根,較?樗穑植惶薄H艄钱a?D吃的,便要?裼么笕饫纤K才有?風功效。   我曾在中文?台AM1470邀?營養??講述豬手煲薑醋的好?,??r她說,中?怨乓?恚a?D?缘贸运K醋補身,真是?明,因??⒇i手骨加入醋中一齊煲,大量鈣質溶入醋中,?Ξa後?D人,大有補益作用。 材料: 大肉老薑五磅、添丁甜醋一大樽、豬手或豬腳?呻b、雞蛋十二隻。 做法: 洗?Q薑,刮去皮,切成大?K,略?榕谋狻? ??崆Z,不用放油,?⑺K炒片刻。 用大瓦煲或玻璃煲盛甜醋,煲至?L,放入薑,煲至大?L,蓋,改用中火,煲約二小?r,熄火,?薑在醋中浸隔夜。翌日再煲十五分?,如是者煲約三星期。(通常在預產期前一??月便要開始煲薑醋,豬手或豬腳?谑城耙恍瞧诩尤搿#? ?理豬手或豬腳:刮去豬毛,?丶?L水拖過,再?_?鏊会岱湃胨K醋中煲至稔。 雞蛋隨水置煲中,慢火煲熟,然後去?ぃ尤胨K醋中,煲至金黃色即可。   註:如果煲的是子薑,可?p省很多?r間,翻煲二、三次便可進食。

  • 糖醋排骨如何做

    菜谱名称 最简单的糖醋排骨的做法 所属菜系 粤菜 所属类型 特色粤菜 1、先准备带点点肥的排骨(我觉得全瘦的没这好吃),想吃多少就准备多少,可叫卖肉师傅替你剁好。 2、排骨加水加适量盐煮至八成熟,时间充足的话可用电饭堡煮。 3、捞出排骨(汤备用),沥干后放入油锅(不要太多油了,因为炸排骨还会出油的)翻炒,先倒入黄酒炒出酒香,再加酱油炒出酱香,然后往锅里浇汤,一次不要浇太多,再炒,多浇炒几次,最后一次炒至汁半干时,加入合你口味的糖水和醋,炒到汁快干时装盘。 注意事项: 1、黄酒酱油可多放些,上色。酱油一定要后一点放,而且不要炒太久,因为容易糊锅子,一定不能放味精。 2、一定要多翻炒,这样排骨的色泽才会均匀好看。 3、这种做法的特点就是步骤简单,又入味。还有,多出来的汤还可以煮小菜,而且撒点葱花就可以直接喝了,真是一举多得呀。

  • 糖醋排骨如何做

    菜谱名称 最简单的糖醋排骨的做法 所属菜系 粤菜 所属类型 特色粤菜 1、先准备带点点肥的排骨(我觉得全瘦的没这好吃),想吃多少就准备多少,可叫卖肉师傅替你剁好。 2、排骨加水加适量盐煮至八成熟,时间充足的话可用电饭堡煮。 3、捞出排骨(汤备用),沥干后放入油锅(不要太多油了,因为炸排骨还会出油的)翻炒,先倒入黄酒炒出酒香,再加酱油炒出酱香,然后往锅里浇汤,一次不要浇太多,再炒,多浇炒几次,最后一次炒至汁半干时,加入合你口味的糖水和醋,炒到汁快干时装盘。 注意事项: 1、黄酒酱油可多放些,上色。酱油一定要后一点放,而且不要炒太久,因为容易糊锅子,一定不能放味精。 2、一定要多翻炒,这样排骨的色泽才会均匀好看。 3、这种做法的特点就是步骤简单,又入味。还有,多出来的汤还可以煮小菜,而且撒点葱花就可以直接喝了,真是一举多得呀。

  • 糖醋排骨怎么做才好吃?

    先将排骨放在油里炸熟炸黄而不能炸焦;再将糖和醋、豆粉(生粉或水粉)调好。放入锅中烧熟且浓度合适,浇在炸熟的排骨上,上面可点缀一点香菜等(由你设计)。

  • 不小心吞掉了口香糖怎么办?

    赶紧吃韭菜~~~不要切断的那种 炒着吃

  • 请教无糖蛋糕的做法?蛋糕的做法中都有很多的糖,实在怕胖胖,一直不敢照着去做。有没有无糖蛋糕的做法?

    3》菜谱名称 番茄蛋糕 基本特点:健胃养血 基本材料: 鸡蛋3个,肉末50克,海米和炸花生米各20克,西红柿2个,花生油20克,葱末、姜末各10克,另精盐、味精和料酒各少许。 制法: 1、鸡蛋磕入碗内,搅打均匀; 2、海米、花生米剁碾成末,放入碗内,加肉末、蛋液、姜末、葱末、精盐、味精、料酒,搅拌均匀; 3、花生油放入炒锅内,倒入混合好的鸡蛋液,用微火焖15分钟,取出晾凉,切成图案花样; 4、西红柿切成大薄片,摆在盘子的周围,切好的蛋糕放在盘子中间即成。 功效:健胃养血。 用法:佐餐食用。 应用:适用于脾胃虚弱,食纳不佳,贫血乏力者。

  • 怎样区分酿造醋和勾兑醋?

