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心理科

人体的酸碱性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人体的酸碱性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n*** | 2009-09-07 22:11:02

好评回答

2009-09-08 09:22:46
c*** |2009-09-08 09:22:46 1565 838 评论
酸性体质是亚健康的表现,健康人要碱性不要酸性。

  什么是酸性体质?

  山东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省千佛山医院营养科主任杜慧真介绍,健康人内环境的PH值在7·35  到7·45  之间,即我们的体液应该呈弱碱性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可是根据调查,只有10%的人PH值在此范围内,属于碱性体质,多达70%的人是酸性体质,体液PH值经常徘徊在7·35左右或稍低,身体处于健康和疾...

查看全部>>

酸性体质是亚健康的表现,健康人要碱性不要酸性。

  什么是酸性体质?

  山东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省千佛山医院营养科主任杜慧真介绍,健康人内环境的PH值在7·35  到7·45  之间,即我们的体液应该呈弱碱性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可是根据调查,只有10%的人PH值在此范围内,属于碱性体质,多达70%的人是酸性体质,体液PH值经常徘徊在7·35左右或稍低,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

  与碱性体质者相比,酸性体质的人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腹泻、便秘等,到医院也检查不出什么毛病。如果长期处在酸性体质不加以改善,女性的皮肤会过早地黯淡和衰老;儿童会造成发育不良、食欲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中老年人则会因此引发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杜主任介绍,85%的痛风、高血压、癌症、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

  “当然,这只是PH值稍低一点的表现,如果体液‘酸’得厉害,人就受不了了。”杜主任说,当人的体液PH值低于中性7时就会产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时就会变成植物人,如果只有6·8到6·7时人就会死亡。

  六大原因造成人体酸化

  饮食结构不合理  我们在平常的饮食中往往是精米白面、鸡鸭鱼肉蛋,一旦这些酸性食物成为我们的主食,酸性体质也就不知不觉地形成了。

  运动不足  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但现代人以车代步现象愈来愈多,运动量大大减少,长久便会导致酸性代谢物长期滞留在体内,导致体质的酸性化。

  过重的心理负担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感情上承担着不同的压力。当这种压力得不到释放的时候,便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体质的酸性化。

  不良嗜好  烟、酒等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无节制的抽烟饮酒等,极易导致人体的酸性化。

  生活不规律  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

  环境的严重污染  由于饮用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造成严重污染,人们摄入这些含有有害元素的饮水、食物和吸入有害空气后,其中的酸性物质会滞留在体内造成体质酸性化。

  吃出“碱性”健康人

  既然饮食结构不合理可以导致酸性体质,那么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一定能纠正酸性内环境。

  “海带可以说是碱性食物之王,多吃海带能很好地纠正酸性体质。”杜主任说,平时感到劳累、疲乏、浑身酸痛的时候,不妨吃些海带。此外,人们常说喝茶能解乏,除了茶叶中的兴奋成分外,茶碱“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也起到缓解疲乏的作用。“大量运动过后,体内脂肪动员产生乳酸,让我们肌肉酸痛,这时吃个苹果,吃饭时以蔬菜为主,肯定能缓解一下。”

  杜主任说,既然酸性体质是人体大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结果,那么平时就尽量少吃这些食物。“实在想吃时可以把它们和碱性食物一起搭配,比如炖肉时放些海带,烧牛肉时加些萝卜等等。”

  常见食物的酸碱性

  强酸性  蛋黄、乳酪、白糖、西点、柿子、乌鱼子、柴鱼等。

  中酸性  火腿、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

  弱酸性  白米、花生、啤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等。

  弱碱性  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

  中碱性  萝卜干、大豆、胡萝卜、番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

  强碱性  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天然绿藻类。 
 
 
在日常生活中谁会注意自己的人体液体什么时候处于最佳健康状态,可是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了人体细胞处于最佳运作状态时的体液平均酸碱度应该是7.4,属于弱碱性的体液环境。人体细胞在这样一个弱碱性的环境中最具备活力和最有生命力,新陈代谢最旺盛。 
    那么当您的体液处在小于7.0的弱酸性的体液环境中时,您的身体会出现哪些不适的感觉呢,您可能还不知道严重的话还会发生疾病。  
    如果能有一种方法及时发现自己体液趋于弱酸 

