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宿州市志

首页

宿州市志

宿州是什吗时候设为省瞎市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11-25 18:41:18
      宿州大事记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
      初置宿州,属河南道,辖苻离、蕲、临涣、虹四县。李汇为首任刺史。治?牛ń袼拗菔写笥缈冢?
      文宗太和三年(829)
      宿州废,七年复置,仍治?拧?
      懿宗咸通九年(868)
      秋,桂州徐泗戍卒,久戍不代,哗变,拥粮料判宫庞勋为首,北返,入据宿州。
      翌年,唐将康承训击败庞勋,进驻宿州。   僖宗文德元年(888)   八月,唐东北面都招讨使朱全忠攻取宿州。   昭宗大顺元年(890)   四月,宿州守将张筠逐刺史张绍先。十月,唐遣中书令朱全忠率兵来击张筠,张筠闭城自守。次年三月,朱全忠部将丁会,以汴水淹城,张筠降。
         乾宁四年(897)   十月,朱全忠发兵击杨行密。自将屯宿州。兵败,奔还。   天复二年(902)   六月,东面行营都统中书令杨行密奉昭宗诏讨朱全忠,攻宿州,因粮尽回师,未克。   五代后晋出帝开运三年(946)   契丹灭后晋。
      东方义军大起,契丹主命武宁军节度使符彦卿归镇。至?牛寰僦氤遣豢桑私馊ァ?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   十一月,李谷督军伐南唐,至宿州。组织民工修复汴堤,疏浚汴水。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   六月,王善攻宿州,统领王冠战败之。
         八月,河北京东捉杀使李成叛宋,犯宿州,十月入城,杀通判盛修己。   绍兴六年(1136)   正月,宋将韩世忠渡淮北上抗金,至宿州城下,为金兵所围,奋战,突围出。   绍兴八年(1138)   金兵犯宿州,南宋将领张浚率兵击败全兵,收复宿州。
         绍兴十年(1140)   五月,金兵复陷宿州。闰六月,宋将淮西统制王德收复宿州。八月,金兵败淮北宣抚使杨沂中于宿州,并屠城。   绍兴十一年(1141)   宋金和议成,宿州属金。   孝宗隆兴元年(1163)   四月,张浚出师北伐,收复宿州。
      六月,宿州复陷于金。宁宗   嘉定十二年(1219)   金于宿州城置元帅府。   理宗景定元年(1260)   宿州守将李璮叛宋降元。宋遣夏贵乘虚北来,夺宿州等地。元兵政城,夏贵败。宿州入于元人之手。   元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   汴水复于徐州与泗水合流,至清口入淮。
      原流经宿州城的汴水湮没,?庞纱朔稀J悄辏冀ㄎ拿怼?   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   六月,红巾军攻宿州城,未克。九月,红巾军一部复攻,入城,杀官吏。   至正二十四年(1364)   张士诚入据宿州。   至正二十六年(1366)   朱元璋命徐达经理江淮,宿州守将陆聚以城降。
         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   开始以石为基,用大砖修筑城墙。   惠帝建文四年(1402)   三月,燕王朱棣占领宿州城。   成祖永乐十二年(1415)   知州张敬山始修《宿州志》。   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   宿州知州曾显重修扶疏亭。
      (扶疏亭始建年月无可考)   武宗正德六年(1511)   十月,杨虎起义军攻城,历9日,不克而去。七年,刘惠、赵遂等义军复攻宿州,未克。   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   四月初五,戌时,宿州发生地震,城内屋壁倾倒;子时复震。   嘉靖三十三年(1554)   河南农民起义军师尚诏围攻宿城。
         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   知州崔维岳疏浚城河,河内种植荷花,两岸植杨柳。思宗   崇祯九年(1636)   正月,高迎祥农民起义军攻宿州,守将廖维义率军拒之,未克而去。   崇祯十五年(1642)   宿州知州张宏发诱降农民超义军首领程继孔等,于城内捕杀之。
         清圣祖康熙七年(1668)   六月十七日戌时,凤阳地震,波及宿州城,房屋倒塌,伤人甚多。   康熙十一年(1672)   夏秋之间,连降暴雨,东城墙倒塌,知州吕云英监修之。   高宗乾隆五十一年(1786)   宿州知州赵霖在今宿县地区行署处创建培育书院。
