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抗日时:部分国军班组支援性武器装备问题?

首页

抗日时:部分国军班组支援性武器装备问题?

1.布伦式是二战期间英国及其联邦军队长期服役的一种轻机,布伦是ZB26的另外一个分支,中国国民政府曾经大量仿制过ZB26,似乎没有仿制过布伦,但是却装备了大量拥有布伦血统的勃然Mk II,加拿大勃然MK II和布伦 II有哪些区别望能给图?

2.勃朗宁Mle1930,除装备南京保卫战的两个嫡系精锐师外的装备情况?

3.网上有很多说法,据传国军也曾使用数目相当可观的德国沃尔默冲锋枪,求具体情况?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4-14 16:56:16
    1.首先明确勃然和布伦都是“Bren”的音译就像勃朗宁和白朗宁一样没有区别。
    1941年宋子文访问加拿大Inglis公司要求供应白朗宁手枪,和7.92x57mm口径的勃然轻机枪,这型布伦其实是简化了脚架和肩拖的MK.1型,因为这种简化也见于MK2型所以有时才被误认为是MK2型,它的型号应该是BREN Mk1(M)。
    外观区别:既然用的是7.92x57mm毛瑟的弹弹匣一定是不同的,既是MK1型表尺一定是和MK2型不同的。我没图只能空口白话了。
    2.据说37年前就从比利时进口了9000多挺勃朗宁Mle1930,抗战爆发后又进了7000多,装备那些部队不清楚。
    3.沃尔默冲锋枪在中国有吗,不知道你说的是啥型号,海因利希沃尔默在艾尔玛公司任职,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冲锋枪很少只知道有两种且都是很罕见的。
    附图:海因利希 沃尔默

    j***

    2019-04-14 16:56:16

其他答案

    2019-04-14 16:47:13
  •     勃朗宁Mle1930就是那个勃朗宁自动步枪吧,一战时候就有了,1917年美国出的,根据止戈的资料民国政府确实购买过相当数量的这枪,滇缅公路也运进来为数不少,但是装备情况不详。
      至于ZB系的机枪国民政府确实从捷克购进过一批,有钱的东北军捷克造也很多但是后来捷克被占了二战爆发了,就木有然后了。
      那个勃然MK2实际是二战盟国援助中国的产物,战后内战时期也大量装备国军。 至于这个沃尔默冲锋枪,我觉得倒是可能是德国造MP18冲锋枪更可能一些,这个枪在旧中国俗称“花机关”,在一战后是属于流入中国的德国剩余物资,而且中国有大量生产,初时还有配有两脚架用来代替轻机枪,国军战前就有大量装备,而且红军有大量缴获的,现在看长征题材的影视剧共军使用的哪些形似“斯登式”的冲锋枪就是德国造MP18。
       我国很早有使用MP18的历史,一战后,作为德国剩余物资,毛瑟手枪和MP18一起流入了中国。当时中国管MP18叫“花机关”,主要是因为它可以连发,而枪管外的散热套为多孔式。 MP18冲锋枪全长815毫米,枪管长200毫米,枪重5。
      2公斤,装弹量为32发,射速450发/分钟。它采用开膛待击的自由枪机式,由于其部件加工主要靠机床冲压成形,尽量减少了旋、削、磨等工序,对机床的精密性要求降到了最低,使生产成本和工艺都得以降低,可以很方便地仿制。该枪只能连发射击,设有专门的保险机构,采用了蜗牛式弹鼓供弹,中国兵工厂起初为MP18冲锋枪装上双脚架,其准星是切线型的,50-600米,每50米的射程为一个刻度。
      从这一角度也不难看出,当初中国军队主要是想以其来替代轻机枪。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有10余家兵工厂生产MP18冲锋枪,由于MP18冲锋枪的枪管上打有多孔散热孔,川军戏称其为“虼蚤笼笼”,广东兵则戏称其为“猪笼机”。在最初的仿制品中,以7。
      65毫米口径为主,后来除了位于南京的金陵兵工厂继续生产此口径的MP18冲锋枪外,其他仿制品的口径都改成7。63毫米,以求与毛瑟手枪子弹通用,俗称“花机关枪”。MP18冲锋枪首次被中国军队用于作战是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后来奉军高级将领的卫队都以此枪为基本配备。
      1936年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指挥的东北军特务连手持MP18冲锋枪与蒋介石卫队交火。红军在数次反围剿和长征途中缴获不少花机关枪,其中红四方面军装备得最多。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历次反“围剿”作战中,红军总司令朱德经常率领全部装备MP18的警卫部队投入关键战斗。
      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红军勇士也是每人一支MP18冲锋枪、一把大刀,硬是虎口夺桥,保证大部队的前进。在国民党军的作战报告中,每每有“红军装备虽劣,但往往集中手提机枪(冲锋枪)猛扑一点,致频频得逞”的字眼。   直到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中的冲锋枪仍然是以MP18为主,800壮士守四行;血战台儿庄;喜峰口大战。
      。。。MP18和中国抗战军民一起度过了那最艰难的岁月。 所以我认为那个传说中的冲锋枪,应该是德国造mp18,而不是沃尔默。

    失***

    2019-04-14 16:47:13

  • 2019-04-14 16:40:53
  •   1。加拿大勃然MK II和布伦轻机枪的区别并不大,只是勃然MK II是专门为中国及其他使用7。9mm口径子弹的同盟国军队制造的轻机枪,布伦MK II是7。7mm口径。勃然MK II发射 7。92mm尖弹,弹头初速为830m/s,表尺射程1800m,由30发弧形弹匣供弹(也有20发直弹夹),膛线右旋6条,缠距为240mm,理论射速为600发/min,枪全长为1170mm,枪管长635mm,瞄准基线长为787mm,枪全重为10。
      5kg。(我记得勃然MK II上都打有“青天白日徽”或者“BREN Mark II Inglis 1943”和“七九公厘 勃然机枪”这几种钢印) 2。勃朗宁Mle1930除了中央军主力之外,税警总团、晋绥军、桂军、粤军都有少量装备。 3。
      你所说的沃尔默冲锋枪就是EMP-35型冲锋枪。海因里希·沃尔默(Heinrich Vollmer)与伯索德·盖佩尔(Berthold Geipel) 设计的,1927 年获得专利,1930 年开始批量生产。第一个生产厂家是厄玛- 沃克公司(ERMA-Vollk),因此又称为厄玛冲锋枪。
      后来德国的威尔公司(Will Firm)、科勒公司(Kohler Firm)也生产过此枪。30 年代初少量出口法国、 墨西哥和其他南非国家。西班牙内战中德国支援弗朗哥政权一批该型冲锋枪。它与MP18外形极其相似,最大的区别在于下面的握把,作为MP18的提升,而且在MP38/40出现前,这确实是一款比较实用的枪。
       我没有发现相关文献里提到国府购进了大批EMP-35冲锋枪,但是确大批量购进了MP18冲锋枪,而且国内个别兵工厂也可以进行少量仿造。肯定是有些人把MP18和EMP35搞混了。
       另外看楼主比较关注国府在抗战时期的外购武器数据,建议你进我的空间里下《抗战时期外国对华军事援助》、《中国抗战时期的国际援助》、《德国军事顾问团与中德军火贸易》、《近代兵器工业—清末至民国的兵器工业》这几本书,以上你所提出的问题都有详细的解答!比你百度来的东西靠谱的多。

    王***

    2019-04-14 16:40:5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