  
性的变化,并且经过膳食及时的去干预它,健康就会离我们更近。本节目就是通过对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全面地介绍了您所关心的问题。 

   来自纽约的最先进医疗中心的医讯:2005年9月28号的报道邮件:这个是历时一年的研究,研究的内容是将60个肿瘤病人的酸性体液变成碱性,肿瘤会不会消失。所有60个病人在这个研究结束时,肿瘤都消失了!

    这个研究表明:一个碱性的身体是不会生癌症的。如果一个身体是碱性的,就不会形成癌症。癌症仅仅能在酸性体液中形成。如果你有癌症,那说明你的身体是很酸性的,不任什么的癌症都是可以改变的,如果身体开始转变成 ,这个癌症就不能扩展,会进入睡眠状况和被医治。

    我们对心血管病人也做了同样的试验,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有些病人完全好了,有些 的病症得到了基本康复。

    上面所做研究的这些癌症病人都癌症晚期,只能活6个月到一年,而现在,他们都活的很好,没有癌症了。这个研究说明以下事实:

    1 癌症不能在碱性的人体中形成;

    2 癌症只能在酸性身体中形成;

    3 如果你有癌症,说明身体是酸性的;

    4 癌症只能在一个酸性的身体扩展;

    5 如果你的身体变碱性,癌症不能扩展;

    6 如果你能平衡你的身体PH值,让你的身体转变成碱性,不管你得的是什么癌症都有转变和被治好;

    7.不管你的情况多么糟糕,哪怕只能活6个月,如果你能转变你的身体PH值到弱碱性,你的癌症就不会扩展,就会好;

    8.不用担心你的家族中你的妈妈、爸爸或任何人有癌症,只要你的身体是弱碱性的,你不会得,如果你已经有了,它将会转变;

    9.癌症都是酸的,没别的。如果你的身体是酸的,你就会得癌症。如果是弱碱的,你就不会得癌症。如果你已有了癌症,只要你能调整你身体的PH值到弱碱性,癌症就会离你而去。

    如果说我们的体液,特别是血液变酸了,首先我们先会感到疲劳、感冒,如果变得发酸,我们会感到疼痛、胸闷、胃痛、头痛等等,如果血液变的更酸,我们的身体就会把多余的酸性物质放在身体的某些地方,这些地方将会变得更酸,这里的细胞环境就会变的酸性化和缺氧状态。

    如果这个过程继续下去,这些地方的酸性会增加,有些细胞会死亡,死亡的细胞自己又转变成酸,可是有另外一些细胞适应这种环境,它生存了,但变成一种不正常的细胞,这些不正常的细胞被称作恶性的细胞。恶性细胞不听从大脑的指挥,也不服从自己的DNA的记忆,这些恶性细胞无规则的迅速生长,这就是癌症。
0/300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2009-09-08 11:58:54
  • 酸性体质容易的癌症
    癌细胞不能在碱性体质里存活发展
    m*** | 2009-09-08 11:58:54 1535 846 评论
    0/300
  • 2009-09-08 09:56:42
  • 摘录,供您参考!
    营养食疗 
    
    人体PH值的合理饮食 
    
    人体正常状态下,机体的PH值应维持在7.3~7.4之间,即略呈碱性。机体PH值若较长时间低于7.3,就会形成酸性体质,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其表现为机体不适、易疲倦、精神不振、体力不足、抵抗力下降等。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人的机体健康就会遭到严重损害,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严重疾患。如果我们平常不均衡饮食,...

