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敢问天地恩、父母恩。

首页

敢问天地恩、父母恩。

人身生养无数寄生虫、微生物,人对它们有恩否?
天健地厚,日月运行,于人有恩否?
天地于人,人于寄生,有何不同?
人们常言“悠悠寸草心,难报三春晖”,父母恩真就如此之深,如此难报吗?
我的女儿7岁了,作为她的父亲,我养育了她,爱如掌上明珠。时至今日,我丝毫没觉得对她有任何恩,生养儿女,完全是我自身需求,是我自己的选择。女儿带给了我无数快乐,我反而要感谢她。请问,在这个情况下,父母恩在哪里?
我的父母都是60多岁的老人了,我知道应该报养育之恩。可是,有个问题,我看不破,他们无服人之德,无过人之才,却时常要控制我,对于家庭琐事、小孩教育种种问题,我母亲总是要求我们执行她的意见。另外,母亲常常做傻事,比如,为了省钱,雨中不打车,被雨淋病了之后再寻医问药。凡此种种。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无违”,如何不“色难”?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0-02-21 15:54:25
      看了兄弟的提问,不仅慨然。既见兄弟之痛苦,亦见兄弟之混乱也。须知问题父母之无才乃自我造作也,父母干涉儿女自由为卑劣也,养活父母乃法律也,儿女之自由乃权利也。不谓有才父母即有权利干涉控制子女也,如其干涉恐必不谓有才也,正因其不干涉故家道兴旺,故称之为有才;正因问题父母干涉故子女无能,家道中落,此乃恶性循环也。
      然我知兄弟之真无奈也。我知俗言之无耻也。下略答之。 A正大名。 1,孝顺者,孝于天顺于地也,孝于人顺于理也。天覆焉,地载焉,然天不能无寒暑灾祥,地不能无高下肥瘠,故需人之参天地,赞化育,此乃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也。人人皆欲亲其亲,皆欲子其子,然不能不有慈爱刻酷,仁义贪鄙,故有道德法律以限制焉,聪明智慧以对治焉。
       2,道德理与道德事的区别。理者,仁义礼智也,事者,行理者也。理为一,而事不为一,恶事未必不为善也,善事未尝不为恶也。此即儒家之良知变动不居也,此即天台之“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之性德恶也。事与非事皆可为理,理与非理皆可为事。当以理生事,不可以事限理,故曰,尧舜事业如浮云也。
       3,人欲幸福,理也。然欲把幸福建立于他人之不幸福之上,非理也。问题父母欲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对子女的控制上,尤非理也。此乃病态心理也。长此以往,家将不家。孝子者,使父母做真人顺真理,此为真孝也,不谓屈从忍辱为孝也,此乃天地之邪气也。孝子欲使问题父母做非人乎?孝子欲使父母行非义乎?孝子欲使问题父母邪思恶行而使家道衰落乎?孝子焉有见父母深陷深渊而不仓皇失措呼天喊地乎?孝子焉有见父母身患恶疾而不使之食苦药乎?仓皇失措呼天喊地,似非礼也,然为真礼也。
      苦口之药,似为恶事也,然为真善也。故曰行于非道,通达佛道。 B列大目。 问题父母表现多端,表列如下: 1,绝对化。如我是为你好。父母说的怎么会不对? 对治1,我是孝子。儿子哪有不孝敬父母的。我高兴才是真的好。 2,普遍化。如如果指出其错误,会说别人都是这样。
       对治2。别人父母都是听儿子的。 3,推责任。我是老实人。好心做错事。 对治3。我是不太优秀,可咱家基础也不太好吧。什么窑出什么砖。 4。求回报。我是父母,没我就没有你的今天。 对治4,爷爷当年也很辛苦。不然一定会多活几年。不过爷爷在天堂很高兴。
      从来不抱怨。 5,辱人格。别人比你强。你就是娇生惯养。 对治5。爷爷当年也这样,不过爷爷觉得那是爱,那是应该的。 6。求特权。父母就是杀人也没什么大不了。 对治6,宪法在那里?!你不要管不了自己啊。连犯罪都不知道就麻烦了。咱去医院看看行不? 7。
      两面派。表面支持,私下反对。然后把失败归咎于子女无能。 对治7。多在外人面前确定要求。 8。结外援。引兄弟姐妹,叔姑舅姨以为己助也。(暂缓) 9,反逻辑。因为你无能,所以你该多掏钱。其实真无能必不能挣钱也。 对治9。无能能挣钱吗?那就多关照一下,人家傻儿子都赔钱养活都高兴。
       10。混视听。散播子女不孝及无能言论。(暂缓) 11。坏关系。破坏子女朋友关系。(暂缓) 12。命定化。你生下来就这样。你想怎样? 对治12。可不能这样说,我一直想多赚钱养活你。 13。单行道。我是不好,只要你好不就行了。
       对治13。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日本人不好,中国人能好吗? 14,少正理。问题父母虽对子女喋喋不休,然不过为你花我钱了,你无能了,翻来覆去,以行控制。真正让其谈做人道理,即无话可说也,因其满脑邪行,本无正理,也从不思正理也。 对治14,在外人面前可说,讲讲嘛,不要光讲拿钱了,谁家父母不拿钱,拿钱分分钟的事,一天24小时,讲讲其它时间的事嘛! 15,陷绝境。
      如果你同意某事某物,就告诉你你要求太高了,你不配,你太自大了。如果你不同意某事某物,就称你太自卑了。如果你服从,就说你无能,如果你不服从,就说你不孝顺。因为你无能,所以你要听我的,因为你要听我的,所以你无能。总之,怎么做都是错,怎么做都有问题。
