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贵州传统手工技艺窑上古法制陶的来历、技艺、特点?

首页

贵州传统手工技艺窑上古法制陶的来历、技艺、特点?

贵州传统手工技艺窑上古法制陶的来历、技艺、特点?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1-01-06 10:40:43
      贵州贞丰除了有古老的造纸,还有古法制陶,古法制陶在窑上,属挽澜乡,当我们来到窑上时,惊异地发现,窑上竟然是建在高山之上的一块平地之中,这里的海拔比贞丰县城要高出好几百米。 
    进入窑上村寨,得有熟悉的人带领,它虽不是象南龙古寨九宫八卦式的布局,但若是贸然闯入,是极有可能迷路的。
      而我们的贞丰之行,因为一路有县委宣传部的邓邦荣陪同,所到乡镇也有宣传委员亲自带路,自然是多了很多方便,让我们一到就可以径直深入到有代表性的家庭,去了解当地的文化民俗。 据该村徐氏家谱提供的记载,明洪武年间调北征南时期到窑上时,已有土著尧人利用当地的粘土和高岭土土法生产陶瓷品,当时仅烧制一些无碗蒂的土碗和砂锅、杯类、钵等,但不曾上釉。
      尧人被赶走,要龙山建箐口窑,一段时间后以箐口迁到大沟许妹,从许妹窑迁到观音岩,后改为烧制土碗窑,用柴烧制。 明永乐6年,从江西到窑上甘人罗大先到该地教书不久,因其年老,置他眼好时,留下一些纪念品,他亲手做了两个花瓶、3个香炉、两个童子抱瓶,并刻上他的名字,年号即明永乐6年(1408年),由刘天佑家保存,在解放后丢失。
      后来窑子又从高家岩迁到柏枝树移到板兰箐,改为赵家窑(清雍正年间),以后又建上、中、下、三支窑,岗窑、新窑、杨家窑、桥边窑至解放。 清朝年间,从四川来的制陶艺人郭思贤,对碗进行了技术改进,车碗底、用石灰、老糠壳烧成灰后兑当地的高岭土成白釉,交当地的老百姓上釉。
      后来发现花藏(今安龙县笃山乡)有土子(锰矿)沉淀后为红釉,从此对做好凉干的土陶进行了镀釉,其外现表面上光华,工艺上改进了一步,逐步发展有兰釉、乳白釉等。 民国年间经张之洞提议办起了南丰公司,其职责是种树和发展制陶生产。为改进技术和扩大土陶的生产,1912年徐帮国、吴华升、朱辉武到江西景德镇参观学习技艺。
      参观人员返回窑上后改进了原来的一些制陶工艺,采用翻模型的方式,开始做花碗、盘、碟、高脚酒杯。也为茅台酒厂烧制了二、三年茅台酒瓶,当时因不能解决瓶口上的车丝而终止,但在生产上得到了发展,此后的陶瓷产品质地较好。经历了八年的南丰公司而停办。1958年窑上村派人到黔西都匀参观学习,学到不少的经验,其中一项就是将原来用柴烧制陶瓷改为用煤烧制至今,将烧土陶瓷品的龙窑改为梯型独立窑,烧制的土陶瓷品坚硬、质量好。
      上的釉有红、白、黑、绿、蓝等色,直至发展到今天的土陶瓷产品。 窑上村有3600多人,全村83%的人户从事土陶生产。窑上用土法生产的土陶瓷产品,工序大致有制泥土,将原料粘土、高岭土打细,原来使用牛在泥池中搅拌改为用小型机械将粘土和高岭土粉碎搅拌,制成干湿度旨宜的制陶泥土。
      其程序为:将泥土放到一个石头做的车盘上,用脚为动力转动车盘,手持泥土制成所需的造型产品,全凭手工操作成型后,取下凉干,上釉、装窑煅烧成成品后出窑销售。从工艺上讲,窑上做的陶瓷品,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型。坛的大小全凭经验和直觉掌握。 经过窑上村祖祖辈辈的传承,发挥其聪明才智,产品结构得到了改观,由原来生产不能上釉的碗、钵、坛等发展如今上釉的龙坛、钵、花钵、蒸钵等60多个品种。
