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这是什么 坦克?????真象团鱼

首页

这是什么 坦克?????真象团鱼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0-04-21 12:51:26
      苏联279核动力工程样车
    “279工程”的创意来自50年代初人类对核战争这一新型厮杀方式的探索。1953年苏军进行了多次核试验,同时在爆心放置了很多经过改装的坦克。1954年9月在多茨科耶地区进行了一次有步兵参加的特种核试验,军方发现靠近核爆中心的坦克全部被冲击波掀翻,这显然不合当时苏联领导人大打核战争的想法。
       于是由天才科学家L·S·托洛亚诺夫领导的小组开始研制“战术核爆区用试验性车辆结构279工程”,它也被当作和“277工程”竞争下一代重型坦克的样品。托洛亚诺夫面临着对抗核子风暴的难题,他在设计图上尽量加大履带接地面并考虑了一种完全不合规范的可以防止暴风侵害乘员的车体形状。
       于是“279工程”装备了4条履带,这本不是什么新鲜事-英国早在1916年就研制过4条履带的“飞象”超重型坦克。但是“279工程”采用了当时很难想象的油压悬挂,使得在核爆来临时整车可以象螃蟹一样趴在地上以使自己不至于倾覆。接地面的面积增加则使整车的重心更低,每侧2条履带的给油是从车体中部的主油箱连接。
      车体呈椭圆型,考虑到中子弹这一新式武器的出现,“279工程”车体外圈内部设计了很多夹层用来填充防辐射物质(在中子弹爆炸区,可以将杀伤力很大的快中子转化为慢中子)。铸造车体平均厚度达到269毫米。使用1000hp的12筒柴油发动机,可以使60吨的坦克达到50公里的时速,这是相当了不起的!它使用和“277工程”一样的炮塔但炮弹减少到24枚。
       “279工程”于1957年造出了样车。这辆“外星坦克”在试验场顺利通过了技术审查,但是由于结构复杂造价昂贵,没有投产。它现在保存在库宾卡博物馆,虽然作为一种坦克它没能登上战争的舞台,但其惊人的创造性让人赞叹不已。 。

    景***

    2010-04-21 12:51:26

其他答案

    2010-04-21 13:43:25
  •   苏联279工程样车。这是一种外形奇特的坦克,特别是它的4条履带和蝶形车体。但从结构上讲,这只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重型坦克,并无更多的特别之处。
    279工程于1957年由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研制,Л。С。Троянова领导下的小组完成了基本的设计工作。
      为了提高防护能力,炮塔正面的装甲厚度305mm,而车体装甲的厚度为269mm。坦克战斗全重达到60吨。 武器为М-65型130mm坦克炮和14。5mm КПВТ并列机枪,弹药基数为24发炮弹和300发机枪弹。 动力系统为ДГ-1000型16缸H-柴油机(950马力)或者2ДГ-8М型1000马力柴油机。
       坦克乘员4人,包括车长、炮手、装填手和驾驶员。火炮配有半自动装弹机。 1959年1月完成第一辆样车的试制,就是图中这辆车。在试验中车辆表现出一些问题,但直到1960年,苏联制定了新规定,要求控制新型坦克的战斗全重。279工程的重量太大,无法达到要求,而且这种型号也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技术和性能优势,于是项目被终止。
       其他参数: 车长:10238mm(炮向前) 车宽:3400mm 车高:2475mm 最大行驶速度:55千米/小时 最大储备行程:250千米。

    自***

    2010-04-21 13:43:25

  • 2010-04-21 13:09:20
  •   哈!之前在《坦克装甲车辆》上看到过介绍,这个是苏联的“279”工程的产物,苏联为核战而设计的重型坦克,因为最终没有编入部队序列,所以姑且称它叫做“279”吧!
    下面是我在百度上面找到的介绍,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279工程”的创意来自50年代初人类对核战争这一新型厮杀方式的探索。
      1953年苏军进行了多次核试验,同时在爆心放置了很多经过改装的坦克。1954年9月在多茨科耶地区进行了一次有步兵参加的特种核试验,军方发现靠近核爆中心的坦克全部被冲击波掀翻,这显然不合当时苏联领导人大打核战争的想法。 于是由天才科学家L·S·托洛亚诺夫领导的小组开始研制“战术核爆区用试验性车辆结构279工程”,它也被当作和“277工程”竞争下一代重型坦克的样品。
      托洛亚诺夫面临着对抗核子风暴的难题,他在设计图上尽量加大履带接地面并考虑了一种完全不合规范的可以防止暴风侵害乘员的车体形状。 于是“279工程”装备了4条履带,这本不是什么新鲜事-英国早在1916年就研制过4条履带的“飞象”超重型坦克。
      但是“279工程”采用了当时很难想象的油压悬挂,使得在核爆来临时整车可以象螃蟹一样趴在地上以使自己不至于倾覆。接地面的面积增加则使整车的重心更低,每侧2条履带的给油是从车体中部的主油箱连接。车体呈椭圆型,考虑到中子弹这一新式武器的出现,“279工程”车体外圈内部设计了很多夹层用来填充防辐射物质(在中子弹爆炸区,可以将杀伤力很大的快中子转化为慢中子)。
      铸造车体平均厚度达到269毫米。使用1000hp的12筒柴油发动机,可以使60吨的坦克达到50公里的时速,这是相当了不起的!它使用和“277工程”一样的炮塔但炮弹减少到24枚。 “279工程”于1957年造出了样车。这辆“外星坦克”在试验场顺利通过了技术审查,但是由于结构复杂造价昂贵,没有投产。
      它现在保存在库宾卡博物馆,虽然作为一种坦克它没能登上战争的舞台,但其惊人的创造性让人赞叹不已。 以下是他的参数: 技术数据 战斗全重 60吨 乘员 4人 主武器 1门M-65 130毫米炮 弹药奇数40发 辅助武器 1挺КПВТ 14。
      5毫米并列机枪 弹药基数300发 装甲防护 车首前上装甲 192毫米 倾角60度 车体侧面 182毫米 倾角45度 炮塔正面 305毫米 倾角30度 1台2ДГ-8М柴油机 功率1000马力 因为其令人发指的体重(60吨啊!JS-2重型坦克战斗全重才42吨)复杂的设计结构,以及随之带来的高昂的成本(大家都知道苏联人打的是以量取胜的路线),还有保障工作的困难,放弃279也是可以理解了。
       冷战催生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兵器呢,为了消灭对手,双方都绞尽脑汁。可是现在回头看看,总觉得有些好笑,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更能体会“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珍贵吧。

    l***

    2010-04-21 13:09: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