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们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世界排名多少?

首页

我们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世界排名多少?

日本又排多少?印度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7-21 23:10:16
    国家和国家的战争实力体现在政治向心力和民族感情的凝聚力,辅助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等客观因素,而决非一句话可以一概而全的,应当从民族特性所决定的民族生命力来家以概述。犹太人沦亡世界2千多年,仍然繁衍生息,是压迫。屠杀。歧视灭亡不了民族的精神。中国每忧外患一百多年,八国联军亡不了中国,日本的残酷屠杀亡不了中国。其原由就在于中华民族强韧顽强的生命力,着是一切指标都无可比拟的。所以无论任何时候我门都必须继承民族特制,发扬民族文化,即使我门发达了。强大了,我门必须牢记的是自己的黄河的子孙,是龙的传人。如若不然,那才真的要亡国灭种了,。

    f***

    2005-07-21 23:10:16

其他答案

    2005-07-25 00:04:46
  • 我以为中国经济实力不如日本,但我们的 军事实力也超过日本,我们不能认为自己国家比不上小日本.

    胡***

    2005-07-25 00:04:46

  • 2005-07-24 18:43:15
  • 我们不怕它们
    

    w***

    2005-07-24 18:43:15

  • 2005-07-24 16:56:01
  • 纠正一下:中科院某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指出,中国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照此翁的计算,美国还是日本的2.7倍,表明美国已大大落后于日本,这岂不是国际笑话!)……其实那位主任并没说错,日本是世界上能源利用率最高的国家,这是和它本国能源奇缺的现状所要求的。如果中国的能源利用率有日本的一半的话,那么环境问题也可以解决了。
    

    x***

    2005-07-24 16:56:01

  • 2005-07-24 13:23:38
  •   好文章!
      只是苦了民工!!!
      早日成为企业家。
      我不知该怎样改革,只是祝愿祖国早日强大,人民幸福!
     
      尽我的力。

    k***

    2005-07-24 13:23:38

  • 2005-07-24 00:30:06
  • 着急什么的文章很精彩,以后多来讨论啊!!!
    我觉得中国的国力么,总体至少该和法国相当了,这点我可有信心的!!!

    x***

    2005-07-24 00:30:06

  • 2005-07-23 20:27:41
  • 何必计较排名,工业社会注重排名,既然承认中国文化的独一无二,如何排名?津津乐道于排名,还是没有自信心

    h***

    2005-07-23 20:27:41

  • 2005-07-23 07:31:02
  • 综合国力三世界,军事排美苏之后

    U***

    2005-07-23 07:31:02

  • 2005-07-23 06:04:47
  • 分析非常精彩. 
    改革开放以来,在对GDP的贡献方面,和民工及民工型企业家相比,现在的知识分子确实应感到惭愧,除了身在计划经济下的公务员和文教卫系统之外,制造业中的知识分子也一样,只能给国外设计师当下手.

    j***

    2005-07-23 06:04:47

  • 2005-07-22 22:57:48
  • 从综合数据上来看,中国确实比不上日本,但大家别忘了,中国是一个拥有核武库的国家,一旦真要亡国,哪有不打核战的,中国国土广阔,可以承受一轮核打击,而日本就承受不了,所以我们根本用不着理会日本,但国家发展,应尽量避免战争,要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打仗,因此,我们目前主要是发展经济,等综合国力强大了,用不着打仗,日本也会像哈巴狗一样趴在我们脚下,摇头摆尾。

    中***

    2005-07-22 22:57:48

  • 2005-07-22 22:14:50
  • 我认为这是没法比较的,每个国家的真实实力谁清楚呢?不过我认为中国打小日本不是问题。

    情***

    2005-07-22 22:14:50

  • 2005-07-22 12:08:35
  • 中国近几年已经很重视军事势力了,我觉得以后回强起来的,只有军事强起来,才能被别人看的起,才有资格说话!!!!

    f***

    2005-07-22 12:08:35

  • 2005-07-21 18:59:23
  • 一国的强大是需要几代人不断努力的结果,是需要全中国人团结奋斗的结果。没有祖国的统一,没有全民族的和睦相处和共同发展根本就说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U***

    2005-07-21 18:59:23

  • 2005-07-21 15:32:42
  • 军事上的事不是单纯的比就可以搞清楚  只要真刀真枪的较量  还要看其他国家和势力集团的利益倾向 就象在朝和老美打 老美有核 我们没有 但他不敢用呀因为苏联也有
    

