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高考语文学习方法

首页

高考语文学习方法

同上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3-23 15:12:54
      高考语文状元学习方法:宝剑锋从磨砺出今年高考,我获得了广西文科考生综合分第一名。很多人问我是靠什么取得好成绩的。 我想,这首先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辛勤培养和家庭的支持。就我个人方面而言,则是多年努力和正常发挥水平的结果。常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
      应试技巧固然需 要,但关键还是靠平时的磨炼和积累。我的心得主要有:   一、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万丈高楼从地起,扎实的基础是进一步提高能力、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我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打好基础的:   一是认真预习和听课,通过预习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听课,而认真听课则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
      抓好这一方面,才能使自己对知识初步形成正确的理解。   二是加强练习。这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才能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熟练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一开始不 能好高务远,先从最基本的题做起,待比较熟练后再由浅入深,根据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和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做题过程中还要注意比较和分析,才能 提高成绩。
         三是仔细分析错误,避免重犯。对于做练习或者各种测验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不能只简单更正一下就完了,而要认真地加以分析,找出造成错误的症结所在。这 些症结正暴露了我们掌握得不够好的某些薄弱环节,因而要及时地查缺补漏。我习惯于每次都把它们记下来,到下一次考试前翻出来看看以避免重犯,这样就能够进 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四是善于归纳和总结。这是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和立体化的关键一环。有时这项工作已由老师代劳,但要变成自己的东西,更多地还是要亲自去反复实践,平 时,遇到一些重要问题或独特的解题方法,我总是随手记在笔记本上,随后加以整理。对哪一条原理可以说明哪一领域的政治、历史事件,哪一种解题思路可适用于 哪一类数学题目,以及哪一些知识点能够解决哪几类语文或英语问题,都作了必要的归纳和总结。
      因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考试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二、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今考试改革的方向侧重于对能力的考查,是死记硬背应付不了的。只有具备良好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要培养这些能力,主要是靠吸收老师的思维成果和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独立思考。
         高中阶段,老师讲课的内容都相当丰富,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他们所讲的很多东西,实是多年教学实践的心血所得,是课本上找不到的,对培养我们的分析、 判断和推理能力具有很大帮助。所以我在课堂上总是紧跟老师的思路,集中注意力听取他们一些独特的见解,掌握他们的思维方式及其认识规律,并认真作好笔记。
       正所谓“积腋成裘”,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汇集起来,就是一笔财富,可以使自己免于事事从头摸起,从而较好地增强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的另一个途径,就是经常自己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独立思考,使自己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如在课堂上提问时,不管是否提问到我,我都 先认真进行思考,然后将老师的讲解与自己的思路加以对比分析,以寻找问题的关键。
      又如数学课上作练习时,我牢记数学老师给我们传授的经验,注意逆向思维的 训练,力图寻找出最简捷的解题方法,常有惊喜的发现,这样,既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到了课余,我还用逻辑思维去解决课堂上没有涉及的 问题。比如在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时,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逻辑学中假言判断和选言判断的知识,使我对逻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借来一 些书了解逻辑学中对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分类,并试着以此分析其他一些课文的论证思路,从而使自己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努力提高表达能力   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特别对于文科学生更是如此,努力提高这种能力,不仅对于历史、政治等科目至为重要,而且对准确、清晰、简洁地表达数学逻辑关系,提高解题速度也很有帮助。平时我主要是通过多读、多练、多想这三种方法来提高表达能力的。
         多读,就是广泛地阅读各类文章。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阅读仔细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63努力吸取其优点为己所用。比如 “鲁迅杂文”就是我最爱读的书,常常反复地看某一篇文章,某一个段落,为作者幽默而又犀利、简洁明快而又一针见血的议论叫好。
      所以在自己的行文中也努力学 习鲁迅的这种风格,力求以最简短的语句说清问题。   多练,就是通过练笔、演讲等各种途径在实践上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我每周都要写一篇东西,或散文,或议论文,或说明文,还有诗词什么 的,每种文体都练一练。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作诗填词,为一个字绞尽脑汁,最后虽不见得做得好,但从中得到了锻炼。正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长期坚 持演讲,也是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再有就是多想。复习阶段比较紧张,练笔的时间毕竟有限,但利用零碎时间多动动脑,也能提高表达能力,比如在读书看报的过程中遇到某个问题,可以先想一 想:假如由我来阐述这个问题,我会怎么写?然后再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或是遇到一件很有感触的事,没有时间写成文章,可以在脑子里 考虑文章的立意、结构等等,对增强表达能力也有所帮助。   四、精心制订好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学的课程很多,手头上的学习资料也不少,只有精心制订好学习计划,才能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
      我除了对平时作息时间作合理 的安排外,主要是在大考前制订比较周密的复习计划,特别注意对平时较薄弱的或是复习内容较多的科目和环节在时间上加以倾斜。例如在制订高考前最后一轮的 24天复习计划时,我先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确定各科的复习内容,然后将周一至周五在家的复习时间定为早上6:15~6:45,中午1:30~2:00,晚 上7:00~11:00,加上在校时间和周未时间,共有208个小时,再合理分配到各科去。
      零碎时间用于复习数学和英语,整块时间用于复习语文、历史和政 治。历史复习的内容较多,就多分配给它8小时。数学的各部分知识中我对数列题解得还不够熟悉,所以在数学的复习时间中这项内容占的比重就最大。接下来定出 完成每一项内容所需的时间,着眼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
      比如政治就规定复习课本每半小时看完17页,复习各省市模拟题每小时看完一套,而且强制自己按时完 成任务。到了最后一周,我又依照老师的建议,对计划作了调整,适当减少复习内容,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以便以更好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通过这样的“集约 化”复习方式,既可以使复习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提高了学习效率,保证了有张有弛,又有利于各科全面发展,增强整体实力。
         五、开扩视野,拓宽知识面   高考对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例如英语试题中就常常包优异成绩创造了条件。   以上就是我个人学习的一些心得。实际上,要取得好成绩,方法很多,不能生搬硬套。我深深地体会到,“宝剑锋从磨砺出”,学习上的捷径是没有的。
      成绩的取得,关键是靠自己的艰苦劳动和在学习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只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就能通向成功的颠峰。

    呵***

    2008-03-23 15:12:54

其他答案

    2008-03-23 15:00:43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语文:把握时机,寻求突进  
      
      如果说把语文分一下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应试语文,一种是生活化的语文。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就是第二种语文。作为第二种语文,生活就是语文,每天每时都在学习语文,可以说这时我们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去学习语文。
      它的覆盖范围很广,包括平时的阅读,对自己表达能力的提高,甚至一些很日常化的东西——比如说记日记或者写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些都是在学习语文。要想真正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我认为主要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和积累。   这里重点说说应试语文。
      高三这个学年甚至是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对学习应试语文具有很大的意义,把握好了,可以使我们的应试语文成绩大幅提高。每个老师都会介绍怎么应对试卷,如何系统地提高自己语文水平的系列复习,这个阶段对最终提高语文成绩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个时候,就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机了,同学们一定要把握好,才能决胜高考语文。
      这个阶段的复习必须要非常细致,在老师的帮助下系统地逐个落实各知识点,而且由于某些知识点(如语音、字形等)容易遗忘,应该定期回顾。 。

    天***

    2008-03-23 15:00:43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