    查看全部>>

    摘录,供您参考!
    营养食疗 
    
    人体PH值的合理饮食 
    
    人体正常状态下,机体的PH值应维持在7.3~7.4之间,即略呈碱性。机体PH值若较长时间低于7.3,就会形成酸性体质,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其表现为机体不适、易疲倦、精神不振、体力不足、抵抗力下降等。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人的机体健康就会遭到严重损害,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严重疾患。如果我们平常不均衡饮食,或是偏爱吃动物性食物和油炸食品,那这类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成了导致机体PH值偏酸、健康受损的重要因素。 
    在我们日常所吃的各种食物中,若某一种食物在体内经过分解代谢后,转换成以氯、硫、磷等酸根离子为主的矿物质,那这种食物就应当被称为呈酸性食物;反之,转换成以钾、钠、钙、镁等碱性离子为主的矿物质,那这种食物就应当称为呈碱性食物。因此,食物的呈酸性和呈碱性并不是通过我们的味觉就可以判定的,例如柠檬味道很酸,但却是呈碱性食物,而谷麦类、肉类、禽类、鱼类、蛋类、花生、核桃等,就属于呈酸性食物,蔬菜、水果、大豆及其制品、薯类、牛奶、茶等则属于呈碱性食物。还有一些食物因为不含任何一种矿物质,或者是所含碱性离子和酸根离子的量相等,如精炼的油脂、食糖、淀粉、酒类、食盐等,所以它们又被称为中性食物。人体PH值的高低会随着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而产生波动,若呈酸性的食物摄入过多,超出了人体需要的量,那么机体PH值就会偏酸。事实上,每日摄入的酸性食物很容易过量,这是因为我们的主食是呈酸性的,而餐桌上丰盛的鸡鸭鱼肉,又太容易使人们忽略对蔬菜水果的摄入。于是,在人们大快朵颐的同时,酸性体质也就慢慢形成了。所以,为了使机体PH值处于正常范围,以保持身体健康,我们的饮食结构就必须重视呈酸性食物与呈碱性食物的科学搭配,以达到人体的酸碱平衡。 
      有一点需要注意,中性食物尽管在体内不影响机体的PH值,但若过多摄入,也容易造成人体热量过剩,引发高脂血症或肥胖;而平常过多摄入食盐,则容易诱发高血压病,同样对健康不利。那么,我们每天究意应该怎样吃,吃多少才算合理、科学呢? 
    1.组成合理饮食的食物一定要多种多样,既要有谷麦类、豆类、蔬菜水果类,又要有动物性食物和油脂类。对谷麦类食物,我们正常人每天应吃300~500克左右。同时,我们还要提倡食不厌粗,适当增加粗米粗面、杂粮及红薯、马铃薯等食物的摄入。 
    2.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可吃400~500克蔬菜,其中叶菜类至少占1/2,且“红黄绿白黑”各色蔬菜要轮换着吃;水果每天可吃100~200克。 
    3.每天应进食不少于250~500克奶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每天也可吃50克左右。 
    4.对肉鱼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我们可以吃125~200克,不过最好是减少猪肉的摄入量,而多选择鸡、鱼、兔、牛等品种。还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适量吃点动物内脏,以补充体内的多种微量元素。 
    5.少吃腌腊、烟熏、油炸食物,特别是要避免饮食太过油腻。此外,每天盐的摄入量也以不超过6克为宜,即是说,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 
    6.饮酒要坚持适量、低度的原则。每日饮葡萄酒的量控制在100毫升以内,啤酒控制在300毫升以内,白酒控制在25毫升以内。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合理的饮食结构,让机体PH值呈弱碱性,同时再按世界卫生组织(WHO)主张的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来指导自己的生活,那各种疾病就可能远离我们,健康长寿也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人体的PH调节是体液调节.主要是由体内的缓冲物质对进行调节.当酸性增强时碱性物质对其进行中和;当体内碱性物质增多时靠酸性物质中和,从而维持人体内内环境的平衡.你想啊,在人体内的酸性和碱性物质是通过食物摄入得到的,并且在人体的体液中就能进行,与神经系统又有什么联系呢?不像渗透压平衡,需要靠排尿排汗等方式降低体内的渗透压,而这些人体系统就用到了神经系统.生物的进化是用进废退,所以想明白他们之中的利弊关系很多知识就不难理解了,你说呢?
    遇到题不要被其困惑,要学会化抽象为具体哦
    