    按食醋生产方法的不同,食醋可分为酿造醋和配制醋。配制醋即勾兑醋,是以食用冰酸醋,添加水、酸味剂、调味料,香幸料、食用色素勾兑而成,仅具有一定的调味功用。而酿造醋,是以粮食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酿造而成,其营养价值和香醇味远超过配制食醋 ,具有调味、保健、药用、医用等多种功用 酿造食醋摇一摇,会产生白色泡沫,且不易褪掉。 好醋一般呈琥珀色或红棕色,味道有酿造的香味,而冰醋酸勾兑的醋有刺鼻子的酸味,好醋的味道除了酸还有香味,而勾兑醋除了酸味没有别的味道。

  • 煮波菜时,可不可以放酱油?爸爸说煮波菜不可以放酱油,奶奶说可以,请问到底可不可以呢?

    10》波菜鸡煲 原料 鸡半只、冬菇仔半两、干葱六两、姜数片、菠菜五两、甘笋数片、蚝油一汤匙半;生抽一汤匙、糖半茶匙、生粉半汤匙、油一汤匙、盐适量。 做法: ①菠菜洗净,切短段放在煲仔内。干葱撕去红衣,洗净滴干水,冬菇洗净去脚抹干水,斩块,加腌料腌十分钟,泡油。 ②下油二汤匙,爆香干葱、姜,加入鸡冬菇及蚝油再爆片刻,下料酒,下调味及甘笋,不停炒动,煮至鸡熟,铲起放在菠菜上,煲滚即可。 2》?柱灼波菜 材料: 波菜12?伞?柱3-4粒、蒜茸、薑茸各1/4茶匙 調味料: 上?c?柱汁共3/8杯、生抽半茶匙、鹽1/3茶匙、糖1/3茶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 芡汁料: 生粉1茶匙、開水2?? 做法: 1、波菜洗?Q,切段留用。?柱洗?Q,浸?,加少許薑汁,紹酒拌?颍麸运撼山z,而蒸汁料加入上??却谩? ??嵊图s2 1/2?祝闼馊住⑺K茸,放入波菜炒至?身,?K加入少許幼鹽及糖,炒???起上碟?溆谩? 2、??柱絲及調味料放入上?汁料?劝柚笾?L,再?⒉ú朔呕兀党雌讨敛耸旒叭胛叮蒙鬯褚槐≤图闯伞? 13》贫血食疗方:菠菜枸杞粥 【原料】 菠菜100克,枸杞子15克,粟米100克。 【制作】 将菠菜去杂,连根洗净,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码齐后将菠菜切成小碎段(0.5厘米以内),盛入碗中备用。将粟米、枸杞子淘洗干净,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1小时,待粟米酥烂,调入菠菜小碎段,拌和均匀,加精盐、味精,再煮至沸,淋入麻油,搅拌均匀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分食。 【功效】滋养肝肾,补血健脾。对幼儿生长期及中老年贫血患者尤为适宜。 14》春食菠菜好处多多   菠菜,原产伊朗,我国各地普遍栽培,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其根红叶绿,鲜嫩异常,尤为可口。   由于菠菜营养极为丰富,它是特别适用于儿童和病人的饮食。菠菜中所含的酶对胃和胰腺的分泌功能能起良好作用。贫血、胃肠失调、呼吸道和肺部疾病患者,可服用菠菜水浸剂(将100克菠菜放入碗中,加水200毫升,隔水煮10分钟,早晚分服),有一定疗效。此外,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多食菠菜,其好处更多。   最近,美国农业部下属的一个研究小组作了一项名为"氧基吸收能力"的试验,证实了菠菜等蔬菜和水果对保持人体健康,延缓衰老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在试验中发现,女性吃了30克左右的新鲜生菠菜,比吃1250毫克的维生素C还要好,比喝三杯红葡萄酒(270克)要强。   专家还利用老鼠进行了对比试验,让老鼠从6个月起每天吃菠菜或维生素E,发现这可以防止普通老鼠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记忆力衰退。因而,菠菜还是"大脑食品",可用来防止记忆力衰退。研究人员最后结论,菠菜和葡萄干、蓝色浆果、黑刺莓、羽衣甘蓝、草莓一样,富含抗氧化剂,仅次于李子干。这种抗氧化剂,对保持人体健康异常重要。因为人们身边环境不并平静,有多种射线和化学物质,使人体产生带电荷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能杀死细胞,最终导致人的心脏等重要器官病变,记忆力减退。而菠菜中含有大量抗氧化剂,它能吸收有害的自由基,从而使人保持健康。

  • 炒菜时先下味精还是后下味精?

    切记,在出锅前放!!!

  • 不用糖,可以做蛋糕么?现在市面上卖的蛋糕都是用大量的白糖和鸡蛋做的。不用糖,可以做么?怎么做?

    可以,你到蛋糕房去买就可以了,可以看着他们做,用奶油和鸡蛋糕做的,很好吃啊。

  • 味精是用什么做的?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一般还含有食盐,谷氨酸钠的浓度越高,味精的质量越好。现在生产味精主要是用细菌发酵生产出谷氨酸,再将谷氨酸与碳酸钠反应,再提纯。

  • 酱油是用什么做的?

    现在酱油,是以榨过油的,大豆饼粕,经过曲霉发酵,酿造而成的。

  • 白醋好还是陈醋好?

