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孩子教育

首页

孩子教育

我的女儿今年12岁了,马上要上初中了。我对她在青春期的教育和学习心中没底,作为非常疼爱她的父亲,我该如何帮助她搞好自己的学习,如何帮助她安然度过青春期。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06-24 12:53:58
      这个,我也不是专家,就是因为工作的机会,接受了几个月的儿童教育方面的培训,另外我也是刚刚从青春期走过来,所以应该能给你些建议,仅供参考。
    青春期说白了就是第二性特征开始发育的时期,也就是开始有确切的“男女概念”的时期。所以这个时候尤其是女孩子会关心一些情感方面的事情(男孩子这个时候考虑更多的是理想,而且男孩子比女孩子晚熟1年到2年)。
      这方面而言母亲和女孩子沟通比较方便,父亲就有些帮不上忙了。 另外,怎么教育孩子还要看具体条件而定,比如孩子的虚荣心是否强,在学校的成绩怎么样。在学校的人缘怎么样,性格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这些东西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另外,不要认为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叛逆是不符合常理的,其实青春期叛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是孩子得不到外界比如父母长辈的理解,做出的一种压力的释放。
      只要理解孩子,及时沟通,那就不存在压力,也就不存在什么青春期叛逆。 希望你把你女儿的具体特点描述一下,好方便大家帮你分析。

    j***

    2009-06-24 12:53:58

其他答案

    2009-07-08 17:22:08
  •   一、青春期异性交往有哪些好处?
    1、满足正常的异性交往心理,发展出健康的异性交往心理,愉悦身心;
    2、在交往中学会了解异性,了解异性的人格特点,学会异性交往的方法;
    3、完善自我人格,学习异性人格的长处,不断自我人格完善,避免自恋;
    4、优势互补,学会接纳、理解和包容,为今后高质量的婚姻生活打基础;
    二、哪些孩子容易异性交往痴迷?
    1、缺乏情感依赖的孩子:主要见于父母从小没有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情感联系,孩子的精神似个孤独的流浪儿寻求依赖;
    2、没目标混日子的孩子:主要见于缺乏人生理性和目标,得过且过混日子,很容易在情感上走偏而痴迷不悟;
    3、抗挫折能力差的孩子:主要见于心理脆弱,意志力薄弱的孩子,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的困难,因此逃避到情感的世界中不能自拔;
    4、没有主见受同伴影响的孩子:主要见于班级风气不良,孩子们青春期恋情传染,导致先基本都有喜欢的异性,后又因痛苦都想忘掉而不能;
    5、缺乏朋友内心孤独的孩子:有些孩子自卑、孤僻,有交往的心但不会交往,因此内心孤独寂寞,也容易陷入异性交往痴迷;
    6、学习单调,生活枯燥的孩子:多见于初三、高三面临中高考的孩子,压力大,学习枯燥,用异性交往来调剂生活,把握不好会交往过度。
       青春期的表现形式,我总结为四句话:感情上“多愁善感”,情绪上“喜怒无常”,语言上“不可理喻”,行为上“两个凡是”。凡是家长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家长赞同的,我们就要反对。青春期的孩子总是骚动不安的。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最好帮助,不是问东问西,而是容忍他的躁动,尊重他的孤独,并且理解他的不满。
       二、青春期的应对智慧,我整理有五点。 一是默默地爱。学习、闭嘴和不干预。 学习:家长要静下心来学点东西,再次认识青春期,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智慧。 闭嘴:不要给孩子讲大道理,当孩子对你有敌意的时候,任何真理都是苍白的。这种真理有时反而会变成破坏家庭关系的致命武器;不要和孩子争吵,不要轻视孩子哪怕看起来很肤浅的经验,也不要剥夺他们感知的权利。
      不论孩子的经验和结论正确与否、完整与否、严密与否,都不要急于搬出一大筐的道理和严密的逻辑来推翻孩子的立场;不要唠唠叨叨。 不干预:对孩子的交往,对孩子的言行,特别是家长不认同的事情,不要横加干涉。给孩子多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并尊重孩子的隐私和秘密。
      据说,如果家长喜欢窥视孩子的秘密,孩子则容易在行动上表现得鬼鬼祟祟。 二是静静地听。试图去理解,争取去认同,努力去接纳,千万别评判,这是倾听的关键性要素。特别要注意倾听那些不经意的话题,倾听那些来自同龄人的信息。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说:我认为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你听说过吗?),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表达关心,这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和自己的能力。
      如果孩子感到他能自由地对任何事物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他的认识又没有受到轻视和奚落,这样可以促使他毫不迟疑、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先是在家里,然后在学校,将来就可以在工作上、社会中自信勇敢地正视和处理各种事情。 三是学会欣赏。包容性欣赏,描述性赞美,一切皆在背后进行。
      因为血亲关系,他们(她们)是会有感应的。当你发现一向端庄的女儿穿着一件印有“别惹我,烦着呢”的T恤时,你能理解,还能欣赏,说明你已是了不起的家长了。 四是适时鼓励。包括鼓励与同龄人交往、帮助重拾信心和共同面对困难。 鼓励同龄人交往。对于青春期,心理学家对此有个十分贴切的称呼:心理断乳期。
      因此,同龄人的友谊就成了心理断乳期的食粮。因为同样的发展和变化,使得青春期的同龄人经历着同样的感受,体验着同样的需求,他们每个人都在完成着生活重心的转换,从依附性为主到独立性为主。这些共同的感受和需求使得同龄人之间形成了深深地“利益共同体”,他们一同经受“成长的烦恼”,一同品味“成长的欢欣”。
      顺理成章,他们彼此之间最情愿也最能够提供相互需要的支持,提供相互需要的帮助。于是,他们将朋友看得特别重要,他们对友谊无比忠诚。他们在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为了彼此的利益,甚至顶撞家长。他们常说:“我们同学都是这样说的”“人家都是这样穿衣服的”等等,在种种家长们看来没有道理甚至近乎荒唐的言行后面,实际上存在着一条“天理”,那就是,同龄人的行为准则就是我的行为准则。
      可以说,没有密切的同龄人关系,没有在一定程度上的与父母的疏离,孩子的青春期就是有缺憾的,他们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就是不完美的。 帮助重拾信心。应试教育带来的失败体验过多,要帮助孩子沿着自己的强项成长(包括业余爱好方面),逐步积累成功的感觉,找回自信。
       共同面对困难。如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如嫌自己身体方面的不完美,以及心理负担过重的问题等。 五是保持耐心。相信孩子,持之以恒地相信,前后一致地相信。然后就是耐心地等待。走出青春期的孩子,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你的面前! 六、巧引导:关键是个巧字,不正面直接问,而是绕道而行;用比喻、借喻、故事等引导孩子,多动脑筋,开启智慧,巧字上下工夫。
      通过引导将孩子旺盛的经历升华到有益的兴趣爱好上,以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小其妈妈儿童绘画工作室。

    1***

    2009-07-08 17:22:08

  • 2009-07-06 21:57:45
  • 看一些有关方面的书籍,有些书籍确实很管用的。

    娜***

    2009-07-06 21:57:4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家庭关系 相关知识

  • 烦恼
  • 心理咨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