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外科
泌尿外科

我是肾阳虚.请问使用 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这两个药哪个更好一些?

我是肾阳虚.请问使用  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这两个药哪个更好一些?我是肾阳虚..请问使用  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这两个药哪个更好一些?我是肾阳虚..请问使用  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这两个药哪个更好一些?
1*** | 2009-03-02 15:17:45

好评回答

2009-03-05 15:37:04
1*** |2009-03-05 15:37:04 636 361 评论
肾阴虚类症状多表现为: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咽干喉痛、耳鸣耳聋、遗精盗汗、足跟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可选:六味地黄丸方中熟地滋阴补肾、益髓填精,山药滋肾补脾固精,山芋肉补肝肾、收涩 
精气,三药为“三补”以治本。泽泻清泻肾浊、分消水湿,丹皮清泻肝火,茯苓健脾渗湿,三药为“三泻”以治标。全方“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症状表现为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等)、甲亢(出现颧红低热、...

查看全部>>

肾阴虚类症状多表现为: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咽干喉痛、耳鸣耳聋、遗精盗汗、足跟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可选:六味地黄丸方中熟地滋阴补肾、益髓填精,山药滋肾补脾固精,山芋肉补肝肾、收涩 
精气,三药为“三补”以治本。泽泻清泻肾浊、分消水湿,丹皮清泻肝火,茯苓健脾渗湿,三药为“三泻”以治标。全方“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症状表现为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等)、甲亢(出现颧红低热、心慌心悸、大便干涩等症)、糖尿病(要用水丸)等。 

  知柏地黄丸又名知柏八味丸,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组成。功用:滋阴降火。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手足心热、虚烦盗汗。常用于结核病见阴虚盗汗者;亚健康状态;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噪咽干、盗汗等症者)及性欲亢奋、阴茎易举等症。 

  麦味地黄丸原名八仙长寿丸,由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组成。主治肺肾阴虚、筋骨软弱无力、形体瘦弱、咳嗽喘逆等。常用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 

  杞菊地黄丸由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组成。功用:滋肾养肝。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两眼昏花、视物不清,目干涩痛、迎风流泪。 

  肾阳虚类症状表现为腰膝酸冷、肢凉怕冷、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尿频水肿、便稀、小腹拘急;舌质淡胖、苔白、脉沉迟。可选用:金匮肾气丸由六味地黄丸加附子、肉桂组成。温阳药与补阴药同用。取“善补阳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于阳中求阴”之义。功能温补肾阳。常用于慢性肾炎、冠心病、性神经衰弱、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前列腺炎等。 

  济生肾气丸又名加味肾气丸,由金匮肾气丸加川牛膝、车前子组成。功用:温阳补肾、化气利水。主治肾虚腰重、小便不利、脚肿。常用于慢性肾炎、老年人前列腺肿大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09-03-02 15:50:41
  • 你好:首先要区分是绝对虚还是相对虚。如是绝对虚,那么吃壮阳药物没错的。但是,如果是相对虚,那是由于阴实导致的,就不能吃壮阳的药了。因为是由阴气盛引起的,那就要祛阴。建议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特别是壮阳药,可不要乱吃 。当然,也可以通过食疗:
      杜仲腰花 ,茴香炖煮肾 ,杞地山药粥 都是不错的补肾食疗方法,肾阳虚可以吃狗肉、羊肉、韭菜!
    
    
    附:桂附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的区别!! 
    
    ...

    查看全部>>

    你好:首先要区分是绝对虚还是相对虚。如是绝对虚,那么吃壮阳药物没错的。但是,如果是相对虚,那是由于阴实导致的,就不能吃壮阳的药了。因为是由阴气盛引起的,那就要祛阴。建议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特别是壮阳药,可不要乱吃 。当然,也可以通过食疗:
      杜仲腰花 ,茴香炖煮肾 ,杞地山药粥 都是不错的补肾食疗方法,肾阳虚可以吃狗肉、羊肉、韭菜!
    
    
    附:桂附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的区别!! 
    
