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二战德国王牌飞行员为什么与苏军空战表现那么差劲?

首页

二战德国王牌飞行员为什么与苏军空战表现那么差劲?

二战德国空军在西欧和北非战场打得相当出色。如1940年5月闪击法国,德空军与英法联军空战,将法国的战机数百架战机大部消灭,还击沉英军舰船243艘,飞机106架。1940年7月英、德空战,击落英国皇家空军飞机900余架。此外,在1939年闪击波兰、1940年袭击丹麦和挪威、袭击荷兰、入侵比利时、1941年初北非空战、地中海地区的空中作战等,德国空军都打得非常得心应手,横扫诸国战机无敌手。德国空军因此而出现了击落敌机100架、200架,甚至300架的王牌飞行员。

然而,德国空军到了苏联与苏军空军作战却又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差,除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的《巴巴罗萨计划》,德国空军偷袭苏军机场成功,摧毁了苏军机场停放的4000余架战机的亮点外,此后的上万次空战,德国空军几乎是每战必败,战?p比为德国损失战机3、苏军损失战机1。
比如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的第一阶段莫斯科战役空战中。德国空军夺取和保持战略制空权。苏联空军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作战。尽管如此,苏联空军仍然出动飞机85.8万架次,使德国空军损失飞机15000余架,而苏军损失战机不到10000架。苏联空军首次获得局部战役制空权。
 斯大林格勒会战----苏联空军再次夺取战役制空权。从1942年7月17日至11月18日,双方进行空战1792次,德国空军在空战中损失飞机1638架。德空军的机场还遭到苏空军的轰炸,在机场上损失飞机513架。空战的结果,德国空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德活动能力逐渐被苏军压制。
库班空中交战--苏联空军夺取战略制空权的里程碑。4月17日至24日,在梅斯哈科地区进行第一次空战。德国空军出动1000架次轰炸苏军登陆场,和苏联空军1427架次战斗机进行85次空战,损失轰炸机152架,苏联空军损失76架。 4月29日至5月10日,在克里木斯卡亚地区双方进行了285次机群空战,德国空军损失飞机368架,苏联空军损失飞机70架。5月26日至6月7日在基辅斯卡亚镇和莫尔多瓦斯卡亚镇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空战,在11天时间里,德国空军和苏联空军进行了364次空战,德国空军损失飞机315架,苏联空军损失飞机150架。在整个库班空战期间,德国空军损失飞机一共1100架,苏联空军损失飞机296架。
库尔斯克会战--德国空军丧失战略制空权从5月开始,从7月5日德军进攻开始,双方更是在战场上空进行大规模激烈空战,仅5日当天,就发生175次集群空战,德国空军损失飞机279架。开战后两周,即发生集群空战1000余次,经常有200-250架飞机在战场上空缠斗,德国空军损失飞机达到1500余架。7月8日苏军获得奥廖尔-库尔斯克方向的战役制空权,7月9日在别尔戈罗德-库尔斯克方向获得战役制空权。1943年7月12日,苏军在奥廖尔方向转入反攻。苏军反攻期间发生的1700次空战中,德国空军损失飞机2245架。整个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国空军共损失飞机3700架。据苏联的资料,在苏德战场上德国和协约国的飞机一共损失77000架。而苏联战前有飞机20000多架,战争期间生产飞机30000余架,共50000多架飞机,到战争结束,还有飞机30000余架,共损失20000多架。

在西欧和北非不可一世的德国王牌飞行员,与苏军空战不再王牌。
里希•哈特曼——“王牌中的王牌”, 共击落 了352 架飞机,仅于1942.11.5击落苏军一架伊尔-2 强击机1943.7.5击落 5 架拉-5 歼击机。
Gerhard Barkhorn--德国的第二号王牌。共击落了 301 架飞机,全是在欧和北非战场,在苏联无战绩。

德国的第三号空战王牌Günther Rall京特•拉尔少校。总击落了 275 架飞机;西线 4 架、东线 271 架,其中在苏联战场击落 15 架伊尔-2强机机了。

奥托•基特尔中校——“屠夫杀手”  1941.6.22进行空战 583 次,击落 267 架,在苏联战场击落 了SB-2 和雅克-1各一架。1945.2.14 空战中被苏军伊尔-2 强击机击毙。
6.Erich Rudorffer埃里希•鲁道夫勒少校——德国第一神枪手,总击落数 222-224 架(西线 60 架—包括 10 架 4 引擎轰炸机和 12 架用 Me 262 喷气机击落、非洲 26 架、东线 138 架—包括 58 架伊尔-2 强击机)。这是德国飞行员在与苏军空战击落苏军战机最多的,战绩为58架。