         乾隆五十五年(1790)   夏,黄河水横溢,流经宿州一带,宿州城隋堤以北庐舍淹没,民多露天而居。   仁宗嘉庆七年(1802)   十二月初一日,白莲教起义军首领王朝名率兵夜袭宿城,杀知州张鼎等,烧州署、劫监狱,于十二月初八日离去。
         嘉庆十九年(1814)   知州刘用锡疏浚城河,并筑护城堤。   嘉庆二十四年(1819)   四月三十日,地震,声自宿城东北采,震声如雷,室摇器鸣,移时方定。数日后复震。   文宗咸丰三年(1853)   宿州知州郭世亨在城墙东北隅加修炮台。
         咸丰六年(1856)   正月初八日,捻军夏白、任乾部与清军战于城南三里湾,清军败。十一日,张洛行率兵来会,至十九日,击溃清军及宿州团练后撤退。   四月,夏白率军再次攻宿州,未克。   咸丰八年(1858)   三月,州城南门内起火,延烧数百家。
         四月,城隍庙起火,延烧数十家。   六月,清左副都御史袁甲三驻军宿州。   咸丰九年(1859)   仓门内、河南街、西门内,数处先后起火,焚毁民房数百家。   翌年夏,大水,城东北隅淹倒民房甚多。   咸丰十一年(1861)   正月,苗沛霖叛清,宿城苗党遭清兵镇压。
      苗沛霖部会合捻军攻宿城,未克而去。   四月二十七日,捻军李成、任复得率众数万围攻宿城,屯兵四关,五月五日解围自去。   德宗光绪六年(1880)   由官绅倡议,知州何庆钊支持,于城内创设水龙会。   是年,知州何庆钊于城内创设牛痘局,幼儿均免费接种牛痘。
         光绪十三年(1887)   于州署前创立善堂,开办六桩善事:保婴、恤嫠、惜字、馈药、施棺、掩骼。是年,创设因利局,减轻高利赁者对贫民的重利盘剥。   光绪二十八年(1902)   法籍人侯晋康,受上海教区派遣,来宿城传布天主教,在药店巷设立教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   三月,宿城内创设习艺所,收容流民。是年,宿城始设邮局,属南京总局管辖之内地局。   省灾区。是年,宿城主要街道(现中山街)铺成青石板路面。 中华民国   9年(1920)   4月,宿城学生查禁日货,将查出的日货,运到北校场烧毁。
      李宜春、杨梓宜、孔子寿等人创办新苻离剧社。   8月,在外地求学的学生李宜春、刘道行、江善夫、邵葵等回到宿城,发起组织宿县学生联合会。是年,宿县非基督教大同盟在宿城成立。宿县学生联合会创办《宿县导报》,以后相继更名为《宿县周报》、《宿县日报》。
         10年(1921)   4月,宿县学生联合会发动学生及市民到宿县政府请愿,反对宿城旧绅、省参议长晋席珍低价强购原幼幼两等小学校址。   6月11日,宿城各界人士集会,追悼安庆“六·二”惨案遇难进步学生姜高琦,声讨惨案制造者军阀马连甲。
       是年,自5月起,连续数十天阴雨。宿城郊区河水暴涨,房舍淹没,人畜飘流,灾民甚多。   11年(1922)   7月,在外地求学的学生吴可、李宜春等回宿城办假期补习斑、读书会,宣传马列主义。   是年,晋席珍操纵各校士绅子弟成立”新学联”,分化学生运动。
         12年(1923)   暑假期间,江善夫、李宜春等共同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宿县临时小组。 秋,宿县县长袁励宸智杀驻宿新编安武军帮统靳××的爪牙王学山,人心大快。   13年(1924)   秋,正式成立国民党宿县临时党部。共产党员李以庄等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2月,直奉战争时,奉军取胜,张宗昌部褚玉璞旅进驻宿城。   14年(1925)   2月8日,宿县国民会议促成会召开有300余人参加的大会,选举江善夫、李宜春、孔禾青为出席全国国民会议促成会的代表。   3月25日,在宿县国民党临时党部主持下,宿城各界人士在孔庙隆重集会,悼念孙中山逝世。
         3月,宿城美国基督教农事部扩大实验农场,强占农民土地,共青团组织发动全城各界人士坚决抵制。   6月13日,宿城各界近万人在城隍庙召开“沪案后援会”成立大会,会后举行游行示威,声援“五卅”运动。   7月14日,宿城南关集农民协会成立。
      次年,宿县农民协会在宿城成立。 夏,共青团宿县独立支部成立,直属团中央领导,书记杨梓宜。   10月24日,五省联军孙传芳部谢宏勋等击败奉军进驻宿城。 是年,城隍庙戏院首次放映无声影片《嘉兵不祥》。宿县县长王树功贪赃枉法,宿城人民奋起驱逐之。
