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月球上总共有多少座环形山

首页

月球上总共有多少座环形山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01-19 15:10:56
    月面上的最明显的特征是环形山,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其中大的直径可超过100公里,小的不过是些凹坑。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3万多个,占月球表面积的 7~10%。环形山大多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学者的名字命名,月球背面有4座环形山,分别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命名。月面最大的几个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克拉维环形山,直径233公里;牛顿环形山,直径230公里。许多环形山的中心区有中央峰或中央峰群,高达2.5公里。 
    月面上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达33000多个,占月球表面积的7~10%。 

    请***

    2009-01-19 15:10:56

其他答案

    2009-01-20 09:52:59
  • 月球上的环形山数目无可计算,因为即使很小的陨石撞击月球,也会留下一个很小的环形山,小的环形山只有几十厘米,这样的环形山在月球上太多了。
    在月面上,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达33000多个,占月球表面积的7%-10%。
    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
    附:月球表面环形山地图
    月球正面地图 
      
    月球背面地图 
     
    

    小***

    2009-01-20 09:52:59

  • 2009-01-19 22:55:57
  •   简介
      环形山(crater) 希腊文的意思是“碗”,所以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月面上最大的环形山为月球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公里。小的月坑直径只有几十厘米甚至更小。
      直径大于1000米的月坑总数达33000个以上。其中大的直径超过100公里,占月面的7-10%。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更多。环形山大多数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学者的名字命名,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有四座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 [编辑本段]概述   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它是月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
      环形山是月面上最显著的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月面上星罗棋布、重重叠叠的环形山酷似地球上的火山口,中央有一块圆形的平地,外围是一圈隆起的山环,内壁陡峭,外坡平缓。   环形山的中间是一个陷落的深坑,四周围有高耸直立的岩石,环形山的高度一般在7~8公里之间。
      环形山大小不一,直径相差悬殊,小的环形山直径不足10公里,有的仅一个足球场大小;大的环形山直径超过100公里。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公里,比我国的浙江省小一点,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   小的环形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
         在月面上,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达33000多个,占月球表面积的7%-10%;至于更小的、名副其实的月坑则数不胜数了。   环形山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大环形山内再套一个小环形山,有的大环形山中央有一个很深的坑穴,如牛顿环形山,中心坑穴深达8788公里,是最深的环形山;还有的大环形山中央陡然矗起一座山峰,叫做“中央峰”。
         阿基米德环形山,奥托里克环形山和阿里斯基尔环形山,是“雨海”中比较大的三个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的直径有80公里。 [编辑本段]命名   古代天文学家在给月球上的山川起名字时,规定了月球上的山用地球上的山名,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与思想家的名字来命名。
      这一规定沿用至今。   如哥白尼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伊巴谷环形山、卡西尼环形山等,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有四座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和郭守敬环形山。另外,为纪念一位传说为尝试飞向天空而献身的万户(实际上是旧时一种官名),而命名的环形山,叫“万户环形山”。
      在月球正面有一座环行山以中国现代天文学家高平子命名的,它位于月球正面东经87度、南纬6度。 所以总共有6个人。 [编辑本段]分类   环形山的构造十分复杂,种类也多。但是按它们形成的先后顺序来划分,基本上可分为古老型与年轻型两类。古老的环形山很不规则,大多已经坍塌,而在它的上面重叠着圆形的小环形山及其中央峰。
      这些高高在上的环形山都是比较年轻的山 。   有个日本学者1969年提出一个环形山分类法,分为克拉维型(古老的环形山,一般都面目全非,有的还山中有山)哥白尼型(年轻的环形山,常有“辐射纹”,内壁一般带有同心圆状的段丘,中央一般有中央峰)阿基米德型(环壁较低,可能从哥白尼型演变而来 )碗型和酒窝型(小型环形山,有的直径不到一米)。
       [编辑本段]成因   关于环形山的形成,比较科学的解释有两种:   其一,月球形成不久,月球内部的高热熔岩与气体冲破表层,喷射而出,就像地球上的火山喷发。它们开始威力较强,熔岩喷出又高又远,堆积喷口外部,形成了环形山。后来喷射威力逐渐减小,喷射堆积只在中央底部,形成了小山峰,就是环形山中的中央峰。
      有的喷射熄灭较早,或没有再次喷射,就没有中央峰。   其二,流星体撞击月球。1972年5月13日有一颗大的陨星体在月面上撞成一个有足球场那么大的陨石坑。撞击时引起的月震,被放置在月面的4个月震仪记录下来。主张陨石撞击的人认为,在距今约30亿年前,空间的陨星体很多,月球正处于半融熔状态。
      巨大的陨星撞击月面时,在其四周溅出岩石与土壤,形成了一圈一圈的环形山。又由于月面上没有风雨的洗刷与猛烈的地质构造活动,所以当初形成的环形山就一直保留下来了。   许多环形山的周围都呈现放射状斑纹结构,这种环形山至少在60座以上,如第谷,哥白尼,开普勒等环形山,都有形状不一,长短不同,条纹数量互异和亮度也很不一致的辐射纹。
      1968年美国的“勘测者”7号月球探测器,拍下了第谷环形山的一些辐射纹。第谷环形山的辐射纹共有12条,它们穿过山脉,月谷,也横越月海,其中最长的一条辐射纹竟长达1800公里,最宽的一条有20公里宽。   辐射纹怎样形成的?多数科学家认为,火山喷发或者大的陨星体撞击月球表面时,岩石以及岩石粉末等被抛向四周。
      后来,这些物质逐渐回落到月面而成为辐射纹。由于它们的反照率比较大,所以看上去显得格外明亮。 这是月球表面那些奇异的辐射纹。月亮看上去很像一个铅球。可是谁的巨手可以将它托举起来再推出去呢?宇宙充满了神秘,无以数计的星球的诞生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可能是一个永远也穷究不尽的问题。
      荒凉的月球与人类的长久存在有关联。“阿波罗”飞船从月球传回地面的月球图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巨大的陨石坑。 。

    黑***

    2009-01-19 22:55:5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