    答***

    2005-07-21 15:32:42

  • 2005-07-21 15:18:34
  • 作为中国人,当然是希望中国越富强越好!!!可确切的数据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还是该静下来想想了,我们真正该做的是继续努力,让我们的GDP和美国的GDP差的越来越少!!!相信,将来实现的!!!

    c***

    2005-07-21 15:18:34

  • 2005-07-21 13:05:36
  • 小日本,我就不相信我收拾不了你,我儿子就收拾不了你,就是我儿子收拾不了你还有我孙子呢。你欠我们人命呢?不然我现在最少还有几个表哥。

    陇***

    2005-07-21 13:05:36

  • 2005-07-21 10:14:37
  • 这种愚蠢至极的话请不要用汉语表示出来!

    我***

    2005-07-21 10:14:37

  • 2005-07-21 08:33:01
  • 中国人口是日本的十三倍,国土面积是日本的廿六倍,但人均GDP是日本的三十三分之一。这几个数字说明问题了吧。
    另外,美国年均GDP目前水平是10万亿美元。日本是4万亿美元。而中国是1.3万亿美元左右。如此,中美比较也可以出来了吧。
    从军力看,日本的海空陆军的高科技水平是中国目前所无法企及的。
    日本海军将官曾自信的说:“若以海军战力而论,给我廿分钟,敌方(指中国)将全部趴下!”

    y***

    2005-07-21 08:33:01

  • 2005-07-21 02:07:43
  • 谁叫我们人多呢???现在都有16亿人口了吧??经济不发展就说不过去了…………

    w***

    2005-07-21 02:07:43

  • 2005-07-20 15:55:44
  • 很好

    w***

    2005-07-20 15:55:44

  • 2005-07-14 17:46:30
  • 第6

    小***

    2005-07-14 17:46:30

  • 2005-07-12 20:51:04
  • 好!!都很好!!

    爱***

    2005-07-12 20:51:04

  • 2005-07-12 18:50:44
  •   “着急什么”的评价基本上比较客观。但还有一些可商讨的地方。首先是第一、第二尤其是第二产业还有许多灰色地带,不少经济活动国家根本没有统计到,另外地方的报表比中央的统计报表多出5%以上,中央可能刻意减少公布数值。第一第二产业少报或漏报的比例估计在15%左右。
      服务业的国民生产总值应该占到的比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为40~45%左右,取42%比较合适,应该比不上印度,原因是印度的第一第二尤其是第二产业的总量相对较少,而服务业中软件等科技服务占的比重较大。2004年国家公布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36515亿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应为165800亿元左右,而按综合评价法1美元相当于3元人民币。
      
      故2004年中国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换算为美元约为55266亿美元,人均约4251美元,人均年收入约为17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5000元左右。2004年中国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略高于日本,约为美国的一半。按目前的发展趋势下去,在2015年左右中国当年的实际经济总量应与美国相当。

    b***

    2005-07-12 18:50:44

  • 2005-07-12 01:08:34
  • 中国应该是排名三

    r***

    2005-07-12 01:08:34

  • 2005-07-11 21:31:15
  • 第2

    爱***

    2005-07-11 21:31:15

  • 2005-07-11 12:51:50
  • 楼上说得真好!