    如何调节人体PH值
    其实人体的ph值是不用特意去调节的。人体自身有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正常人血液的ph相当稳定,保持在7.35-7.45之间,如果超出这一范围,机体的酸碱平衡将被打破,严重时可危及人的生命。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不断产生酸或碱,但事实上这些酸或碱进入血液并没有引起血液的ph发生明显的变化。
       研究表明,人体血液中存在的Na2CO3-NaHCO3等体系,通过化学平衡的移动,起到稳定血液ph的作用。例如:
    H2CO3=(可逆号)氢离子+碳酸氢根离子
    当代谢产生的酸进入血液时,血液中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H2CO3,H2CO3进而分解产生CO2,CO2从肺部呼出,上述平衡向左移动,及时地把进入血液的氢离子从血液中除去,ph基本维持不变。这就是大量运动后人大口喘气的原因(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如果代谢产生的碱进入血液,则上述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抑制ph的升高。而血液中增多的碳酸氢根离子可通过肾脏的调节降低其浓度。
        这种能对抗少量外来酸碱或稍微的稀释而维持溶液的ph不发生明显变化的作用叫做缓冲作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除上述缓冲体系外,人体内还有“NaH2PO4-NaHPO4”缓冲体系来共同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睡眠不好、脸上长痘、头疼脑热、便秘腹泻……谁都难免这些“小痒”的困扰,上网一查,貌似权威的资料会告诉你,这些都是“酸性体质”的典型症状,你甚至会看到“据统计国内70%的人都是酸性体质”一类惊人数据。于是惴惴不安,担忧自己是不是也属于这70%中的一份子,不禁留意起铺天盖地的“碱性保健品”,恨不得买来赶紧中和自己体内的酸,将自己打造成健康的“碱性体质”。
    
    暂且打住,小心掉进商家大忽悠的陷阱,人体的酸碱平衡复杂着呢!况且,有没有“酸性体质”都是问题。
    
    pH值也有“底线”
    
    咱们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一个成年人的身体大概由几十万亿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生存于体液(主要为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中,体液正常的酸碱平衡是细胞维持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如乳酸、二氧化碳等,同时产生少量的碱性物质。虽然这些代谢产物酸多碱少,但机体具有强大精密的调节体系来维持体液酸碱度平衡。
    
    每个人要知道自己的身体是酸是碱,就要弄清自己的pH值。通常用pH值来衡量体液的酸碱度。pH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指数的数值,一般在0~14之间,当pH值为7时溶液为中性,小于7时为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强;大于7时呈碱性,值越大,碱性越强。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为弱碱性。这个pH值是人体细胞完成生理功能的最佳酸碱度,少一分或者多一分都不行。人体酸碱平衡非常重要,如果人体血液pH值低于7.35,会发生酸中毒,而pH值高于7.45则是碱中毒。无论酸中毒或者碱中毒,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定期检测自己身体的pH值,防止出现酸碱失衡呢?
    