    白醋酸味儿足,白的好。

  • 酱油是怎么做的

    日本酱油种类与特征   酱油是日本传统调味料,现已作为世界性调味料向近百个国家出口,特别是向美国出口多。酱油种类由日本农林省规格(JAS)按酿造方法分三类:本酿造酱油、新式酿造酱油、酶处理液-氨基酸混合式酱油。酱油中含食盐、糖类售 乙醇,氨基酸等调味料及防腐剂等。   本酿造酱油是以大豆或大豆与麦、米等谷类混合经蒸煮等处理,培养酱曲糖化、加食盐发酵,成熟得的澄清液调味料。   新式酿造酱油是在本酿造醪式生扬酱油中加氨基酸液(大豆等植物性蛋白的酸解物)或酶处理液(大豆等植物性蛋白质的酶解液经发酵后熟得到的澄清液调味料)。   酶处理液-氨基酸混合方式酱油又分三种:一是在本酿造酱油或新式酿造酱油中加入氨基酸液(称氨基酸混合方式酱油),二是加入酶解液(称酶处理液混合式酱油);三是在本酿造酱油或新式酱油中加入氨基酸和酶处理液的酱油。如氨基酸液氮高于酶处理液氮,则称氨基酸液-酶处理液混合式酱油,反之氨基酸液氮低于酶处理液氮,则称为酶处理液-氨基酸混合方式酱油。   日本的酱油由农林规格按酱油原料及成品特征又将酱油分为浓口酱油、淡口酱油、溜酱油、甘露酱油、白酱油及其他酱油。 1、浓口酱油。由原料大豆与等量小麦加酱曲酿造,成品含食盐17%~18%,糖1%~4%, 乙醇0.6%~3%,pH=4.5,为普通酱油,产量占酱油全国生产量的80%。 2、淡口酱油。原料为大豆,与等量麦加酱油曲酿造,酿造过程中控制色泽浓化。成品盐分高,约18%~20%,色淡,含糖3%~5%,乙醇1%~5%,pH=4~5,产量约占全国酱油产量的13%。 3、溜酱油。以大豆为原料加酱曲酿造,比浓口酱油味浓厚,也用于米心中作调料。成品含食盐约18%~19%,糖分2%~5%,乙醇3%~4%、pH约4~5。 4、甘露酱油。大豆加等量麦及酱油酿造,其中醪加食盐水是用生扬酱油代替。成品含食盐约17%~19%,糖分4%~5%,乙醇2%~3%,pH约4.5。 5、白酱油。以少量炒大豆加小麦几乎都是小麦及酱油酿造,制造过程中控制色泽浓化。成品含食盐17%-18%,糖分17%~24%,乙醇0.2%-2%,pH4.5~5.5,应用于加工食品中做豆腐,面条等调味,色泽比淡口酱油还浅。 6、其他酱油。有无盐酱油,减盐酱油(含食盐9%)、淡盐酱油(含盐11%-14%)。有以酱油为基质配以砂糖、味淋(含盐酒)、鲣鱼节、食醋、油脂,香辛料、蔬菜、果物,橘汁、肉精汁等一种或数种成分加工成的各种液体调味料。   日本酱油酿造工艺 1、 酿造浓口酱油工艺 原料 全粒大豆经精选飞浸渍、蒸煮,与小麦(经精选、炒熟)混合加种曲制曲、加食盐水入池发酵,成熟醪经压榨、灭菌,包装成品。 制造酱油用曲霉有两种,酱曲制造3-4天,含较多的蛋白酶与淀粉酶,发酵时这些酶作用生成酱油色香味的氨基酸与糖等低分子化合物,氨基酸与糖蛋白黑素反生成酱油红褐色。酱油酿造中耐盐性酱油乳酸菌(pediococcus Halophius)和酱油主发酵酵母(zy90-saccharommycesrouxii及后熟酵母Torolopsis uersatilis等)增殖发酵,生成酱油独特风味。在酱油酿造中有必要添加这些酱油乳酸菌和酱油酵母。 酱醪发酵成熟后经压榨除糟得生酱油,按等级调整全氮,加足味料、安息香酸或乙醇等保存剂,灭菌、灭酶,调整香味与色泽。 2、 新酿造工艺 脱脂加工大豆或小麦谷蛋白加盐酸加热分解成氨基酸液,用碳酸纳中和,加入生酱油或本酿造醪发酵、经熟成,压榨除糟、灭菌、检查、包装成品。也可以脱脂加工大豆或小麦谷蛋白用蛋白酶分解得酶处理液再与生酱油或本酿造醪一起发酵,熟成压榨除糟、灭菌、检查、包装成品。 3、氨基酸-酶处理液混合方式 工艺可以是这两种中的一种或两种加到本酿造酱油或新式酿造酱油中,无须再经发酵、熟成。酱油制造质量管理基准与卫生管理基准按日本农林省规格。

  • 请教各位美食家:韩国烧烤中的烤肉蘸料汁是怎么做的呀?最近吃韩国烧烤上了瘾,请教各位美食家:韩国烧烤中的烤肉蘸料汁是怎么做的呀?还有干蘸料的配法。谢谢最近迷上了韩式烧烤,想在平安夜和朋友们在家里大饱口福。哪位美食家能告诉我韩式烧烤的蘸料,就是肉烤好后蘸食的调味汁使用什么材料、什么方式勾兑的呀?还有那干蘸料,就是有点像羊肉串调料的调味粉,是怎么做的呀?谢谢啦!