         15年(1926)   2月,在乙种商业学校召开木、泥、石、油漆四业工人联合会成立大会。其他各业工会也相继成立。   3月8日,宿县妇女协进会于宿城成立,杨孟生任会长。   8月,中国共产党宿县临时支部成立,朱务平为书记。   16年(1927)   5月,北伐革命军第十军军长王天培率所属第三师(师长潘善斋),进驻宿城。
         秋,中共宿县临时委员会于宿城义务小学成立,徐风笑任书记。11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临委划归中共江苏省委领导,改称中共宿县县委。   共青团宿县委员会于宿城成立,杨梓宜为书记。   17年(1928)   2月,宿县总工会于宿城成立。
         7月,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派李子佳、黄杰、丁干等来宿城改组宿县党部,开展党员登记,进行清党。   9月,中共宿县县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要求原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一律退出国民党。   10月,小车工会负责人马登科和凌云烟庄老板发生冲突,宿县警察局逮捕马登科。
      中共宿城党组织发动群众罢工、罢课、罢市。群众怒砸警察局。   安徽省立第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驱逐国家主义派校长盖廷俊。   是年,由安徽省政府投资,宿县开始敷设长途电话,主要用于军事。   18年(1929)   春,孙中山灵柩从北平(今北京)运往南京。
      灵柩于宿县火车站停留时,全城各界人士前往迎送,并播放了孙中山生前的讲话留声片。   4月,宿城新绅派将安徽省政府委任的宿县县长陈徵瑞强行送上火车,逐出宿城。   5月,宿城国民党当局大肄搜捕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共产党员邵葵、陈月英、王香圃以及进步学生邱启仁、陈德荣彼捕。
         19年(1930)   2月,宿城商人陈震生、陈巽生等集资于梓潼庙创设商界自用电话。民国24年4月,经交通部核准,定名为无限电话公司。   6月,连续刮18天西南风,大旱,气温高达40℃。霍乱大流行,发病率达全城人口的80%。   7月25日,中共宿县县委成立宿县行动委员会,驻宿城,书记为赵龙云。
      城区行动委员会书记为路树仁。   8月,中共宿县行动委员会书记赵龙云在宿城西门就义。   10月,蒋、冯、阎大战日炽,蒋介石前往郑州督战,路过宿城,视察了安徽省立第四中等职业学校。   是年,宿城设立第一家官办银行——徐州国民银行宿县办事处。
         为害数年的股匪头目郑省三(外号“三毛猴”)、王昆仑(外号“大蚂虾”)等在北校场被枭首示众。   20年(1931)   是年,创办宿县县立中学,李以庄任校长。   国民党军统特务王临江在宿城另行组织八业工会以和宿县总工会对抗。   宿城开始实行保甲制度。
         国民党宿县党部改为国民党宿县党务整理委员会。   21年(1932)   5月,宿县顺河、时村、篙沟等地爆发了以王效白为首的抗烟捐农民武装起义。当地的地主、豪绅纷纷逃进宿城。县大队构筑工事以防范。   22年(1933)   秋,国民党宿县政府逮捕中共宿县县委书记孙达之等人,孙于是年秋在徐州就义。
      宿城中共党组织自此中断数年。   24年(1935)   12月,宿城学生于火车站热情慰问北平学生南下请愿代表团。   是年,宿城成立民众教育馆,馆长张朴民。   26年(1937)   11月,宿城中小学教职员工组织宿县教育人员战时后方服务团,赵汇川、杨艺舟为负责人。
         12月17日,宿县抗日救亡社在大东门外开成立大会。孔子寿为主任委员,张公干、匡亚明为副主任委员。   27年(1938)   1月,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来宿视察抗日防务,发表抗日演说。   3~4月,日本飞机多次轰炸宿城,居民死伤400余人,全城一片废墟。
         春,宿县抗日救亡社动员学生300余人分别赴延安、潢川学习。   5月18日,驻守宿城的国民党第二十一集团军一七一师师长杨俊昌率部撤出宿城。   5月19日,日军攻陷宿城,大肆屠杀。   6月,在日军指使下,汉奸陈巽生等成立宿县伪政权,陈巽生为县长。
         7月15日,宿西抗日游击队在西郊二铺集附近伏击日军,第二大队队长吕子庸等6人英勇牺牲。   28年(1939)   是年,日本商人在宿城开设18家商行,大量抛售日货。   29年(1940)   6月17日,日军驻宿城宪兵队逮捕抗日进步人士邵伟生、李松坡等20余人,后多被押往外地处死。