    再***

    2005-07-11 12:51:50

  • 2005-07-11 11:36:27
  •   对中国经济实力的客观评价
    作者:窦志达
        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政治模式及千差万别的广阔疆域。不正视中国的特殊性,不懂中国的国情,就不可能办好中国的任何事情。由于观察者的角度不同,对中国现有经济实力的评价多种多样,在时甚至截然相反。
      对中国这样一个变化中的大国,要在短时期内做出恰如其分地经济评价,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关于中国的经济规模 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主要是指该国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被称为国内生产总值,俗称GDP。由于各国产品、服务的品种和质量差异很大,不便于直接汇总比较,所以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即国际标准,这个标准以前是黄金,现在是美元;还由于制定国际标准的方法不同,有汇率法、购买力评价法等多种方法,用不同方法计算一国的经济规模,往往结论不一致,甚至会得出相去甚远的结果,尤其对中国、俄罗斯这样转型过程中的国家。
       1、按汇率法计算 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03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有7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1万亿美元:美国仍居首位,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0。9万亿美元;日本,4。3万亿美元;德国,2。4万亿美元;英国,1。8万亿美元;法国,1。
      7万亿美元;意大利,1。5万亿美元;中国以1。42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七。值得注意的是,在2000-2002年世界银行的年度报告中,中国的GDP始终排在第六位,位居意大利之前。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9。1%,雄居世界前列,而根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3年意大利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393。
      67亿欧元(以1995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只增长0。3%,创1993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的新低。为什么在中国经济增长率远高于意大利的情况下,2003年中国的排名反而下滑了呢?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迪帕克表示,世界银行在解读不同年度的、换算成美元的一国国民生产总值时要受不同年度汇率变化的影响,具体而言,2002年平均1。
      06欧元才能兑换1美元,而到了2003年,不到0。9欧元就可兑换1美元,正是因为欧元对美元比价的升值导致了意大利和中国的位置变换,因为中国的人民币是直接与美元挂钩的,而意大利是欧元区国家,所以美元与欧元的此消彼长造成了意大利排名上升、我国排名下降。
      由此可见,由于计算依据的变化也可导致一国经济实力的升降,经济实力是可以“算”出来的。 用汇率法计算各国的GDP,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国家间经济实力的消长。汇率只是依据一国部分产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价格确定的,用这种方法计算GDP不仅要受国内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还要受参与国际交易的品种、规模、目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大国,用这种方法计算的GDP往往偏低。
      如2003年,用这种方法计算的中国GDP只占世界GDP比重的3。9%,俄罗斯的GDP只占世界GDP比重的1。4%,这不是中、俄两国经济实力的真实体现,因为中、俄两国都是以内需为主的大国,大部分经济部门的活动是直接为本国及本国人民服务的(如农业、基础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等),参与国际交换的产品和部门只占国民经济中很小一部分,而且由于经济不发达,极需外汇,所以在国际交易中产品价格定位很低,导致了偏低的汇率及按汇率法计算的GDP偏低。
       2、按购买力评价法计算 一国的总产品和服务可以按去向划分为国内产品和出口产品,汇率是根据出口产品的状况制定的,只适应于各国出口产品之间的比较,对于服务于国内市场的产品(对于大国而言,这部分往往是经济的主体),各国之间很难用汇率比较。
      以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为例。比如1台在中国卖2000元的电视机和一套130平方米、市价20万元的住宅,在美国前者卖240美元,后者卖10万美元。当前的汇率是按两国间的贸易产品计算的,即以电视机折算的,2000元人民币=240美元,1美元=8。33人民币,用此汇率对中国的GDP(包括住宅等非贸易产品和服务)进行折算,就得出中国按汇率法计算的、以美元表示的经济规模(2003年排名世界第七);如按住宅价折算,就是20万元人民币=10万美元,1美元=2元人民币,按此汇率对中国的GDP(包括电视机等贸易产品和服务)进行折算,就得出中国按购买力评价法计算的、以美元表示的GDP(以此方法计算的中国GDP排名世界第二)。
      可见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的中国GDP相去甚远,用电视机的汇率计算出的中国GDP远小于按住宅汇率计算的情况。当然,现实中的汇率法和购买力评价法的计算要比这复杂的多,但道理是一样的。购买力评价法,就是把各国的各类产品和服务都按照其在美国的同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进行折算,然后得出各国的GDP,用这种方法计算的各国GDP相对于单纯的汇率法要更接近实际,适用于反映各国的经济规模,而汇率法更适合于反映各国经济的竞争力。
       国际机构对一国居民的真实生活状况做评价的时候,通常使用按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的人均GDP,而不用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近的一个报告里,使用购买力评价法计算中国的人均GDP为4580美元,以此为准,2003年购买力评价法计算中国的GDP为5。