    一说韩国料理,给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韩国烧烤。韩国烧烤讲究原汁原味,并辅以不同的酱汁蘸食。从几方面看,韩国烧烤与中式烧烤都有所不同。 在烹饪原料上,中式烧烤的选料十分广泛,几乎所有的荤素原料均可选用。而韩国烧烤则多以肉类和海鲜为主,并且对选料要求非常严格,比如烤牛肉就只选用肉牛的里脊。 在烹饪技法上,中式烧烤主要以木炭为燃料,用暗火进行串烤或炙烤成菜。而韩国烧烤则采用燃气或干炭作为燃料,利用烤盘间接传热烤制成菜,简单说就是“煎制”。由于现在的韩式烤炉有特殊的排气系统,故比中式烧烤显得干净卫生一些。 在味型上,中式烧烤往往会根据人们的不同口味喜好而有所变化,比如调成孜然味、麻辣味、五香味、孜然麻辣味等味型;而韩国烧烤的味型则主要由腌制原料的汁水和原料烤好后蘸食的汁水来决定。当然,不同的原料配用不同的腌汁和蘸汁后,会形成不同的风味特色。韩国烧烤腌制原料时,一般都要用“五辣”原料,即辣椒、大蒜、洋葱、姜、葱。“辣”是韩国烧烤的主要口味,在腌汁和蘸汁的作用下,食用时会呈现出“五味”,即甜、辣、咸、酸、苦,其中的蘸汁主要起补味的作用。 在色泽上,用中式烧烤方法制作的菜肴,大多色呈金黄或棕红,而韩国烧烤的颜色则相对要浅一些,并且大都体现出腌汁的色泽。 在口感上,中式烧烤菜肴大都烤得比较干,体现出干香的口感;而韩国烧烤菜肴一般煎至八分熟或刚熟即可,体现的是嫩爽口感。 在调味方法上,中式烧烤除形状较大且厚的原料可事先腌制码味以外,形状小且薄的原料和素菜一般都不需要腌制码味,而常常是在烤制过程中直接调味。比如在烤制过程中撒上精盐、孜然粉、辣椒面、花椒面、味精等,并不时刷上香油或色拉油。韩国烧烤的原料必须经过腌制码味。腌渍时,一般还要加入一些水果和洋葱,使成菜有香而不腻的感觉。此外,韩国烧烤在烤制过程中不再调味,只是在食用时才用蘸汁来补味。 在就餐形式上,中式烧烤通常都会由厨师将其烤好后,端上桌供客人食用;而韩式烧烤则是由客人自己动手烤制,从而增加了就餐过程中的乐趣。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几款韩国烧烤。 一.韩式烤牛肉 制作烤牛肉的腌汁: 原料:韩式汤酱油1000克 清酒200克 味[注]100克 白糖500克 牛肉粉200克 胡椒粉150克 味精100克 大蒜100克 生姜200克 洋葱500克 梨500克 香油50克 熟芝麻50克 清水4000克 制法: 1.将汤酱油、清酒、味、白糖、清水放入一容器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牛肉粉、味精、胡椒粉调匀,静置备用。 2.生姜、大蒜、梨、洋葱洗净后,用搅拌机搅打成茸状,再倒入静置的汤汁中,最后放入香油和熟芝麻搅匀,置冰箱冷藏室保存。 注意:掌握好汤酱油、水、白糖的用量,若水过多则腌制出来的牛肉颜色不好,若白糖过多则易使牛肉在烤制时变焦煳。 [注]味:是一种韩国调料,色呈淡黄,类似于中式烹调中的料酒。 制作烤牛肉的蘸汁: 第一种蘸汁: 原料:酱油500克 清水1500克 饴糖150克 牛肉粉50克 八角15克 桂皮15克 白蔻10克 胡椒粒10克 姜片15克 蒜片15克 葱节20克 洋葱块20克 制法: 将酱油、清水、饴糖、牛肉粉入锅上火,煮沸后,下入八角、桂皮、白蔻、胡椒粒(拍破)、姜片、蒜片、葱节和洋葱块,转小火熬煮出香味时,打去料渣不用,即成蘸汁(冷却后放入冰箱中保存) 第二种蘸汁(酸汁):是把凉开水、柠檬汁、味、盐、酱油、味精在一碗中对匀,即可。 制作烤牛肉: 原料:牛里脊肉10千克 腌汁2.5千克 蘸汁、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 1.将牛里脊肉片成长15~20厘米、宽4~5厘米、厚约0.2厘米的薄片,放入腌汁中腌渍30分钟。 2.平底锅置烤炉上,刷上少许色拉油,将牛肉片平铺在锅底,用大火炙烤至出血水后,再翻面烤熟,即可。 说明: 1.烤制时,因牛肉要求嫩爽,故一般烤至八分熟即可;整个烤制过程中只能翻动一次。 2.食用时,先用剪刀将烤好的牛肉剪成小块,然后用新鲜的生菜叶,包卷上烤肉片、青椒圈、大蒜片、葱丝,再蘸着制好的蘸汁食用。 二.韩式烤猪肉和烤羊肉 制作烤猪肉、羊肉的腌汁: 原料:韩式汤酱油1000克 辣椒酱700克 大酱300克 白糖500克 牛肉粉200克 清酒15克 胡椒粉150克 味精100克 清水4000克 大蒜150克 生姜200克 洋葱500克 梨500克 香油50克 熟芝麻50克 制法: 取一不锈钢桶掺入清水,调入汤酱油、辣椒酱、大酱、白糖、牛肉粉、清酒和胡椒粉、味精,上小火,不停地搅拌至白糖溶化且辣椒酱和大酱充分混匀后,离火晾冷,再加入用大蒜、生姜、洋葱、梨搅打成的茸,最后放入香油和熟芝麻搅匀,即成腌汁。 注意:腌汁中的汤酱油不宜放得过多,否则烤出来后色泽会过深过黑;掌握好大酱、辣椒酱、白糖的用量,若过少则制出腌汁的酱香味不足,若过多则烤制出的原料太腻口。另外,因猪肉和羊肉在腌制时就加有大酱、辣椒酱等酱汁,主要突出酱香味,故食用时通常不再辅以蘸汁。 制作烤猪肉、羊肉: 制作烤猪肉、羊肉的方法与烤牛肉是一样的,只是猪肉应选用里脊肉,羊肉应选用羊肋脊部位和羊马鞍部位的肉。 三.韩式烤海鲜 制作烤海鲜的腌汁: 原料:韩国辣椒酱1000克 酱油150克 细辣椒面300克 清酒100克 味200克 姜汁50克 蒜汁100克 香油100克 制法: 取一不锈钢桶,掺入2000克清水,调入韩国辣椒酱、酱油,上小火煮沸后,下入细辣椒面搅拌均匀,再放入清酒、味、姜汁、蒜汁、香油搅匀,至再沸时,离火晾凉,即制成。 备注:腌制海鲜原料时多以辣椒来提鲜。据说这是因为海边环境潮湿,居民吃辣椒以去风湿,从而形成了带有辣味的海鲜风味。 制作烤海鲜的蘸汁: 原料:小米辣300克 汤酱油200克 鱼骨粉100克 精盐50克 味精50克 白糖150克 蒜茸50克 香油50克 凉开水少许 制法: 小米辣去蒂除籽后切成碎粒,纳盆,加入汤酱油、鱼骨粉、精盐、味精、白糖、蒜茸和少许凉开水搅拌均匀,最后放入香油,即制成蘸汁。 制作烤鱿鱼: 原料:鲜鱿鱼1000克 姜茸50克 蒜茸50克 葱茸80克 鱼骨粉50克 胡椒粉50克 料酒100克 腌汁200克 蘸汁、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 1.鲜鱿鱼除去内脏,撕去外膜洗净,剞上十字花刀,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纳盆,用姜茸、蒜茸、葱茸、料酒、鱼骨粉和胡椒粉腌渍15分钟,最后放入腌汁拌匀。 2.平底锅置烤炉上,将腌好的鱿鱼涂匀色拉油,再平铺于锅底,用中火烤熟(中途翻面),即可随蘸汁一起上桌。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蔬菜在韩国烧烤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土豆、茄子、洋葱等都是烧烤的好原料。蔬菜烧烤好以后,辅以精盐和香油调制的蘸汁,味道同样十分鲜美,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 喜欢喝醋好么?

