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语文古文中实词和虚词有多少?

首页

语文古文中实词和虚词有多少?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18 01:45:07
  •   实词 
      
    1爱
    ①故以其爱不若燕后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亲爱 疼爱
    ②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柳毅传》 心爱的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o陈涉世家》 爱护
    ④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书博鸡者事》 爱戴
    ⑤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六国论》 怜惜 爱惜
    ⑥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o齐桓晋文之事》 舍不得 吝啬
    ⑦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 喜爱 爱好
    2安
    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o季氏将伐颛臾》安定
    ②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稳
    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安逸 安适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o曹刿论战》 奉养
    ⑤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 抚慰 安抚
    ⑥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柳敬亭传》 安心
    ⑦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o陈涉世家》怎么
    ⑧沛公安在 《史记o鸿门宴》 哪里 什么地方
    3被bèi
    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覆盖
    ②幸被齿发,何敢负德? 《柳毅传》 加在……之上
    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 遭受
    ④翡翠珠被 《招魂》 被子
    ⑤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 表被动
    pī通"披"
    ①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送东阳马生序》 穿 ,披
    ②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 分散,散开
    4倍
    ①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 《鸿门宴》 背弃
    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更加 加倍
    ③ 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 《治安策》 反背 背叛
    ④ 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淮阴侯列传》 背后
    5本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 》 树木的根
    ②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种树郭橐驼传》 树木的干
    ③王欲行之,则何反其本矣 〈〈齐桓晋文之事〉〉根本 基本
    ⑤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论积贮疏〉〉农业
    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入于人欤 〈〈伶官传序〉。
      推原 考察
    ⑦ 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 鱼我所欲也》 本来的 原来的
    ⑧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孔 东南飞》 本来 原来
    6鄙
    ①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边远的村邑
    ②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左传 曹刿论战》 鄙陋 鄙俗
    ③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孔雀 东南飞》 轻贱
    ④ 孔子鄙其小器 《训俭示康》 鄙薄 轻视
    ⑤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滕王阁序》 自谦之词
    7兵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 兵器 武器
    ②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兵 《信陵君窃符救赵》 军队 士兵
    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扬州慢》 战争 军事
    ④故上兵伐谋 《孙子 谋攻》 用兵的策略
    8病
    ①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 泛指疾病
    ②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生病 有病
    ③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揠苗助长》 疲劳 困苦
    ④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训俭示康》弊病 毛病
    ⑤ 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知已 《论语卫灵公》 担忧 忧虑
    ⑥ 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答卫中立论师道书》 羞辱 伤害
    ⑦ 子疾病,子路请祷 《论语 述而》 重病 病重
    9察
    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信陵君窃符救赵》 观察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左传曹刿论战》 明察
    ③向察众人之言,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赤壁之战》 考察 详审
    ④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 《与妻书》了解 明白
    ⑥ 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 选拔
    ⑦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列传》 洁白的样子
    10朝chāo
    ① 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 《项羽本纪》 拜见 拜访
    ②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 朝见
    ③ 欲辟土地,朝秦楚 《齐桓晋文之事》 使……朝拜
    ④ 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齐桓晋文之事》 朝廷
    ⑤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 朝代
    zhāo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涉江》 早晨
    11曾cēng
    ①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曾经
    ②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 竟然
    ③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连……都
    ④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词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竟然 怎么
    zēng
    ①是高 曾时为一户者,至曾 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 《治平篇》 与自已隔两代的亲属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增加
    12乘chéng