      9万亿美元。 3、按实物量计算 汇率法最大的缺陷就是把不参与国际交换的产品视同参与交换的产品,因此弱化了技术水平较低又极需外来技术的国家的经济规模;购买力评价法虽然对汇率法的缺陷有所校正,但由于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在技术上是很难做到一一对应比较的。
      所以,无论是汇率法还是购买力评价法,都很难准确反映一国的经济规模。按实物量对各国主要产品直接比较,可以直观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大小情况。 目前,中国的谷物、肉类、棉花、水果、钢、煤、水泥、化肥、家用电器、手机、数字程控交换机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棉布、化纤等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糖、原油等产量分别居世界第 四、五位。
      我国纺织服装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我国石油消费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我国发电量占美国的50%,占世界的8%左右,世界基础工业原料的价格已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因素”影响……,在绝大多数实物产品规模上,中国都居于世界前列,且位次大大高于GDP在世界的排序,如果用实物量来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中国的世界排名当在第二、第三位之间。
       4、大国贸易法则 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参与世界贸易的状况与其国家(含人口、面积等因素)的大小密切相关,呈反比例关系。大国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其参与国际贸易的经济部门只是其经济总量的一部分,往往是很小的一部分,其绝大多数经济部门是为本国经济服务的,是内需经济。
      所以,一般而言,进出口贸易总额与GDP的比值,对一个小国而言,可以达到很高,如对荷兰、新加坡等国;但对一个大国,如美国、日本、巴西等国,这一比重在当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下不可能太高,如2003年美国、日本虽然国际化水平较高,也就在20%左右,中国2003年这一比重高达60%,这不是真实情况,完全是扭曲的汇率因素所致。
      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当在20%以下,所以,与2003年850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相对应是GDP应当是4。25万亿美元左右。 5、按评价-汇率法计算 由于世界的多样性,各国市场化程度差异很大,各国的物价水平在很多领域具有不可比性,所以,无论用什么方法计算的GDP都存在许多不足,用汇率法计算有弱化市场化程度低国家经济实力的倾向,用购买力评价法计算也不完美,有强化弱国(这种强化是靠“计算”得出的,不是真实的)的嫌疑。
      评价-汇率法就是将汇率法与购买力评价法结合,取其平均值,这种方法既有一定的可比性,又有一定的完整性,虽然也存在许多固有缺陷,但用此方法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我认为比单纯的汇率法或购买力评价法更接近于实际。 2003年按汇率法计算的中国GDP为1。
      42万亿美元,按购买力评价法计算为5。9万元美元,按评价-汇率法计算为(1。42+5。9)/2=3。66万元美元。 上述计算方法中有4种是价值计量方法,其换算的汇率分别为:8。28:1(汇率法);1。97:1(购买力评价法);2。75:1(大国贸易法则);3。
      48:1(评价-汇率法)。这些方法计算的前提是中国公布的2003年度GDP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如果这一数据本身有误,则依此计算的任何结论都要大打折扣,而现实中这种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 由于第三产业核算的不充分,中国的GDP存在严重低估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倒不是人为因素,而是经济转轨后造成的国民经济核算滞后现象。
      从世界经济发展演变趋势看,一国的产业结构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对大国而言,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先是出现农业比重下降的趋势,进而出现农业、工业、建筑业等实体经济比重下降的趋势,伴随这种趋势而来的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稳步上升。目前美国、日本及西欧主要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均在70%以上,世界平均水平在60%左右,印度也接近50%,中国目前公布结果为33%。
      如果中国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调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可能,但现实是,中国改革开放已经25年,经济活动已经市场化了,资源的调配已经由市场看不见的手起作用,从宏观上讲,当前中国的经济活动是正常进行的,经济活动本身应当是符合世界趋势的,只是对经济活动结果的记录不真实。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都不会比印度低。从根本上讲,第三产业就是服务业,一是为生产活动服务,主要是为实体经济部门服务(如商业、运输业、房地产经营业等),二是为人民生活服务,无论中国的实体经济部门总量还是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都远高于印度,为什么服务产出会低于印度呢?如果真如此,在中国的服务领域必然存在广泛的“服务难”现象,如同改革开放初期的“吃饭难”“理发难”……,现在的事实不是这样,事实是中国的第三产业核算有严重的漏算,如果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与印度相同,中国2003年的GDP就不是11。
      7万亿,而是14。2万亿元人民币,依此当把依各种方法计算的中国GDP再放大22%。 二、关于中国经济的效率 尽管对中国经济规模的评价有多种结论,但其趋势是一致向好的,相对于此,对中国经济效率的评价更象观看“万花筒”,一人一个结论。
