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国古代有哪些民本思想?

首页

中国古代有哪些民本思想?

中国古代有哪些民本思想?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7-30 14:50:39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有:(1)商周以前的原始民主风尚和人道主义,以及早期社会 的重民保民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基本精神,同时也 促成了中国早期社会的人本主义特色。远古之时钻木取火, 以化腥臊”,燧人氏能让人民“饭熟食”是对“民本”思想的践行; “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是有巢氏能让人民“安居”而对“民本” 思想的践行。
      黄帝为民操劳,得民心,顺民意;颛顼“养材以任 地……治气以教化”;帝喾“顺天之意,知民之急,取地之财而节 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帝尧“九族既睦,便章百姓”;舜能 “举八惜,内平外成”;禹为治理洪水,造福于民“乃劳身焦思,三 过家门而不人”。
      在对远古洪荒时代的追溯中,可以感受到民 本思想胎孕的信息。因此,“民本”思想自有史以来,就有萌芽 可见。(2)西周的民本意识。周人借鉴“殷鉴”之教训,开始怀疑“天命”,进一步看到了“民本”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民就必须 “先知稼穑之艰辛”,要做到“怀保小民,惠鲜鳏寡”。
      所以,周代 的统治者,已将“民本”意识升华到“保民”如同“敬天”的高度。 故而对“天命”产生了怀疑,认为“天命靡常”,继而责难天命: “疾威上帝,其命多辟”。这是“民本”意识的一大进步,反映了 周人朴素的民本思想。(3)春秋时期的民本思想。春秋时期,社会激烈动荡,民众 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有了空前的提高,民本思想也随之取得了 重大发展。
      于是民为神主”、“君为民设”演化成一种重要的 社会潮,孔子对国家的暴力作用进行反思,提出“仁者爱人”原 则,主张重教化而轻刑罚,强调“使民如承大祭”。他的博施于 民的圣王观,实际是从人道主义高度,总结和升华了殷周和春秋 以来重民、得民、保民、有民、爱民、成民、养民、利民、亲民、富民、 裕民、便民等治国理念和执政经验。
      在此基础上,孔子构建起民 本思想体系,使民本思想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飞跃。(4)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进入战国中前期,激烈的政治 竞争和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终将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到前所未有 的高度,民本思想在诸子的思想体系中都结成了十分完善的形 态。
      从战国时的儒、墨、道、法诸家的民本思想的阐发中,我们可 以看到,无论是托管晏之名而明确概括出的法家化的“民本”提 法,还是此时产生的农家“饔飧而治”的政治空想,抑或是老庄 基于悲天悯人而形成的淡化政府权力的深邃思辨,都显示出民 本思潮的多角度展开和全方位推进。
      但直接把民本思潮推向巅 峰的是以道德为本位、以教化为己任的孟子。孟子呼吁解民于“倒悬”及“水深火热”,强调从“恒产”即产权制度人手建立社 会和谐。孟子将君与民放在政治天平上权衡,得出“民为贵,社 稷次之,君为轻”的超越政治的结论,奏响了民本思潮的最强 音。
      孟子还深人阐发了“忧民之忧”及“与民同乐”的思想,从而 使民本真正成为一种文化信念及精神境界。墨子的兼相爱、交 相利思想以及“节用”、“节葬”、“非攻”、“尚贤”等主张,荀子的 立君为民和舟水之喻,以及老庄的“高以下为基”和“无为”观 点,都为来自民众的权利诉求提供了依据。
      

    A***

    2017-07-30 14:50:3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时事政治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