    ①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氓》 登 升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坐
    ③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石钟山记》 驾
    ⑤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凭着 趁着
    ⑥ 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曰 :"开火!" 利用
    ⑦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 顺应 顺着
    ⑧ 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冒着 顶着
    shèng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触龙说赵太后》 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13诚
    ① 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真诚 诚实
    ② 子以我言为不真诚,试入诊太子 《扁鹊列传》 真实性的
    ③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实在 确实
    ④ 楚诚能绝齐,秦原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传》 果真 如果确实
    14除
    ① 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信陵群列传》 台阶
    ②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出师表》 清除 去掉
    ③ 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高祖还乡》 扣除
    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 逝去 过去
    ⑤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五人墓碑记》 清理 修治
    ⑥ 除吾死之外,当无见期 《祭妹文》 除了 除非
    ⑦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 拜官 任职
    15辞
    ①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信陵君窃符救赵》言词 话
    ② 皆好辞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 文词
    ③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 托词 借口
    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 推辞
    ⑤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阿房宫赋》 辞别 告别 离开
    ⑥ 《楚辞》《归去来兮辞》 古代的一种广体
    ⑦ 单于使卫律召苏武受辞《汉书 苏武传》审讯 审问
    ⑧ 听其狱讼,察其辞 《周礼 乡土》 讼词 口供
    16从cóng
    ①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跟随 跟从
    ②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六则》 向 学习
    ③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齐桓晋文之事》 跟着 接着
    ④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信陵君窃符救赵》 听从
    ⑤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追赶 追随
    ⑥ 弟走从军阿姨死 〈〈琵琶〉〉参加
    ⑦ 樊哙从良坐 〈〈鸿门宴〉〉 依傍 挨着
    ⑧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活板〉〉远房亲戚
    ⑨ 旦日,客从外来 〈〈邹忌讽齐王纳谏〉〉自 由
    ⑩ 从余问古事 〈〈项脊轩志〉〉向
    zòng
    ①衡从其亩 〈〈诗经 山南〉〉南北方向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合纵
    17殆
    ①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谋攻》 危险 危困
    ②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论》 近于 几乎
    ③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石钟山记》大概 恐怕
    18当dāng
    ①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木兰诗》 对着 面对
    ② 有大石当中流 《石钟山记》 在 处在
    ③ 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信陵君窃符赵》 在……时候
    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 逢 遇到
    ⑤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陈情表》 担当 担任
    ⑥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窦娥冤》 承担 承受
    ⑦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谏太宗十思疏》 执掌 主持
    ⑧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屈原列传》 相抵 顶
    ⑨ 当死,赎为庶人 《李广列传》 判决 判罪
    ⑩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鸿门宴》 抵挡 抵敌
    11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 遮挡 遮蔽
    12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应当 应该
    13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孔雀东南飞》。
      将会
    14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如果
    dàng
    ①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涉江》 合适 恰当
    ②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促织》 适合
    ④ 你端的不把人当人 《智取生辰纲》 当作
    19道
    ① 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道路
    ②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 取道 道经
    ③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行路
    ④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 方法
    ⑤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庖丁解牛》 规律
    ⑥ 闻道有先后,术业人专攻,如是而矣 《师说》 道理 事理
    ⑦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过秦论》 学说 主张
    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治国之道 好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措施
    ⑨ 其次利道之 《货殖列传序》 通"导"疏通 引导
    ⑩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齐桓晋文之事》 说 谈论
    11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左忠毅公逸事》古代行政区划分
    20得
    ①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伶官传序》 获得 得到
    ② 当其欣于所得,暂得于已,快然自足 《兰亭集序》 得意 满足
    ③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列子 伯牙与钟子期》 领会 理解
    ④ 古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 心得 收获
    ⑤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谏太宗十思疏〉〉实现 达到
    ⑥ 此言得之 〈〈六国论〉〉 对 合适 恰当
