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代谢综合征如何防治?

代谢综合征如何防治?
张*** | 2017-05-19 08:55:28

好评回答

2017-05-19 10:22:28
李*** |2017-05-19 10:22:28 80 25 评论
代谢综合征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但其三个主要环节即肥胖-胰岛素抵抗-心血管病多重代谢危险因素之间错综复杂、互为因果的相互关系,提示防治代谢综合征应采取综合措施,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为基础,针对代谢综合征的各个组分分别进行治疗,注意减轻体重及全面防治心血管病多重代谢危险因素。首先应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减轻体重及戒烟是防治代谢综合征的基础。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

查看全部>>

代谢综合征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但其三个主要环节即肥胖-胰岛素抵抗-心血管病多重代谢危险因素之间错综复杂、互为因果的相互关系,提示防治代谢综合征应采取综合措施,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为基础,针对代谢综合征的各个组分分别进行治疗,注意减轻体重及全面防治心血管病多重代谢危险因素。首先应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减轻体重及戒烟是防治代谢综合征的基础。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还可通过改善血糖、血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等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这些具有潜在的器官保护意义,但对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意义尚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和积累循证医学证据。肥胖症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配合运动和平衡的低热量饮食,必要时应用减重药物如奥利司他、西布曲明使体重减轻5%~10%,可使胰岛素敏感性明显增加,并能改善血脂谱,降低相关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等需选用相应药物,控制血糖还可通过减少葡萄糖毒性作用而降低胰岛素抵抗者中的继发性因素,某些调脂药物如贝特类降低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则可能通过减少脂毒性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合理选用降压药物使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能保护器官功能也非常重要。目前仍提倡应用阿司匹林降低促血凝状态。以上提示综合治疗,联合用药的重要性。此外,还需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制订群体及个体化的防治方案。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20-08-07 13:08:07
  • 伴随代谢综合征治疗应运而生的最新有效手段:d-手性肌醇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88484988
    峰*** | 2020-08-07 13:08:07 0 0 评论
    0/300
  • 2020-08-06 13:43:25
  • 代谢综合征是一类和人体内分泌紊乱有关的疾病,简单来讲就是人体的代谢出现了异常。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的定义,代谢综合征是促使心血管疾病发作的一组高危因素的集合,包括血糖升高、腹型肥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换句话说,大部分糖尿病、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和肥胖人群,或多或少都患有一定程度的代谢综合征。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大多都会伴随着代谢综合征。也可以说,代谢综合征是导致糖...

    查看全部>>

    代谢综合征是一类和人体内分泌紊乱有关的疾病,简单来讲就是人体的代谢出现了异常。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的定义,代谢综合征是促使心血管疾病发作的一组高危因素的集合,包括血糖升高、腹型肥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换句话说,大部分糖尿病、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和肥胖人群,或多或少都患有一定程度的代谢综合征。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大多都会伴随着代谢综合征。也可以说,代谢综合征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一个因素。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原因,最主要的是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不管是国际糖尿病联盟、世界卫生组织还是中华医学会,都把测量腰围作为诊断代谢综合征的标准之一。  什么是中心性肥胖?那种大腹便便的肥胖,就是中心性肥胖。也就是大家最讨厌的“小肚子”“啤酒肚”“将军肚”等等。根据中国的标准,男性的腰围大于等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0cm即可算作是中心性肥胖。    临床研究发现,腹部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其他特征性组分高度相关。如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等。  各种研究其实已经证实,中心性肥胖的危害可比全身性肥胖的危害大得多。所以如果你是属于中心性肥胖人群,又有血糖高、血压高或者血脂紊乱的现象,只要以上四种症状占了三种,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患有代谢综合征了。    除了肥胖之外,胰岛素抵抗也是代谢综合征的致病因素之一。这点其实也比较好理解。大部分肥胖者的内分泌会出现紊乱,代谢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所以会导致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糖,并与患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加有关,而这些原因反过来会导致代谢综合征的产生,最终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一起发生。而胰岛素抵抗同样会导致血糖波动甚至血糖异常升高,同样属于内分泌紊乱的致病因素之一。    最新一代胰岛素增敏剂d-手性肌醇是胰岛素抵抗的天敌,来自于有机水培的苦荞苗的d-手性肌醇含量高,效率独特,安全,加之含有植物有机硒,在解决胰岛素抵抗方面更是如虎添翼,与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中心肥胖症不共戴天!  过去治疗糖尿病主要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环格列酮、恩格列酮和曲格列酮。在药效较低、严重不良反应及肝毒性的影响下,这些药物逐渐被淘汰或撤市。而吡格列酮与罗格列酮虽然被持续用在胰岛素抵抗上面,但其不确定性和缺陷还未被全部发现。总体评价,这些药物的不良影响有:肝功能异常,水肿,体重增加,轻中度的贫血。与二甲双胍合用时,贫血的发生率高于单品使用或与磺脲类药物合用。      喜讯是,纳豆营养学堂收集近年研究发现:D-手性肌醇(DCI)是最新一代的胰岛素受体增敏剂,为胰岛素信号传递的第二信使,它是目前国际胰岛素抵抗综合症治疗研究的最新成果,它能有效地促进胰岛素功能,降低血糖、血甘油三酯水平等,进一步研究还发现:D-手性肌醇在唯一的降血糖激素一胰岛素的信号传导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D-手性肌醇是体内不可缺失的物质,当体内缺乏足够的D-手性肌醇时就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现象。  由于其在体内不能直接合成,只能通过外源性手段获得,所以它不同于任何的药物治疗,也不存在一切药物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开辟了针对代谢综合征从药物治疗转向对肌体补充其必需物质的治疗新途径,其在胰岛素抵抗、冠心病、高胰岛素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研究领域和临床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研究的发现为根治代谢综合征做出了巨大贡献。    科学家们发现D手性肌醇的广泛应用  1.开发具有解决胰岛素抵抗等作用的药物,治疗代谢综合征等症候群疾病  天津科技大学的张泽生教授在《D手性肌醇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提到:DCI 包含药物合成的活性成分,这种成分对机体组织非常有益。在药理学上,DCI 可以作为一种前体药物。前体药物是指 DCI 的衍生物在体内酶或化学过程的作用下转化为 DCI 单体,提高生产特性和治疗价值。肌醇也可作为药物中间体,用于合成烟酸肌醇酯、脉通等药物,以治疗胆固醇过高症、动脉硬化、糖尿病、癌症等;近年来开发氟化肌醇是具有抗癌功能和提高免疫力的新药。基于 DCI 广阔的药用前景,更有待对DCI 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2.食源性来源的D手性肌醇开发防治糖尿病、肥胖等防治调理代谢综合症营养品  在国外,市面常见以D手性肌醇为原料开发的产品:D手性肌醇 铬(美国)、D手性肌醇 锰(美国)等。    在国内,有D手性肌醇 冻干鹰嘴纳豆产品、富含D手性肌醇 植物有机硒的苦荞麦苗粉等,这些产品对于预防和缓解代谢综合征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不逊色于欧美的同类产品! ​​​​
    峰*** | 2020-08-06 13:43:25 0 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