  
二战中盟军的第一王牌---苏联的伊万.阔日杜布. 共击落62架德机.比德国第一神枪手击落苏联战机多出4架. 获得三次苏联英雄金星奖章。

亚历山大.波克雷西金,二战结束前他共击落了59架德机,其中48架是在驾驶1架P-39“空中眼镜蛇”时击落,也比德国第一神枪手击落苏机多出1架. 也三次获得苏联英雄金星奖章。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0-03-17 10:49:53
    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不能说德国空军败给了苏联空军就能说明德国空军战斗力。比方说,50公斤级的拳王和70公斤级都是拳王。50公斤级的拳王败给70公斤级的拳王很正常,不能说50公斤级的拳王败给了70公斤级的拳王就不是拳王了。只能说德国空军是50公斤级的,与英、美、法等西线国家同一重量级别,但力量要强大许多,因而在打擂过程中打得很顺利,一个一个被德国空军轻而易举地打败。然德国空军碰上了苏联空军个70公斤级的拳王,不打胜负已见分晓,打起来必败无疑。力量悬殊弱的一方侥幸取胜也是有的,但几率非常小,就好比诸葛亮摆空城计,只有其一,不会有其二。德国空军的《巴巴罗沙计划》偷袭苏军机场也一样,只能用一回侥幸取胜,要想赢第二回就困难了。
    总的看。二战德国空军虽然不是苏联空军的对手,但相对西线国家空军来说,仍然是王者。在西线作战出现了那么多王牌飞行员就是证明。只不过是50公斤级的王牌飞行员罢了。

    太***

    2010-03-17 10:49:53

其他答案

    2010-03-19 15:25:33
  • 在对英作战中,德国空军损失惨重,对苏作战中德国又无数量上的优势。加之后来德国每条战线告急,使德国空军疲于奔命。

    信***

    2010-03-19 15:25:33

  • 2010-03-19 14:30:21
  • 以多打少.赢了光荣是吧.楼主?