    ⑦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该不会……吧
    ⑧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鱼我所欲也〉〉通"德"感激
    21度
    ① 吾忘持度 〈〈郑人买履〉〉计量长短的标准 尺度
    ② 乐盘游三驱以为度 〈〈谏太宗十思疏〉〉 限度
    ③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张衡传〉〉 制度 法度
    ④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态 〈〈荆轲刺秦王〉〉气度 常态
    ⑤ 豁达大度 器量 胸襟
    ⑥ 秋月春风等闲度 〈〈琵琶〉〉过
    ⑦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越过
    ⑧ 予怀怆然,感慨今惜,因自度其曲 〈〈扬州慢〉〉制作词曲
    ⑨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次 回
    22非
    ①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不对 不正确
    ② 是已非人 认为……不对
    ③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 〈〈过秦论〉〉不
    ④ 世之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
      不同寻常
    ⑤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意外的变故
    ⑥ 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屈原列传〉〉除非 除了
    ⑦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无 没有
    23复
    ①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返回 回还
    ② 有复于王者曰 《齐桓晋文之事》 回复 回答
    ③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师说》 恢复 还原
    ④ 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再 又
    ⑤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阿房宫赋》 繁复 重复
    ⑥ 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促织》 通"覆" 覆盖 盖住
    24负
    ①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齐桓晋文之事》背
    ②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担负 承担
    ③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登秦山记》 覆盖
    ④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依靠 凭借
    ⑤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辜负 对不起
    ⑥ 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 《孔雀东南飞》 违背 背弃
    ⑦ 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六国论》 失败
    25故
    ①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名词,原因,缘故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名词,老朋友,老交情 《鸿门宴》
    ③暮去朝来颜色故 动词,衰老 《琵琶行》
    ④温故而知新/故垒西边,……形容词,旧的,原来的《论语》/《赤壁怀古》
    ⑤故久立与其客语 副词,故意,特意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⑥此物故非西产``` 副词,`原来,本来 《促织》
    ⑦累官故不失州郡/大人故嫌迟 副词,仍然 《赤壁之战》/《孔雀东南飞》
    ⑧故治国无法则乱 连词,所以,因此 《察今》
    ⑧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复合词,旧事,先例 《六国论》
    26顾
    ①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动词,回头,回头看 《五人墓碑记》
    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动词,看 《促织》
    ③三顾臣与草庐之中 动词,探望,拜访 《出师表》
    ④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动词,顾念,顾惜 《赤壁之战》
    ⑤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动词,考虑 《鸿门宴》
    ⑥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顾计不知法所出耳 《荆轲刺秦王》 副词,但,只是,不过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 《促织》
    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副词,反而,却 《为学》
    27盖
    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名词,特指车盖,遮阳避雨的用具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动词,遮盖,掩盖 《孔雀东南飞》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 动词,胜过,超过 《赤壁之战》
    ④盖始者实泛繁,克终者盖寡 副词,表推测 大概,大約 《谏太宗十思疏》
    ⑤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连词,表原因 《游褒禅山记》
    ⑥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六国论》
    28固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形容词,坚固 《过秦论》
    ②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形容词,顽固,固执 《阿房宫赋》
    ③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动词,巩固,使……牢固 《谏太宗十思疏》
    ④蔺相如固止之 副词,坚决,坚持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至于颠覆,理固亦然 副词,本来,原来 《六国论》
    ⑥斯固百世之遇也 副词,确实,实在 《五人墓碑记》
    ⑦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副词,究竟,到底 《五人墓碑记》
    29归
    ① 后五年,吾妻来归。
       动词,女子出嫁 《项脊轩志》
    ②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动词,妇女被遣回娘家 《孔雀东南飞》
    ③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动词,返回,使……归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臣请完璧归赵 动词,归还,送回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动词,归附,归依 《赤壁之战》
    ⑥则津泽皆归其根 动词,归聚,集中 《采草药》
    ⑦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归孔子豚。动词,赠送,同"馈"。 《论与o阳货》
    ⑧吾妻归宁。复合词,出嫁的女子回娘家。 《项脊轩志》
    30国
    ① 逝将去汝,适彼乐国。名词,地方,地区。《诗经o硕鼠》
    ②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名词,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六国论》
    ③ 此国之所以不昌也。名词,国家。《谭嗣同》
    ④ 去国怀乡。名词,国都,京城。《岳阳楼记》
    ⑤ 北邀当国者相见。复合词,掌握国家政权,主持国政。
      《《指南路后》序》
    ⑥ 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复合词,国事,国家大事。《谭嗣同》

    虚词
    虚词共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曾***

    2018-09-18 01:45: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