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刘备和孙权会失败?

首页

为什么刘备和孙权会失败?

这两国不是人才济济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6-06 04:20:26
  • 刘备和孙权都没失败,是他们的后代不行

    徐***

    2018-06-06 04:20:26

  • 2018-06-06 04:20:26
  • 在那个拼爹、拼祖宗的时代里,屌丝是注定失败的。

    张***

    2018-06-06 04:20:26

  • 2018-06-06 04:20:26
  • 总体上讲他俩没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必定会淘汰

    单***

    2018-06-06 04:20:26

  • 2018-06-06 04:20:26
  • 古代打仗就是打人口和经济粮食,没失误打消耗耗不过人家呗

    于***

    2018-06-06 04:20:26

  • 2018-06-06 04:20:26
  • 曹操也没算胜利。总体上讲他俩没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必定会淘汰

    木***

    2018-06-06 04:20:26

  • 2018-06-06 04:20:26
  • 你看三国演义看多了,相比曹魏,他们的人才太少了,并且曹操还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

    苏***

    2018-06-06 04:20:26

  • 2018-06-06 04:20:26
  • 控制全国75%以上人口面积,并且曹操发过三次求贤令,手下文臣似雨,武将如云。吴蜀蕞尔小国,被统一只是迟早问题。

    月***

    2018-06-06 04:20:26

  • 2018-06-06 04:20:26
  • 曹操占据北方粮食主产区,铁矿等资源丰富财大气粗。《三国演义》把吴蜀美化的太好了,其实两国根本没有对抗魏国的实力,失败是早晚的事。

    廖***

    2018-06-06 04:20:26

  • 2018-06-06 04:20:26
  •   楼上诸位说的都很对。补充一下,关于蜀和吴的人才。
    蜀国,在五虎上将都在的时候,可谓人才济济。而五虎、刘备、诸葛相继死亡以后,蜀国再无多少人才(姜维例外),这是因为蜀国的这一批人才都是刘备到处流浪的时候收集到的,其主体为河北集团(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和荆州集团(诸葛亮等),在刘备入蜀以后,这些人跟蜀地原刘璋属下的官宦有着激烈的矛盾,在荆州未失的时候,尚还可以从荆州源源不断的输入人才,压制蜀地官宦,可是到了关羽失荆州,刘备集团就没有了人才输入基地,而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集团又对巴蜀集团极不信任,比如打压巴蜀集团代表人物、刘备托孤大臣李严等,诸葛亮不可能从巴蜀当地提拔高层人才,这造成了蜀国的后继无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诸葛亮积极北伐,六出祁山,巴蜀百姓负担在三国中最为沉重,当地士人对刘备政权多有不满,有跟荆州集团矛盾重重,一直将刘备政权视为外来政权,这也是当地士人在邓艾入蜀时并不抵抗的原因。
      
    至于东吴,东吴人才虽然没有断层,但是东吴门阀士族势力强盛,他的人才都要从世族中出来,难以提拔寒门士子,相反曹操出身不好,而且不拘一格降人才,三发求贤令,改革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初期效果是很明显的,后来渐渐的被世族垄断了),所以在人才上,东吴比较僵硬死气,远远赶不上曹魏。

    陈***

    2018-06-06 04:20:26

  • 2018-06-06 04:20:26
  •   经济上,当时河南河北地方稻谷很丰富,恢复生息比较快,人口较多。
    军事上,战略位置,汉中、合肥、荆州,三条线,吴、蜀联军还可以,不过毕竟是国与国,想要一条心不太容易。
    政治上
           蜀国:中期刘备与诸葛亮龃龉,木有一条心发展,后期诸葛亮任人唯亲,防着刘璋的 势力(这个说法是把诸葛亮圣人化的说法,不过我个人觉得是前一种),培养自己的势力,到后来 蜀国的高层次人才竟然没有一个是本地人,人才发展培养没有跟上趟。
      
          吴国:有四大家族 张,陆,朱,顾,在这时,世族势力过于强大。吴国后期动乱,完全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发生了几次比较影响朝纲的动乱。
          魏国:曹操牛B,采用奉天子以令不臣(纠正不是以天子以令诸侯),还有对人才讲究唯才是举,所以客观上压制世族的力量,所以曹操阵营人才很是强大,不像一说刘备就关张马 三将。
        而且也不要看三国演义上那个夸张,因为以人的智商来说,大部分好一点的谋臣实际上 能力差距不大,就是建言,然后君主根据实际  采纳什么样的,操很猛,基本上每次都是对的。
         操当时唯才是举的原则,发展很是迅猛,所以从客观上 他才没有当皇帝,因为世族力量强大,所以不可能完全支持他,这也是当时一是汉中、一是合肥这2次大战突然退兵,没有统一的问题。
         而曹丕为了当皇帝,选择了讨好世族,实行了九品中正制,最终导致被世族篡夺了政权。   世族力量一直尾大不掉,实际上,到唐高宗李治时,李治的 王皇后被废(也因为李治想摆脱世族),世族力量对朝政的影响才低了特别多。
    三国演义 看多了。
      那个基本上级历史,但是神话了很多人。举个简单的例子,赵云,实际上蜀国只有四虎上将,独独少的是赵云,赵云是杂牌将军,好像到死后才是正牌的将军,入川后和刘备政治理念有分歧,就没有被重用。三国演义,是怎么演的呢,把他捧的很高,说是牛B的不得了,但你看看刘备这边的仗,赵云都干什么活呢,干的都是接应的活,没有主攻啊。
      这就是三国演义的手法,基本上是历史,只不过换个方法, 因为有了主角。实际上还有很多,比如刘备火烧连营失败一年多之后才死,为什么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说法正才能劝阻刘备,魏延冤案,里面也说是莫须有嘛,里面也木有阐述真正背叛的事实,只不过在前面说他有反骨,铺垫的让你觉得顺理成章。
      要透过历史来看三国演义 还是很有意思的。 而直接看三国演义,那就是部小说。
    楼下的哥们很是专业,我也学习一下。来了。。。
    三国演义 看多了。那个基本上级历史,但是神话了很多人。举个简单的例子,赵云,实际上蜀国只有四虎上将,独独少的是赵云,赵云是杂牌将军,好像到死后才是正牌的将军,入川后和刘备政治理念有分歧,就没有被重用。
      三国演义,是怎么演的呢,把他捧的很高,说是牛B的不得了,但你看看刘备这边的仗,赵云都干什么活呢,干的都是接应的活,没有主攻啊。这就是三国演义的手法,基本上是历史,只不过换个方法, 因为有了主角。实际上还有很多,比如刘备火烧连营失败一年多之后才死,为什么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说法正才能劝阻刘备,魏延冤案,里面也说是莫须有嘛,里面也木有阐述真正背叛的事实,只不过在前面说他有反骨,铺垫的让你觉得顺理成章。
      要透过历史来看三国演义 还是很有意思的。 而直接看三国演义,那就是部小说。
    楼下的哥们很是专业,我也学习一下。来了。

    承***

    2018-06-06 04:20:2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话题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