    w***

    2010-03-19 14:30:21

  • 2010-03-18 01:08:57
  •   转百度百科--德国空军片段,专供“我踏清风而来学习”
    德国空军  德国空军简史
    苏德空战
      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在开战初期,苏联空军遭到巨大损失,德国空军由于夺取了制空权,为其地面部队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他们在短时间内长驱直入苏联领土。
      从此以后,德空军和苏联空军为了争夺制空权的激烈战斗,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自有飞机参战以来从未有过的。   德国空军的战斗准备和兵力部署   袭击开始之前,德国空军专门组织力量,用2个远程侦察机中队的伪装民航飞机(Ju-86P高空侦察机)对苏联国土纵深进行侦察。
      苏联当时虽已发现有不明飞机频繁临空,但由于这些飞机飞得很高,苏联飞机无法截击,加上普遍的麻痹,未引起重视。经过侦察,德军将第一攻击波的突击目标规定为31个前线机场、3个被怀疑为高级参谋部的机构、2个兵营、2个炮兵阵地、1处筑垒地域、一个油料库、及塞瓦斯托波尔港。
         德国空军在进攻苏联前,已损失了5500架飞机,为了弥补损失,德国迅速扩大了原有飞机厂的生产,并建立了一批新的飞机制造厂。1940年,德国制造了10247架各型飞机。1940年8月1日到1941年6月22日,通过制造飞机和修理战损飞机,德国增加了7682架作战飞机。
      到1941年5月29日,德国预定用于进攻苏联的作战飞机已达4000多架,战役兵团和军团航空兵已达306个战斗中队,其中127个轰炸机中队、89个战斗机中队。中央预备队387架飞机。此外,投入侵苏行动的欧洲仆从国中,芬兰空军投入作战飞机307架,罗马尼亚投入623架,匈牙利投入48架,意大利投入70架。
      德军的主战机型为了入侵,Ju-87。Ju-88。He-111。Do-17都换装了大功率发动机。   战争初期的突然袭击----《巴巴罗萨计划》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15分,德国空军按计划从挪威的北角到南部的黑海的漫长战线上,分4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6月22日这天投入的兵力为1945架飞机,按计划对预定目标进行攻击。其中,苏军机场上的飞机为主要攻击目标,特别是部署了新型战斗机的机场。由于苏军事前完全没有准备,对德国空军的袭击猝不及防,机场上的飞机毫无隐蔽地排列在跑道上。德国空军利用俯冲轰炸机向停放在机场上的飞机实施轰炸,战斗机和强击机进行低空攻击,水平轰炸机负责突袭后方机场。
      这些战斗在第一轮攻击时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直到出击返航的飞机重新装上炸弹再次出击时,才零星地遭到苏军战斗机截击。开战第一天,德国空军共击毁苏联飞机1811架,其中有1489架击毁于地面。至6月23日,击毁苏军飞机2856架。至7月11日,共击毁6293架。
      由于苏联被击毁于地面的飞机较多,所以飞行员的损失相对来说较小一些,被德军击毁飞机的机组人员撤到后方重新组建新的航空兵部队。   尽管苏联空军损失巨大,但在战争初期仍然殊死地和德国空军进行战斗。从6月25日到7月10日,苏联空军完成战斗起飞47000架次,在空中击落德机752架,在机场地面击毁384架。
         德国空军在夺取制空权后,对德国陆军的作战活动提供了广泛支持,将初期消灭苏联空军的目标转向阻滞攻击和近距空中支援。在1941年内,德国陆军在空军的支援下,可以在毫无顾虑苏联空军的攻击条件下进行作战。   德国空军在“巴巴罗萨计划”行动中,把对进攻中的德国陆军不断进行战术支援放在首位,而对于战略目标,基本上置之不顾。
      仅限于攻击苏军的防御部署,特别是摧毁苏军的筑垒地域以及公路、铁路目标,以阻碍苏军预备队向前方运动。而对于将支持苏联进一步作战的军事工业未进行攻击,使苏联能迅速地将它们转移到纵深安全地带,并迅速重新投入生产。没有战略性的作战,德国空军实际上是充当了从属于陆军的一支战术航空兵。
      由于苏联的战争潜力并没有受到很大破坏,苏联空军能够从打击中很快恢复过来,并夺回制空权,保持到战争结束。   苏德战场争夺制空权的战斗   苏德战场争夺制空权的战斗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
      德国空军夺取和保持战略制空权。苏联空军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作战。尽管如此,苏联空军仍然出动飞机85。8万架次,投弹17万吨,使德国空军损失飞机15000余架。在莫斯科会战中,苏联空军首次获得局部战役制空权。   第二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8月。
      经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北高加索空战、库班空战、库尔斯克战役、第聂伯河空战,德国空军的几个最大的空军集群被摧毁,苏军从夺取战役制空权到完全夺取战略制空权,并将战略制空权一直保持到战争结束。   第三阶段:1944年夏季至1945年战争结束。
