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京剧的“票友”由何得名?

首页

京剧的“票友”由何得名?

京剧的“票友”由何得名?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7-10 20:35:38
      “票友”是戏曲界的专业术语,一般是指戏曲的业余爱好者, 通常他们唱戏也不错,但又不以唱戏为生,是对曲艺界的非职业 演员、乐师等的通称。“票友”产生于清代,它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是雍正 帝为皇子的时候,很喜欢和善歌者交往。他继位后,念及旧情, 给这些“演艺界”的人发放“龙票”,用来作为他们的生活费用,但 同时禁止他们与一般戏班的伶人相混,以示有别。
      此后,凡是爱好唱曲,但又不是专业者,就被通称为“票友”。还有一种说法,清朝人主中原后,政局很不稳定,为了给从关外来的清朝统治者 作政治宣传,同时安抚汉人躁动的心灵,朝廷鼓励八旗子弟领取宗人府颁发的“龙票”,凭着“龙票”可以到全国各地免费作慰问 演出,主要形式就是演唱“子弟书”。
      后来就把不拿报酬的唱戏者称为“票友”。第三种说法认为,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八旗子 弟早丧失了习武的传统,不会上阵杀敌了,但他们在长期的吃喝 玩乐中学会了演唱,后来在西北的征战中,这些八旗子弟随军出发,他们以演唱鼓舞军心,如同现在部队上的文工团。
      他们都是 持票出征的,因此把他们称为“票友”。清代的专业演唱家,大都出生贫穷,在小的时候,就被父母 强制送进戏班,拜师学艺,希望有一碗饭吃就满足了。他们文化水平较低,受过专业的训练。票友一般家境富裕,出于兴趣爱 好,自愿学习演唱。他们大都文化修养高,琴棋书画都会点儿, 加上不受专业所限,容易形成独特的风格,所以他们一旦“下海” (就是转为职业演员),往往会名噪一时。
      
      著名的票友有光绪帝、贝勒爱新觉罗•载涛、夏山楼主(韩 慎先)、袁世凯的公子袁克文、同仁堂的经纪人周子衡和上海青 帮老大杜月笙、银行老板冯耿光、张伯驹、生理学家刘曾复等。 “下海”的票友有老生孙菊仙、张二奎、言菊朋,花脸黄润甫、金秀 山,琴师李佩卿,小生德捃如,老旦龚云甫等,他们都是京剧舞台上著名的艺术家。

    A***

    2017-07-10 20:35:38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