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分析目前我国所采用的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

首页

分析目前我国所采用的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

分析目前我国所采用的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并对风险模型的构成要素的内涵及确定方法简要分析。急急…我对分析题不善长…谢谢你们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10-17 21:11:53
      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2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计划和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把审计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
    新的审计风险模型是: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为防止或发现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和漏报,一共设置了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第二道防线是注册会计师审计。
      重大错报风险是由于第一道防线没把好关,指会计处理过程、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以及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不能发现和改正的重大错误的风险。检查风险是由于第二道防线没把好关,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的过程中没有检查出错误的风险。根据上述分析,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不同程度地决定着审计风险的高低。
      在审计风险模型中,审计人员所能控制的只有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有关,注册会计师对其无能为力,只能对其水平进行评估,以便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 在审计风险确定的情况下,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越高,注册会计师可接受的检查水平越低,注册会计师必须扩大审计范围,执行更多的审计程序,收集更多的审计证据,将检查风险尽量降低,以便使整个审计风险降低至期望水平,反之亦然。由此可见,要想达到期望的审计风险水平并尽可能节约审计成本,一是要合理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据此设计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设计合理的审计程序。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过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过低,所设计的审计程序会过多,虽然可以达到期望的审计风险水平,但会造成审计成本的浪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过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过高,所设计的审计程序会过少,虽然可以降低审计成本,但难以将审计风险降低到期望水平。
      二是要在审计过程中应尽量严格执行所设计的审计程序,切实将检查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所以,合理评估审计风险对于注册会计师节约审计成本并保证审计质量至关重要。 。

    1***

    2007-10-17 21:11:5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