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请教各位高人:这是什么坦克啊?

首页

请教各位高人:这是什么坦克啊?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1-07-14 17:21:18
  •    这个是苏联的“叶尼塞”自行高炮
    苏军从50年代初开始,在57毫米、37毫米和23毫米自动炮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试验研究,力图研制一种性能优良、机动性好的野战防空自行高炮。1957年4月7日,苏联部长会议下达了№426-211号武器研制命令,命令规定同时研制ZSU-37-2双联37毫米“叶尼塞”和ZSU-23-4“石勒喀”4联23毫米两种自行高炮,以及“奥比”厘米波目标指示和火控雷达。
      其中ZSU-23-4装备陆军摩托化步兵团的高炮连,执行对空防御任务,能够对付高度在1500米、射程在2500米以内的目标。而ZSU-37-2自行高炮则计划装备坦克师的高炮团和坦克团的高炮营,负责高度3000米以下,射程为4500米以内的对空防御任务。
       1958年4月21日,以首席设计师Г。С。叶菲莫夫(Г。С。Ефимов)和主任设计师Ю。В。杜马硕夫(Ю。В。Томашов)为首的设计团队造出了第一台ZSU-37-2自行高炮样车,该车重达25。5吨,装甲底盘由OKB-3中央试验设计局的乌拉尔重型机器厂负责研制,火炮直接采用了OKB-43设计局的37毫米双联高炮,小型雷达火控系统由全苏国家电子委员会第20设计局(НИИ-20 ГКРЭ)负责研制。
      1959年3月,该车完成了工厂测试。1959年8月14日,“叶尼塞”自行高炮系统被赋予2A1的正式型号。1960年12月至1961年间,“叶尼塞”高炮先后完成了顿库斯科高射武器靶场的火炮测试,库宾卡国家装甲武器靶场的1200公里跑车试验,和国家无线电靶场的375小时雷达电子设备鉴定试验。
      1961年8月14日,正式定型,在利佩茨克拖拉机厂开始批量生产并试装,计划1963年至1965年间生产并部署450辆该型高炮。但天有不测风云,1962年9月5日,苏联部长会议下达(№925-401)号命令,停止了ZSU-37-2“叶尼塞”自行高炮的生产,只保留ZSU-23-4“石勒喀”23毫米自行高炮。
       “叶尼塞”自行高炮的指挥火控系统非常完善,其每个高炮连配备一辆“鄂毕河”机动型搜索和目标指示雷达,和一辆“涅瓦”指挥车组成完整的作战系统,可同时控制6~8门高炮同时作战。“叶尼塞”自行高炮的火控系统由1A11型“贝加尔”雷达和电视/光学向量瞄准系统,以及“圆点”稳定跟踪系统平台组成,该系统性能先进,可在全天候行进中作战,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善的高炮火控系统,由国家电子委员会第20设计局研制。
       根据苏军在1961年8月10日做出的测试验收鉴定记录指出,“贝加尔”雷达可靠性极高,可抗有源和无源干扰,对低空高速飞行目标捕捉能力大大高于当时现役的“松-9”和“松-9A”炮瞄雷达(“松9A”也是中国第一部国产炮瞄雷达的原准型号)。
       雷达波长:3cm 雷达平均无故障时间(状态测试):25小时内 最大连续运行时间:8小时 作战准备时间:10-15秒 目标跟踪距离(米格-17,前半球30度):18公里 目标探测距离(米格-17,最大距离):20公里 目标垂直跟踪速度:40度/秒 目标最大速度: 飞行高度300米以上,660米/秒 飞行高度100-300米,415米/秒 “叶尼塞”自行高炮采用OB119型履带式通用底盘(Объект-119),由乌拉尔重型机器厂于50年代中期研制,该底盘的第一个用户是准备装备空降兵的SU-100PM自行火炮,ZSU-37-2自行高炮是第二个应用该底盘的项目(随后该底盘被广泛应用于萨姆-4地空导弹、2S3式152自行加榴炮等武器型号)。
      OB119型履带式通用底盘使用6个负重轮,悬挂系统由利佩茨克拖拉机厂生产,采用了当时很罕见的扭杆加液压组合减震器,其第二至第五负重轮采用扭杆减震器,第一和第二负重轮采用液压减震器,这在当时世界上还是首次将液压减震器技术应用于自行高炮上,极大的增强了该炮在行进中射击的稳定性,使该车在行进间射击的速度与当时主战坦克的越野速度相当,可以在行进中为装甲部队提供伴随防空。
       发动机:B-54-105柴油机,功率400马力。 装甲防护能力:在400米距离上可以抗击7。62毫米B-32穿甲燃烧弹的射击。 车长:6。46米;车高:3。1米;轮距2。66米。 空重:25。5吨;战斗全重:27。
      5吨 最大公路速度:60公里/小时 最大行进间射击速度:20~25公里/小时 越野速度: 干燥土路:33。3公里/小时(国家试验场,百公里油耗158升) 泥泞土路:27。5公里/小时(国家试验场,百公里油耗237升) 干燥搓板路:15。
      1公里/小时(国家试验场,百公里油耗230升) 最大续航里程: 310公里(干燥土路) 210公里(泥泞土路和搓板路) 越障能力: 爬坡和下坡均大于28度;可跨越4~6米宽,1。5米深弹坑。 火炮分系统 该炮的火炮系统使用ОКБ-43设计局的2A12型“鸡棚”双联高炮炮架和ОКБ-16设计局的37毫米高炮自动机(总设计师А。
      Э。努杰里曼“А。Э。Нудельман”),火炮的技术原型是以二战前瑞典博福斯40mm高炮为基础设计而成的,为炮管短后坐式自动炮,采用立楔式炮闩、液压制退机和弹簧式复进机,使用5发弹夹供弹。该炮原来是为海军500П型4X37毫米“暴风”(Шквал)试验高炮而全新设计的,零部件与以往老式37毫米高炮不通用,火炮系统由伊热夫斯克重型机器厂生产。
       火炮伺服系统为液压伺服系统(后改为电控),由国家电子委员会第173研究所生产,稳定系统由173研究所科夫罗夫分所研制。
       高低射界:-1~+85度 方向射界:360度 方向瞄速:90度/秒 火炮全重:2900公斤 初速:1010米/秒 直射距离:1200米 空中目标最大斜距:4500米 地面目标最大射程:5000米 有效射高:100~3000米 目标最大速度:660米/秒 射速:1048发/分钟 冷却系统:风冷 最大连续射弹数:150发/身管(中间风冷30秒) 。

    短***

    2011-07-14 17:21:1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