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爱问人气!

首页

爱问人气!

现在发现爱问的人气越来越不旺了。为什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05-04 15:25:44
    良药苦口呀!
    第一,爱问是一种快餐式的文化交流平台。由于长期的重理轻文,主观上造成人气减少。理工科知识更新的速度不如文科快,因此,文抄公,粘贴王大展身手。而直抒己见的人比较少
    第二,新浪对爱问不重视,爱问也不争气。尽管爱问培养了不少专家学者,可是人人急功近利,只图刷分,没有注意提升知识。
    第三。爱问知识人间形成了一些刷分小圈子,现在的知识人越来越不尊重劳动。
    第四,爱问落后的排名制度,爱问最高级别和最低级别的积分差至少在两百万以上,给新手很多压力。
    第五,爱问文理科一刀切,只有各抒己见,才能集思广益,但爱问用管理理科的手段管理文。。。。。。。。。。。
    正所谓:曾经拥有就是天长地久。和两年前比,爱问是退步了,和腾讯问问比,爱问进步了,至少还能上传图片

    星***

    2009-05-04 15:25:44

其他答案

    2009-05-01 22:04:59
  • 有竟? 百花齊放?是好的

    沒***

    2009-05-01 22:04:59

  • 2009-04-30 18:53:58
  • 一直以来没有太大的变动(个人中心倒是改动了下)
    没有什么太多的刺激
    其他知识平台的竞争(比如现在热门的QQ问问,现在很多在问问发展的很好的,人气很高的人,都是从爱问这边过来的)
    

    1***

    2009-04-30 18:53:58

  • 2009-04-30 06:27:17
  • 爱问有爱问的定位,有爱问的规矩.
    这是正确的,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规矩的.
    但问题在于爱问的规矩并没有变,而爱问的现实情况是在变.
    所以,这种现实的原因不在于爱问之内,而在爱问之外.
    爱问之外的现实是什么呢,这个不太好说.反正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技术原因,因为这里主要不讨论技术问题,而技术也没退步.它也不是提问人的原因.现在人的生存压力大,精神困惑多,正是提问增加的时候,而不应当是减少.
    并且,现在文艺节目中的相声,小品都没有好的节目,是作者都不在了吗,显然不是,是人民不需要了吗,这也不是.但优秀的节目就是寥若晨星.
    我想,爱问的情况可能和它是相同的原因.

    p***

    2009-04-30 06:27:17

  • 2009-04-29 21:20:24
  • 众多答案就象一个古玩市场,识货的人能够淘到真正的,正确的答案,不识货的人随便选一个就以为是真品。有很多答案都是热心朋友用心,用情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与大家一起分享的。采用不采用是提问者的自由,被采用和不被采用也是对回答者的肯定与否。
    如果爱问能够建立一种激励机制,比如采用多答案选择并按照采用顺序记分、回答后不被采少记分、过滤无聊答案等办法,也许会鼓励更多的热心朋友来这里,以增加这里的人气。

    古***

    2009-04-29 21:20:24

  • 2009-04-29 19:18:31
  •   一、关键词:爱问、google、合作
        2007年6月11日,新浪与Google中国联合宣布,双方在搜索领域达成合作,Google中国为新浪提供网页搜索。目前,新浪首页和新闻最终页上已经加入Google网页的搜索框。在此之前,新浪的网页搜索是由其自主研发的爱问搜索提供。
       Google中国总裁李开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网页搜索是与新浪三项合作中的其中一项,未来还会有更为深入的合作。新浪CEO曹国伟则表示,爱问搜索平台仍将存在。 2005年6月30日,新浪推出自主研发的搜索引擎爱问,这一项目是由时任CEO的汪延拍板启动。
      随着新任CEO曹国伟的上任,以及新浪大作减法,将核心资源聚集在媒体业务上,爱问并没有给新浪带来实质性的收入。 在新浪财报上,未发现爱问贡献的任何收入,新浪的主要收入仍然是广告和无线增值业务。这或许是新浪与Google合作提供网页搜索的原因。
      这一合作也意味着,新浪爱问的网页搜索将退居后台。 曹国伟表示,未来的爱问将在新闻搜索、视频搜索等垂直搜索领域发力。 对于Google中国而言,此次合作将为其带来更多的流量和广告收入,这也是Google中国今年来的主要策略。
      在此之前,Google已经与网站导航265合作,希望通过265的强大流量提升Google中国的流量,并带来广告收入。此外,Google还与电信等达成了类似的合作。 李开复表示,此次合作将对Google未来的成长产生诸多帮助,但流量不是合作的主要目标。
       二、爱问从来不曾是论坛,不过管理上曾经或仍然几近论坛。 bbs、sns、blog、wiki、wikey都是web2。0精神下的产物与具体呈现,各自定位规则不同。 目前国内大部分普通网络用户,习惯统称一切发言为帖子,一切可以发言的地方统称论坛,wiki和wikey都本身就难以生存。
       另外,鉴于流量与质量的互换尺度,而在wiki上落后于后起的zhidao,又是一大败笔。 新浪有论坛,有贴吧。 讨论或许还多少有些知识性,纯粹的发泄和发表观点则流于论坛。届时是否仍有存在的意义就不好说了。 三、引用两条爱问自己的知识: 1、 二号的观点有些预言性。
       2、加拿大的阿伏罗 CF-105 箭式飞机 「没有国家的支持,绝对无法发展航空工业」 四、结论: 1、或许无法作为论据的一条资料: 新浪爱问PK Google本地 新浪以绝对优势胜出 2005-10-24 12:01:54 2、开头引用的新闻中提到:“随着新任CEO曹国伟的上任,以及新浪大作减法,将核心资源聚集在媒体业务上,爱问并没有给新浪带来实质性的收入。
      ” 分众传媒一事或许可作为佐证。

    测***

    2009-04-29 19:18:31

  • 2009-04-29 15:20:47
  • 我想主要还是因为新浪并没有把爱问作为一个重点栏目推广和开发,不仅仅由其自生自灭,倒多了一些技术或人为的障碍,自然会人气下降。
    不过,一个小小的问答平台经久不衰也不怎么可能。

    1***

    2009-04-29 15:20:47

  • 2009-04-29 13:58:02
  • 删的越多,人气越少,两个之间成反比。与管理水平有关。

    厌***

    2009-04-29 13:58:02

  • 2009-04-29 08:10:30
  • 爱问有爱问的定位,有爱问的规矩
    希望每一个来此的网友,在发帖和回答问题时能遵守爱问的规则
    这样对爱问的长久发展是有好处的
    过分注重所谓人气,容易导致内容质量参差不齐。
    

    更***

    2009-04-29 08:10:30

  • 2009-04-29 08:08:07
  • 往往是自己感觉最精彩的回答可就偏偏是见不到。这样来说,与其说,不如不说,感觉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1***

    2009-04-29 08:08:07

  • 2009-04-28 22:13:40
  • 与其说,不如不说,感觉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聪***

    2009-04-28 22:13:4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