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传染科

高密度胆固醇偏低,可能是什么问题吗?需要注意什么?

验血化验的数据如下表,其中甘油三酯偏高,高密度胆固醇偏低,可能是什么问题吗?需要注意什么?GLU(葡萄糖):4.99(参考值3.9-6.1);
TG(甘油三酯):2.25(参考值0-1.8);
CHO(总胆固醇):4.39(参考值2-5.4);
HDL(高密度胆固醇):1.05(参考值1.16-3.6);
LDL(低密度胆固醇):2.69(参考值0-3.9);
ALT(谷丙转氨酶):34(参考值0-40);
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阴性
r*** | 2009-06-20 20:03:27

全部答案(共6个回答)

    2009-06-24 11:00:23
  • 上面回答的都很好,我只是再补充一点,喝点乌龙茶尤其是在吃完含油脂较多的时候因为它可以帮你冲刷油脂,再加上一点锻炼。
    卡*** | 2009-06-24 11:00:23 363 224 评论
    0/300
  • 2009-06-22 18:04:24
  • 你的化验结果主要是甘油三脂增高,高密度胆固醇偏低,根据高血脂的诊断标准:你的甘油三脂高于正常值,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值,可诊断为高脂血症,因主要以甘油三脂增高为主,所以,可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
    
    1、关于甘油三脂:
    血液中甘油三脂的来源,一是外源性甘油三脂,即从食物中摄入的甘油三脂(脂肪转化);二是由摄入碳水化合物(如米、面食)等,可在肝脏中转化为甘油三酯,称内源性甘油三酯。
    甘油三脂增...

    查看全部>>

    你的化验结果主要是甘油三脂增高,高密度胆固醇偏低,根据高血脂的诊断标准:你的甘油三脂高于正常值,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值,可诊断为高脂血症,因主要以甘油三脂增高为主,所以,可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
    
    1、关于甘油三脂:
    血液中甘油三脂的来源,一是外源性甘油三脂,即从食物中摄入的甘油三脂(脂肪转化);二是由摄入碳水化合物(如米、面食)等,可在肝脏中转化为甘油三酯,称内源性甘油三酯。
    甘油三脂增高可见于高脂肪、高热量饮食,饮酒,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脂肪肝,肾病综合症,及家族性高甘油三脂血症等。
    
    甘油三脂增高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诱发脂肪肝,同时血液粘滞性增加。
    
    2、关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是血脂中的 “好”胆固醇,是一种抗高脂血症、抗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所以,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胆固醇升高一样,是高脂血症的一种表现,也是冠心病与脑血管病的易患因素。
    
    一、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注意事项:
    1、调脂目标:根据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胆固醇一般应降至5.7以下,甘油三脂应降至 1.7以下。
    2、饮食控制:
    这是降低血脂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
    1)宜食低脂食品:
    降脂食品:如燕麦片,豆类(如豆浆、豆腐、黄豆),鱼类及各种瘦肉、牛奶等,尤其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
    少食能引起甘油三脂增高的食物,如禽蛋类(尤其是蛋黄)、肥肉、动物内脏(如脑、心、肾、肝、肠)、动物油等,都可引起外源性甘油三脂增高。
    2)减少甜食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进食过多的甜食或碳水化合物(如米、面食),可在肝脏中转化为甘油三酯,引起血浆中内源性甘油三酯增高。
    3)选择食用一些降脂蔬菜:
    具有降低血脂的蔬菜有:木耳、香菇、洋葱、茄子、芹菜、菜花、辣椒、苦瓜、海带、大蒜等。降压蔬菜有——芹菜、葫芦、木耳、番茄、荸荠等。
    3、加强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
    运动可以增强机体代谢,有利于甘油三酯的运输和分解。
    4、减轻体重:
    肥胖是引起血脂增高的重要因素,对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人,应逐步减轻体重。
    5、戒烟,少饮酒: 
    酗酒或长期饮酒,可以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内源性三酸甘油酯,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增高引起高胆固醇血症。
    6、避免过度紧张:情绪紧张、过度兴奋,可以引起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增高。
    
    二、药物治疗:
    对饮食治疗无效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一些降脂药:
    甘油三脂增高者,主要选择贝特类药物:
    此类药物的降脂特点,主要是降低甘油三脂、兼降胆固醇,适于高甘油三脂血症。
    可选:吉非罗齐600mg  日 2次;或力平脂 0.1  日3 次服。
    也可选用血脂康,或脂必妥片等中药制剂做为辅助药物治疗。
    