    食醋的基本成分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   1.兴奋大脑神经中枢,促进消化;   2.增强解毒功能;   3.抗氧化、延缓衰老;   4.抑菌杀菌;   5.对人体代谢的影响:包括消除疲劳,预防泌尿结石,促进钙的吸收等;   6.减肥;   7.美容护肤。   此外,食醋尚有解酒防醉,助血补气,软化血管,降低血脂,调节血液循环等作用。 虽然食醋可药可食,但也并不是人人皆宜、多多益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食醋使用的注意事项:   1.日常食用不宜过量。成人每天可摄取20-40毫升(最多不要超过100毫升)。老弱妇孺、病人则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减少分量。有的人为了治病,每天大量饮醋,这是不可取的。用醋治病应持科学态度,要适度,不要急于求成。最初应该少量试服,不适应者可减少用量,仍有不适则应停服。此外,食醋后应随即漱口,以免损坏牙齿。   2.胃酸过多、胃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肾功能不全或肾病病人;服药期间的病人均不宜吃醋。   3.脾胃湿甚,萎痹,筋脉拘急及外感初起者不宜。   4.烹调食醋,只能用铁锅,不能用铝锅。因为铁锅中的铁元素溶解于食物和水中,加醋为佐料,则会增加其溶出,有利于防治缺铁性贫血。用铝锅则会增加铝的溶解,人体积蓄过多铝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造成组织损害而影响智力

点击加载更多

食用油

点击加载更多

黑胡椒汁

点击加载更多

番茄酱

点击加载更多

鸡精

  • 请问:味精和鸡精有何区别?

