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现代汉语

首页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得特点是什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0-02-05 14:30:51
      现代汉语的特点2007年04月01日 星期日 08:32学习指导
    【学习目标】
    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内容和深远意义。掌握在信息网络时代语言文字规范法、标准化和法制化的基本原则和相互间的关系。
    【知识点】
    1、基本概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范化、标准化、语言文字应用。
       2、领会掌握规范的意义、内容、原则和主要标准。 【重点】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普通话水平测试。 【难点】 1、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的关系。 2、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 【学习指导】 1、联系当前语言文字应用实践,理解规范化和语言文字立法的重要意义。
       2、结合身边的各种不规范现象,分析其造成的危害和带来的负面的影响。 3、结合附录提供的有关文件,了解掌握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关规定。 【教学内容】 1、历代政权的语言文字政策。 2、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现代汉语的特点是通过比较,归纳总结出来的。比较的对象包括: 历时的比较,即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相比; 共时的比较,即与世界上其他语言的比较。 1、语音特点 1)每一音节都有声调 声、韵、调是汉语音节的三要素,其中,声调是音节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
       2)没有复辅音 辅音以清辅音为主。浊辅音只有m、l、r、n、 N。 英语等外语有浊辅音和复辅音; 古代汉语也曾存在过复辅音; 现代汉语没有复辅音。 3)元音占优势 任一音节必有韵母,任一韵母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元音。 元音属于乐音,辅音属于噪音。
       汉语的复韵母即使两个元音(好hǎo)或三个元音(教jiào)也是一个音节。 现代汉语以清辅音为主,清辅音声带不振动,所以,音节中噪音少而乐音多。 4)没有入声 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都有入声。 古代入声音节在现代汉语中分别归并平(阴平、阳平)、上、去三个声调中。
       有些方言仍然保留入声声调。 2、词汇特点 1)以单音节词根和根词为主 现代汉语中的音节一般都有意义。 这些记录意义的音节就构成了现代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和词。 2)双音节词占优势 现代汉语大量采用词根复合构词法创造新词。
       双音节词具有音节对称和谐的美感,具有偶数的节奏韵律。 3)多音节词语中“四字格”为主 这与双音词占优势有关,也与汉语偶数节律习惯有关。 有些数字略语多采用偶数形式。如“四化”、“五好”、“三大纪律”、“四个一样”等。 3、语法特点 1)词形没有形态变化 一个词不管作主语、还是作宾语,它的发音和词形都没有什么变化。
       一些语法范畴和功能都不像有些英语、俄语那样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现。 2)复合词为主 现代汉语的词法以词根复合构词法为主。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能产性,可以满足言语交际对词汇量的需求。而且,也便于对词汇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如:“天”可以构成“今天”“昨天”“前天”“明天”“星期天”“春天”“秋天”“蓝天”“天下”“天气”等等大量的词。
       3)量词丰富 有量词是汉藏语系各个语言的共同特点。量词丰富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汉语的许多名词要求与特定的量词相搭配。 因此,可以说量词是对名词的外部特征的一种分类标志。 动词涉及到的“量”也使用量词,即“动量词”。 除了固定的量词之外,还使用大量的临时量词。
      例如:“一碗饭”“一顿饭”“一次饭”“一口饭”“一餐饭”“一粒饭” “踢了他一下”的量词,还可以用“一顿”“一脚” (“脚”是临时量词)。 4)存在兼类词 例如动词兼名词、动词兼介词、动词兼形容词等等。 5)句法与词法的一致性 词和短语以及句子结构方面具有一致性。
      例如:“地震”(主谓结构的词)与“水土流失”(主谓结构的短语) “提高”(述补结构的词)与“看清楚”(述补结构的短语) 优点:为汉语的学习和应用提供了方便的基础; 缺点:存在词与短语划界不清的现象,特别是在双音结构中,这一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6)语序和虚词是主要语法手段 使用相同的词却因语序不同而表达不同的意思。 例如:“大抓工业”和“抓大工业”;“我要学”和“要我学”;“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和“查无实据、事出有因”;“说不好”、“不好说”、“不说好”;使用不同的介词,意思完全不同。
      例如:“把他打了”和“被他打了”。 4、语用特点 1)现代汉语具有意会性 1) 现代汉语的意义表达经常采用意会的方式。 2) 表达求简、求明,求达意而已,并不一定求句子结构的完整。因此,句子有许多省略的形式。
       2)依靠语境消除歧义 有些句子如果离开上下文语境会影响意义的理解,甚至出现歧义。例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咬死了猎人?还是咬死了狗?)三个学校的领导。(三个学校?还是三个领导?)这些歧义只有依靠句子的上下文所提供的信息才能消除。 5、修辞特点 1)采用汉字构形特点 汉字特殊的构形方式,形成了字形离合,炼字等修辞特点。
       例如讽刺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导致民不聊生的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十个数字上联缺少“一”、下联缺少“十”,因此,横批“缺一少十”就谐音表示“缺衣少食”。八国联军侵略北京后,有人写出对联:上联是“琴瑟琵琶 八大王 王王在上”,下联是“魑魅魍魉 四小鬼 鬼鬼犯边”。
      这副对联深刻讽刺了封建统治者面对“鬼子”侵略作乱,国家危机四伏,仍然高高在上,做官当老爷。这副对联利用了汉字构形的特点,寓意深刻,用字巧妙。 2)音节结构整齐 双声、叠韵及押韵、对偶等修辞格式都具有音节结构整齐的特点。许多顺口溜、民谣、小品、幽默也都有合辙押韵的修辞特点。
       3)具有民族文化特色 具有极强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歇后语、成语典故、委婉语、禁忌语等。 6、信息处理特点 1)汉字属于“大字符集”。 拼音文字使用的字母数量少,属于“小字符集”; 汉字字种数量大、字形结构复杂、字体变化多样,属于“大字符集”。
       在字形技术和标准化方面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文字。汉字输入计算机曾被称为“瓶颈”问题。 2)存在词语切分问题。 书面汉语不实行分词连写。因此中文信息智能化处理中需突破“词语切分”等关键问题。 3)存在“词性标注”问题。 汉语词典一般不标词类。
      兼类和活用的词,离开具体的上下文语境难以确定词性。中文信息处理自动标注词性成为关键课题。 4)大陆和台湾的统一和规范。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陆和台湾在简繁汉字的使用和汉语词汇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大陆使用简化字,台湾使用繁体字。常用词语存在许多差异。
      外语借词方面存在的同源异形词。同源异形科技术语的统一和规范成为信息处理标准化与国际化的重要任务。 。

    清***

    2010-02-05 14:30:5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