       1、中国经济竞争力 在中国的实体经济领域,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在全世界是数一数二的。这个领域的劳动者承受着数倍于发国家的劳动强度,享受着世界最低的工资,提供了最丰富的廉价商品,保证了中国产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出口增长率及世界市场占有率方面得到见证。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经济奇迹就是中国出口商品价格的奇迹,这一奇迹是由中国最底层人民创造的,说中国经济奇迹就是中国民工奇迹不是没有道理的。中国实体经济具有强大的世界竞争力,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的虚拟经济,尤其是知识分子扎堆的领域,如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政府服务等,在这些领域里,养尊处优者居多,付出的很少,得到的过多,享受了现行政策过多的偏爱,严重拖累了中国经济的后腿。
      下一步的经济改革必须从这里开始,什么时候这里的人们也能发挥出“民工”的精神,创造出民工们创造的投入产出比,什么时候中国整体经济竞争力就进入世界前列了。 2、荒谬的误导 经常可以从一些学术刊物上看到专家学者们对中国宏观经济效益的评价,这些评价中有一些是经不起推敲的。
       如:据某董事长介绍,我国每万元GDP消耗原油0。42吨,这相当于世界经济和发展合作组织的2。3倍,比日本高出4倍,甚至比印度、巴西还高。 “2003年,我国GDP增长9.1%,占世界GDP总量的4%;钢材消费2.6亿吨,占世界总消耗量的1/3;水泥消耗8.2亿吨,占世界总消耗量的1/2;能源消耗(含石油)占世界总消耗量30%。
      我国增长1万美金GDP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倍,法国的7倍,日本的14倍(若按此翁的计算,美国只有日本的1/4强!)。由此可看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之低、浪费之严重。 中科院某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指出,中国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照此翁的计算,美国还是日本的2。
      7倍,表明美国已大大落后于日本,这岂不是国际笑话!)…… 去年我国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4%,但是消耗全世界7。4%的石油,31%的原煤,27%的钢铁,25%的氧化铝,40%的水泥。 …… 从这些文字反映的潜台词看,我国的经济活动效益太低了,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到1/6,若与欧美日相比,更是天壤之别。
      不仅如此,如果用这种方法比较,多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效益是每况愈下的态势,现在不如过去,将来还不如现在。事实并非如此糟糕,问题出在不同类别的“比较”上。中国的GDP占世界总量的4%没有错,但那只是指按现行汇率计算的结果。用汇率法计算国家实力有许多的不足,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有大大偏低之嫌,这已是世人共识。
      中国水泥消耗占世界40%,钢铁消耗占世界27%,这些是实质性消耗,主要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整体规模和实力,用汇率法计算的GDP与此相比并不贴切。如果非要比较的话,用GDP的购买力评价值较为妥当。中国当前的GDP购买力评价值约占世界的12%,由此比较我国的经济活动效益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到1/2,当然大大低于美日欧,但并没有大大低于美日欧之外的世界其余部分。
       事实上,过去20年,中国在能源领域取得了GDP翻两番而能源消费仅翻一番、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2002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4。8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1980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
      7%,而相应的能源消费量年均仅增长4。6%,远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仅为0。47。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中国每万元GDP的能耗从1980年的4。28吨标准煤下降到了2000年的1。
      45吨标准煤;相应地,每吨标准煤所创造的GDP,也由1980年的2335元(2000年价)提高到2000年的6880元。20年时间单位产值能耗下降64%,年均节能率达4。6%。而同期全世界单位产值能耗平均下降19%,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下降20%。
       从趋势上看,谁都不能否认中国宏观经济效益与中国经济实力一样,都在上升的轨道中前进。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每年公布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是世界上比较权威的评判之一。IMD最新公布的2002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排行榜显示,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居世界第31位,比2001年上升了两位;经济竞争力从上年排名的第七位升至第三位。
      IMD采用的评判标准内容包括:经济表现、政府效能、企业效益和国家基础结构等四个方面,共314项指标,评判的国家和地区为49个。从IMD公布的情况看,2002年国际竞争力平均水平为59。034分,高于平均水平的有26个国家,基本为发达国家;低于平均水平的有23个国家(地区),基本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得分为52。199分,比上年有所提高,总体排名也随之提高两位。IMD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客观反映了中国经济竞争力不断上升的事实。 3、脆弱的服务业 经过25年的发展,中国实体经济竞争力空前提高,细分析,主要是靠这一领域劳动者的低工资创造的;中国的服务业也不是整体缺乏竞争力,其中市场化程度高的领域,如饮食业、居民服务业、商业等竞争力并不低,中国竞争力低的领域正是那些知识分子扎堆的领域,如政府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大专院校、社会文化部门等等。
