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妇产科
妇科

嗳气怎么办?

本人自2009春节后,一直有嗳气现象,感觉腹中有气体,经常打嗝,每天自下午至晚上尤为严重,有时严重时有干呕症状,偶尔有疼痛感,感觉胁部有针扎性疼痛。食用蒜.葱.蒜薹等食物后症状严重. 先后吃过 木香顺气丸‘莫沙必利’ 吗丁啉‘ 四磨汤口服液’利胆素,等药物,均感觉无明显效果。请问大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否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治疗? 
y*** | 2009-10-02 23:07:50

好评回答

2009-10-13 08:24:37
野*** |2009-10-13 08:24:37 806 424 评论
    应该是胃窦或者十二指肠的炎症或者溃疡要求的,只要治愈患者控制了炎症,就可以获得改善以至消除的。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09-10-11 11:24:09
  • 以前得过胃肠疾病么??
    如果得过的话,可能是上次生病没完全治好,现在转成慢性胃炎(或是后遗症)。
    如果没得过的话,那可能是食管或胃里面有异物(新生的或是误入的)。
    不管怎么说你都应该先去医院做个胃镜。
    当然有些非胃肠疾病也可能出现你所说的症状,如果胃镜做不出结果的话建议你作个全身检查。
    至于饮食方面,那你刺激性的食物就不要吃了。中医在这方面应该更在行一点。
    
    | 2009-10-11 11:24:09 819 426 评论
    0/300
  • 2009-10-03 23:31:20
  • 嗳气,俗称“打嗝”、“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古代称为噫气。亦属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与短促冲击有声的呃逆不同。饱食之后,偶有嗳气,无其他兼症,不属病态,多可自愈。临床根据嗳声和气味的不同,以辨证之虚实。嗳气酸腐,兼脘腹胀满者,多为宿食停滞,属实证。 
    嗳声频作而响亮,嗳气后脘腹胀减,嗳气发作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者,多为肝...

    查看全部>>

    嗳气,俗称“打嗝”、“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古代称为噫气。亦属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与短促冲击有声的呃逆不同。饱食之后,偶有嗳气,无其他兼症,不属病态,多可自愈。临床根据嗳声和气味的不同,以辨证之虚实。嗳气酸腐,兼脘腹胀满者,多为宿食停滞,属实证。 
    嗳声频作而响亮,嗳气后脘腹胀减,嗳气发作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者,多为肝气犯胃,属实证。 
    嗳气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纳呆食少者,多为胃虚气逆,常见于老年人或久病体虚之人,属虚证。 
    嗳气频作,无酸腐气味,兼见脘痛者,多为寒邪客胃,属寒证。 
    
    
    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嗳气症状。呃逆,多因进食吞咽仓促、受凉或精神刺激等因素,引起膈肌暂时性痉挛而产生。 
    
    嗳气在中医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A.食滞停胃嗳气:嗳气伴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嗳声闷浊或恶心,嗳气不连续发作,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大便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或便秘,舌苔厚腻,脉象滑实。治疗可用枳实导滞丸或保和丸。 
    
    B.肝气犯胃嗳气:嗳气频繁,嗳声响亮,胸闷不舒,胁肋隐痛,舌苔薄白,脉弦。治疗可用柴胡疏肝散、气滞胃痛颗粒、疏肝健胃丸。 
    
    C.脾胃虚弱嗳气:嗳气断续,嗳声低弱,呕泛清水,不思饮食,面色?s白或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治疗可用人参健脾丸。 
    
    嗳气,俗称“打嗝”、“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嗳气症状。呃逆,多因进食吞咽仓促、受凉或精神刺激等因素,引起膈肌暂时性痉挛而产生。 
    嗳气和呃逆,在中医讲,都属于“气机上逆”。 
    嗳气在中医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A.食滞停胃嗳气:嗳气伴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嗳声闷浊或恶心,嗳气不连续发作,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大便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或便秘,舌苔厚腻,脉象滑实。治疗可用枳实导滞丸或保和丸。中医饮食疗法:请浏览食积食滞证的饮食治疗。 
    B.肝气犯胃嗳气:嗳气频繁,嗳声响亮,胸闷不舒,胁肋隐痛,舌苔薄白,脉弦。治疗可用柴胡疏肝散、气滞胃痛颗粒、疏肝健胃丸。中医饮食疗法:请浏览气滞证的饮食治疗。 
    C.脾胃虚弱嗳气:嗳气断续,嗳声低弱,呕泛清水,不思饮食,面色?s白或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治疗可用人参健脾丸。中医饮食疗法:请浏览脾虚证的饮食治疗。 
    呃逆在中医分寒呃逆、热呃逆和虚呃逆: 
    A.胃寒呃逆:呃声沉缓有力,胃脘不舒,得热则减,得寒则甚,舌苔白润,脉象迟缓。治疗可用丁香柿蒂汤。中医饮食疗法:请浏览脾胃虚寒证的饮食治疗。 
    B.胃火呃逆: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象滑数。治疗可用橘皮竹茹汤加大黄。中医饮食疗法:请浏览胃肠热证的饮食治疗。 
    C.脾肾阳虚呃逆:呃声不断,气不接续,手足不温,面色苍白,食少困倦,腰膝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润,脉沉弱。治疗可用金柜肾气丸加旋复代赭汤。中医饮食疗法:请浏览脾肾阳虚证的饮食治疗。 
    D.胃阴不足呃逆:呃声气促而不连续,口舌干燥,烦渴不安,舌质红绛,脉象细数。治疗可用益胃汤。中医饮食疗法:请浏览胃阴虚证的饮食治疗。 
    
    黑*** | 2009-10-03 23:31:20 821 427 评论
    0/300
  • 2009-10-03 23:29:55
  •     很可能是急性胃炎,胃镜检查一下,好对症下药,祝你早日康复
    o*** | 2009-10-03 23:29:55 786 43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