    鸡精和味精有何区别 味精是谷氨酸的一种钠盐,是有鲜味的物质,称谷氨酸钠,其商品名称,叫味精,也可称味素。它是以粮食(玉米或大米)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生产出来的产品。   按标准、味精产品根据谷氨酸钠含量的多少分4种规格:99%、95%、90%、80%。也就是说,谷氨酸钠含量大于或等于80%的才能称为味精。   鸡精则是复合调味料的一种,它的基本成份主要是味精(含量在40%左右),加之助鲜剂、盐、糖、鸡肉粉、香辛料、鸡味香精等成份复配加工而成。有人称鸡精是“第三代味精”。这种称呼是不确切的,因为鸡精中谷氨酸钠的含量不足40%。   至于鸡精是否比味精鲜,如果从单一鲜味观点来讲,在同等重量的情况下,鸡精含谷氨酸钠纯度只占40%,而味精谷氨酸钠纯度在80%以上,因此鸡精不可能比味精鲜。如果在鸡精中加助鲜剂(核苷酸),要看加量的多少和复配效果,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来加以鉴定。

  • 鸡精的成分不如鸡粉的纯吗里面会的鸡的成分吗

    这是两回事,有没有鸡的成分只有厂家知道

  • 吃味精<鸡精>有什么好处

    除了吊鲜,没其他好处,吃了会口干,吃多了会觉得恶心的感觉

  • 味精的问题味精是有毒的吗:要怎样用好,专用鸡精好吗?

    ,味精是谷氨酸的一种钠盐,为有鲜味的物质,学名叫谷氨酸钠,亦称味素。此外还含有少量食盐、水分、脂肪、糖、铁、磷等物质。味精是鲜味调味品类烹饪原料,以小麦、大豆等含蛋白质较多的原料经水解法制得或以淀粉为原料经发酵法加工而成的一种粉末状或结晶状的调味品,也可用甜菜、蜂蜜等通过化学合成制作。味精易溶于水,具有吸湿性,味道极为鲜美,溶于3000倍的水中仍具有鲜味,其最佳溶解温度为70℃~90℃。味精在一般烹调加工条件下较稳定,但长时间处于高温下,易变为焦谷氨酸钠,不显鲜味且有轻微毒性;在碱性或强酸性溶液中,沉淀或难于溶解,其鲜味也不明显甚至消失。它是既能增加人们的食欲,又能提供一定营养的家常调味品。 而鸡精则是一种复合调味品,它的基本成分是在含有40%的味精基础上,加入助鲜剂、盐、糖、鸡肉粉、辛香料、鸡味香精等成分加工而成,更含有多种氨基酸。主要由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食用盐、鸡肉、鸡骨粉或浓缩抽取物为基本原料,添加香精(或不添加)、赋型剂,经混合、制粒、干燥而成的一种复合调味料品。鸡精按形态又可分为粉状、颗粒状、块状,但以颗粒状为主。 味精鸡精 各有特点 味精能补充人体的氨基酸,有利于增进和维持大脑机能。因其具有很好的鲜味,故可增进人的食欲。味精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另外,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还具有治疗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经衰弱、癫痫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鸡精则具有以下特性:取料上是鸡肉与鸡蛋复合生产的,既有鸡的鲜味又有其香味;其化学成分是将核甘酸与谷氨酸钠复合,且鲜度上乘,实现了增鲜调味的二合一;鲜度与味精相比是味精的1.5~2倍,是营养成分更高的健康食品。有报道说,上海及周边沿海地区,鸡精销售量已与味精不相上下。鸡精能在短时间里从众多的调味品中脱颖而出,与其保鲜、增鲜,并具有鸡香味等特点是分不开的。另外,它还具有耐高温、不串味、食后不干等优点。这些都是其他调味品无法比拟的。 味精鸡精要合理使用 味精是一种增鲜味的调料,炒菜、做馅、拌凉菜、做汤等都可使用。但如果不遵守使用规则,不仅达不到理想的调味效果,甚至会产生副作用,所以在烹饪当中使用味精要注意:1.不要在滚烫的锅中加入,而要在菜肴快出锅时加入。因为谷氨酸钠在温度高于120℃时,会变为焦点谷氨酸钠,食后对人体有害,且难以排出体外。2.不宜在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如糖醋鱼、糖醋里脊等。味精呈碱性,在酸性食物中添加会引起化学反应,使菜肴走味。3.在含有碱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会产生氨水臭味, 使鲜味降低,甚至失去其鲜味。4.注意咸淡程度。如果太咸,味精就可能吃不出鲜味,食盐与味精的比例在3:1或4:1范围内,即可达到圆润柔和的口味,作凉拌菜时宜先溶解后再加入。因为味精的溶解温度为85℃,低于此温度,味精难以分解。5.高汤、鸡肉、鸡蛋、水产制出的菜肴中不用再放味精。6.孕妇及婴幼儿不宜吃味精,因为味精可能会引起胎儿缺陷;老人和儿童也不宜多食。患有高血压的人如果食用味精过多,会使血压更高。所以,高血压患者不但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而且还要严格控制味精的摄入。 从卫生角度讲,鸡精对人体是无毒无害的,鸡精在烹饪过程中,对使用它的条件,较味精要宽松许多。鸡精可以用于任何味精的使用场合,适量加入到菜肴、汤、面食中,均有较好的增鲜作用,尤其是在汤中火锅中加入鸡精熬制,其香气、滋味相互适应,令人食欲大开。 但在烹调时,如果加入过多鸡精,则会破坏菜肴原有的味道而影响口味。鸡精在使用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1.鸡精中含有10%左右的盐,所以食物在加鸡精前加盐要适量。2.鸡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所以患痛风者应适量减少对其的摄入;3.鸡精溶解性较味精差,如在汤水中使用时,应先经溶解后再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被味觉细胞更好地感知;4.鸡精中含有盐,且吸湿性强,用后要注意密封,否则富含营养的鸡精会生长大量微生物而污染食物。 味精和鸡精,一个是只含有单一的氨基酸谷氨酸钠的调味品,一个是从鸡肉里提取的混合有多种氨基酸的调味品,两者一般都可放心食用。但需掌握的原则是,都不要过量食用,因为大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不能忽视健康。

