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样才能做到理性消费?

首页

怎样才能做到理性消费?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12-17 15:28:06
      在物价每日上涨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理性消费?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所谓的理性消费的标准是什么?朱兆瑞,一个曾经用3000美元环游世界的MBA,他说性价比应该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如果单纯为了省钱,而不追求最佳性价比,环游世界根本不用3000美元,1000美元就足够了。
      但这不会是他的选择。为了不花一分钱而睡在大马路上,那只能叫自虐;花10美元能住进五星级酒店,这就可以算是新节俭的生活了。新节俭主义从来不是拒绝消费,而是拒绝浪费;不是要勒紧裤腰带省钱,而是用头脑选择更好的消费方式。至于怎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性价比,这就要求其具有相当的运用金钱、配置资源的能力了。
       1、不为商家的所谓的打折、清仓、跳楼价、节日优惠等宣传口号所累。坚持有用才买,没有用的东西坚决不买。比如家里已经有了高压锅,看到有便宜的又买一只,由于没有机会马上投入使用,其实这项支出是最不合算的,占用了资金。有时候就是忽略了小支出造成的浪费。
       2、不要跟风,不盲目听信广告,什么脑白金之类的骗人东西还是不买为好,要学会动脑筋独立思考。又比如很时髦的补钙,其实所有的补钙产品都是碳酸钙,进入中国药典的葡萄糖酸钙100粒2元,保健品的补钙产品100粒几十元,吃这个保健产品其实是吃广告。 3、女士买衣服服务小姐一般会先夸您几句,比如说身材好,有气质、皮肤好等,创造友好气氛,不要为此放松自己的警惕性,其实她是盯着您的口袋,您高价买了一件不该买的衣服,一走出店门,他们会说刚才杀了一头猪呢。
       买LV的人是不是个个都是有钱没处化了呢?虚荣心导致的非理性消费。 。

    杀***

    2008-12-17 15:28:06

其他答案

    2008-12-17 16:01:10
  •   最近一个时期,社会上流传着少数城市商品住房可售房源不足等消息,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对此,建设部新闻发言人明确指出,这类消息不属实。从全国40个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数据看,目前各地可售房源完全能满足正常的市场需求,不存在房源不足问题,少数城市存在大户型较多,中小户型、中低价位供应不足等问题,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正在逐步改善。
      该发言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消费,避免被社会上的虚假信息所误导而盲目跟风。(2006年5月15日星期一《人民日报海外版》“可售房源不足—不属实”)   针对,建设部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被虚假信息所误导,要理性消费这一点看,政府对广大消费者是负责,履行了政府部门的职责。
      但是,人们要问,怎样才能做到理性消费,怎样才能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国家建设部要求房地产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销售行为。重点查处虚假宣传、虚构买卖合同、囤积房源、捂盘惜售、发布不实价格和销售进度信息、人为制造商品住房供应紧张空气等行为,并将上述行为记入房地产企业信用档案,公开予以曝光。
      对一些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依法从严处罚,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这无疑是为广大消费者撑起了腰板,同时,又是对传播虚假信息的一个警告。那么,这能不能对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有所帮助呢?   依笔者之见,要让广大消费者做到理性消费,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住传播信息首道关。
      没有经过审核的信息不准发布。在发布信息前,要坚持做到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   二是,对于传播虚假信息的传媒机构和个人要严肃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能心慈手软。   三是,实行负责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握好发布信息的每个环节。
      
      把提高传媒的信任度当作首要任务来落实。把住发布信息的审核关,虚假信息就不会流传到广大消费者那里。没有从传媒机构那里得到虚假信息,广大消费者就不会被误导。除了把住信息的事实关,还要切断虚假的信息源。   没有虚假信息的传播,这消费者的消费应当说是理性的。

    黑***

    2008-12-17 16:01:10

  • 2008-12-17 11:42:58
  • 一是,把住传播信息首道关。没有经过审核的信息不准发布。在发布信息前,要坚持做到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
      二是,对于传播虚假信息的传媒机构和个人要严肃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能心慈手软。
      三是,实行负责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握好发布信息的每个环节。把提高传媒的信任度当作首要任务来落实。把住发布信息的审核关,虚假信息就不会流传到广大消费者那里。没有从传媒机构那里得到虚假信息,广大消费者就不会被误导。除了把住信息的事实关,还要切断虚假的信息源。
    

    1***

    2008-12-17 11:42:5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