      德国空军在苏德战场上损失飞机越来越多,飞行员损失严重而且无法补充,最终彻底失败。   莫斯科保卫战--苏联空军首次获得战役制空权   1941年9月30日,德军坦克第二集群向布良斯克方面军防御地域进攻,拉开莫斯科会战序幕;10月2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也开始向苏军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发起进攻,逐渐演化为莫斯科大会战。
      在战役进行的半年时间里,争夺制空权的战斗特别激烈,规模也十分巨大。   苏军防御阶段。10月2日,德国空军密集突击,支援地面部队很快突破苏军防线,德军主力在维亚济马方向合围了苏军4个集团军,并在布良斯克合围了苏军3个集团军。12月2日,德军已攻占了距莫斯科只有20公里的伊斯特拉和亚赫罗马。
      德国空军准备在10月12日到13日对苏联的工业中心、航空中心、铁路枢纽、桥梁、渡口、指挥机构进行大规模空袭。苏联空军先行行动,10月11日至18日,出动飞机937架次,对德军全线机场进行集中突击,击毁飞机500余架。11月5日至8日又出动飞机300余架次突击28个机场,击毁地面飞机121架,空战击毁61架。
      11月12日至15日,又突击德军机场19个击毁飞机88架。德国空军被迫将飞机后撤到离战线较远的机场,作战效能受到影响。苏军为在莫斯科方向夺得战役制空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41年7月到12月,德空军一共对莫斯科进行空袭122次,出动飞机7146架次。
      但由于莫斯科防空力量组织严密,作战效能较高,仅有229架次得以飞入市区上空,德国空军损失飞机952架,莫斯科的建筑物未遭严重破坏,人员未受严重伤亡。   在两个月的防御作战中,德空军损失飞机1400架。到12月初,德国空军在苏德战场的飞机已从战争初期的4980架下降到2830架,在莫斯科方向只有700余架。
      苏军由于得到补充,在莫斯科方向的航空兵力已首次超过德军。苏联空军获得了局部战役制空权后,在第二阶段的反攻(1941年12月5日~1942年1月5日)和第三阶段的总攻阶段(1942年1月5日~1942年4月20日)中,对地面部队进行有效地支援,使苏军部队在不受德国空军袭扰的情况下调动预备队和进攻,莫斯科会战以德军失败而告终。
         斯大林格勒会战----苏联空军再次夺取战役制空权   斯大林格勒会战前,德国空军为准备新的进攻战役,从本土和其他战场向苏德战场调集空军力量。1942年5月,协约国投入苏德战场的飞机又达到3395架。在斯大林格勒方向部署的是德国空军的王牌第四航空队,约有飞机1200架。
      从1942年7月17日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开始,苏、德空军就展开了激烈的空中搏斗。德空军仍采用过去的战法,出动大批轰炸机对苏军地面部队实施多次密集袭击。如8月23日,德国空军出动2000架次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轰炸。德、苏空军在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广大地域展开激烈空战。
      每天进行空战60-70次,每次双方各出动飞机50-60架。从1942年7月17日至11月18日,双方进行空战1792次,德国空军在空战中损失飞机1638架。德空军的机场还遭到苏空军的轰炸,在机场上损失飞机513架。空战的结果,德国空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德活动能力逐渐被苏军压制,为在反攻阶段苏军夺取战役制空权奠定基础。
         1942年11月19日,斯大林格勒的苏军反攻战役开始。此时该段战线空军的兵力对比为:德军1216架飞机,苏军1350架飞机,苏军的飞机数量略多于德军,战斗机的数量苏军占优势,昼间轰炸机的数量德军占优势。到11月30日,苏军出动飞机共6741架次,德军出动飞机1381架次,德国空军损失飞机约200余架。
      此时苏军已取得了战役制空权。11月23日,苏军对斯大林地区的约20万德军的合围已完成。希特勒命令被围德军就地坚守,由德空军空运解围前的给养。但被围部队每日的需要是至少750吨,德国空军缺少足够的运输机来完成这个任务。即使有运输机,在风雪交加的天气中,在苏联战斗机已占优势的地区,也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
      在竭力运进一些补给物资和运走29000名伤病员后,1943年1月24日最后一条临时小型跑道也在苏军的进攻中丧失。2月2日,被围德军向苏军投降。   另外被包围在杰米扬斯克地区的10万余德军,德国空军进行了大规模空运。从2月20日40架Ju-52在杰米扬斯克机场降落空运第一批物资起,到5月18日德军打通一条通向包围圈的“地面桥梁”为止,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被围部队依靠这座“空中桥梁”来支撑。
      共运输各种物资24303吨,平均每天276吨(占需要300吨的92%),运出伤病员22093名,补充人员15446名,飞机共出动14455架次。德空军损失飞机265架,伤亡空勤人员383名。   除了在此役中德军损失大量飞机之外,德空军最大的损失是飞行人员。
      这些经过长期训练、富有战斗经验的人员的损失,对德国空军的力量是一个很大的削弱。   库班空中交战--苏联空军夺取战略制空权的里程碑   1943年春季,苏军北高加索方面军为了解放塔曼半岛,对德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交战双方在这里集中了大批空军。
