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脱水有什么危害

怎样的状态算是脱水,脱水有什么危害呢?
涂*** | 2009-05-17 22:24:26

好评回答

2009-05-17 22:57:43
虎*** |2009-05-17 22:57:43 646 352 评论
脱水 
脱水是指人体大量丧失水分和Na+,引起细胞外液严重减少的现象。按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又称缺水性脱水,即失水多于失盐。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高温、大量出汗或发高烧等导致大量失水,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故患者有明显的口渴、尿少等症状。较轻的高渗性脱水患者,如能及早饮水,可以得到...

查看全部>>

脱水 
脱水是指人体大量丧失水分和Na+,引起细胞外液严重减少的现象。按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又称缺水性脱水,即失水多于失盐。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高温、大量出汗或发高烧等导致大量失水,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故患者有明显的口渴、尿少等症状。较轻的高渗性脱水患者,如能及早饮水,可以得到缓解。情况严重时,可采用向患者滴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 

低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又称缺盐性脱水,即失盐多于失水。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严重呕吐、腹泻、大出血或大面积烧伤等,导致水和盐的大量丢失,又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故患者的尿量增加,也无口渴的现象,容易造成没有脱水的假象。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的方法进行治疗。 

等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又称混合性脱水,即失水和失盐的程度差不多。这一类脱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例如,呕吐、腹泻引起的脱水多半属于这一类。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 

给脱水病人补液时,应特别注意根据以上三种不同的脱水情况,及患者的脱水程度,有无酸中毒等,给予不同的液体。 
 

脱水是指人体失去体重1%以上的体液。当剧烈运动(或军事训练)时,将会因大量出汗而使身体失去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丧失的水分和无机盐若在24小时内得不到恢复,将导致热疾病。当出现脱水时,在补充水和无机盐之间,补充水更为重要。
  脱水可引起排汗率、血浆量、心输出量、最大摄氧量、工作能力、肌肉力量和糖元含量等下降。脱水虽然在热环境中运动(训练)较为常见,但也可发生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当脱水约占体重的1%时(约700毫升),将引起口渴感,但身体不会感到不适。脱水占体重的5%时,将感到不适,嗜睡和精神紧张交替出现。此时还可出现易激动、疲劳和食欲不振等现象。脱水5%在足球、网球和长跑运动中是极为常见的。脱水程度大于7%时十分危险。此时分泌唾液和吞咽食物变得十分困难。脱水超过10%时,行走的能力受到影响,同时协调能力差和肌肉痉挛。脱水达到15%时,会引起谵语和皮肤皱缩,还有尿量减少、吞咽食物的能力丧失、喝水也有困难等症状。脱水超过20%时,出现皮肤出血、干裂。这是耐受脱水能力的上限,再继续脱水将导致死亡。
  在1.5~2小时以上的体育运动(或军事训练)中失水5~15磅并不少见。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运动(或训练)的持续时间和训练者的衣着和运动强度等。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引起渴感。但是,口渴并不能与对水的需要保持一致。因此,很容易出现缺水占体重2~4%的情况。当然,重要的是要让训练者有规律的饮水,而不是根据他们的口渴感补充水。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9-05-18 09:01:04
  • 楼上这位说的很专业,也很详细了。如果楼主是医学院学生,应当满意了。如果楼主是非专业人士,想提示一下: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会自动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不需要对脱水过于担心。最常见的脱水情况,见于严重水泻而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的情况,以及盛夏时长时间室外大运动量锻炼或体力劳动,导致大量出汗,而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的情况下。因此,关键是要预防出现这两种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补水的同时要补盐,只补水不补盐会...

    查看全部>>

    楼上这位说的很专业,也很详细了。如果楼主是医学院学生,应当满意了。如果楼主是非专业人士,想提示一下: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会自动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不需要对脱水过于担心。最常见的脱水情况,见于严重水泻而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的情况,以及盛夏时长时间室外大运动量锻炼或体力劳动,导致大量出汗,而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的情况下。因此,关键是要预防出现这两种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补水的同时要补盐,只补水不补盐会导致水电解质失衡。脱水会减少血液容量,并导致一系列生理功能的丧失,尤其严重是对心脏和肾的影响,大意不得。
    老*** | 2009-05-18 09:01:04 637 355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