      (暂缓) C。除大秽。用佛家之般若智以荡污除秽。须知人是一生理聚,物质是一物理聚。生灭灭生,本无我无物也。然人不能不有对待,不能不认识世界,不能不有感性与知性,然此亦有弊生焉。此亦所以现实的人总有从众心理也,此即佛家所谓烦恼习也。此即人之易于被洗脑与控制也。
      人之想法其实皆为机缘而起,本无有我,多者为胜。此即兄弟之所以有控制与无力之感也。当观从心所生,空无所有,如翻大地草木倾尽。然后再起正思也。不然纵前思后想,总无出路,因其本非你的想法也,你的想法不过是问题父母灌输的想法而已,想用父母的想法去说服父母,不亦妄乎?然人生天地间,本有正气正理也,虽机缘不具,然总有灵光一现,此即为痛苦感之由来也,因正理正气与邪理邪气相冲突故,但因做主不得,机缘不足,此即为无力感之由来也。
      可读佛家著作以荡相遣执,初步入门如《大智度论》,印顺著作。 D,保大气。1。锻炼身体。以使身心协调,易于控制。2,调出入息。息者,气息也。出门一步,便是万里程途。难在起步难,起步大。调息者,不动声色,即有效也。3。保持微笑,示人自信。再没有比气呼呼的样子让问题父母更高兴了,那只表明你无能为力。
      4。勤倾听。不管多么无道理,一定要微笑听完,以示尊重和自信。 E,树大理。用儒家之良知来善善恶恶。依正理,发正行。须知人人皆有良知也,天然具足,不从父母借得。初步入门可读《陆九渊集》《王阳明全集》。然读书亦需有逸气也,不然寻章摘句,难做解人矣。
      须知儒家虽多论忠孝,然此乃理想而言之,指点而示之,由事而指理,由指以指月,不可以指为月,胶着谬解也。此即伊川有“理中何尝有忠孝来”之语也,此即孔子有“老而不死是为贼”之言也。儒家固不为一时一事而讲忠孝也,其讲忠孝为治国平天下也。能使国治天下平者,即为忠孝之行也,即为父父子子也。
      故曰:法国人未必不父父也,因法国老年人未必不幸福也,法国人未必不子子也,因法国少年人未必不自主也。 F,退大步。主动承认自己无才。你自己不讲,父母也要讲。以退为进,占据主动。 G,树大旗。大讲特讲自己是孝子,自己是好心。无论干什么事都不忘加一句我是孝子作为开始,加一句我是好心以为结束。
       H。立榜样。讲好父母家道兴旺,坏父母家破人亡。最好把问题父母的问题行为加进去。 I。重数量。要明确这是数量的较量,而不是质量的较量,是神经的较量而不是真理的较量。时时讲,处处行,每日限定数量,然后逐渐增加。 J。量力行。不可莽撞,戒急用缓。
      做来便做,做不来等以后再做。一定要做的自然平和,水到渠成。 K。巧挂钩。如说无能即要求问题父母少要钱,因无能不可能有钱。说你娇生惯养即回忆祖父辈功德。使德不孤起,源流有自。 J。占先机。不管问题父母做什么恶事,一定要开口就讲我的父母最关心我。
      没有事实就创造事实。 L。长暗示。要再外人面前常暗示问题父母恶事,以使压力。 M。巧对治。见B列大目。 N,不外愿。不要在亲戚朋友面前到处诉苦,以求帮助。一人之恶,必有众恶为之因缘。恐求助不成,反引狼入室,墙倒众人推也。 O,不劝导。
      问题父母皆积习已久,非傥然而来。熟话套话烂熟于心,纵说竖说皆自己有理。其实非真有理,如真有理,正不会出问题也。问题父母亦绝非好心办坏事,习而不知也,其实皆甚明白其自己有问题也,正因其甚明白其自己有问题也,故愈加控制,以使子女就范,以免恶事败露。
       然以上所列亦大略论之。前此以往,兄弟当尽力图之,不待多言。后此以往,我不忍言亦不该言也。譬如大将对敌,当机自决,譬如重病在身,扁鹊束手。甚矣,人生之不幸与无奈也,人陷此境,如龙须缚身,入水转痛,如牛皮系体,向日弥坚,痛何言哉!痛何言哉! 最后送兄弟两句话: 1,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目的,而不是为达成某个目的的一种手段。
       2。一个人最大可能的幸福是那种每一个人的幸福与其他一切人的幸福相一致的幸福。 。

    履***

    2010-02-21 15:54:25

其他答案

    2010-02-17 07:15:32
  • 父母恩情只有儿女也感受的到

    我***

    2010-02-17 07:15:32

  • 2010-02-15 08:37:34
  • 每个人都不是完人,你的父母、你、你的女儿,我们大家都一样,所谓恩情就是不要回报的付出,不附加条件的爱,想想那些孤儿,你就知道父母恩是什么了,你不满意父母,你想过没有父母你会健康长到今天吗,不论身体还是心灵能不出问题吗?其实天下大多父母都是平凡的,如你所说无过人之才无服人之能,也可能做一些令人觉得不聪明的事,但是大多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这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父母的所作所为与他们生长的家庭环境、所受教育有关,他们同样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家庭,谁不想有一个有德有才的父亲母亲,但是不可能人人都有,我们只能适应,多解释引导,更多应该宽容,宽容、宽容!对自己亲人都不能宽容,那你在外面社交也会出问题的!

    忍***

    2010-02-15 08:37:34

  • 家庭关系 相关知识

  • 烦恼
  • 心理咨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