      战役从4月17日开始,到6月7日结束。战役开始时德国空军在该区域有飞机约1000余架,大多是轰炸机,战斗机只有220架;和德国空军相反,苏联空军有900余架飞机,其中大多是战斗机。   4月17日至24日,在梅斯哈科地区进行第一次空战。德国空军出动1000架次轰炸苏军登陆场,和苏联空军1427架次战斗机进行85次空战,损失轰炸机152架,苏联空军损失76架。
      4月20日苏联轰炸机还对德军用机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空袭,每次出动飞机200架次,德国空军不得已将前线机场的飞机撤离。   4月29日至5月10日,在克里木斯卡亚地区双方进行了285次机群空战,德国空军损失飞机368架,苏联空军损失飞机70架。
         5月26日至6月7日在基辅斯卡亚镇和莫尔多瓦斯卡亚镇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空战,在11天时间里,德国空军和苏联空军进行了364次空战,德国空军损失飞机315架,苏联空军损失飞机150架。   在整个库班空战期间,德国空军损失飞机一共1100架,苏联空军损失飞机296架。
      这次空战使德国空军的实力大大削弱,是苏德战场上苏联空军最终夺取制空权的重要里程碑。   库尔斯克会战--德国空军丧失战略制空权   1943年夏季,德国发动“堡垒”战役(即库尔斯克会战)。为了发动战役,德国空军仅在3月15日至7月1日,从德国、法国、挪威向苏德战场增调了13个航空兵集群,使苏德战场的飞机达到2980架,其中有2050架集结于库尔斯克地域。
      同期,苏空军集结在库尔斯克地域的飞机达到3000架,第一次在飞机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作战。   1943年中苏德双方都增加了飞机产量,装备了新机型。德国1943年一共生产飞机2。4807万架,苏联生产飞机1。0600万架。德国空军开始装备Fw-190A型战斗机、Bf109战斗机的新型号,苏联空军开始装备La-5和Yak-9战斗机。
         从5月开始,苏德双方都对对方的机场、铁路枢纽等要地进行大规模袭击。从7月5日德军进攻开始,双方更是在战场上空进行大规模激烈空战,仅5日当天,就发生175次集群空战,德国空军损失飞机279架。开战后两周,即发生集群空战1000余次,经常有200-250架飞机在战场上空缠斗,德国空军损失飞机达到1500余架。
      7月8日苏军获得奥廖尔-库尔斯克方向的战役制空权,7月9日在别尔戈罗德-库尔斯克方向获得战役制空权。   1943年7月12日,苏军在奥廖尔方向转入反攻。苏联空军调集了能调集的全部航空兵力,在库尔斯克地域集中飞机5000余架,德国空军在同地域的飞机已下降至2200架,尤其是战斗机的数量,苏德之间为3:1。
      所以,在苏军反攻期间发生的1700次空战中,德国空军损失飞机2245架。   整个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国空军共损失飞机3700架。从此,德国空军的战斗力受到致命打击,突击威力明显削弱,对今后战役的进程和结局已不能施加明显的影响,苏德战场的战略制空权彻底转向苏方。
      德国空军参谋长叶绍奈克上将认为从此已无任何可能挽救德国空军灭亡的命运,便于1943年8月19日自杀。直到德国投降,德国空军在东线都未能夺回制空权。据苏联的资料,在苏德战场上德国和协约国的飞机一共损失77000架。   英、美空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   从1940年5月15日英国皇家空军轰炸莱茵河以东地区开始,到1945年4月16日美国宣告对德国的空中进攻结束为止,英、美空军对德国本土和占领区进行了为期5年的战略轰炸。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空中进攻作战。   英、美空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   1、1940年1月--1942年12月,基本上由英国单独对德国的石油工业、制铝工业、飞机发动机工业以及科隆、埃森、柏林等大城市进行轰炸,试图破坏德国的石油、飞机生产和打击德国民众意志。
      由于当时英国忙于本土防空作战,轰炸机的数量和投弹量有限,效果甚差。   2、1943年1月--1944年1月,英、美空军开始联合作战。轰炸目标主要是德国的潜艇制造工业、航空工业、轴承工业、大城市及工业区,轰炸规模虽较前一阶段大些,但由于英、美空军在战略战术上存在分歧,行动不一致,投入的力量仍然不大,轰炸的效果仍然不明显。
         3、1944年2月至6月,为配合诺曼底登陆进行的战略轰炸。主要目标是德国的航空工业、飞机场和铁路运输系统,夺取战略制空权。这一时间虽短,但力量集中,目标单纯而明确,规模大而效果显著。   4、1944年7月至1945年4月,大规模的战略轰炸阶段。
      轰炸目标主要是德国的石油工业、交通运输系统、坦克和火炮制造厂。这一阶段的投弹量是前三个阶段投弹总量的3倍,效果极为显著。   德国空军为击退轰炸进行了激烈地战斗。其中有必要单独列叙的事件有:   1942年3月--6月英国开始对德国城市进行“千机大轰炸”。