  • 鸡精放在调料盒里为什么会变湿?鸡精放在调料盒里为什么会变湿?

    如果厨房比较潮湿,调料盒里的鸡精就容易变湿甚至结块!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变质是可以食用的!像味精,糖,都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要保持厨房较干燥,注意通风,毕尽,厨房中使用煤气之类的,也较危险,通风是极为重要的~

  • 鸡精,汤料什么好,用来煮面条用什么。

    都是化学制剂,都会引起口干,不过不用没味道,少用。

  • 如何凉拌豇豆???为什么在饭店里吃的凉拌豇豆比家里做的好吃呢?请帮我看看我少放了什么?盐,鸡精,香油,蒜.

    虾皮拌豇豆 嫩豇豆·200 克  虾皮·50 克 红辣椒·1个 黄辣椒·1个 香葱·1 棵 生姜·1 小块 调料:香油·2 小匙 香醋·1 小匙 精盐·1 小匙 味精·0.5小匙 做法:   1.把豇豆洗净切段,用沸水焯透,沥干水分装盘;葱、姜洗净切末;红、黄辣椒切丝;   2.虾皮洗净,沥干水分,放在豇豆上,再放上葱、姜、调料拌匀,淋香油即成。  

  • 鸡粉与鸡精是一回事吗?

    鸡精和鸡粉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调味品。虽然两者都是以“鸡”为原料。但在成分、工艺、使用上均有不同, 在成分上,相对而言,鸡粉的鸡肉含量较高,而味精含量较低,其主要用于做汤,在餐饮业中使用率高,在制作工艺上,鸡粉最后要制成“粉状”; 而鸡精具有鸡肉和味精的香味,相对而言,鸡肉的含量较低,而谷氨酸成分即味精含量较高,它一般使用在炒菜中,而在制造工艺上,鸡精最后是加工成小颗粒、淡黄的固体状。

  • 鸡精的成分是什么?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那鸡精的成分是什么?

    天哪,鸡精含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啊? 难怪,我每次用鸡精后都会感到口干的很厉害,全家人都反映说,有这个感觉。我没有多用,只是适量。 所以后来不再敢用了。

  • 鸡精是不是比味精好?

    味精鸡精要合理使用 味精是一种增鲜味的调料,炒菜、做馅、拌凉菜、做汤等都可使用。但如果不遵守使用规则,不仅达不到理想的调味效果,甚至会产生副作用,所以在烹饪当中使用味精要注意:1.不要在滚烫的锅中加入,而要在菜肴快出锅时加入。因为谷氨酸钠在温度高于120℃时,会变为焦点谷氨酸钠,食后对人体有害,且难以排出体外。2.不宜在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如糖醋鱼、糖醋里脊等。味精呈碱性,在酸性食物中添加会引起化学反应,使菜肴走味。3.在含有碱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会产生氨水臭味, 使鲜味降低,甚至失去其鲜味。4.注意咸淡程度。如果太咸,味精就可能吃不出鲜味,食盐与味精的比例在3:1或4:1范围内,即可达到圆润柔和的口味,作凉拌菜时宜先溶解后再加入。因为味精的溶解温度为85℃,低于此温度,味精难以分解。5.高汤、鸡肉、鸡蛋、水产制出的菜肴中不用再放味精。6.孕妇及婴幼儿不宜吃味精,因为味精可能会引起胎儿缺陷;老人和儿童也不宜多食。患有高血压的人如果食用味精过多,会使血压更高。所以,高血压患者不但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而且还要严格控制味精的摄入。 从卫生角度讲,鸡精对人体是无毒无害的,鸡精在烹饪过程中,对使用它的条件,较味精要宽松许多。鸡精可以用于任何味精的使用场合,适量加入到菜肴、汤、面食中,均有较好的增鲜作用,尤其是在汤中火锅中加入鸡精熬制,其香气、滋味相互适应,令人食欲大开。 但在烹调时,如果加入过多鸡精,则会破坏菜肴原有的味道而影响口味。鸡精在使用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1.鸡精中含有10%左右的盐,所以食物在加鸡精前加盐要适量。2.鸡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所以患痛风者应适量减少对其的摄入;3.鸡精溶解性较味精差,如在汤水中使用时,应先经溶解后再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被味觉细胞更好地感知;4.鸡精中含有盐,且吸湿性强,用后要注意密封,否则富含营养的鸡精会生长大量微生物而污染食物。 味精和鸡精,一个是只含有单一的氨基酸谷氨酸钠的调味品,一个是从鸡肉里提取的混合有多种氨基酸的调味品,两者一般都可放心食用。但需掌握的原则是,都不要过量食用,因为大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不能忽视健康。

  • 做汤时先放鸡精,煮久后会失去鸡精的味道吗?做汤时,如果先放鸡精,再煮几个小时,鸡精会失去味道吗?会不会白放了呢?

