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有收藏笔筒的专家吗?请介绍收藏笔筒的情况,注意什么?

首页

有收藏笔筒的专家吗?请介绍收藏笔筒的情况,注意什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3-28 10:53:39
      请参考
    笔筒收藏关注三大因素 
     
        比起书画市场的高潮迭起,古玩拍卖的热点并不多,但难能可贵的是,笔筒作为古玩收藏中的“小器”,却引起了市场广泛的关注,其中在中国嘉德2004年春拍中,明末清初·青花婴戏图大笔筒,以121万元成交,成为了目前拍卖市场上成交价第二高的瓷质笔筒;在北京翰海2004年拍卖会上,清康熙·青花竹林七贤笔筒,成交价达到了110万元,紧随其后。
       笔筒虽是文玩小器,若要细心收藏,也可形成系列,蔚为壮观。在拍卖市场上,笔筒并不少见,而且材质也各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材质之间判断价值高低的标准也各不相同。目前在拍卖市场上,成交价格最高的是明·浮雕鱼龙海兽紫檀笔筒,在2003年中国嘉德的秋拍中,它的成交价达到了209万元。
      它的高价成交其实显示出以木质、竹质、玉质等雕刻为主的笔筒中,除了关注笔筒本身的质地,如木质笔筒中紫檀、黄花梨,玉质笔筒中的白玉等,最重要的就是雕工。同样是在中国嘉德的2003年秋拍中,明·朱小松归去来辞图笔筒的成交价达到了110万元,这完全显示了雕工对于笔筒价值的重要性。
      如果一只笔筒既有好的材质,又有极佳的雕工,创出高价,自然不足为奇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材质之外,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数量最大的就是瓷质笔筒,其中又尤以清康熙的青花笔筒为最,同时清其他时期的笔筒以及明代的青花笔筒也经常出现在拍卖会上。
      除了要看胎、釉的质量外,主要看瓷画的水平和青花的发色,瓷画水平不同,价格会有天壤之别。从一般情况来看,在瓷质笔筒中,以人物为主的青花笔筒价格比山水要高,这主要是人物比较难画。同时,在康熙的笔筒中,还有撰写古代名文的,如《滕王阁赋》《归去来辞》《兰亭序》《赤壁赋》等,在2002年北京翰海的拍卖会上,就曾以55万元成交过一只清康熙·青花圣主得贤臣颂笔筒。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还有一点对于所有的笔筒都适用,那就是笔筒的器型要特别,以此次创出瓷质笔筒成交第二高的青花婴戏图大笔筒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并不仅仅在于青花青翠艳丽,所绘88个童子神态生动、栩栩如生。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为目前所见瓷制的最大型笔筒,而且底部堆塑独角兽首形足,非常难得一见。
       无独有偶,在年初翰海举行的拍卖会上,也有两只罕见的笔筒创出了高价,其中清乾隆仿竹夔龙纹笔筒,估价25万至35万元,成交价为60。5万元;明宣德·铜牛首笔筒,估价10万至15万元,成交价为60。5万元。前者以瓷器来仿制竹质笔筒,显得栩栩如生,后者则以牛首为之,别具一格。
       笔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既有艺术价值又有使用价值的艺术品。可以预见,随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笔筒的收藏市场将更加广阔。 笔筒——收藏文玩佳品 -------------------------------------------------------------------------------- 但凡文人雅士,总喜在画案书桌上摆放几件精巧文玩。
      如砚台、印盒之类。这其 中笔筒是不可少的。由于其精巧古朴,一直为藏家所钟爱。   笔筒的前身,是早在唐代就大量使用的笔船、笔床和笔格。诗人岑参在《山 房春事》中有“数技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的句子。可见这些文具颇受 文人的喜爱。
      用法是,将毛笔横卧其上,如人卧床。一只笔床上面至多可放三四 管笔。虽然造型新巧,毕竟使用起来不太方便。明代以后为大量兴起的笔筒取而 代之,至今盛而不衰。   如今,市上的笔筒并不少见。以竹木瓷器制者居多,我曾在某旧货市场,看 到一竹雕笔筒。
      直径三四寸,外壁橙黄、细腻光亮;采用薄地阳文浅浮雕之法, 上刻《秋郊饮马图》。运刀圆润娴熟藏锋不露。前景的马匹神态毕现,远处的山 川逶迤连绵。森林树林层层叠叠,在云霞的笼罩下若隐若现。寥寥数景却意境恬 淡、深远。从刀法上看,颇具清代刻竹大家的意韵。
      一经询问才知价亦不菲。几 番商议,双方终未能达成一致,我也只得做罢。事后回想起来,觉得甚为可惜, 不知而今此物被哪位有缘者购去。   木质笔筒,有的光素无纹饰,有的则带雕刻。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错误观 念,认为但凡木质器,只要用料上乘、只要是硬木,则器必好、价必高,收藏价 值也就最大。
      这种看法把非硬木的柴木器排除在外。事实则不然,对于评价一件 艺术品的价值大小,还要从其制作的工艺水平、年代早晚、产生的时代背景等诸 方面综合考查,用料的高档与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其实、硬木笔筒用料高 贵,紫檀深沉雍容;黄花梨高雅清秀,但置于案头却沉静有余、活泼不足,略显 板滞。
      相形之下柴木笔筒却精雕细刻、应物象形、不拘一格,更具有民间的生活 气息。如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黄杨木雕笔筒,一改那种以龙凤为主要图案的宫廷 气,题材多取自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或刻山水人物、或刻翎毛花卉、或刻对 弈、或刻听琴、或刻渔樵耕读……构思新奇、造型小巧,为收藏之佳品。
         瓷质笔筒存世量极大,可以说随处可见。但我以为:清三代(康熙、雍正、 乾隆)以前的作品,应是我们着眼收藏的重点。在这一时期,制瓷业空前繁荣已 达到巅峰。工艺水平之高超,瓷器种类之繁多,开一代未有之奇。康熙笔筒属藏 家难得之物。民国时期赵汝珍在他著录的《古玩指南》中载:“从来对于瓷上书 字均不注意,康瓷(康熙朝瓷器)则非常讲究。
      如康瓷之大笔筒多书古代名文。 若《滕王阁赋》、《归去来词》、《兰亭序》、《赤壁赋》等,视面积之大小而 择书之。书法精美出入于虞、柳、欧、褚之间。且有作四体书者,定以前所未 见。”这段记述可谓精辟,您真若是哪天撞见了这样的笔筒,既读文又赏瓷一举 两得不可不藏。
         笔筒虽是文玩小器,若要细心收藏,也可形成系列,蔚为壮观。 。

    乖***

    2005-03-28 10:53:39

  • 收藏 相关知识

  • 吃喝玩乐
  • 娱乐休闲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