      从此,德国加强本土的防空力量,使空军力量的使用极度分散,顾此失彼。1941年,德国空军有61%的飞机用于苏德战场,而到了1943年,则只剩20%以下的飞机留在苏德战场。Bf-110。Ju-88。Do-217这些本不是用于空战的飞机中队大批返回德国本土,充作夜间战斗机使用。
      这是苏联空军能夺取战略制空权的另一原因。德国空军在1942年间的防空作战是十分有效的,英国空军的飞机损失数量惊人,被击落1404架,击伤2724架。德国的斗志未减,其生产量比上一年上升50%。   1943年前,盟军轰炸机没有远程战斗机护航。
      1943年中,美国的P-51。P-47远程战斗机开始为轰炸机全程护航,德国战斗机的损失骤然大增。   由于盟军的空中进攻,迫使德国牺牲前线利益而集中兵力于本土防御,力量逐渐耗竭。由于急需战斗机,减少了能打击盟军集结地的轰炸机产量。飞机的损失增多,以及熟练飞行员越来越缺,使得德国空军的训练质量急剧下降。
      这些都是德国空军最终失败的原因。   1943年10月,德国空军首次在夜间战斗机上装备BC截击雷达。1944年3月30日,英国空军795架轰炸机夜袭纽伦堡,被击落94架,其中大部分是被装备该雷达的夜间战斗机击落。   1945年初,德国空军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开始参加防空作战,空战结果马上出现一边倒的局面。
      在1945年3月的一次战斗中,6架Me-262击落14架B-17轰炸机而自己无损失。德国工厂一共制造1433架Me-262,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有200架被批准作战。盟军在1945年初的大规模空袭中,把喷气式飞机的基地(基地的跑道长,故很易识别)、喷气式发动机的燃料厂作为重点目标,所以德国喷气式飞机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有限。
         在持续5年多的战略轰炸中,参战的盟军轰炸机从1942年的500余架,增加到1945年4月的14000架。共出动轰炸机44。4万架次,战斗机268万次,总投弹量270万余吨,其中半数以上投到德国境内。德国平民死亡30余万人,伤78万人。
      盟军损失飞机约4万架,飞行人员损失15。8万人。德国空军损失飞机57385架。   最终,德国空军被强大的英、美、苏空军彻底消灭。从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3月3日,德国空军战死的人员为511307人(包括飞行机组、地勤、空军高射炮手、伞兵),113514架飞机绝大部分被击毁,余下部分被缴获。
      但是,德国在战争后期研制的大批新型武器,虽未能影响战争进程或未来得及使用,却深刻地影响了战后各大国的武器研制和人类文明的进程,直至今日。  德国空军王牌飞行员   Erich Hartmann 二战中击落敌机 352 架的德国空军头号飞行员   --埃里希·哈特曼——“王牌中的王牌”   1942。
      11。5 第一次战绩击落伊尔-2 强击机;1943。7。5,哈特曼一天出动 4 次,击落 5 架拉-5 歼击机;9 月底,哈特曼击落敌机 115 架,破莫德斯创造的击落敌机 100 架的记录,成为新的"空军英雄"。10。29,他击落了第 150 架,平了克鲁平斯基于 10。
      1 创造的 150 架的记录;1944。3。2,达到了 202 架;1944。7。1,哈特曼已击落 250 架;8。23 达 290 架 ;1945。5。8,击落第 352 架飞机。   Gerhard Barkhorn   在世界空战史上只有两个人击落过超过 300 架的飞机,其中一个是众所周知的空前绝后的超级王牌--埃里希·哈特曼,另一个就是 G·巴克霍恩少校,他总共击落了 301 架飞机,是德国的第二号王牌。
         1941。7。2,首次击落敌机;11 月底,其个人战果累计已达 10 架;12 月底 100 架;1943。11。30,累计已达 200 架;1945。 1。5,巴克霍恩的个人战果已猛增到 301 架。      Otto Kittel——“the Annihilator of Shturmovik”   奥托·基特尔中校——“屠夫杀手”   1941。
      6。22 奥托·基特尔首次击落 SB-2 和雅克-1。在东线进行空战 583 次,击落 267 架。1945。2。14 情人节被伊尔-2 强击机击毙。   Walter Nowotny   沃尔特·诺沃特尼少校   1920 年 12 月 7 日生于奥地利,后来加入了奥地利空军。
      1941 6。 22 诺沃特尼取得了他的第一个战果 1943 年 10 月,他成了第一个突破击落 250 架。正式组成世界上第一个喷气战斗机联队“Kommando Nowotny”大队后,诺沃特尼成了它的指挥官。1944。11。8 被 P-51 野马击毙。
      总击落敌机 258 架(东线 255 架、西线 3 架)   Erich Rudorffer埃里希·鲁道夫勒少校——德国空军第一神枪手   埃里希·鲁道夫勒少校——德国空军第一神枪手,是螺旋桨和喷气战斗机的双料王牌。1943。11 一天击落 13 架苏联飞机。
      1938 年加入德国空军。1940。5。14 首次击落法国空军的“霍克”75 战斗机;1944。4。11 战绩 113 架。1945。1。26 获取 210 个胜利。总击落数 222-224 架(西线 60 架—包括 10 架 4 引擎轰炸机和 12 架用 Me 262 喷气机击落、非洲 26 架、东线 138 架—包括 58 架伊尔-2 强击机)。
         。