       目前有许多临床医师和药店药师均将桂附地黄丸当作金匮肾气丸给患者使用。但桂附地黄丸不是金匮肾气丸。 
      首先,古方金匮肾气丸处方已与今方(药店销售)金匮肾气丸处方不同,按现今国家药品标准,桂附地黄丸与金匮肾气丸是处方组成不同的两种中成药,因此把药店里的金匮肾气丸当作桂附地黄丸销售是错误的;其次,“今方金匮肾气丸的方剂由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加桂枝、附子八味组成”的说法是错误的。同时,桂附地黄丸方中用的不是桂枝而是肉桂,山茱萸、附子也是炮制品;再次,六味地黄丸是由金匮肾气丸减去肉桂、制附子两味药化裁而成,说金匮肾气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桂枝、附子两味药组成的,则是本末倒置。 
      古方金匮肾气丸为医圣张仲景(东汉)创制,载于《金匮要略》,在该书中有两个名,即该书“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中的“崔氏八味丸”和“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中的“肾气丸”。处方由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炮)八味药组成,用于治疗“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及妇女“转胞”。宋代陈师文等人奉敕所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书于1110年)对该方进行了改进,将桂枝改为肉桂,干地黄改为熟地,且加大肉桂及制附子的用量,使该药药效有了质的提高,更主要用于肾气虚乏,取名“八味丸”,收载于该书“卷之五·治诸虚(附骨蒸)”。由于该方最早出自《金匮要略》,且与六味地黄丸相比,多了肉桂、制附子两味药,所以后世又习称其为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而六味地黄丸系宋代太医钱乙针对小儿“肾无实,必主虚”的病理特点,去掉金匮肾气丸中附子、肉桂两味药,创制而成,载于《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成书于1119年),原名“地黄丸”,用于儿科“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     白”,即小儿肾虚。在历代医学典籍中,六味地黄丸应用极为广泛,遍布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杂症,现主要用于肾阴虚证。而南宋医家严用和在“金匮肾气丸”基础上加入川牛膝(去芦,酒浸)、车前子(酒蒸),并将山药炒用,加减化裁制成“加味肾气丸”,并收载于其《严氏济生方》(简称《济生方》,成书于1253年)中,后世习称之为济生肾气丸,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如果说六味地黄丸是对金匮肾气丸的提炼,那么,济生肾气丸是对金匮肾气丸的发展。 
      今方桂附地黄丸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处方组成与宋代金匮肾气丸方基本相同,由肉桂、制附子、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八味药组成,惟肉桂、制附子用量减半(与仲景肾气丸方相近)。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肉桂、制附子两味药在方中用量较小,意在补命门之火,即生肾气。今方金匮肾气丸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主要由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十味药组成,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等。与八味药组成的古方“金匮肾气丸”处方组成已大不相同,与古方“济生肾气丸”较接近些。而今方济生肾气丸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处方主要是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倍用茯苓、同时加入牛膝、车前子两味药组成。与今方金匮肾气丸比较,今方济生肾气丸用熟地而不用生地,用肉桂而不用桂枝,车前子不经过盐炙,而且各味药的剂量组成有显著不同,而与古方济生肾气丸比较,在药味炮制及剂量上差异更大。虽然济生肾气丸亦具有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之功,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但应注意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辨证用药。 
      时移事异,时代在发展,中医药学也在不断发展,古今同方异名,同名异方屡见不鲜,有时候多年的经验或者知识积累也可能是过时的或错误的认识。事实上,现今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驻店药师,常常把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当作同一种药给患者使用,甚至于不少文献中亦将两药当作为同一种药。虽然两药功能相似,但毕竟处方组成有显著不同,适应症的侧重点亦有所不同(金匮肾气丸在补肾同时增强了利水作用,同时用牛膝引药下行,直趋下焦,强壮腰膝),应当加以区别使 
    
    创*** | 2009-03-02 15:50:41 628 363 评论
    0/300
  • 2009-03-02 15:34:23
  •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酸腿软尿频量少痰饮喘咳
    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痠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
    你自己看下自己的症状选吧。最好还是先看看医生再开药。
    6*** | 2009-03-02 15:34:23 616 36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