    鸡精一定要最后放!!!! 因为时间长了会破坏它的成分也会产生致癌物质 就和味精一样

  • 剁椒鱼头买回一新鲜鱼头,如何制"剁椒鱼头"注:本人只有电饭煲超市买的瓶装美味剁椒,姜,鸡精.盐.油.是要先将鱼头洗净后放在锅时蒸吗?那要怎么蒸啊,里面放水,上面放一人碗?

    电饭褒有蒸格的啊? 把头剖开摊平先抹点盐然后切点姜丝放上去再倒点料酒,然后就把剁椒铺上去把头盖住就可以蒸了 如果电饭褒没有蒸格那就在电饭褒里放水上面放一小碗鱼盆搁上去蒸就可以了

  • 生活常识做饭时,鸡精放多了,会出现什么情况?会不会拉肚子?

    所有的调味品里面,“诽闻”最多的莫过味精。有人视若天赐,无它不餐;有人拒之千里,决不沾唇。反对者对味精大有意见,所谓味精是化学合成的,吃多了,轻则掉头发,重则导致记忆力衰退。支持者永远只有一句话:拿出证据来。一直以来,还真没有确凿的证据。 味精是日本人发明的,“味之素”,早些时候在中国的广告语非常夸张,叫做“清水变鸡汤”。对于收入拮据的人家来说,是一种不小的吸引。 后来,味精成了中国人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东西,做什么都放,鲜。放味精最厉害的应该是四川人吃火锅,桌前每人一只盛着香油的小碗,桌的一角总是搁放着两只小罐,-只是盐,一只是味精。客人落坐,放盐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怕失手放多了;倒味精的时候就少了许多顾虑,大刀阔斧往碗里倾泻,搅匀后,将筷子提出,往嘴里一送,舌头灵活地一舔,够味,然后开怀大吃。 从80年代开始,不利于味精的传闻多了起来,而且,很多外国人真的就不吃味精,每到餐馆,都会反复叮嘱服务生。 90年代初,有消息传来,人家早早地改用鸡精了。据可靠方面统计,到目前,美国、日本、瑞士、韩国和香港,鸡精和味精的消费比例为85%比15%,食用鸡精者占绝大多数。 198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根据多年对味精的试验,取消了对食用味精加以限量的规定。 1999年,我国对味精也做了一次严格的毒性试验。专家告诉我们,实验证明一个人每天吃50克、100克或200克的量,一般都没有问题。 味精是菜肴增鲜剂的第一代。在我国,它始于1922年的上海天厨味精厂,至今已有近80年历史。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主要的生产工艺是通过大米、玉米等粮食或糖蜜,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进行提取。按谷氨酸钠含量,市场上主要有两种味精。一种是80°味精,其谷氨酸钠含量为80%;另一种是99°味精,其谷氨酸钠含量为99.9%,又称纯味精或无盐味精,也就是说,味精一旦达至99度就到了一个极至,不太可能再往上提升了。 80年代初期,人们发现一种叫做核酸的还能够把味精的鲜度提升上来。将味精与核酸按某一恰当比例混合后,便奇迹般地发现了第二代增鲜产品,分别取名为“鲜味王”、“加鲜味精”、“特鲜味精”等。第二代产品在鲜度上比传统高出许多,以99°味精鲜度为100计算,第二代鲜味剂出现了120°、150°、200°、400°等不同鲜度等级的产品,满足了人们对鲜度的不同追求。 第二代增鲜产品鲜则鲜矣,但口感单一,尚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丰富口感的追求。为了既增鲜又增味,于是产生了提供复合性鲜味的第三代增鲜品。这种产品最早由日本人于1970年开发成功,名为鲤鱼精。特点是具自然鲤鱼风味,鲜味强烈,且由多种调料配置而成,口感更丰富,更有层次,营养更充分。此后,在美国、瑞士、韩国、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先后按当地的口味特点,开发出了各具特色却相类似的鲜味品,如鸡精(欧、美、港)、牛肉精(韩)、猪肉精(泰)等。特别是鸡精,以其特有的风味和纯正的鲜味,又富有营养,被称为第三代味精。有了近三年的发展,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当然对鸡精这样的第三代鲜味品比较了解,容易接受。 鸡精是种复合鲜味剂。它除了含有鸡肉粉、鸡蛋粉,又添加了解蛋白、呈味核酸,还有一定比例的精盐和鸡油等。所以,除却味道更鲜之外,它也更富有营养。鸡精等新一代调味品的出现,可以说是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很多人已经开始把使用鸡精当作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但鸡精在我国的普及量还很小,远远追赶不上传统的味精。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认知和习惯的过程。反正,味精和鸡精,市场都有卖,价格也差不了多少,愿意吃什么就买什么,或者,都买一些,做一个比较,然后,再为以后的生活做一个打算与安排。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