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心血管内科

麝香保心丸和地奥心血康都是治疗冠心病的,二者有什么不同?哪个疗效更好一些?

麝香保心丸和地奥心血康都是治疗冠心病的,二者有什么不同?哪个疗效更好一些?麝香保心丸和地奥心血康都是治疗冠心病的,二者有什么不同?哪个疗效更好一些?我爸爸有冠心病,长期服用地奥心血康,我觉得长时间服用一种药不是很好,偶然在网上看到麝香保心丸,觉得不错,我想让我爸爸换药,大家觉得怎么样?
玫*** | 2005-07-09 11:14:28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05-07-09 16:31:58
  •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痉挛,引起血管狭窄或阻塞,从而导致冠脉循环障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三大治疗途径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治疗。由于大多数药物对病变严重的心肌缺血疗效有限,而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又不能阻止患者冠状动脉的其他部位发生再狭窄,所以这三种治疗只能暂时缓解冠心病症状,而不能根治冠心病。
    
         ...

    查看全部>>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痉挛,引起血管狭窄或阻塞,从而导致冠脉循环障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三大治疗途径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治疗。由于大多数药物对病变严重的心肌缺血疗效有限,而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又不能阻止患者冠状动脉的其他部位发生再狭窄,所以这三种治疗只能暂时缓解冠心病症状,而不能根治冠心病。
    
         在200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上,一些学者提出了治疗性血管新生的观点,即通过某些药物的治疗增加有功能的冠状动脉分支或侧支循环,达到恢复缺血心肌血供,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的目的,也可以形象地称它为“药物促进人体的自身搭桥”。研究发现,血管新生有可能帮助缺血心肌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从根本上缓解心肌缺血症状,改善病情。
    
         血管新生的过程是这样的:在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早期,一方面毛细血管密度会增加,另一方面坏死的心肌细胞释放一系列促进血管生成的因子,最终形成正常的动脉。新生的动脉在已经阻塞或狭窄的冠状动脉周围,组成新的旁路循环,通过这两条途径可改善心肌缺血。
    
         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能促进这种血管的新生,缓解心肌缺血症状,从根本上治疗冠心病。
    
         麝香保心丸最新的研究是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牛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BAEC)及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以观察中药对血管新生的作用。目前,研究结果已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成药》、Life Science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7。
    
         麝香保心丸能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上的血管生成 
    
         麝香保心丸使CAM的血管数比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增加,且血管分支增多。计数两组的一、二级血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麝香保心丸能显著增加CAM模型的一、二级血管数,说明麝香保心丸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麝香保心丸促进体外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管腔结构
    
         麝香保心丸促进培养的牛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管腔结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麝香保心丸组在显微镜下可见内皮细胞排列成管腔结构明显增多,从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麝香保心丸促进大鼠心肌梗死区的血管生长因子表达和血管新生
    
         通过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分别给予麝香保心丸及对照药物干预,从离体角度证实了麝香保心丸对缺血心脏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在分别给药6周后检测梗死面积占左室面积百分比、梗死边缘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第Ⅷ因子的含量以及血管密度。结果显示,麝香保心丸组梗死面积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梗死边缘区VEGF、bFGF和第Ⅷ因子的含量以及血管密度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表明麝香保心丸能促进大鼠缺血心肌冠脉侧支的血管生成,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上述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具有较明显的促血管生成活性,能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增加心肌血管密度,其促血管生成的机制与其能使内皮细胞表达并释放促血管生长因子有关。初步的临床研究提示,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可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经过3个月以上的疗程治疗,逐步改善心肌缺血症状5,减少患者胸闷、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麝香保心丸的多种心血管保护作用(包括促血管新生)可能参与其机制。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
    
         麝香保心丸——提供长期治疗冠心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可能
    
         冠心病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病程从内皮细胞损伤、血脂质在血管璧沉积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开始,到发展为血管腔狭窄、血管阻塞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因此,冠心病的防治应该从早期开始并坚持整个病程,才能有效控制冠心病的进展。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包括对患者及家属的卫生教育,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延缓冠状动脉病变进展,药物或手术防治心肌缺血、左室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律失常,尽量减少再梗死或猝死高危患者的易患因素。冠心病二级预防不仅能延长冠心病患者的生命,而且能提高生活质量并恢复工作、生活能力。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对麝香保心丸在缓解冠心病进展机制的研究相继开展,结果显示,麝香保心丸除了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供外,还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内膜的增生,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预防心室重构。近期的研究结果提示,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可通过促进冠脉侧支血管的生成,达到减轻并延缓心肌缺血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减少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的目的
    
         长期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血管危险事件3
    
         我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麝香保心丸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坚持服用1年后发现,麝香保心丸组患者的心绞痛(AP)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88.3%;AP的缺血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57.4%,二者均优于常规用药对照组(P均<0.05);麝香保心丸治疗组随访1年中复发性AP、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心力衰竭(HF)、需做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PTCA/CABG)、需再住院治疗的病例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图6);麝香保心丸治疗3个月可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比(E/A),且明显优于常规用药对照组?3项P均<0.05。麝香保心丸治疗组降低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作用均明显优于常规用药对照组?3项P均<0.05,且麝香保心丸治疗ACS不良反应较少。由此可见,在ACS早期就开始应用麝香保心丸,每天3次,每次2丸,在1年的服用期间能有效、安全地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提高心肌梗死后患者长期生存率4
    
         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从630例患者中选择56例发生心肌梗死后由于经济或心理原因不愿或拒绝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术的患者,其中28例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平均随访6.69年,结果显示,麝香保心丸组的生存率为96%,明显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生存率为86%?p<0.01(图7)。治疗组在防治AP、心肌梗死再发和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方面明显优于临时服用或不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的对照组。
    
         长期服用安全且不良反应少6
    
         麝香保心丸的不良反应罕见,适合长期治疗。25项临床研究荟萃分析显示:共计1998例临床观察病例,其中1919例患者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上腹部不适(2.1%)和唇舌麻木感(1.3%),与安慰剂组相似;用药后检查血压、心率、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常规也未见异常。动物长期毒性实验表明,使用74倍于常规剂量的麝香保心丸,未发现主要脏器的病理及生化等指标的改变。 
    
    
    情*** | 2005-07-09 16:31:58 977 564 评论
    0/300
  • 2005-07-09 12:13:13
  • 贵阳市华烽医院主治医师张少武:
        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是积极地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胆固醇,其它药物(地奥心血康、麝香保心丸)治疗是次要的,建议你父亲在心内科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不要自己随意购买一些药物治疗,这样是起不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作用。
    1*** | 2005-07-09 12:13:13 981 565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