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肚鸡眼

宝宝2个半月,脐带脱落后,肚鸡眼收缩得很漂亮,在1个多月时,特爱哭,肚鸡眼就有点往外凸,一按下去还有咕噜的声音,当时去儿科看过,医生说小孩都这样,不爱事,现在越来越大了, 一哭一用力就会就更大了,有成年人大拇指第一节那么大.前段时间又去看儿科,医生还是说等小孩大点会缩掉的,如果到4个月后还是一直变大就要动手术修复。有时哭时看到凸那么高有点恐怖,真担心爆开来。请问有没解决的办法?谢谢.
吉*** | 2007-10-12 12:23:25

好评回答

2007-10-12 14:01:34
木*** |2007-10-12 14:01:34 196 90 评论

 你所说的肚鸡眼实际上是“脐疝”。这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特别爱哭闹的宝宝容易得病。在出生后不久即可见到脐部有鼓起的圆形小肿块,小的像樱桃,大的像核桃,安静或躺着时小肿块可消失。坐着、立着、咳嗽、哭闹小肿块又会鼓起来。若用手轻轻一压就能压回去,同时还可听到"咕嘟"一声响,感到有一股气从小肿块里挤回肚子里。

发生脐疝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时期腹肌相对地没有肠道肌肉发育得好,所以孩子的肚子老...

查看全部>>


 你所说的肚鸡眼实际上是“脐疝”。这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特别爱哭闹的宝宝容易得病。在出生后不久即可见到脐部有鼓起的圆形小肿块,小的像樱桃,大的像核桃,安静或躺着时小肿块可消失。坐着、立着、咳嗽、哭闹小肿块又会鼓起来。若用手轻轻一压就能压回去,同时还可听到"咕嘟"一声响,感到有一股气从小肿块里挤回肚子里。

发生脐疝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时期腹肌相对地没有肠道肌肉发育得好,所以孩子的肚子老是鼓鼓的。尤其由于脐孔两边的腹直肌还没有能相互合拢,脐孔只由一层薄弱的瘢痕性皮肤覆盖,当腹部压力增高时,腹腔内的肠子就从脐孔内顶出形成脐疝。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肌逐渐发达,一般在1-2岁,迟者在3-4岁,疝孔可渐缩小到闭合。

新生儿期的脐疝不必处理,但与脐部接触的内衣要柔软。用钱币压迫来治疗脐疝是毫无价值的,反而有可能损害脐部的皮肤。用胶布粘贴牵拉也会引起皮肤水泡或破损,不是可取办法。一般可等待脐疝自愈,很少小儿2岁以后脐疝还很大的。

如果不能够自愈的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简单,效果很好。

祝万事如意!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07-10-12 21:10:30
  • 少数宝宝肚脐部有圆形或卵圆形肿块突出,在哭闹或咳嗽时出现明显,当宝宝卧时就有可能消息;如果手指加压,可将肿块推回腹腔,此时一般不会伴有其他症状.这说明宝宝患了肌疝.肠管自脐环突出至皮下而形成的.得了肌疝一般不需治疗,绝大多数宝宝可随年龄的增长和两侧腹直肌发育,在两岁前可自行愈合.在这是家长尽可能减少宝宝的哭闹和咳嗽,因为过多的哭闹会使腹内压力增大,不利于脐疝的愈合.可采去用束带胶布或用硬币压紧疝环...

    查看全部>>

    少数宝宝肚脐部有圆形或卵圆形肿块突出,在哭闹或咳嗽时出现明显,当宝宝卧时就有可能消息;如果手指加压,可将肿块推回腹腔,此时一般不会伴有其他症状.这说明宝宝患了肌疝.肠管自脐环突出至皮下而形成的.得了肌疝一般不需治疗,绝大多数宝宝可随年龄的增长和两侧腹直肌发育,在两岁前可自行愈合.在这是家长尽可能减少宝宝的哭闹和咳嗽,因为过多的哭闹会使腹内压力增大,不利于脐疝的愈合.可采去用束带胶布或用硬币压紧疝环来治疗,防止脐部发炎.如果到2岁仍然未愈则要考率手术治疗.
    晨*** | 2007-10-12 21:10:30 190 92 评论
    0/300
  • 2007-10-12 12:28:48
  • 再去大一点的医院看一下,省立的医院看了之后再说!或许孩子有其他的问题,类似胀气什么的,别再等!
    蓓*** | 2007-10-12 12:28:48 181 97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