    其实,我们的身体有着精巧复杂的设计,从消化系统到排泄系统,再到呼吸系统都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变酸可不是容易的事。就拿最先参与酸碱平衡调节的器官是小肠来说,虽然它并不直接产生酸或者碱,但可以根据食物的成分来调节对胰液中碱的再吸收,从而来调节血液中碱的浓度。小肠还可以通过调节对食物中碱离子(例如镁、钙、钾等)的吸收来维持酸碱平衡。大肠也能调节对含硫氨基酸以及有机酸的吸收,一般含硫氨基酸和有机酸由消化系统进入肝脏等器官,经过代谢反应后生成氢离子(酸)或者碱离子,并释放到血液中。
    
    但是我们的血液面对从肝脏涌来的大量酸和碱毫不惧色,因为血液中含有碳酸氢盐、磷酸盐、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等几大缓冲系统,这些酸和碱也无法兴风作浪引起血液pH值的急剧变化。当血液带着代谢产物经过肾脏时,肾会像一个小泵将酸性物质排出,并回吸碱性物质,同时还不断控制和调整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量的比例,以保持机体pH值恒定。另外,我们吃进去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经过体内代谢反应后的最终产物之一为二氧化碳,能与水结合生成碳酸,这是体内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因此我们的肺也没闲着,不断的排出二氧化碳,它是调节酸碱平衡效率最高的器官。
    
    身体“酸化”其实挺难
    
    由此看来,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酸碱失衡并不容易发生。有人却宣称“超过70%的人体质正在酸化,其体液pH值都在7.35以下,这些人均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常会感觉头昏头疼、耳鸣健忘、睡眠不实、皮肤无光泽、情绪波动大、腰酸腿痛、四肢无力、腹泻便秘等症状。”事实上,一旦体液pH值低于7.35,已经属于酸中毒了,意味着患上非常严重的疾病。酸中毒早期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嗜睡、烦躁不安、精神不振,以致昏迷死亡。如果你真的属于所谓的“酸性体质”,最正确的选择是赶紧上医院,找大夫进行专业治疗。
    
    酸中毒一般是某种疾病的并发症,病因也复杂多样。比如代谢性酸中毒可由腹膜炎、休克、高热、腹泻、肠瘘、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引起,而呼吸性酸中毒则可由脑膜炎、血栓、脊髓灰质炎、支气管哮喘以及广泛性肺疾病引起,另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如果你没有这些严重的疾病,不用担心自己是“酸性体质”,更没必要天天举着“家用人体酸碱仪”来自检。按照国际常规,检测体液酸碱度主要从静脉血、尿液、体内碱贮备和二氧化碳结合率等四个方面进行测试,显然这些专业检测不是简单的家用仪器能完成的。
    
    还有一种离谱的说法,认为“酸性体质”是肿瘤的根源。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实体肿瘤周围微环境的pH值的确比正常组织和器官要低。这是因为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生长快,而在肿瘤组织中血管的供应往往跟不上肿瘤细胞快速扩增的脚步,供应的氧气和养料不足。肿瘤细胞总是处于缺氧和缺养料的微环境中生长,新陈代谢过程也与正常细胞不同,生成了更多的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使得肿瘤组织周边的组织液pH值降低。然而,在肿瘤细胞内部的pH值却是与正常细胞相同的。需要指出的是,实体肿瘤对体液酸碱度的影响只局限于肿瘤组织周边的微环境,目前尚无科学证据表明实体肿瘤会导致整个身体的体液都“变酸”。
    
    有医学报导,曾有淋巴瘤患者发生严重的乳酸中毒并发症,但这在癌症患者中也是非常罕见的。因此,“酸性体质”并不是诱发肿瘤的“恶因”,而是因为肿瘤的生长而导致微环境变酸,或者导致罕见的酸中毒并发症。不过,发现了肿瘤细胞嗜酸的特性,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科学家们正在研制能杀死肿瘤细胞的碱性药剂。
    
    吃出来的酸碱平衡
    
    虽然我们的身体能自我调节严格控制体液酸碱度,只有在严重的病理条件下才会真正“变酸”,不过我们也要在饮食上多多注意,维持良性健康的酸碱平衡。
    
    西方的营养学家们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认识到,膳食对人体酸碱平衡存在影响。我们平时吃的肉类、蛋类、海鲜等荤食富含蛋白质,而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分解后产生酸性代谢物,还有大米、土豆、酒、甜食等含有淀粉和糖的食物消化分解后产物也是酸性,因此这些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
    