         是年,宿县火车站南河拐陈村附近铁路被游击队破坏。日军纵火烧河拐陈全村。自此,该村易名为火烧陈。   汪伪军第十五师驻宿城,师长窦光殿。   30年(1941)   9月20日,在中山街25号,开设宿县电报局。   10月25日,日军士兵矢口庄司君逃出宿城,加入新四军。
         31年(1942)   2月,驻宿城日伪军两千余人进犯蒙城。   32年(1943)   3月,驻宿城日军去蕲县冯庄一带扫荡,被王国藩所率的游击队击败。   33年(1944)   宿县电报电话局开通省内外长途电话业务。   秋,美国一架军用飞机被日军炮火击中,坠落在北关外吕家村南,驾驶员遇难。
         34年(1945)   9月,抗日战争胜利,宿城人民热烈庆祝。   10月,国民党军队一三八师进驻宿城。   国民党宿县流亡政府从蒙城马集迁回宿城,吴剑秋任县长。   35年(1946)   3月,安徽省党政接收委员会宿县接收委员陆志惠接收宿县敌伪财产。
         3月,宿县银行设立于中山街。   4月,宿县城关区所属城中、东关、西关3镇改为县政府直接管辖。   是年,宿县政府在中山街开设卫生院。   宿县中医工会、西医工会在宿城成立。陈粹吾、王灿辰分别任理事长。   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在宿城设立调查室。
         36年(1947)   秋,中国人民解放军围攻宿城。   11月,宿县国民党党部和三青团分部合并为“宿县党团统一委员会”。   是年,国民党军第五十八师进驻宿城,师长鲁道源。   37年(1948)   11月上旬,郊区农民投入支援淮海战役战斗。
         11月16日凌晨,宿城解放,全歼国民党守军1。3万人,生俘护路副司令少将张绩武。   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第三纵队二十六团团长尹书善、政委杨礼堂,豫皖苏边区人民政府扶廷修、张哲梅4人组成中共宿城工作委员会。   18日,国民党军飞机3架轰炸北门口,不久又有飞机多架轰炸火车站。
         20日,宿城市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宿东县。12月25日,正式成立县级宿城市,隶属江淮第三专员公署。   26日,中共江淮三分区党委抽调40名干部组成宿城市工作队,负责民主建政。   12月2日,江淮邮政管理第三分局接收宿县邮政、电信两局。
         27日,拂晓,在市北镇、市南镇清查户口,共查出散匪60多人、国民党军政人员300多人。   12月,江淮解放区第三分区指派黄辛白在宿城举办“新民主主义研究班”,次年2月结束,学员被分到中小学或行政部门工作。   38年(1949)   元月,废除保甲制度,改设街道居民委员会和居民行政组。
         3月,皖北宿县联合中学成立,胡铁民、孔子寿为正、副校长。   春,对国民党党、政、军、特人员登记清理,计1500余人。   5月,中国人民银行宿县支行成立。   6月,宿东县、宿西县合并为宿县,宿城市隶属宿县。   夏秋之交,连降暴雨,城郊近万亩土地受淹严重。
         9月23日,宿城召开第一次各界人士代表会议,63人出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宿城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秋,在大河南街西端,举办农村青年干部培训班。   冬,第一家国营贸易公司——光华贸易公司于宿城成立。
         1950年   1月18日,召开第二次各界人士代表会议,通过了生产救灾的决议,成立生产救灾委员会。   春,西北乡成立了以杨士钦为首的第一个长年农业生产互助组。   3月20日,召开第三次各界人士代表会议,主要研究救灾、水利、镇压反革命诸问题。
         9月9日,召开第四次各界人士代表会议,商讨协调劳资关系问题。   23日,宿城市总工会成立。   9月,开展反匪反霸斗争。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全城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11月,全城开展和平签名运动,计4。
      95万人签名。   是年,设立皖北地区师范学校,校长裴干元。   在北校场召开万人大会,公审中统宿县调查室头子雷慕堂、张景福。会后,将雷、张二犯枪决。   是年,宿城市公安部门粉碎天门道策划的反革命暴动阴谋数起。   1951年   1月,宿城各中等学校动员学生参军参干。