    c***

    2010-03-18 01:08:57

  • 2010-03-18 00:25:51
  • YY族实在搞笑得让人捧腹,居然YY二战是德国打败了苏联,哈哈,有意思.网络这玩意什么什么都敢说,只要胆大,哈哈......

    金***

    2010-03-18 00:25:51

  • 2010-03-17 23:52:53
  •       虽然知道楼主这是在自问自答地帮苏联人YY,但你的数据错误实在多到罄竹难书的地步,以至于完全不可能在评价栏里逐一指出,只好多写几句了。
        说实话我很好奇,你这些不着调的材料都是从哪里抄来的?我从来看到任何像样的书籍或爱惜名誉的网站敢这样胡说八道。
       就评评你最离谱的几点吧: 比如楼主说德国二号王牌巴克霍隆“在苏联无战绩”。我倒!您没事儿吧?巴克霍隆几乎参加了从巴巴罗莎到最后保护德国的东线全部战役,他曾在1942年7月19日一天之内就击落了6架苏联战机,创下单日战绩的最高纪录。
      1943年1月9日的空战中,他与苏联王牌飞行员、“苏联英雄”舍斯塔科夫过招,并一举击落他及其战友的雅克-1战斗机。当他击落苏联战机的数量超过200多架时,苏联人彻底被气疯了,并公开悬赏要他的脑袋。 整个二战期间,巴克霍隆共参加1104次空战,击落敌机301架,其中有型号统计的包括:110架雅克式战斗机、87架拉式战斗机、21架伊尔-2强击机和12架双发轰炸机,此外还有些美国援苏的P-39。
      如果不是三天两头受伤住院,他很有可能超过哈特曼而成为世界第一王牌,并且战绩全是楼主眼里战无不胜的苏联空军奉献的。你不会认为美国人或英国人会用雅克或拉式战斗机吧? 巴克霍隆早期也在西线作战过,他从比利时打到法国并参加不列颠空战,但居然奇迹般的从头到尾一无所获,倒是1940年10月29日被英国佬揍下来落到英吉利海峡里游了回泳。
      他最后保卫德国的战斗中倒是与美英飞行员再度交手,虽然换了多种最新机型,但依然一无所获。 如果哪位大侠知道巴克霍隆击落美英战机(哪怕是轰炸机)的纪录,请指正。因为我看到他最后的第301个牺牲品就是在1945年1月5日对苏战场上取得的。
       咱们实事求是地讲,我并不认为美英飞行员能比巴克霍隆更高明,前期的败绩主要应该是他太青涩,经验不足,这个谁都难免。而后期对英美的作战,实在敌军飞机太多了,一边倒的空战里很难得手。但苏联飞行员的技术较差,给了他大显神威的机会,这个也是事实。
       还有,麻烦楼主告诉我们:巴克霍隆哪一年哪一月去过北非战场! 可见,楼主所说巴克霍隆“全是在欧和北非战场,在苏联无战绩”是多么荒谬的胡扯! 这里我不得不再提一下跟巴克霍隆在同一中队作战的首席王牌哈特曼。其实关于他的材料汗牛充栋,只有对二战历史一无所知的人才会提出楼主那样的置疑。
       哈特曼在二战中共参加1404次空战,共击落352架敌机,其中有345架是苏联的飞机。其中包括260架战斗机。 不管楼主怎么编造,一个铁的事实是,哈特曼在二战结束时率部向美国第90步兵师投降(他不想落到S敌苏联人手里),但苏联人援引雅尔塔协定有关“在哪个战线作战的德国飞行员应引渡给哪个盟国”的规定,迫使美国人将哈特曼引渡给了苏联,并且被判处25年苦劳,发到新切尔卡斯克去铲煤。
       如果像楼主说的哈特曼战绩几乎全在西线,美国人为何要把这个宝贝移交给苏联? 而且当时苏联法院的判决书上白纸黑字地写着,哈特曼的主要罪行包括“摧毁了苏联昂贵的345架飞机”。因为是法院正式判决,所以公诉人是认真地逐一核实了他的“罪行”的。
      楼主可以不相信我们任何人,但你无比崇拜的苏联人难道会在严肃的法院判决书里像你一样胡说八道! 荒谬如此的文章,也好意思拿出来现世!材料都搞不准,还谈什么结论!。

    我***

    2010-03-17 23:52:53

  • 2010-03-17 23:46:37
  • 二战时德国空军被苏联空军灭了还算王牌,那苏联空军算什么牌呢?苏联飞行员猎杀了德国所谓的王牌飞行员又算什么牌呢?超级搞笑,呵呵。

    a***

    2010-03-17 23:46:37

  • 2010-03-17 22:05:41
  • 德国飞行员在空战中都被苏联空军打死了,还王牌,王牌个鸟.当然,英美法可以认为德国飞行员是王牌,毕竟败在德国空军手下.