    蔬菜和水果,虽然很多味道是酸滋滋的,但是这些植物性食物在体内分解后成生碱性物质,所以属于碱性食物。营养学的研究表明,如果日常摄入大量的酸性食物,酸性代谢物增多,确实会影响人体的酸碱平衡。但是,我们的身体是不会因为某天多吃了一斤猪肉就轻易变酸的,因为经过各个器官的层层把关和配合,体液的pH值会保持在恒定范围内。
    
    可是我们的肾脏为了将大量的酸性代谢物排出,会马不停蹄的连轴转,合成更多碱性的氨(NH3)来中和酸性代谢物,然后从尿液排出。因此长期的、大量的、单一的摄入酸性食物,会加重肾脏的负荷,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弱肾脏排泄酸性代谢物的能力,最终影响酸碱代谢平衡。所以,平时多吃碱性食物,也就是蔬菜和水果,对身体多有裨益。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老年人,更需要注意膳食搭配,因为血栓和糖尿病都有引起酸中毒的潜在危险。
    
    那些碱性保健品
    
    让我们再来看看碱性保健品的成分吧。比如有一种甲壳宝胶囊,成分是几丁聚糖。其实我们对它并不陌生——我们指甲的主要成分就是几丁聚糖。传说中的几丁聚糖不仅可以改善酸性体质,还能减肥、降低血脂血压血糖、提高免疫力等等。但是科学家的研究却表明几丁聚糖并没有这么神奇,比如对减肥、降血脂血压血糖就没有作用;而改善“酸性体质”的说法也缺乏科学证据。还有一些碱性保健品,声称是从植物中萃取的活性有机碱——既然是植物萃取物,直接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岂不更加纯天然,对各种生物碱的吸收也更经济实惠安全。
    
    还有一些保健品上打着美国、澳洲等旗号,那么进口的保健品是不是可信一些呢?其实在国外,保健品一样卖得欢,各式各样的广告也是满天飞,不过所有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保健品包装上都注明了一句话:本品的疗效未经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认证。但随后更有大段的说明:人们相信本品对改善XXX症状有辅助作用等等。也就是说,这些保健品的疗效未经科学证明;而保健品的效果却更像安慰剂,只在于你信不信。 
    
    作者:DNA。科学松鼠会(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  
    
    a*** | 2009-09-08 09:56:42 1563 840 评论
    0/300
  • 2009-09-08 09:40:51
  • 少食酸性物质对人体有好处
    s*** | 2009-09-08 09:40:51 1534 846 评论
    0/300
  • 2009-09-08 06:55:59
  • 在日常生活中谁会注意自己的人体液体什么时候处于最佳健康状态,可是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了人体细胞处于最佳运作状态时的体液平均酸碱度应该是7.4,属于弱碱性的体液环境。人体细胞在这样一个弱碱性的环境中最具备活力和最有生命力,新陈代谢最旺盛
    
    
    与碱性体质者相比,酸性体质的人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腹泻、便秘等,到医院也检查不出什么毛病。如果长期处在酸性体质不加以改善,女...

    查看全部>>

    在日常生活中谁会注意自己的人体液体什么时候处于最佳健康状态,可是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了人体细胞处于最佳运作状态时的体液平均酸碱度应该是7.4,属于弱碱性的体液环境。人体细胞在这样一个弱碱性的环境中最具备活力和最有生命力,新陈代谢最旺盛
    
    
    与碱性体质者相比,酸性体质的人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腹泻、便秘等,到医院也检查不出什么毛病。如果长期处在酸性体质不加以改善,女性的皮肤会过早地黯淡和衰老;儿童会造成发育不良、食欲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中老年人则会因此引发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1*** | 2009-09-08 06:55:59 1566 84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