    服用降脂药物期间,至少3 ~ 6个月复查血脂、肝功能一次,以随时调理药物剂量,监测副作用。
    
    w*** | 2009-06-22 18:04:24 380 221 评论
    0/300
  • 2009-06-22 13:17:10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根据你的陈述,考虑为“高血脂症”的问题。
        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逐渐趋向于高热量、高脂肪,高血脂也渐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但其实做一下民意调查您就可以发现,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血脂状况还缺乏清楚的认识。
        血脂不正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通常需要抽血化验才能作出判断。而有些血脂异常的人却没有任何不正常的迹象。
      专家提示,对于那些不明确...

    查看全部>>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根据你的陈述,考虑为“高血脂症”的问题。
        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逐渐趋向于高热量、高脂肪,高血脂也渐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但其实做一下民意调查您就可以发现,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血脂状况还缺乏清楚的认识。
        血脂不正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通常需要抽血化验才能作出判断。而有些血脂异常的人却没有任何不正常的迹象。
      专家提示,对于那些不明确自己的高血脂症状,或怀疑和担心自己出现高血脂症状的人群,只要您是20岁以上的成年人,建议最好每5年常规化验一次血脂。对于那些家族中有高脂血症,或早发冠心病亲属的儿童,也应定期化验血脂,当然最好是化验血脂全套。
        而对于清楚自己高血脂症状的人群,一定要注意合理膳食,在您准备大饱口福之前,一定要注意饮食的选择性,要坚持“四低一高”原则,即“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高纤维”。
        高血脂症合理膳食:
        1. 保持热量均衡分配,饥饱不宜过度,不要偏食,切忌暴饮暴食或塞饱式进餐,改变晚餐丰盛和入睡前吃夜宵的习惯。
        2. 主食应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粗粮中可适量增加玉米、莜面、燕麦等成分,保持碳水化合物供热量占总热量的55%以上。
        3. 增加豆类食品,提高蛋白质利用率,以干豆计算,平均每日应摄入30克以上,或豆腐干45克或豆腐75--150克。
        4. 在动物性食物的结构中,增加含脂肪酸较低而蛋白质较高的动物性食物,如鱼、禽、瘦肉等,减少陆生动物脂肪,最终使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每日蛋白总摄入量的20%,每日总脂肪供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
        5. 食用油保持以植物油为主,每人每日用量以25--30克为宜。
        6. 膳食成分中应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加和补充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它具有降低血液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抗血栓、抗血凝、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管弹性,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中老年朋友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高血脂的防治有很好的帮助。
        7. 膳食中胆固醇含量不宜超过300毫克/日。
        8. 保证每人每日摄入的新鲜水果及蔬菜达400克以上,并注意增加深色或绿色蔬菜比例。
        9. 减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点的摄入,以防摄入热量过多。
       10. 膳食成分中应含有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纤维及微量元秦,但应适当减少食盐摄入量。
       11. 少饮酒,最好不饮。
       12. 少饮含糖多的饮料,多喝茶;咖啡可刺激胃液分泌并增进食欲,但也不宜多饮。
        爱心提示:如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以便对症下药。
        以上回答如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n*** | 2009-06-22 13:17:10 379 221 评论
    0/300
  • 2009-06-22 10:48:18
  • 只有甘油三酯略高,高密度胆固醇略低.其他都是很正常的.
    不知道你的年龄,
    如果是年轻人的话,只要注意吃一些清淡点的食物就行了.如果是55岁以上的话,保持饮食清淡和适当的运动,就是非常健康的人了.
    就现在来说你这种情况还是不错的.没有必要担心什么.放心吧.
    g*** | 2009-06-22 10:48:18 380 221 评论
    0/300
  • 2009-06-21 12:03:15
  • 提示:高脂血症。
    清淡饮食,少油腻,多运动
    1*** | 2009-06-21 12:03:15 351 227 评论
    0/300
  • 2009-06-20 23:29:05
  • 注意饮食清淡,少油腻。不需要服药治疗。
    1*** | 2009-06-20 23:29:05 352 227 评论
    0/300
查看更多全部答案(1)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