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肺复苏术

怎么做,还有人工呼吸怎么做
大*** | 2008-04-29 18:53:00

好评回答

2008-04-29 20:17:47
每*** |2008-04-29 20:17:47 298 163 评论
一、急救原则
  1.呼叫:立即呼叫病人姓名,以能否应答,确定是否存在意识。
  2.呼救:高专用呼唤周围的人们“快来救人”,以求援救。
  3.体位:迅速将病人置于仰卧位,头后仰,颌抬起。
  4.气道:将病人口鼻的异物掏出。
  5.人工呼吸:先口对口对鼻呼吸(婴儿口对口鼻呼吸)。人工呼吸持续到有自主呼吸为止。
  6.换人:人工呼吸持续时间长时,应有人接替,但中断不能超过5秒钟。...

查看全部>>

一、急救原则
  1.呼叫:立即呼叫病人姓名,以能否应答,确定是否存在意识。
  2.呼救:高专用呼唤周围的人们“快来救人”,以求援救。
  3.体位:迅速将病人置于仰卧位,头后仰,颌抬起。
  4.气道:将病人口鼻的异物掏出。
  5.人工呼吸:先口对口对鼻呼吸(婴儿口对口鼻呼吸)。人工呼吸持续到有自主呼吸为止。
  6.换人:人工呼吸持续时间长时,应有人接替,但中断不能超过5秒钟。
  7.频率: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常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进行。每15次胸外按压做2次人工呼吸,按压频率80~100次/分。

  二、院外呼吸复苏技术
  (一)人工口对口呼吸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用急救者的口呼吸协助伤病者呼吸的方法。它是现场急救中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
  1.呼吸道要通畅: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进行。如患者口鼻内有呕吐物、泥沙、血块、假牙等异物时,用纱布包住示指伸入口腔进行清除。松开衣领、裤带、乳罩、内衣等。舌后坠者用纱布或手巾包住拉出或用别针固定在嘴唇上。
  2.先吹两口气:清洗病伤者口鼻异物后,口对口呼吸前先向病人口中吹两口气,以扩张已萎缩的肺,以利气体交换。
  3.姿势:病人仰卧位,头后仰,颈北且用枕头或衣物垫起。下颌抬起,口盖两层纱布,急救者用一手扶于前额,另一手拇、示指捏紧病者鼻翼,以防吹进的气体从鼻孔漏出。
  4.病人口张开:抢救者吸一口气后,张大口将病人的口全包住,而病者的口全张开。
  5.注意捏鼻动作:快而深地向病者口内吹气,并观察病者胸廓有无上抬下陷活动。一次吹完后,脱离病者之口,捏鼻翼的手同时松开,慢慢抬头再吸一口新鲜空气,准备下次口对口呼吸。
  6.吹入量:每次吹气量成人约1200ml,儿童800ml,过大量易造成胃扩张。无法衡量时,以急救者吸入的气体不要过度饱满为度。
  7.呼吸频率:口对口呼吸的次数成人16~20次/分,儿童18~24次/分,婴儿30~40次/分。单人急救时,每按压胸部15次后,吹气两口,即15:2;双人急救时,每按压胸部5次后,吹气1口,即5:1,有脉搏无呼吸者,每5秒钟吹一口气(12~16次/分)。
  8.停止急救标准:口对口呼气何时停止抢救,有两个标志。一是病人的呼吸、心跳已恢复后可以停止;二是有经验的大夫检查证实病人脑死亡可以停止。因为脑组织各部分对缺氧的耐受力不一样,大脑只能支持4分钟左右,小脑可以维持10~15分钟,管辖呼吸、悯跳中枢的延髓能坚持20~30分钟。这就提醒急救者分秒必争,越早越好,抢救持续的时间尽可能延长些,还有求活病人的希望。过去对脑死亡才是人的生命终结认识不足,只要遇有病人心跳、呼吸一停即认为死亡,也不抢救了,赶快准备后事,结果死者又从太平间或棺材中爬起来了,这样例子并不罕见。应该接受这一沉痛的教训。
  (二)口对鼻及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
  1.适应症:
  (1)牙关紧闭,不能张口者。
  (2)口腔有严重损伤时。
  (3)婴儿的口鼻距离很近,可采用口对口鼻法。
  2.方法:
  (1)口对鼻人工呼吸法:①清理并通畅伤病者的呼吸道。②使伤病者口紧闭。③急救者深吸气后,向伤病者鼻腔吹气。④呼气时令伤者的口张开,以利气体排出。
  (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图3):①将婴儿头后仰,轻抬下颌部。②使病人口鼻都张开。③急救者深吸一口气,用口唇全包住病儿的口鼻用力向里吹气,观察胸廓有否起伏。

  (二)心跳骤停复苏技术
  1.胸外心脏按压术:本法是现场抢救时首选方法。①使伤病者平卧于硬板床或平地上,注意保暖。②急救者以左手掌根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右手压于左手背上,借操作者的体重向脊柱方向带有冲击性地按压,但绝不能用力过猛过大,因暴力可引起肋骨骨折、心包积血,以能使胸骨与其相连肋骨下降3~4厘米为宜,以间接压迫心脏,接着迅速放松,使胸骨复原,心脏舒张。③挤压与放松之间的百分比,前者占60%,后者占40%。④按压速度不能过快过慢,成人为80~100次/分,小儿为100~120次/分。⑤按压必须持之以恒,直到有效的心跳恢复为止。⑥小儿只用一掌根的压力即可,新生儿只用2~3指的压力即达目的。⑦近来提倡新的心肺复苏术,即在胸外按压的同时,旅行呼吸道加压,其压力>5.9kpa(60cm水银柱),或人工呼吸,可增加颈动脉血流量。
  2.人工呼吸: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有条件时应尽快进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插管如超过48小时,最好做气管切开,接上人工呼吸机。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频率为14~16次/分。若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二人操作时,无论为单人还是双人操作比例均为30:2。
  3.心前区捶击法;适用于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早期,呼吸心跳骤停1分钟内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①伤病者仰卧硬板床或平地上。②急救者用握拳的尺侧(小指侧)距患者胸壁20~30cm处,迅速捶击胸骨中部1~2次,如无效应立刻放弃。

  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后,有效的标志是,除可触摸到大动脉开始搏动外,同时也应出现下列脑复苏的征象:
  瞳孔由大变小或出现对光反射。
  出现睫毛反射。
  有吞咽反射。
  挣扎的出现。
  自主呼吸恢复。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8-04-30 16:18:04
  • 出现外伤后尽可能少搬动病人,如须搬动必须动作谨慎、轻柔、稳妥,以不增加病人痛苦为原则。
    h*** | 2008-04-30 16:18:04 272 173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