      陶与瓷的原料的区别有:陶用粘土,质地疏松,用低温火煅烧而成,品质脆弱;瓷用粘土,质地细腻坚实,用高温火煅烧而成。生产出的土陶瓷品,耐酸、碱、盐,泡制的菜、酸辣椒等不变味。窑上村就充分利用这地方有粘土、高岭土、釉(猛矿)、煤等原料的优势,发展土陶瓷品。
       2 正在做陶瓷的叫万景荣,有51岁的年纪了,他的父亲当年搬迁到窑上并学会了制陶,而他后来又承继了制陶的衣钵。他家的屋子里,摆满了已做好的坛子等等,两个作坊里,还有已制好的原料泥,用塑料布遮盖着,窑上的陶瓷是用当地产的高岭土为原料,这种土质具有硬度高、质量好的特点。
       我捏了那原料泥来看,细细的,颜色透白,只是没见过景泰蓝的制作,不知道那泥与这泥相比较差别如何,但若从外观上比较,一个是宫廷般的华丽,一个却是乡野间的朴素无华。 万景荣做的陶瓷,既有农村用的油坛还有酒坛,还有城里人定制的装鸽子饲料的容器,以及市场卖价4元一个的花钵,一般是一个月做上了几百件后再统一烧制。
      但万景荣说,烧一炉窑需要煤炭一万多斤,就需要花上一千多块钱,再加上其他的支出,一炉窑货也就只有两千块钱不到的收入。 在窑上最大的一家制陶作坊里,有几个拉坯的工具摆放着,26岁的打工者刘国正在忙碌着,他一天能做上百个,每做一个,他的工价是0。
      25元,但这样算来,一天的收入也才二三十块钱,而且拉坯做陶是体力活,一天下来,也是身疲手软,并不轻松。与其他行业相比,收入实在微薄,这就怪不得年轻人大部分愿意出外打工也不愿学这门手艺了。 也有年轻的窑上人去学了黑陶的制作工艺,但只是看了觉得古香古色,但不知怎的,陶瓷的质地却好象是受了些影响的,变得有些易碎。
       窑上人几乎家家户户会制陶,在塑料和玻璃制品还没像现在这样大行其道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日常的生活、柴米油盐的日子,人们盛水的缸子,腌制咸菜的坛子,装糟辣椒的坛子,种花养草的花钵,还有到了年三十,家家都要欢欢喜喜的杀过年猪,那些坛子还要拿来做盛放凝脂般的猪油--这些家什,家家都是要用到的,谁家没有10来个呢!所以那时窑上陶瓷的市场可以说是广大的。
       上世纪的90年代前是窑上陶瓷发展阶段最为辉煌时期,整个寨子里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家都在做陶,---每晚,窑上的夜空被烧陶的火焰照亮,人们的心也是盈满了喜悦的,红红火火的,窑上的陶瓷被拖拉机或是货车装满了在村头的平地上整齐的排列着拉向那些需要它的地方,也为窑上换得了繁荣和富有,那也是窑上人引以为自豪的一段经历了,窑上人被人们的生活需要着,获得了对自身价值最大的肯定, 这应该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了, 窑上人充满了生活的智慧,那些不能成为商品的陶瓷也并不是就此被丢弃,相反这些废品却被他们充分地利用,变成了墙壁的一部分嵌入到其中,或者就是象这个成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烟囱,这样一看,你会发现和感受到,窑上人是极懂得生活的艺术的。
       走在窑上村里,田地边,路坎上,人们的房前屋后,坛坛罐罐,自成一景,窑上的每一个角落,全都打上了制陶村的胎记,但毕竟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人们由贫穷走向了富裕,当景德镇的陶瓷都要以吉普赛人的大篷车的形式在全国各地兜售时,那么,这样说来窑上制陶的衰落难道也是一种必然…… 。
      

    h***

    2011-01-06 10:40:4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