    粤***

    2010-03-17 22:05:41

  • 2010-03-17 19:26:42
  • 本人不管这是不是某马甲的提问。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二战中德国对苏联的空战之所以不如德国对英法等西线,南线战场上表现的出色,主要还是战线太长,雷达预警落后造成的。
    主要还是战线太长,导致迎敌、巡逻的有效时间缩短,并且后勤补给例如零件维护,油料等问题突出。占领区空域预警不及时,突发战区距机场远,并且目的地标示物不明显。
    如果非要比喻的话,那么就拿足球来说吧。
    就是说德国是脚法技术一流的球队,苏联是体力优秀的球队,德国在苏联的主场踢的那场比赛正好赶上雨加雪。
    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不可否认,德国空军在苏德战场上的作用确实差强人意。
    当然,貌似当时德国空军和陆军在希特勒那里争宠的现实好像是陆军更吃香....... 
    不知道这算不算原因。

    苑***

    2010-03-17 19:26:42

  • 2010-03-17 15:08:45
  • 这么复杂干嘛 德国飞机比苏联飞机先进是没话说的 只不过两个都是超级大国,别国领土上不单一是空战了 苏联地面高射炮比德军要多出N次方这个潜力很难评论的

    z***

    2010-03-17 15:08:45

  • 2010-03-17 10:12:26
  • 知道德国为什么那么多王牌飞行员吗??因为他们都是在屠杀毛子的空军。

    h***

    2010-03-17 10:12:26

  • 2010-03-17 10:06:14
  • 德国在苏联惨败,就输在没有制空权上。说实在的,德国空军在西线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打败了20多个国家的空军,才损失了5000多架战机。主要原因还是西线那些国家从战机性能到飞行员素质都比德国差,故而也造就了德国的所谓王牌飞行员。与苏联空军作战就不一样了。德国闪击苏联的“巴巴罗沙计划”,是想通过偷袭苏军机场,将苏联20000架战机摧毁在地面,从而失去制空权,苏联就必败无疑了。没想到苏联空军战斗力那么强,仅摧毁苏军6000余架战机,空战中还被苏联空军击落1100多架。待苏军回过神来,调整战略部署,德国空军就再也没赢过一回,在苏联战场丢下了70000多具飞机残骸,把老本输了个精光。

    秦***

    2010-03-17 10:06:14

  • 2010-03-17 08:33:52
  •       错!二战时期德国的空军素质是最高的,英国次之,美国再差点,但苏联是最差的。我不知道你的数据从哪里来的,肯定有问题。
        二战前时期苏联的发动机技术略逊于欧美其他国家,但苏联人系统整合能力强,而且苏联有着世界上最好的木头,因此大量采用木质飞机。
      木头比铝合金便宜而且轻,弥补了发动机功率不足的问题。这些飞机使用时间只有200小时,苏联推算一架飞机在200小时内,肯定会被击落,但却可以凭借苏联的物力优势大面积生产。所以苏联在二战生产了世界上最多的战斗机。 德国的飞机员驾驶着比苏联好的飞机对付苏联,开始时觉的很容易,苏联飞行员飞行单一、死板,战机也不行。
      但打到后来发现苏联空军像一个不死章鱼一样。你砍掉再多的触须,他还会迅速的长出来。反过来说苏联飞行员被击落了很多飞机,但可怕的生产能力,加上没有被击落的飞行员逐渐加强了自己的战术能力,直至后期终于打败德国。德国虽然赢了战机空战比,输了整个战争,甚至输了整个战役。
       德国有一些千机大队,意思是一个大队的飞行员打下1千架飞机。这些大队大多是东线的大队。

    y***

    2010-03-17 08:33:52

  • 2010-03-17 07:36:41
  • 呃这个....空战这种事嘛....啊....各方虚报的成份很多啊.......但是没有数据又不说明问题,不如这样,我给你点资料你研究研究吧:
     

    出***

    2010-03-17 07:36:41

  • 2010-03-17 07:07:43
  • 强中更有强中手嘛!西欧和北飞空战水平太差,当然不是德国空军对手,德国空军胜之不武,若是打赢了苏联空军才算厉害,德国飞行员才算得上王牌飞行员.这和体育比赛一个道理,一个国家级射击代表队,战胜了全世界残疾盲人射击队,能算得上王牌射击队么?

    z***

    2010-03-17 07:07:4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