         3月,宿城天主教神甫、帝国主义分子马悟理被驱逐出境。   全城3。35万人订立爱国公约。   4月16日,宿城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是日逮捕各种反革命分子129名。   4月,召开第五次各界人士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继续广泛深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决议》,成立宿城市抗美援朝分会。
         全城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诉苦运动。   5月,全市人民捐款50亿元(旧币)、各种物资8000余件,以支援抗美援朝。   5月31日,经政务院批准,复置宿城市,隶属宿县专署。   6月,宿县发电厂建成发电。   12月1日,郊区开始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于1952年结束。
         同日,成立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委员会,郝长顺任主任委员,下设3个分会,14个小组,参加运动人数217人,至1952年年底结束。   冬,开始沱河改道治理工程。   是年,宿城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主任雷逊之。组成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组织——宿城铁木业生产合作组。
         开始兴建烈士陵园。   1952年   6月22日,成立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委员会,柏瑞秀任主任。   6月,杨士钦长年农业生产互助组发展成为城郊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9月,连续降雨,降雨量为308。2毫米,全市受灾面积达2。78万亩。   9月,宿苻、宿浍、宿泗三条公路修筑工程竣工。   是年,全市人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反对美帝国主义在朝鲜进行的细菌战争,被评为全省卫生先进城市。   中小学教师参加思想改造学习。
         1953年   2月,宿城市供销合作社建立。   3月,建立宿城市广播室。   4月12日夜,市郊严重霜冻,上级拨给全市救灾经费2亿元(旧币)。   4月,成立宿城市消防队。   6月25日,政务院批复撤销宿城市。9月,改为宿县城关区。
         9月,阜阳汽车分公司宿县中心站建立,正式开展客运业务。   12月,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1954年   2月,城关区普选工作开始。   5月,城关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宿城第一小学举行。   夏,大水,7月20日降雨量为180。
      2毫米。   12月31日,大雪,积雪一尺许。次年1月6日,气温降至-23。2℃。   是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城区人口为40297人。   1955年   6月,调整城区行政规划。全城共设市南、市北、东关、西关4镇,共有8903户,其中农业户1264户。
         7月,开始肃清反革命分子运动。中小学教师于1955年、1956年分两批进行。   12月,城关区开展扫盲运动,开办23所民校,参加学习的共6428人,占全区总文盲数的80。5%。   是年,城郊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281个。   是年,在古城墙基上建成环城路。
         1956年   4月,全城基本完成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月,中共城关区委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9月,全城手工业基本实现合作化。   10月,全城进行一次地方病调查。   11月,城关区改为城关镇,为一级政权机构。
         12月9日至12日,召开城关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42人。大会选举杨钊为镇长。   是年,城郊实现农业合作化。   安徽省煤田地质第三勘探队在小周庄营建基地。   安徽省于宿城西关设立第三监狱。  。

    l***

    2007-11-25 18:41:18

  • 酒类/饮品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