      这些领域市场化程度最低,有些还处在计划经济的阴影中,有些处于非驴非马的状态,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点不吸收,缺点发扬光大了不少。这些领域的人,虽然提供的服务缺乏竞争力,但他们凭借特殊的地位和手段,所获得的收入远高于实体经济领域的劳动者。中国工人的收入只有美国同行的1/30,所以中国产品极具竞争力,但中国律师的收入、中国医生的实际收入、中国公务员的实际收入与他们在美国的同行相比可不是1:30的关系。
      相对于中国的产品,中国的教育费用、医疗费用、律师费用偏高,所以这些领域没有竞争力。尽管中国的知识分子改革的呼声最高,但在他们扎堆的领域改革最不彻底,也最缺乏社会公平公正,为什么?中国缺少医生吗?中国缺少教师吗?中国缺少公务员吗?真正缺少的是机制,市场机制的需求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无数个供给者。
      中国最需要改革的领域必须彻底打破保护壳,尽快见阳光、除霉气、露生机,只有将实体经济领域通行的法则贯彻到虚拟经济中,中国的服务业才能挺起腰杆,具有竞争实力。 三、几点结论 1、中国的经济规模当在4万亿美元左右,居世界第二,按年率8%增长,再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估计2025-203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将与美国持平。
       2、中国现行汇率提供的信息不可用于宏观分析,尤其不适合用于国际比较研究,由此得不出客观反映中国实际的结论。 3、中国经济最脆弱的领域是正是知识分子群聚的部门,也是中国最需要大刀阔斧改革的地方。 4、中国进入了充满希望的历史机遇期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是一个谁都不能藐视的国家。
      事实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20 世纪的中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以百年为阶段,大跨度地对比20世纪头、尾百年的世界大国排序,就会发现:在这些国家中,进步最突出的是美国,它从一个单纯的经济大国成长为当今世界上惟一一个超级大国,在所有的领域中遥遥领先于任何国家;英、法、德、日的原有地位大体上没有变化;在19 世纪末的几个庞大帝国中,奥匈帝国早已四分五裂、不复存在;俄罗斯帝国经历了两起两落,元气大伤,正面临着19世纪大清帝国的命运;昔日雄居欧亚非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瓦解得更加彻底,残留的土耳其早已不为世人所注目;印度帝国分为印、巴、孟三个相互不和且经常交战的国家;横向比较,惟有中国在原有疆域基本完整的基础上实现了现代转型。
      纵观历史,得出结论:中国在20 世纪所取得的进步仅次于美国,位于世界各国成绩榜的前端。用历史的眼光看,中国正在发生着由弱到强、由贫至富的转变,是历史性的回归,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有助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而且有助于我们客观公正地与世界各大国交往。
      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实力,有利于我们端正心态,面向未来。 点评: 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最需要改革和提高效率 张文魁 看完这篇文章,我对作者的专业精神和所得结论深感赞叹! 对于中国的经济规模,多年来就有许多争论,连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内部都有不同的判断。
      汇率法的确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的真实经济规模,所以许多国外经济学家用购买力平价法(不是评价)来计算中国的GDP,但中国官方又认为存在明显的高估现象。本文作者从更多的角度来推算中国的GDP,能让读者对中国的经济规模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我多作者得出的4点结论基本上是认同的,尽管我认为对中国目前的GDP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我特别同意作者所说的,中国的经济奇迹在一定程度上是民工的奇迹,他们背井离乡、胼熟胝足创造了许多的国民财富,而所得却甚少!另外,我还要提到企业家群体,其实在许多方面他们与民工是一样的,甚至其中不少企业家本身就是民工或农民出身,没有企业家群体与民工的结合就没有现在的中国经济。
      而最需要通过改革来提高效率的是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这也是我非常强调下一步一定要推动教科文卫等事业单位改革、打破计划经济最后堡垒的原因。

    着***

    2005-07-11 11:36:27

  • 2005-07-11 10:40:13
  • 国家	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万亿美元)	
    美国	11.6675	                  
    日本	4.6234	                 
    德国	2.7144	                  
    英国	2.1409	                  
    法国	2.026	                 
    意大利	1.6723	                  
    中国	1.6493	                  
    西班牙	0.9914	                  
    加拿大	0.9798	                  
    印度	0.6919	                  

    学***

    2005-07-11 10:40:13

  • 2005-07-11 05:29:37
  • 一超过强。中美属于综合型的。
    日本经济实力强。东西贵,性能也不好。
    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强。变精了。。

    w***

    2005-07-11 05:29:3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